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湘军 >

第35章

湘军-第35章

小说: 湘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续宾见太平军重新占据了小池口,非常气愤,向罗泽南提议,由他率部渡江夺回。
  罗泽南同意了他的要求。2月15日,除夕的前一天,罗泽南率领一千四百人从二套口渡江,进攻小池口。塔齐布不愿坐视,带领二十名壮士渡江督战。
  罗泽南所部寡不敌众,刚一接战,前锋退却,被罗大纲的太平军击败。罗泽南急忙下令撤退。湘军且战且退,塔齐布单骑阻截追兵,左冲右突,掩护各营撤离。
  太平军见塔齐布独力断后,三名黄衣将领策马向他杀来。塔齐布挥动套马竿,圈住一名黄衣将领的颈项,将他斩杀,夺得坐骑。其余两名黄衣将领不敢恋战。
  日暮时分,塔齐布等到大队人马渡江返回后,单骑驰到乡间,坐骑陷入泥淖,塔齐布徒步行走,几乎迷失道路。幸而碰到一位老农,早就听说过塔齐布的名头,将他藏在家里。
  第二天是除夕,九江城外,湘军将领们见塔齐布还未归营,个个愁眉苦脸,李续宾哭泣着不肯进食,嚷着要率部渡江,与太平军决一死战。大家极力劝阻,才把他留在军营。
  夜间三鼓时分,大营中传来一阵喧哗,军士来报,说乡民送塔齐布渡江归来。曾国藩和罗泽南跃身而起,赤脚跑出营帐,与塔齐布握手感慨,继而涕泣。
  塔齐布谈笑自若,说道:“饿死我了!快拿饭来吃!”
  湘军得知大将生还,全军惊喜,欢声如雷。
  塔齐布填饱肚子以后,户外已经可见大年初一的曙光。
  84
  1855年2月,江西和安徽的各路太平军,眼见曾国藩的湘军猛烈地攻打九江,而湘军的后方空虚,便筹划着派兵绕到湘军后面实行打击。他们派出多支部队,回到刚刚离开的湖北。
  当时,堵在湖北大门的清军部队,是杨霈率领的二万多名新旧兵勇。杨霈热衷于上疏,陈述自己的战功。他为人浮躁油滑,喜欢攀交权贵,办不了大事。一听见太平军杀来,拔腿就跑。
  太平军的一支部队,约有四五千人,杀到黄梅,西奔广济,扑向杨霈大营。当时正值除夕,杨霈命人摆设酒宴,招待亲朋,听说太平军杀来,乱作一团。部队还没交锋,就看到营中火起。部属李士林仓皇扶着总督大人突围,逃向蕲水。李士林是杨霈劝降的太平军,多亏了这个人,他才捡了一条性命。
  这时候,另一支太平军从小池口西进,抵达邬穴和龙坪,声称要进攻武汉。湖北顿时乱成一团。
  2月17日,大年初一,秦日纲、陈玉成和罗大纲在蕲州会师。
  2月21日,杨霈逃到汉口,太平军追踪而至。杨霈不敢回武昌,便以阻截太平军北进为借口,率领六千人奔向武昌西北面两百里外的德安,只留下一千五百名河南勇丁驻守武昌西边五十里处的蔡甸,另派三千名楚勇驻守武昌西北边一百里外的杨店。
  2月23日,太平军攻打汉口。他们听说清妖总督已经北行,便进占汉阳,沿江修筑壁垒,分兵进入襄河,攻打汉阳以西的汉川和天门,以及汉阳西南的沔阳,也就是现在叫做仙桃的城市。
  2月25日,一支太平军从蕲州向西北推进,占领黄州。另一支太平军从鄂赣边境的富池口西渡到兴国,扩军几千人。
  太平军刚起义时,所向无敌,每当占领省府以后,只是征集财物和粮食,却不征兵。行军途中征调人夫,却不留队,事情完了便将他们遣返,因此部队没有增加兵员。后来他们在战争中减员严重,便吸取失败的教训,吸收当地的起义民众,命令他们驻扎城镇,并收编一些强悍忠实的兵员。石达开和陈玉成率先采用这个办法,使太平军的兵力逐步强盛。
  这支太平军扩军之后,攻占湖北东南角上的通山、崇阳、通城和咸宁,还跨省袭击江西武宁的地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855年,咸丰五年(6)
至此,太平军已经攻占了武汉外围的城镇,随时有可能发起对武昌的攻击。
  在太平军东西夹击之下,湘军在江西北部的处境日益困难。
