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赓旅长,陈赓旅长在电话中命令:“近山,坚决出击!”为确保战斗胜利,陈旅长派第二营和第一营的一个连火速赶往伏击地域前去增援。28日上午11时左右,日军先头骑兵开始进入我七七二团的伏击地域。此次日军相当警觉,每行进一段路程,就停下来搜寻一番,确认没有情况以后,本队再继续行进。当日军骑兵经过伏击地域搜寻没有发现我伏击部队后,辎重部队进入了伏击圈。由于我伏击部队隐蔽的巧妙和沉着冷静,在敌人离我隐蔽的有些战士只有四五米远的时候,仍没有发觉。等到敌人骑兵通过改道庙之后,此时,副团长王近山一声令下,我伏击部队一起向日军辎重部队发起猛烈的火力袭击,顿时打得日军人仰马翻,狂呼乱叫。在风雨和泥泞中乱滚乱爬,一个个如同泥母猪一样。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
这次伏击,由于日军加强了掩护部队,加上风雨交加,道路泥泞,我增援部队未能按时赶来,所以,日军的骑兵和步兵拼死掩护其部分辎重部队,向平定和测鱼镇逃去。当增援部队赶到时,陈赓命令沿路追击,又歼灭日军百余名,缴骡马数十匹,军用物资甚多。陈赓指挥部队,三天之内,以一个营的兵力,在七亘村连续两次伏击战,共歼灭日军400余人,打死和缴获骡、马、骆驼400多匹峰,及大批枪支、弹药、粮食和衣物。更重要的是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掐断了日军向前线保障的补给线,打乱了日军的行动计划,为正面战场作战争取了主动。也打出了我八路军的威风,打出了陈赓旅长的名气。
这次战斗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缴获了一份我八路军渴望已久的山西省和华北地区的军用地图。具有讽刺味道的是,这些军用地图都是中国印好的。显然,这是日军从阎锡山那里得到的,前些时候,刘师长途经太原时,曾经向阎锡山要几份山西省和华北地区的军用地图,他回答说没有。我军只好用中学生的袖珍本地图代用。现在,当部队把缴获的军用地图送给刘师长时,他真是喜出望外,风趣地说:“没想到日本人用中国印的地图打中国人。怪不得阎锡山说没有地图了,原来是跑到日本人手里了。他对八路军这么小气,对日本人却是如此大方。”
七亘村大捷之后,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日出东海,日落西山。”意思是说,日军从东海来犯,要在太行山西边落下去。就连一直怀疑我八路军游击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也受到了很大震动,当他在电话里听到七亘村战斗的胜利消息时,十分佩服地对刘师长说:“看来,还是你们的游击战行啊!”
2.神头岭伏击战(1)
“我看这一仗还是在神头岭打好。”
1938年3月,一二九师在刘邓首长率领下,主动寻找战机,积极打击日军,频频传来胜利捷报。3月5日,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三位首长来到三八六旅驻地,与陈赓等旅指挥员一起商讨作战计划。准备在邯长大道上的黎城、东阳关、涉县一带,寻找敌人活动弱点予以打击,破坏日军向晋南、晋西进犯的交通运输线。
当时,根据进攻晋南的日军一〇八师团是沿河北省邯郸经武安、涉县、黎城、良马等直至山西临汾这条路线出击的情况分析,邯(郸)长(治)大道及由长治到临汾的公路,便成了日军重要的后方交通运输线,而黎城则是日军在这条运输线上的兵站要地。黎城,既是日军运输线上的重点,又是后方防守上的弱点。针对这种情况,刘、邓首长当即决定:再次运用“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的兵法战策,决定在神头岭地域再次组织一次伏击战斗。即先以一部兵力袭击日军占领的重镇黎城,吸引潞城之敌来援,而后以主力在神头村附近地域组织伏击,歼灭增援日军。
神头岭,是一个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岭。在这里,日军的陆空技术兵种难以施展其技术优势,骑兵亦难以左右机动。但是,在选择战场时,有的参谋人员则认为,神头村及其附近地域的山岭太崎岖,虽然不利于敌技术兵器发挥其技术优势,但也同样不利于我展开兵力。
根据刘、邓首长的作战意图,陈赓认为,战争双方在战场选择上应该辩证地分析和看待地形的利弊条件。任何一种地形,对作战双方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一般地说,利于隐蔽的地形,往往就不利于兵力兵器的展开,反之亦然。假如此次战斗换个开阔地形,确实利于我军兵力的展开,但同样利于日军技术兵器的展开。而在利于日军技术兵器展开的地形上,日军显然比我方占有更大的优势。陈赓认为,军事对抗利弊因素选择的基本原则就是“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弊相衡从其轻”。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选择利于我隐蔽埋伏,而不利于敌人展开技术兵器的神头岭为伏击战场。
