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红色图腾 >

第49章

红色图腾-第49章

小说: 红色图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常常扮演着救火队员的角色,四处奔波。用盛杰的话来说就是“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对于这些情况,作为军首长的盛杰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他先是宣布将混成军坦克部队完全编成为一个6营制的旅,名称依旧为第4旅,而第30团则成为其下属团,将2个修理连合并成为一个修理勤务分队,由一个统一的工程技术主任领导。
  然后要求所有装甲连队彻底检查各自作战车辆,如有武器无法修复,不能参与一线作战的,立刻退出作战部队,加入到后勤运输队伍中充当履带运输车辆。这样既减少了修理连的工作量(省得他们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可救药”的装甲车辆上),也可以增加补给车队的力量。其次就是要求各部队都留一些燃料储备,以便能在急需时出动坦克。
  而弹药只能靠各坦克分队之间互相的协调,调换一下,或利用那些加入到运输队中的坦克的弹药。
  至于修理和抢修勤务在内的物资技术保障的责任被盛杰下放到了每个营,要求每个营都抽出一个连编成补给连。该连有一个修理组,他们将和旅的修理连保持直接联系。而且把该营的一些特种车辆、运输车辆以及野战炊事车也都集中到这个连,车辆进行集中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也便于展开工作。该连连长必须是资深或是较有经验的坦克连连长,并且必须保持与营指挥所的不间断通讯。另外营长也可以根据作战需要组织好本营的物资技术保障工作。新的修理分队编有一个指挥组、5个坦克修理排、2个军械修理排、2个坦克抢修排和1个备件补给排。坦克修理排负责连修理组无法完成的修理任务,他们必须日以继夜的工作,争取尽快修复损坏的坦克,给予战友有力的支援。军械修理排任务是修理那些修理组无法在连队内修复的损坏了的各种武器。坦克连的军械军士也药参与修理武器。坦克抢修排负责用十六吨的ZIS牵引车把损坏车辆拖到修理分队或收集所,由坦克修理排到收集所修理损坏车辆。备件补给排负责携带全部修理武器和车辆所必需的零件。
  对于这些问题的一系列解决方法,从盛杰口中一气呵成说出来,那轻松的神态和轻快的语调把负责记录的参谋和旁听的那些军官搞得瞠目结舌,就好像在他们的司令官看来这些问题都根本不算问题一样。
  其次,就是部队不同兵种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在这次战役中,各部队的互相配合效率极其低下,经常出现诸如坦克部队和摩托化步兵失散之类的情况。
  在混成军临时指挥部内,盛杰召集了包括117师师长拉比切&;#8226;杰耶夫上校、202空降旅旅长谢尔盖&;#8226;特列季亚科夫上校、第4坦克旅的伊万&;#8226;卡图科夫上校和原第30坦克团的米尔盖特&;#8226;苏里茨中校等人在内共22人的全混成军所有团级以上指挥官,准备给他们好好的进行一次协同战术意识的培养。
  “各位,我想听听你们对于战役进行到现在的看法。”盛杰先等所有人就座后说道,“就从您开始吧,特列季亚科夫上校同志。”
  盛杰首先把问题甩给了自己的近卫空降旅的旅长。
  特列季亚科夫考虑了一下回答道:“我认为这次的作战到目前为止是相当成功的。”
  “哦?”盛杰似乎很疑惑的问道,“很抱歉我打断了您,请继续。您为什么认为这次战役到目前为止‘很’成功呢?”
