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武则天不是传说 >

第4章

武则天不是传说-第4章

小说: 武则天不是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竟然有些飘飘然,甚至开始劳民伤财,搞一些政府形象工程。心系天下百姓的徐惠看不下去,于是劝谏李世民:“陛下,我们国家尚处于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作为国家领导人,您务必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李世民不愧为一代贤君。他对徐惠的这番忠言大加赞赏,很快就破格提拔徐惠为婕妤。从五品才人,到三品婕妤,徐惠前进了两大步,可武则天还待在原地,不知她会作何感想?
  徐惠升职后,继续心系天下,继续劝谏李世民艰苦奋斗、戒骄戒躁,李世民更觉得她是个难得的贤内助,又把她提拔为充容。充容是九嫔之一,官居正二品。
  徐惠深受李世民重用,她也深深地爱着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时,徐惠因为悲伤过度,病情加重而死。据载,徐惠的病是可以治疗的,但她坚持不吃药,坚持要殉情,结果就永远追随李世民而去了,享年23岁。
  徐惠死得悲壮而凄美,令人惋惜和感动。李治即位后,就追赠她为贤妃,官至正一品!
  同时入宫,同样是才人。武则天在升迁方面可比徐惠差远了。
  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12年了,一个总裁秘书,完全可以升为办公室主任,甚至是总经理助理,可武则天还是原地不动,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
  她很郁闷,她也许会问李世民:“我就纳闷了,我和徐惠同样是你的才人,你一个劲儿地提拔她却不提拔我,我们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李世民好像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他想让她慢慢去领悟,可她还是执迷不悟,继续找机会表现自己……
  

一次冒失的表现(1)
情场失意、职场失宠的武则天,并不甘心落后,她要找机会在李世民面前表现自己,她想通过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我,才是这个皇宫的超女!
  机会来了。武则天进宫不久的一天,善于骑射的李世民突然来了兴致,便领着一帮嫔妃出宫遛马。恰巧,西域进献的一匹叫做狮子骢的威猛宝马,引起了李世民的极大兴趣,但这匹马性格暴烈,没有人能够驯服它。
  李世民很想征服它,便问身边的随从:“谁能够驯服它?我有赏!”估计大家都深知这匹马的厉害,全都默不作声。这时,站在人堆里的武则天却自告奋勇地说:“陛下,我能驯服它!”李世民听后惊诧不已,忙问:“武媚,你说说看,你怎么能够驯服它?”武则天镇定地回答:“我需要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李世民不解,又问:“它可是一匹马,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呢?”武则天自信而果敢地说:“它不是很暴烈吗?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不服,我就用铁锤砸它的脑袋,如果再不服,我就用匕首捅它喉咙,看它还能暴烈吗?”
  李世民听了,目瞪口呆,随即冷笑了一下:“你厉害,我服了你!”那意思是说:你也太猛了吧,这哪是一个小女子出的主意啊!
  毫无疑问,武则天的这个主意最终歇菜了。因为狮子骢是一匹宝马,李世民又是爱马之人,他怎能听任武则天如此驯马呢?
  武则天本来是想在李世民面前出出风头,展现自己的超女本色,没想到弄巧成拙,让李世民觉得她心狠手辣,绝非善类,于是对她多了一份戒心,从而不重用或亲近她了。
  其实,武则天出这样的主意是有根源的。
  第一,她老爸武士彟是个马上将军,在他的影响下,武则天从小受过骑射训练,自然掌握了一些驯马的方法。
  第二,李世民是个马上皇帝,武则天那么崇拜他,进宫后又处处模仿他,骑射技能肯定见长。
  第三,李世民下旨驯服狮子骢,给武则天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她当然得利用这个机会表现自己。
  遗憾的是,武则天涉世不深,不谙人性人心,不懂得李世民的个性与喜好,就莽撞地表现自己,结果贻误了前程,真是得不偿失啊。
  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李世民的个性与喜好,影响了武则天的前程。那么,李世民的个性与喜好都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李世民能征善战,雄才伟略,亲手打下李唐江山,既能大手笔治国,又能自如驾驭群臣,可见他征服欲强,性格强悍。通过驯马事件,他的这些个性特点,在武则天身上得到了体现。只是,武则天驯马的那个狠劲超出了他的想象,让他感到吃惊,甚至感到有些可怕。
  试想,一个让皇帝感到可怕的人,不掉脑袋就够幸运的了,还怎么可能受到重用或亲近呢?另外,李世民是个征服欲很强的人,作为帝王,他不会容忍身边有同样的人存在,更不会容忍有比他强的人存在。通过驯马事件,李世民觉得武则天就是这样一个人,甚至觉得她有点野心,所以就不愿重用或亲近她。
  前文交代过,李世民喜好政治、文史、书法和骑射,武则天处处模仿,她是想和李世民有很多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这样可以离他更近一点。她的这种做法,也是弄巧成拙。原因是她涉世不深、乳臭未干,不了解男人,不了解异性之间性格与爱好互补的道理。