在确定了作战决心之后,陈赓决定,在兵力部署上,只以一个营的兵力作吸援部队,以奇袭手段攻打黎城。然后再以旅的主力作为打伏击的主攻部队,在黎城和潞城之间预先选择的神头岭地域实施三面设伏,待增援之敌进入伏击战场后,以突然勇猛的攻击消灭增援之敌。
当时陈赓就说:刘邓首长这种“围城打援”的战术设计,不仅有利于我八路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日军,而且也表现出刘邓首长既胆大又心细的指挥艺术,足以看出刘邓首长的多谋善断、果敢机智的战术水平。真乃高超之妙算,不愧是军事谋略中的大手笔。
2.神头岭伏击战(2)
作战方案和命令下达后,群情激奋,干部战士立即开始了战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整个三八六旅呈现出紧张、繁忙的景象。一整天,陈赓旅长都在聚精会神地理解和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实现首长决心,完成好任务。陈赓认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伏击战场选在哪里?
根据最新的侦察报告,敌人兵力已增至300多人。下午,三八六旅作战股长周希汉把潞城敌人的情况向陈赓旅长作了详细汇报。陈旅长仔细听着,待周希汉说完了,才点了点头:“唔,馒头大了,我们兵力不足,要没有个好地方,就更不好吃啦,现在看来选择伏击战场就更为重要了。”陈旅长缓缓地说罢,目光又凝集到地图上去了。
第二天上午,全旅三个团的指挥员赶到了旅部,在磨坊边一间敞亮的屋子里举行了战前的第一次准备会。陈旅长和王政委向大家讲述了当前山西战场的形势和刘邓首长此次作战意图后,会议主要围绕着伏击地点的选择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旅团首长围在地图前,十多双眼睛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地图上的神头岭。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从地图上看,位于潞城县城东北公里处的神头岭,确实是个适应打伏击的好地方。那里有一条深沟,公路正从沟底通过。公路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部队,也便于出击。看来,整个邯长线上,再也没有比这里更理想的伏击战场了。大家议论了一阵,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最后都望着陈赓旅长,等待着他作出最后结论。
但是,陈赓并没有马上作出结论,看了看大家后问道:“大家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但我先问一句,神头岭的地形谁去看过?”
会场顿时沉默了。大家面面相觑,谁都还没有顾上去看地形。
“这不是纸上谈兵吗?”陈旅长笑了起来,“刘师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国民党的老地图吃饭,要饿肚子啊,我看,会暂时开到这里,还是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
于是,在派出侦察警戒小组之后,旅部10多个人立刻跨上战马,随同陈旅长离开驻地,向神头岭驰去。翻过一个山头,神头岭在望了。
眼前的景象使所有的人都不禁大吃一惊:实际地形和地图标示的根本是两回事,公路不在山沟里,而在山梁上!公路铺在一条几公里长的光秃秃的山梁上,山梁宽度不过一二百米。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只紧贴着路边,筑了些工事。山梁北侧是一条大山沟,沟对面是申家山。山梁西部有个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神头村,再往西,便是微子镇、潞城了。显然,这样的地形是不适合打伏击战的。因为这种地形,既不利于部队隐蔽,也难于作战展开;更何况北面又是一条深沟,不便于预备队运动,搞不好,还可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2.神头岭伏击战(3)
旅团十多个指挥员一下全都愣住了。陈旅长用鞭梢朝公路指了指说:“怎么样,这一趟没有白跑吧?粗枝大叶是要害死人哪!”