  “有两点:第一,我们已经提前完成了原先的既定目标:即在1月13日之前将日军压回到拉维塔亚…波亚尔科沃一线的计划,而且和我们的最终目标即摧毁日军的主要补给点,并切断日军沿佳木斯…富锦到列宁斯科耶…拉扎列沃的主要交通运输线的任务已经相距不远了,胜利指日可待。第二,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日军部队的打击都是近乎毁灭性的,虽然日军的抵抗非常激烈,但是我们还是成功的瓦解了他们的防御和一切反击企图。尽管我们还没有成建制的消灭日军,但是相信在1月25日,“左钩拳”计划展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入侵的日军彻底予以消灭。”特列季亚科夫侃侃而谈。
  “恩,说说您的意见,杰耶夫上校同志。”盛杰将头转向了摩步师的师长。
  “恩,我认为也是比较成功的。在我看来,我师里的这些小伙子都是好样的。”杰耶夫说道。
  “他们第一次上战场,却表现的无比英勇,在疯狂的日本侵略者面前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胆怯,将军同志。”杰耶夫顿了顿,继续到,“说实话,如果我不是这个师的师长的话,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一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部队。我为能够带领这样的棒小伙儿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敌人在我们的面前节节败退。是的,我们英勇向前,敌人被我们一次次挫败,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将军同志。”
  然后,多数人也发表了几乎和前两人一样的意见。
  最后,盛杰看向卡图科夫,他的前锋代理指挥官。
  卡图科夫是个胆大心细的指挥官,他在特列季亚科夫发言时就发现少将在提问时在“很”字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看来少将并不是非常赞同成功这一说法。因此他在别人发言的时候就开始思索究竟这次作战有什么漏洞。等到将军提问的时候,他开始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在整体上来看我们的作战是成功的,将军同志。”
  盛杰注意到了他用了“整体”,感到似乎这个自己非常欣赏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发现了一些端倪了。
  果然,他话锋一转,“但是在某些细节上,我们处理的虽然不能说失败吧,但至少是不成功的。比如——配合。”
  说到这里,细心的卡图科夫又注意到少将的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是被自己说中了,他赶紧继续:“我们各部队间的配合不是很默契。当然这也有我们刚组建的原因,但是我们在突击过程中却时常发生诸如梯队脱节,进攻掩护不利之类的问题,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这就是我的看法,考虑可能不是很成熟,请将军同志和各位指正。”
  卡图科夫的话引起了军官们的讨论,临时军部内一时有些吵闹。
  盛杰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大家立时安静了下来,等待司令官发话。
  “卡图科夫上校同志的意见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年轻的将军如是说到。
  话一出口,军官们就一片哗然,不过他们很快就又闭上了嘴,因为他们发现司令官的话还没有讲完,正冷冷的看着他们。
  “我不否认我们战役计划的成功完成,但是请你们看看我们的代价——”盛杰翻开手中的数据报告,“无论士兵还是武器,这些都是苏联的宝贵财产,我们作为指挥官都有义务应当尽力将这些损失降到最低!而你们看看这里的战场报告,据统计本次战役迄今人员伤亡共计2726人,各类轻重装甲车辆共损毁47辆,火炮11门,运输牵引车辆14辆,其中由于缺乏炮火掩护导致损毁的坦克及装甲车为29辆,运输车为5辆,人员伤亡为683人。多么另人乍舌的数字啊!同志们,我们这是在犯罪!”
  军官们无一不惭愧的低下了头。
  “所以,我今天要给你们好好上一课,战术协同课!我在这里说的就是兵种间的协同——密切协同。我们混成军编成内有坦克兵、机械化步兵(准确的说应该是摩托化步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空降兵等多个兵种,是典型的多兵种合成部队。打起仗来,靠任何一个兵种单打独斗都不可能取胜。可以想像,如果只有坦克兵勇猛冲击而没有机械化步兵的配合以及防空兵的掩护,纵然他们再怎么英勇无畏,又如何能对付来自天上和地面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如果仅有炮兵的猛烈轰击而没有坦克兵和机械化步兵的冲锋陷阵,又如何能攻城拔寨;如果没有工程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敌阵前障碍物中开辟通路,坦克又如何能畅通无阻地冲向敌阵呢?!”
