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

第10章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第10章

小说: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鸿英逃跑的当晚,即2月23日,李宗仁占领桂林。
  李宗仁令白崇禧以桂林为据点,跟踪追击。自分三路进击,巧设计谋,于4月24日将沈军全歼。沈鸿英最后逃往香港。
  正当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与沈鸿英激战时,唐继尧率领由滇、黔二省组成的〃建国军〃6万余人兵分三路挥戈东下。
  唐部的兵力数倍于李宗仁部,来势凶猛。李宗仁冷静分析,决定各个击破。
  第二路滇军龙云部占领南宁后,前锋于3月底又越过昆仑关,占领高田,进逼宾阳,企图消灭伍廷扬部。5月16日,李宗仁命部队向昆仑关进攻,李宗仁亲临前线指挥,攻下了号称天险的昆仑关。
  唐继尧军步步逼近,柳州守将李石愚在前线阵亡,形势岌岌可危,幸黄绍竑、白崇禧率部分别从梧州、桂林赶往柳州前线,血战一日,打死打伤滇军2000余人,才使柳州得以解救。柳州一役,唐继尧主力受到致命打击,胆战心寒,率余部退至庆远。李宗仁接到白崇禧的捷报,兴奋异常,命部队乘胜追击,唐部溃不成军,于6月退回云南。
  经过讨沈拒唐两次险恶的战役,李宗仁以少击众,全歼沈鸿英部,挫败唐继尧东进之师,终于1925年7月统一了广西。7月1日,广州大元帅府正式改组为国民政府,广西遂纳入国民政府的领导之下。因李宗仁统一广西有功,受到政府的赞赏,并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被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按广州政府的要求,广西的军、政、财、教等诸方面在李宗仁的积极整顿下,走上了轨道,与陆荣廷统治广西时相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为广州国民政府早日北伐提供了有利条件。
  1926年1月,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提议下,两广军政统一。统一后,广西两个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广西成为国民政府直辖省。两广统一,李宗仁异常兴奋,他作为有资产阶级理想的青年军人,抱着努力实践孙中山先生生前遗愿的方针,积极向广州革命政府提出立即北伐的主张。
  三、北伐名将建奇功长沙之战,李宗仁威名远扬,蒋介石也在这胜利声中举行了就任北伐军总司令职仪式,正式出师北伐1926年,李宗仁利用湖南军阀唐生智与赵恒惕的矛盾,命一旅之众,开往黄沙河,其余大部向桂林集中,作为入湘作战的准备,援助唐生智,并拉唐革命。李宗仁自作主张,事后才把行动计划电告广州政府。时广州政府政情复杂,无暇认真考虑立即北伐问题,以实力不够,难以取胜为由,否定了李宗仁的做法,主张推迟北伐。李宗仁对广州政府的意见不满,来个置之不理,我行我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五、向革命终于觉悟(6)
3月初,唐生智向长沙进发,赵恒惕自知形势复杂,不是对手,未战即通电辞去省长职。3月17日,唐占领长沙,30日占领岳州。4月,吴佩孚见时机成熟,便调兵南下,向唐生智出击。吴军训练有素,唐军远非其对手,一经交战,立即溃败。
  4月底,从衡阳向广西边境撤逃,并急电向李宗仁求援。李早有准备,接电后立即发兵进击,在衡阳与吴军交手。李的部队,在统一广西的岁月中已经磨练得善战骁勇,几个回合,便将吴军赶出衡阳。唐生智见衡阳被李军掌握,遂收残兵返回,与李部合力追击吴军。吴佩孚毕竟兵力雄厚,不易攻垮,双方遂在衡山、衡阳间相持。
  湖南局势的发展,正如李宗仁所预料的那样,因此他对立即北伐充满了信心。然而当时的广州政府,笼罩在蒋介石一手制造的不安定的政治气氛中:〃三二○〃
  事件,蒋介石公开反对共产党,并排斥当时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左派势力,5月初,又酝酿拟订了〃整理党务案〃,将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企图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哪有心思北伐?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李宗仁提出广州政府应立即北伐,并反复陈述了理由。李终使中央政府同意立即北伐,并据李宗仁的坚决推荐,任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