  江西与湖北的战场,此时已经连成一片,湘军不能顾首不顾尾,如果湖北的清军好歹还能抵挡一阵,湘军攻下九江,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但在事实上,曾国藩已无法对杨霈作什么指望。
  湖广总督躲到了德安,湖北的防守,就由巡抚陶恩培主持。
  浙江人陶恩培写得一手好字,但论为官,却是一个庸才。他曾任湖南按察使。太平军第一次打进湖南时,他曾关闭衡州城门,拒绝总督程矞采入内。在湘军靖港大败之后,他打算请求清廷解散曾国藩的湘军。现在,他认为城外的防御有总督负责,城内无须部署很多兵力。城中只有两千名城防军,征来的兵员,走到半路上,听说太平军杀来了,全部溃散。
  他上疏陈述守备情形,文宗命令他不得专保武昌,而不顾汉阳和汉口。文宗知道曾国藩的湘军正在围攻九江,闻报太平军控制了武昌外围,对九江的湘军构成了威胁,命令曾国藩派陆师回援湖北,以免腹背受敌。
  李续宾这时提出了一个方案。他知道长江北岸的清军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建议将湘军分为南北两军,夹江作战。他说,可以令塔齐布增募三千勇丁,与九江的五千兵力整合,专在南岸作战。另外挑选大将,率领九江的三千兵力,增募五千勇丁,直奔汉口,在北岸作战。南北两支湘军各自为战,北岸湘军图攻安庆,南岸湘军图攻金陵,这样才能挽回大局。
  曾国藩很赞同他的提议,打算将北岸的作战交给罗泽南,但是由于无处筹得军饷,这个计划没有执行。
  85
  胡林翼当时率领的部队,是湘军中最弱的一支。但胡林翼知道文宗的旨意后,对曾国藩说:“我身为湖北按察使,守土有责,你就派我带兵去增援吧。”
  曾国藩同意他的请求,命他率领二千五百人增援武昌。另派王国才带领三千军士,石清吉带领一千军士,一起从陆路赴援。王国才手下的都司毕金科,深为塔齐布器重,被塔齐布留在江西,没有随王国才西进湖北。
  曾国藩把长江水师也派向武昌。2月18日,李孟群率领水师战船五十艘,溯江而上,援救武汉。
  自然力量也在跟湘军作对。2月20日刮起了大风,吹坏了四十多艘战船,船队已无法作战。曾国藩便命令彭玉麟等人率领八十艘战船溯江而上,号称援救武昌,实际上是到新堤修船。
  援军开走之后,围攻九江的湘军部队,只剩下塔齐布的五千陆师。江西境内,另有罗泽南带领三千人,作为机动部队。
  石达开为了加强九江的防御,派遣贞天侯林启容到九江城内协助防守。林启容足智多谋,不愿消耗兵力,闭门不出。他的上司罗大纲是个急性子,在长江北岸催促他出兵。
  2月22日,林启容禁不住罗大纲的一再催促,率领一千多名精锐,攻打湘军军营。罗大纲率部从小池口渡到江南增援。
  塔齐布派猛将毕金科率部出营,奋力迎击,将太平军引诱到锁江楼。塔齐布命军士挖掘地道,埋设地雷,太平军冲来,湘军引爆地雷,炸死一百多人。太平军不敢恋战,抢着登船,渡江北去,许多人溺死在江水中。罗大纲则率部进入九江城内。
  曾国藩从湖南带出来的兵力本来不多,几经分解,分布在鄱阳湖、九江、广饶和湖北,各处都是兵单力薄,捉襟见肘,表明湘军进入了一个十分艰难的时期。
  这时候,曾国藩只能求助于江西的主人。他能不能从江西巡抚陈启迈那里得到慷慨的援助,将决定湘军今后的命运。
  五十八岁的陈启迈是湖南武陵人,与曾国藩同科入仕,有同年之谊,后来两人同在翰林院供职,私交本来不错。
  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是湖南的地方武装,一应粮饷,都要依赖地方官府。曾国藩想,他率领家乡的部队到江西攻打石达开的太平军,陈启迈这个老乡加同科,应该不会刁难他吧。但是,他没有想到,性情古板的陈启迈拒绝了他的要求。
  3月4日,曾国藩到达南昌,与陈启迈会商,提出为水师添置船炮,要求江西另外建立三营水师。陈启迈拒绝了他的要求。曾国藩只好另外设法筹措资金。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55年,咸丰五年(7)
他觉得道员刘于浔身手矫健,头脑敏捷,便委任他为这三营水师的统领。湘军的江西水师,就从这里发端。
