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湘军 >

第28章

湘军-第28章

小说: 湘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湘军的舢板小船奔向港内,太平军纷纷出战。湘军舢板佯装退却,引诱太平军。太平军的船只鱼贯而上,彭玉麟等部伏兵突然杀出,包抄打击。商船在水中旋转,不利于作战,后退则互相碰撞。湘军趁机烧毁太平军船只一百多艘,夺得三十四艘,以及十三尊大炮。当天夜间,南津及城内的太平军潜逃。
  7月24日,塔齐布再次约罗泽南联合攻击太平军军营。这是一个令塔齐布和罗泽南两人都很难忘的日子,他们对彼此的真正认识和理解,就是从这一天开始。
  湘军与太平军交战以后,稍稍退却,李续宾断后。太平军的大批追骑杀到,李续宾左右只有几名随从。他对随从们说:“别慌,千万不要逃跑!”
  李续宾率领几名骑兵缓步走上山冈,太平军竟然不敢逼近。不久,撤退的湘军重新集结,李续宾率领随从冲向敌阵,直奔太平军的大旗,斩杀几名首领,夺得军旗。
  太平军队伍大乱,争抢登山。李续宾说:“是时候了!”说罢,举剑策马,挥师冲锋,集结的部队迅速跟进。
  李续宾冲在前面,又斩杀一名太平军首领,夺得军旗。这一气下来,向北追出十几里。