原来的希望落空了,现在看,这20多公里的地段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理想的打伏击战的地方了,怎么办?
陈旅长仍在继续观察着,好像要把那些已经报废了的旧工事全都数遍似的。过了好久,才转身一挥手呵呵笑着说:“回去讨论好啦,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个杀猪的地方吗?”
回到旅部后,作战会议继续进行。陈旅长一直默不作声,他在仔细听着大家的发言,也在反复思考着作战部署,一直到讨论告一段落,才扫视了一下会场,用洪亮而坚定的声音说:“我看,这一仗还是应该在神头岭打好。”
“神头岭?”有人惊异地问。
“是的,神头岭。”陈旅长看了看王政委,说:“我们对问题要从全面看,不要看一面,对不对?”
王政委微笑着点了点头:“应该有辩证的观点才对。”
话的意思好懂,但大家还是不理解。神头岭的地形特点,怎么也算不上是一个好的伏击战场呀?
陈旅长好像看出了大家的疑虑,便离开座位走到地图前指着说:“不要一说伏击就只想到深沟陡崖,天下哪那么多深沟陡崖?没有它,仗还是要打的。”
接着,陈赓具体分析说:“一般地讲,神头岭打伏击的确是不太理想。但是,现在这种不理想却正是我们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好地方。正因为地形不险要,敌人必然会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而且那些原有的工事离公路最远的不过百十来米,最近的只有20来米,敌人早已司空见惯。如果我们把部队隐蔽到工事里,隐蔽到敌人鼻子底下,切实伪装好,敌人是很难发觉的。山梁狭窄,兵力确实不易展开,但我们是先处战地,可以先敌选择有利地形,先敌展开,这样就更可以迫敌于不利地位,把地形上的不利统统甩给敌人。”
说到这里,陈旅长把手杖在两张桌子上一架,问道:“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有利呢?”大家一时没反过神来。
七七一团徐深吉团长笑道:“我看是谁先下手谁占便宜。”
陈赓接着说:“对哇,只要我们做到突然、勇猛,这种地形上的不利条件就只是对敌人不利了,而对我们则变成有利了!”
陈赓旅长的一番话,使在场的指挥员都茅塞顿开,很快就达成了统一认识,形成了作战方案,伏击战场就选择在神头岭。具体部署是:七七一团在左,七七二团在右,都埋伏在路北;补充团配置在对面的鞋底村一带,并确定由七七一团抽出一支小部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相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由七七二团三营担任潞城方面的警戒,并负责断敌退路。
作战方案确定以后,有的同志还存在一些思想顾虑,认为“敌人有3000多人,我们的兵力是有点不足。打不好,很可能会让敌人来个反伏击”。 。 想看书来
2.神头岭伏击战(4)
陈旅长沉思了一会儿,突然,扭头对叶成焕团长说:“你们再抽一个连出来,撤到潞城背后打游击去!”
叶成焕团长先是一愣,接着便理解其义,高兴地连连点头答是。
3月15日,预定的作战时间到了。
黄昏时分,经过周密准备,深入动员,情绪十分高涨的部队,隐蔽出发了。长长的队伍,由上遥村向南,沿着山间小道,伸向漫流岭、申家山,直奔神头村。
在大战即将来临的时刻,作为指挥员,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但是,陈旅长却非常愉快和轻松,一会儿到队伍里和战士们拉呱,鼓励大家树立信心,一会儿又和王政委开玩笑:“瞎子,当心,下坡了!”
王政委是近视眼,平时戴着高度数的眼镜看书,还要凑到眼边才能看得见。这会儿听见喊声,便急忙蹲下来,伸手去摸地,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唉,你这瘸子……”王政委自己也止不住笑了起来。但也不示弱,看清是平路以后,立即连连催促:“快走!快走!”
陈旅长腿上负过伤,有点拐,走不快,只好认输。
过了河,陈旅长停住步子,伸出手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