一次冒失的表现(2)
李世民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肯定有工作疲惫的时候。疲惫的时候,他想忘掉国事彻底放松一下。比如,他想有人能帮他捏捏后背揉揉肩,他想和妻妾们聊聊家常调*,但这一切武则天都给不了他。武则天巴不得时刻和李世民畅谈军国大事与理想抱负。在李世民面前,她张口是政治,闭口是文史,根本不分上下班时间,搞得李世民很烦很累。
  李世民的工作负担本来就很重,他很想在下班时间干点闲情逸致的事情,没想到武则天常在这时找他谈工作和理想。每逢此时,他都想说:“其实你不懂哥的心,哥只需要你做我的小女人,别在哥面前谈什么政治和理想,哥烦这些!哥虽然欣赏你,但并不喜欢你。这年头,谈政治和理想的女人不可爱,你懂不?”但他又不好直接拒绝和打击武则天的工作积极性,只好把这番话压在心底。
  比起武则天,长孙皇后的温文贤淑、与世无争,杨妃的娇柔妩媚、体贴入微,徐惠的心怀慈善、爱意深沉,就是李世民的最爱,就是他业余时间的情感寄托和归宿。
  不难看出,长孙皇后、杨妃、徐惠的性格爱好与李世民截然相反,可李世民却格外宠爱她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夫妻之间抑或是异性之间,最好是性格与爱好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相互吸引和接纳,进而水乳交融。这是一个古今中外皆可通用的普遍道理,可惜年纪幼小的武则天当时不懂,因而情场失意,职场失宠。
  有些史书记载,武则天失宠失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李世民晚年,宫内开始流传三代之后“女主武王”,李唐皇室子孙会惨遭诛灭的传言,李世民听到这个传言后,急忙召见主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李淳风夜观天象后,确认了这件事,并告诉李世民姓武的女人就在皇宫,李世民极为紧张,于是决定大开杀戒,但被李淳风以“天命不可违”为由劝住了。
  李世民杀心不死,就借机把来自河北武安的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小名叫五娘子的武将李君羡杀了。李世民杀李君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身上背负着六个“武”字,想想他也够倒霉的,谁让他偏跟“武”字较上劲呢?
  杀了李君羡后,武则天总算躲过了一劫,可李世民还是放心不下,他很快就怀疑到武则天了,于是设计诛杀武则天,结果被武则天识破,并用自杀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忠诚和清白。李世民羞愧难当,低头认错,坚定地表示今后再也不会杀她了。尽管如此,但李世民依然对武则天心存戒备,所以一直不重用或亲近她。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经史学家大量考证,这是小说家附会的产物,也是武则天晚年为了当上皇帝而进行舆论造势的产物。当了皇帝之后,她还真的为李君羡平了反。从她晚年的皇权策略来看,这点手段,她还是能使得出来。
  事实上,李君羡是涉嫌与妖人勾结谋反,才被李世民杀掉的,并非因为“女主武王”的传言。总之,这事不靠谱,我们就不去论证它了,因为它充满着神话和迷信色彩,我们不能把神话和迷信当作事实,就像不能把小说当作历史一样。
  武则天入宫12年来一直担任才人的事实,足以说明她混得很惨,她白白在皇宫里消耗了12年的青春年华,她太失败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失宠了就要隐忍
在给李世民当才人的那些年,武则天很不得志,她郁郁寡欢,心事重重,她甚至感到自己前途黯淡。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她长期得不到重用和升迁,感到人生没了奔头,现实与目标落差太大,她无法接受;二是从北朝开始,皇帝去世后,有子女的嫔妃都会出宫投靠子女,而没有子女的嫔妃则要被安置到寺院当尼姑。武则天入宫后直到李世民去世,一直未育,她当然难逃进寺院当尼姑的命运,所以她感到前途黯淡,人生渺茫。