1854年,咸丰四年(16)
同一天,太平军分兵奔赴凤凰山,塔齐布督率将士迎击,彭三元率部出奇抄截,分路迎击,斩杀六百多名太平军。
  第二天,塔齐布来到罗泽南的军营,指着李续宾的部队说:“好勇!好勇!”
  然后,塔齐布与李续宾交谈许久,感叹道:“李君是名将啊!”
  李续宾跟随罗泽南从军以来,一直以弟子自居,谦恭有加,从不抛头露面,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此战以后,他以善战而闻名。
  罗泽南认为大桥是太平军必争之路,便率部死守大桥。
  太平军派大军争夺高桥,双方兵力对比过于悬殊。罗泽南和李续宾的一千人守护高桥,太平军前来攻夺的军队却足有一万人。罗泽南从容调度,派五百人守营,五百人迎战。前敌五百人又分为三路,每路不过一百多人,但是主攻、旁击、抄尾,部署得井井有条。就凭这种布置,竟然三战三捷,斩杀上千名太平军,力保大桥不失。部将之中,李续宾功劳最大。
  罗泽南不轻易出手,一出手就勇猛非常。消息传播开来,罗泽南便以勇敢无畏和足智多谋而著称。
  此战以后,塔齐布和罗泽南在湘军中齐名,再也没人轻视湘军里带兵的书生了。而这种以寡击众、豁出死命扎硬寨、打硬仗的精神,在罗泽南征战四年的军事历程中,竟由始及终。
  满洲镶黄旗人塔齐布是个职业军人,像他这样的职业将领,按照湘军的建军原则,是不能使用的。他之所以能够在湘军中站稳脚跟,是因为他在湘军初建时期,帮助湘军训练,对抗绿营兵捣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对曾国藩的忠诚,也使曾国藩非常感动。但塔齐布对湘军只用书生带兵打仗的原则,并没有真正地认同,直到他发现他本来瞧不起的儒将罗泽南之流,和他自己一样骁勇善战。
  在湘北和鄂南并肩作战的这些日子里,塔齐布根据对罗泽南的观察,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对书生将领的看法。
  65
  湘军陆师的战术,每当拔营时,必须选择熟悉地形和敌情的人,率领七八个军士做尖兵。他们领先大部队十里或二十里,遇到树林和村庄,就要进去搜查一番,遇到桥梁和渡口,就要做上标记,以防埋伏,控制部队的进退。遇到岔路,就要分派军士去侦察。
  部队发现有敌军在前方,就要派出七成兵力,在前面行军,准备战斗,锅帐和担子走中间,其余的三成兵力殿后。如果发现后面有敌军,就派出三成兵力在前面行军,锅帐担子随后,七成主力殿后。如果有多营部队同行,都要各自遵守制度,分批行军,不许掺杂混乱。每营派一名下级军官押尾。辎重过去之后,要稽查生病的军士、掉队的军士、散兵游勇、冒名顶替的军士和本营违法的军士。
  7月27日夜晚,塔齐布派出的尖兵回报:高桥的太平军营垒里灯火往来如织。塔齐布料想太平军将要撤走。
  7月28日,罗泽南、李续宾和李原治麾军逼近太平军营垒。军士们发现,营垒中虽然旌旗飘扬,但人数很少。罗泽南下令放火,将营垒烧毁。
  罗泽南和塔齐布两部攻破高桥附近的九座太平军壁垒,清除了太平军在岳州城外的所有屏障。
  7月29日,太平军从船上登陆,打算凭借险要地势扎营,分三路扑向塔齐布的军营。塔齐布命令部队分三路迎击。太平军拼死抵抗,鏖战几个时辰,才开始溃退。塔齐布挥军追到擂鼓台,斩杀太平军将士八百多名。
  7月30日,太平军改从水上发起反攻。兵船逆水而上,用大船乘着北风以压制湘军舢板。褚汝航指挥舢板斜向前进,掷火焚烧太平军,火药烟雾遮蔽江面。太平军为了制止船工逃跑,砍杀船工,引起更大的混乱。太平军败退而去。萧捷三率部追赶七十五里,一直追到城陵矶,缴获七十六艘大船,从此太平军水师不再南下。
  湘军中路陆师逼到岳州城下,李续宾来到塔齐布的军营,对他说:“打了这么多天,贼寇无处征粮,恐怕军粮快吃完了。我军可以乘机攻击壁垒。”
  塔齐布非常赞同李续宾的看法。第二天,湘军展开对岳州的攻击。忽然风雨大作,将领们打算撤退。李续宾说:“不要退,这是天助我军!”
  李续宾与塔齐布并辔督战,湘军一举攻破太平军的几十座壁垒,随后进占岳州。褚汝航与塔齐布会师。湘军水师在长江上有了自己的港口和船舶修造基地,陆师有了粮草补给的中转站。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854年,咸丰四年(17)
此战以后,彭玉麟升任同知,李续宾升任知县,赏戴蓝翎。
  衡山人许鼎臣作战勇猛,彭玉麟委任他管理哨船。
  湘军水师再接再厉,7月31日在道林矶击败太平军,又于8月1日在擂鼓台发起攻击。太平军依岸自保,湘军在进攻中多有伤亡。天色渐渐暗下来,军士们有些害怕了。
  杨载福说:“现在撤退,我军的船只不满一百艘,贼寇的船只十倍于我,我们肯定失败。只有冒死向前,出奇制胜,才有生机!”他亲自乘坐舢板,直朝太平军冲去。
  哨长黄翼升率战船紧随杨载福,冲在前面。
  彭玉麟中炮受伤,竟然不下火线,焚烧太平军后队船只。太平军纷纷回头援救,阵势大乱。杨载福从此以有勇有谋而著称,与彭玉麟同为水师名将。塔、罗、彭、杨,军中无人可以和他们相比。
  此战以后,三十一岁的长沙人黄翼升升任千总。
  8月6日,曾国藩乘船从长沙出发。
  这次出兵时,曾国藩吸取靖港之战因情报不准而决策失误的教训,开始重视谍报工作,做了一个重要的安排。他知道水师营官邹汉章秉承了母亲的家学,精通地理,还潜心钻研兵制,决定派他潜入武昌,搜集军事情报。
  曾国藩出发前,邹汉章找到他,说他打算去庐州寻觅哥哥的尸体。这时庐州还在太平军手中。曾国藩和左宗棠劝他:“叔绩去世几个月了,尸体恐怕是找不到了。不如令遗孤邹世繇以死者衣冠招魂,安葬并祭奠他的魂魄吧。”于是,死者生前友人共捐出二百三十九两银子,交给死者的次子邹世琦,买下一块对着岳麓山的田头,埋了个衣冠冢,令子孙永世守护,以祭祀死者。
  66
  曾国藩从长沙出发时,太平军已撤到城陵矶,曾国藩的坐船,便大胆地驶向湖南的北大门,于8月8日抵达岳州。
  胡林翼的部队也开到岳州,与湘军会师。
  同一天,陈辉龙率领水师后队到达南津。
  陈辉龙听说彭玉麟和杨载福等人打了胜仗,这个大大咧咧的清军水师大将,便以为太平军不堪一击。
  8月9日,陈辉龙向曾国藩请战,要求率领精锐部队攻打城陵矶。当时南风大作,陈辉龙若要出征,便是顺风顺水。曾国藩对靖港战役的失败记忆犹新,恐怕顺风顺水不利于作战,便对他说:“顺风出击,易进难退,又没有陆师配合,万一打输了怎么办?”
  陈辉龙说:“本总兵打了三十年水战,什么阵仗没见过?大帅不必担忧!”
  曾国藩想,人家毕竟是水师大将,而且船炮精良,顺风顺水,或许也能打赢。于是,他勉强同意陈辉龙出战。
  天刚亮,陈辉龙下令发炮为号,船队出发。广东水师旌旗鲜明,刀矛闪亮,洋装铜炮声震山水,湘军水师自愧不如。褚汝航和夏銮请求同行,杨载福也想开开眼界,便乘小船前往观战。
  陈辉龙派沙镇邦率部打先锋,遇到太平军水师抵抗,果然将太平军击退。
  陈辉龙颇为得意,挥师前进。他乘坐的拖罟大船,到达中流,船在漩涡中打转,太平军埋伏的船只一齐杀出,陈辉龙陷入重围,力战身死。
  沙镇邦的船队已逼近太平军营垒,由于顺风顺水,无法返回。许多小船都去营救陈辉龙,但水急风大,想要返回,却都被吹到下游。太平军依岸遏止湘军,湘军左右为难。如果登陆,就会遭到太平军截杀,如果开炮,又怕伤着自己的船只。太平军纷纷来夺战船,褚汝航、夏銮和沙镇邦都受伤跳水而死。
  这一天的水战,陈辉龙和褚汝航的部队全军覆没,船炮全部丢失。太平军乘坐缴获的拖罟,得胜凯旋,回到城陵矶。
  拖罟是福建和广东水师的大舰。曾国藩初造船时没有这种大舰。陈辉龙到来后,送了一艘给曾国藩,另一艘自己乘坐,如今拱手送给了太平军。
  这次失败,湘军水师损失大半,更加明白了水战的利害。
  湘军水师一日之内连折水师排名头甲的三员大将,丢失了几十艘征痕初染的战船,曾国藩怎能不痛心疾首!部队刚开出湖南,就吃了如此的败仗,攻克武昌的希望,变得渺茫起来。
  第二天,水师副统帅杨载福回到岳州,请兵出战,以雪前日之耻。曾国藩心想,水师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落,岂能仓促再战?于是不肯出兵,对杨载福道:“等元气恢复了再说吧。” 。 想看书来