  盛杰明白,与和潺弱的日军不同,苏军和德军作战要想取得胜利不仅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更取决于双方力量的使用和各种作战力量之间的协调配合。因此衡量自己究竟有没有一个优秀装甲部队指挥官的素质就要看自己能否使各兵种部队在统一的意图和计划下协调一致的行动,发挥各自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以整体作战效能来克制德军的优势。而在盛杰原先身处的时代,欲在激烈的对抗中利于不败之地,唯有依靠作战体系的整体威力。其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密切协同,使参战的各军兵种围绕共同的作战目的协调一致地行动,形成有机整体,从而获得“1+1>;2”的作战效能倍增效应。而作为军校中的尖子学员在经历过真实的战争之后,更加清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就必须深谙体系制胜之道,精通密切协同之法。自己要在苏联众多的优秀将帅当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现代战斗中,诸军兵种合同战斗,乃至一体化联合战斗的要点,使之成为自己获胜的利器。
  “所以,我们就要协同作战,捏成一个拳头打击敌人。协同作战,别小瞧了这四个字,其内容可是非常丰富的。首先,就是编组。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系统组织的越合理、越周密,整体功能就越强。装甲部队在进攻战斗中,通常会通过编组梯队进攻是吧?”盛杰向着几个装甲部队指挥官问到。
  几个人都像小鸡啄米似的拼命点头。
  盛杰强忍着笑意说到:“因此,在我们混成军中也应当以梯队形式来编组,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炮兵群、防空兵群、运动保障队、障碍排除队、工程兵预备队7个作战单元。第一、二梯队编有坦克兵、机械化步兵和一定数量的防空兵和工程兵。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配属给每个第一梯队的坦克营的机械化步兵不应少于一个连,便于机械化步兵消灭敌军步兵反坦克武器;坦克以直瞄活力消灭敌火力点,为机械化步兵提供实时、直接的火力支援。
  其次,就是战术运用要讲求突出重点。组织协同动作也不例外,必须根据上级的协同动作指示和本级部队的决心,以执行主要任务的部队为主来组织。兵种间须以坦克和机械化步兵为主;各分队间,应以执行主要任务的部队为主;进攻时,各部应主动配合发展顺利且对作战胜利有决定意义方向上部队的行动;防御时,各部应给主要防御方向和处境困难的部队以积极支援。
  再次,就是合理的预测和周密的组织。在对于战斗进程进行合理预测的基础上,从最复杂困难的情况着眼,对战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最充分的估计,全面考虑战斗全过程中可能的发展变化,明确规定每一阶段、每一时段乃至每一分一秒,谁应在什么地方,用何方法,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互相协调、支援的方法和信号,做到定单位、定时间、定地点、定任务、定信号。并且在战斗中严格遵守协同纪律,如无上级指示,不得随意改动。
  能否做到密切协同,取决于组织工作的周密程度。装甲部队指挥官的决心要变成所属部队的协调一致的行动,必须通过大量详尽的组织计划工作搞好协同动作。只要时间允许,就应按协同动作计划在地形模型或地图上详细推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组织部队在近似作战地区的地形上进行实兵演练。
  另外就是要着眼于全局,主动配合。战场上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作战过程中,协同动作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阻力,,难免会发生中断或偏离预定计划的情况。因此当协同动作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主动配合对于保持不间断的协同动作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是战前组织协同的有益补充和必要的保障。身为指挥官的你们,身兼上级、下级、友邻等多种角色,无论作为哪种角色,都应积极发挥主动性,既要善于根据上级总的意图,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主动配合和支援友邻战斗。
  最后,我也要要求你们做到两点:
  一,密切与机械化步兵协同。当然限于技术问题,我们在步兵的机动速度上有诸多困难,但是在117师内按我的要求,每个坦克营组成的梯队配备一完全机械化或摩托化的连应该还不成问题!坦克和机械化步兵的协同分为机械化步兵乘车和不乘车两类。乘车冲击的话,一是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并肩冲击,二是坦克引导机械化步兵乘车冲击。如果机械化步兵下车冲击,则坦克与机械化步兵的协同方法也是两种,一是坦克引导下车的机械化步兵冲击,二是坦克和装甲运输车辆以原地火力支援下车的机械化步兵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