  我们可以想象武则天当时的心情,但她是个不服输的女人,她不会向命运低头,她要同命运抗争,而她抗争命运的方式就是沉默,在沉默中学会隐忍,在隐忍中学会坚强。
  驯马事件发生后,武则天也很后悔自己的冒失,但事情无法挽回,李世民对她的看法也不会改变,她只好接受现实,现实是李世民不会重用她,也不会亲近她,而她也PK不过那三十多个竞争对手。也就是说,只要跟着李世民,她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沉默,绝对不敢放出“此处不留姐,自有留姐处”的壮语豪言。因为她不可能跳槽,大唐帝国和李世民是她唯一的选择。
  既然得不到重用和升迁,那么保住饭碗便是上上策。武则天看清了这个形势后,就不再像初入宫廷时那么锋芒毕露了,她不断提醒自己:做人还是低调一点的好,正所谓“枪打出头鸟”,爱出风头的人,不一定有好果子吃。于是,以后碰到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她就收敛了;遇到可以谈政治和理想的场合,她也闭嘴了。总之,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那么含蓄和低婉。
  事实证明,武则天作出这样的改变是明智之举,至少她保住了自己的才人地位。虽然一直没有得到升迁,但在风云变幻的宫廷,她能在才人这个岗位上雷打不动地干了十几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力,这也说明武则天是个十分坚强和刚毅的人。这种坚强和刚毅是她长期隐忍的结果,也是她长期在宫廷里磨砺的结果。
  学会了沉默、隐忍、低调、含蓄后,武则天没忘做两件事:一是修炼自己,二是为自己谋出路。
  这两件事虽为形势所迫,但难能可贵。因为就武则天当时的处境而言,她的命运不可能发生逆转,她要是接受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顺其自然,也许会落个善终。但是,武则天有极高的政治热情和满腔的理想抱负,她不想在才人这个岗位上碌碌无为一辈子,也不想接受命运的安排,于是决定在逆境中悄然武装自己,然后蓄势待发。
  武则天在逆境中修炼自己,远比她初入宫廷时还要下工夫。她喜好政治、文史,不受李世民的待见,可她并没有因此颓废。在失宠失意的那些年月,她更是书不离手,笔耕不辍,而心底蕴含的政治热情更加暗流涌动,这既是排谴,更是磨砺和修炼,只是不把它表现出来。
  在磨砺和修炼的过程中,武则天渐渐地长大、懂事了,她懂得了很多人生道理,也熟悉了宫廷规则。她更加懂得,在这水深火热的宫廷,规则是何等的重要。她觉得只有遵守规则,左右逢源,壮大自己,才能有机会上位。明白了这层道理后,武则天更加注重隐忍,更加注重修炼自己,她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隐形的宫廷超女,然后伺机上位。
  可是,在李世民统治的大唐帝国,武则天是没有机会上位的,她该怎么办呢?不必担心,有一个人来找她了,他是来向她示爱的,这家伙可真是色胆包天!但就是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却改变了武则天毕生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李治,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后来的唐高宗。在武则天人生最绝望的时刻,初开情怀的李治,怦然心动地向她走来。
  武则天竞争失败的原因和心得:
  1. 她在李世民面前过于表现自己,而且表现得很生猛,何况她有理想、有野心、有征服欲,李世民必然会对她心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