1854年,咸丰四年(18)
杨载福求战心切,争辩道:“长毛水师昨日大胜,谅我军已无还手之力,必然松懈。这时出击,正是大好时机,可获全胜。打仗靠的是勇气,我看各路部队士气都很低落,如果不把昨天的失败挽回来,湘军就会一蹶不振!”
  曾国藩觉得此话有些道理,又怕再遭失败,湘军更是承受不起。他犹豫不决,拗不过杨载福再三请求,还是批准了他的提议。
  杨载福集合所有战船,对水师将士们喊话鼓动:“两军相遇勇者胜,今日只有拼死一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翼升等将士也很想一雪昨日败仗的耻辱。他们和统帅一样,总结了教训,掌握了战船进退的规律,在杨载福的鼓动下,个个情绪高涨,立志要冒死冲杀,打败太平军。
  太平军果然如杨载福所料,以为湘军水师新败,不敢来犯,因此未作任何准备。湘军水师猛然杀到,他们措手不及,立刻落了下风,很快就被冲散,战船七零八落。湘军的士气更加高涨,乘势追杀。
  67
  杨载福在湘军新败后敢于出击制胜,而湘军陆师也传来了捷报。
  8月11日,塔齐布率领各路部队攻打城陵矶,太平军出动两万人迎战。这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湘军军士大声呼喊,冲锋陷阵,捣毁太平军的十三座营垒。
  塔齐布临阵喜欢单枪匹马冲锋,不许随从跟随左右,其实随从们也无法赶上他的健马。他特别喜欢单骑逼近敌人营垒,侦探虚实。太平军每每出营追杀湘军的这位大将,使他陷入绝境。但他运气不错,每次都能逃脱追击。
  湘军在这天获胜之后,塔齐布带着四名亲兵去擂鼓台侦察太平军兵营,突然遇到太平军劲旅。为首的太平军将领胡须奋张,怒目圆睁,直呼塔齐布的名字,大骂不绝,挺矛刺向塔齐布的坐骑,想把塔齐布生擒回营。
  塔齐布还未还手,他的亲兵黄明魁一跃而起,挺矛刺向太平军将领,将他逼到马下。太平军将领挺矛回刺,正中黄明魁右胁。塔齐布举刀砍去,将太平军将领斩杀。
  湘军夺得太平军将旗,一看上面所绣的字,才知道他是太平天国秋官丞相曾添养。
  曾添养是广东人,骁悍善战,太平军当中,除杨秀清以外,以曾添养最会打仗。传说曾添养死后三天眼睛还能看人,武昌的太平军听了,为他吃斋祭奠六天。
  太平军失去悍将,一军夺气,向武昌方向撤退。
  湘军进占城陵矶以后,罗泽南升任从五品知府。
  到此为止,湖南境内的太平军,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