  1926年6月初,国民党二中全会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授权组织北伐军总司令部,建立前敌总指挥部,唐生智为前敌总指挥。
  7月初,李宗仁取道桂林,亲率12个团由黄沙河下衡阳。与此同时,他又电令七军向吴佩孚重兵把守的长沙挺进。7月4日,兵分三路同时发动攻击,冲破吴军抵挡,7月11日,光复长沙。
  长沙之战,李宗仁威名远扬,蒋介石也在这胜利声中举行了就任北伐军总司令职仪式,正式出师北伐。7月27日,蒋介石率第一军一、二两师由广州北上。
  长沙之役虽打出了北伐军的威风,但毕竟是第一仗,对北伐军来说,各路军阀的兵力10倍于己,日后的征途还很艰难。李宗仁主张首先乘吴佩孚军疲于南北奔命之时,用速决战的方针,将吴军各个击破,直捣武汉,然后以大别山、桐柏山为屏障,扼守武胜关,在武汉站稳脚跟,这样北可进攻中原,东可进长江,包围孙传芳,厘定东南,则易如反掌。否则将两面受敌,后果不堪设想。8月下旬,李宗仁领兵进发武汉,只用了12天的时间,经过汨罗江、汀泗桥、贺胜桥诸战役,即打到武汉。
  正当李宗仁领兵自汨罗江向武汉疾进时,吴佩孚邀请孙传芳前往湘、鄂助一臂之力,以夹击李军。孰知孙氏却打着如意算盘,坐山观虎斗,企待两军俱伤,他来收拾残局。北伐军利用孙传芳的这一侥幸心理,长驱北进,如疾风扫落叶,一举攻下武汉;并按原定计划,迅即挥师东进,锋转江西。东进之师兵分三路。第一路为右翼,由蒋介石指挥,以夺取南昌为目的,第二路为中路军,由程潜指挥,出修水、武宁,直趋德安,以断南浔铁路,李宗仁率第七军2万余人担任左翼,自鄂城、大冶一线入赣,沿长江南岸东进,经阳新、武穴、瑞昌,直取九江孙传芳的总司令部。
  9月10日,蒋介石命李宗仁入赣作战,将武昌围城之任交第四军接替。李宗仁接到命令后,随即向大冶集中,兼程入赣。9月14日李宗仁领兵进驻阳新。9月29日攻下箬溪。10月2日,率部东进,在德安、王家铺与敌展开异常激烈的遭遇战,皆获大捷。10月中旬,执行蒋介石的〃肃清江西计划〃,势如破竹,节节胜利。11月2日攻下德安,3日克复马回岭;4日占领九江;6日下午率部与右翼军会师南昌郊外,不日攻克南昌。至此,江西之敌基本肃清。
  打下南昌不久,北伐军立即组织东征,李宗仁任中路军总指挥。1927年3月18日在安徽省长陈调元的配合下,平定安庆。
  3月下旬,蒋介石自九江到达安庆。26日,李宗仁随蒋由安庆赴沪。此时的上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搞得轰轰烈烈,革命形势很好。李宗仁对这种形势却感到担心,认为〃工会气焰熏天〃,是共产党要取代国民党的表现,特别是工会拥有武器,认为这是心腹大患,如不加抑制,国民党前途不堪设想,因此在龙华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与白崇禧会晤后,立即往见蒋介石,谈了自己的想法。蒋听了十分高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五、向革命终于觉悟(7)
蒋介石在得到李宗仁的军事上支持外,又得到上海资产阶级上层人物经济上的支持,于4月12日,发动了政变。一个星期后,4月16日在南京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国民政府。
  4月,武汉军分兵两路,东征讨蒋,南京危急,李宗仁立即回师,并派参谋长王应榆往武汉游说,要武汉方面以北伐为重。武汉方面接受李宗仁的建议,表示先分道北伐,待会师北京后再和平解决宁、汉纠纷。于是一场即将爆发的宁汉之战,竟消于李宗仁的一番苦心之下。
  不久,蒋介石和汪精卫达成了〃互相理解〃的协议,5月21日,武汉汪精卫发动###事变。武汉行动,南京立即表示支持,李宗仁也于8月18日通电,表示对武汉以前〃容共〃表示谅解,并称武汉分共后,〃只有整个善后,并无两派争执,欢迎汉方重要人物赴宁柄权。〃李宗仁通电不久,汪精卫立刻作出反应,也致电李宗仁,表示〃对共产党防制过迟〃,〃至深内疚〃。不难看出,此时的李宗仁是全力支持蒋介石的,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军人,他的政治活动和态度,对稳定初建的蒋介石政权起到了其他人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军阀混战何时了李宗仁退回广西后,与白崇禧积极开展军事活动,对来自湘、粤蒋军采取守势,而以全力将滇军逐出桂境李宗仁虽全力支持蒋介石,但蒋不愿李宗仁手握重权,因此定都南京后,蒋千方百计要削弱李的军权,从此两人交恶,演出了一出助蒋又反蒋的闹剧。