  曾国藩告诉困在内湖的湘军水师将士,他会与大家同甘共苦,一定要将他们救出困境。
  太平军不仅西攻湖北,还向江西内地推进。他们派部队从都昌南下一百多里,攻打鄱阳湖东岸的饶州。另有一支太平军,从安徽的东流和江西的建德南下一百多里,驻扎在景德镇,向南边的乐平运动。
  湘军为了阻止太平军进入江西腹地,前往阻击。罗泽南率领本部三千人,从南昌绕到鄱阳湖以东,抵抗太平军的攻势。湘军的内湖水师则进驻鄱阳湖南端的康山。
  罗泽南所部抵达章门,太平军已攻占饶州,向东南挺进,又攻占弋阳。罗泽南将所部分为三营,寻找太平军作战。李续宾指挥左营,蒋益澧指挥右营,罗泽南自己指挥中营,唐训方和刘希洛各自率部跟随。
  罗泽南所部于4月份与太平军大战五里亭,攻克弋阳。
  太平军随即东进,攻占广信。罗泽南所部随后追到,在城西乌石山扎营。太平军分三路出击,罗泽南正在指挥部队修筑壁垒,按兵不动。等到太平军疲惫时,才挥军猛击,大获全胜。
  第二天,太平军又出动大部队来攻。这一次,太平军吸取了教训,见湘军不动,他们也不冲锋。相持约两个时辰,罗泽南忽然下令冲锋。李续宾的部将周宽世率部从左路冲向敌阵,为各路部队的先锋。湘军四路掩杀,将太平军击溃,一直冲到城下。
  城内太平军开启东门,慌忙撤走。
  太平军进占广信不过三天,就被湘军击退。湘乡人周宽世升为守备。
  罗泽南挥师向北,追击太平军,又攻克德兴。太平军向西北挺进景德镇,罗泽南领兵追到,太平军撤走。
  此战以后,饶州的太平军向东北方挺进两百多里,到达安徽祁门,又向东挺进六十里,在渔亭遇到浙江清军的抵抗,斩杀清军福建道员徐荣。太平军继续前进五十里,攻占休宁,又向东进三十里,攻占徽州。
  太平军由于有石达开和罗大纲控制九江与湖口,与安庆首尾相守,从这里往东,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和浙江的西北部,都有太平军频繁活动。一支支太平军往来于江西和浙江,以及安徽的东流、建德、徽州、歙县、宁国一线。
  到这时为止,太平军占领安徽的庐州已达两年,和春与福济的清军部队驻扎在三星冈。曾国藩的湘军被困江西,对安徽可望而不可及。两支军队分隔长江南北,无法沟通。
  86
  李孟群和彭玉麟奉命率水师增援武昌,到达武昌附近的江面以后,李孟群所部停泊黄鹄矶,彭玉麟所部停泊鲇鱼套。
  胡林翼率领增援部队向武汉进发,还未到达,太平军已占汉阳。胡林翼率部在沌口驻扎,命令王国才所部从长江南岸进驻武昌。
  武昌的守军起初只有两千人。增援部队到达后,城内外守军增加到一万多人。
  杨霈自己胆小避战,却没忘了弹劾别人。清廷根据他的奏报,已将湖北布政使夏廷樾免职。胡林翼升任湖北布政使,李孟群接替他任湖北按察使。
  在湖北指挥作战的清廷高级官员,总督是无法指望了,陶恩培上任才三个月,胡林翼和李孟群刚从江西赶到,大家对于防守之策,都没有成熟的方案。他们只能大致分工,陶恩培和知府多山负责武昌城的防守,胡林翼和李孟群在城外堵防。
  太平军对湘军水师有所忌惮,不敢渡江,从兴国和通山出发,取道青山,抵达塘角,派出一支部队奇袭鲇鱼套。
  4月3日,胡林翼和李孟群对太平军发起攻击,忽见省城起火,哨探来报,原来是彭玉麟的水师在鲇鱼套被焚。他们知道那些战船尚未修好,无力抵抗,连忙率部赶去救援。
  武昌的城墙上,守城的清军看见太平军的黄旗招展,争先恐后地攀绳下城,夺路而逃。城外的部队也跟着逃跑。太平军攀绳而上,进入城内。
  陶恩培见大势已去,跳水自尽。
  多山点燃城墙上面的大炮,打算轰击进攻的太平军,却没有打响。关键时刻,大炮哑了,多山急得跪拜祈祷,再次点燃引线,只有火烟冒出来,却没有声响。多山一气之下,拔剑自刎而死。
  当晚,清军副将王国才率部赶到武昌城下,已是三更时分。他不知道武昌已被太平军占领,见城门已闭,并不下马,带领亲兵,叫开城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