  1929年1月,在蒋介石的旨意下,〃国军编遣会议〃在南京开幕。这个会议的矛头是对准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的,而主要是李宗仁。混乱岁月,李视军队如命根,要他削减军队显然办不到。会议遭到了李宗仁的强烈反对。这使蒋很恼火,对李耿耿于怀。政治手段解决不了,蒋决心以武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期北伐胜利后,李宗仁的桂系势力大增,白崇禧部驻扎华北;张定潘控制上海,黄绍竑占据广西,李宗仁亲率第四集团军驻防武汉。此外,与李宗仁过往甚密的李济深控制广东。桂系控制这些地盘,使蒋介石心怀不安。蒋曾与冯玉祥在汤山洗澡时的一席话,颇能说明他的这种心理:〃常话说,平、粤、沪、汉这四个地方拿在手里头,全中国就都在他们手里头了。〃
  李宗仁势力的庞大和发展,对独裁的蒋介石有着严重的威胁。于是,蒋决心首先除掉他。
  1929年2月初,蒋派人秘密运送大批弹药,取道江西,接济湘南的鲁涤平及其第二军,以便对武汉的李宗仁第四集团军用兵时取两面夹攻之效。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一秘密被李部将领夏威、胡宗泽、陶钧发觉,夏、胡、陶年轻气盛,又仗着部队战斗力强的优势,在没有征得李宗仁同意的情况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以武汉政治分会会议的名义罢免了鲁涤平的职务,以何键取而代之,并对湖南用兵。夏、胡的行动,在南京的李宗仁还蒙在鼓里。21日凌晨,李宗仁闻讯后知道部下闯下了弥天大祸,当即化装出走上海。
  武汉的军事行动,使李遭到了舆论界的诋责,李无奈,遂于3月1日,在上海发表谈话,声明拥蒋,〃促进统一〃。然而蒋介石却把胡、夏、陶在武汉的举动看作借口消灭李宗仁势力的好机会,因此不肯罢休,从而演出了蒋桂战争的独幕剧。
  3月15日,在蒋介石的主持下,在南京召开了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蒋发表演说:有人认为两湖事件是局部问题,此乃错误认识。地方军人,目无中央,骄恣成习,积而有此重大违法之举。蒋的话实际上宣布了李宗仁的罪状,也表明了他对桂系用兵的决心。21日,蒋介石把李济深软禁于汤山。李济深被软禁,李宗仁感到上海不是栖身之地,继续呆下去极为危险,决定避回广西。3月27日,在蒋介石的指使下,中央委员会开除了李的党籍。同日,蒋介石又以国民政府名义下令###李宗仁。
  对于蒋介石的军事###,李宗仁早有所料,他在逃离上海前,已电告汉口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张华辅,命何键为第一路司令,守湘东;叶琪为第二路司令,守武长路;夏威为第三路司令,守黄陂、祁家湾一线;胡宗泽为第四路司令,守阳逻;陶钧为第五路司令,守三、四两路军的中间地带。双方的军事部署,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决战。由于蒋介石军队人多势众,加之李宗仁手下的俞作柏、李明瑞、杨腾辉被蒋介石收买,4月4日,蒋军占领武汉。4月15日,胡宗泽、陶钧、夏威在蒋军的追击下,通过孔庚向蒋投降,通电下野,部队全为蒋收编。李宗仁在北伐后期统领的第四集团军在短短3个月中就化为烟云。蒋介石在解决了武汉桂系部队的同时,又通过重新起用的唐生智,领兵向平、津白崇禧部进攻。大兵压境,且唐部绝非孤军作战,白知处境不妙,即弃部逃亡,由天津经海路往香港,与李宗仁〃作伴〃。
  

五、向革命终于觉悟(8)
为了彻底打垮李宗仁的势力,蒋介石在4月19日发布〃以根本铲除桂逆之目的,拟即由湘、粤、滇三路进攻广西〃的命令。李宗仁到香港后,并未耽搁,即与白崇禧入广州。5月初又由广州返回广西梧州。5月5日,李宗仁组织了南路护党救国军,自任总司令,发出反蒋通电,命白崇禧、黄绍竑领兵分两路进兵广东。但李宗仁兵力有限,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