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武则天不是传说 >

第13章

武则天不是传说-第13章

小说: 武则天不是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恕5笔保菔滥系母绺缬菔阑惨淮λ溃伤淖龇ㄈ锤砭醋诖笙嗑锻ィ嚎仪笥钗幕吧绷俗约海诺舾绺纭M牧郊虑椋从肯殖隽瞬灰谎牧街肿龇ê土街秩宋镄蜗螅苋菀兹萌私斜冉稀U庖槐龋砭醋诘男蜗缶鸵宦淝д闪耍哟顺闪巳嗣茄壑械牟怀菪∪恕
  许敬宗的道德品质不怎么地,可他很有才学。这一点,他又和李义府有一拼。
  许敬宗起初被李世民召为秦府,成为十八学士之一,后来修国史,升为中书舍人。眼看着升迁之路越来越宽了,可没想到在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的葬礼上,他因为嫌当朝书法家欧阳询相貌丑陋,起哄发笑,被贬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都督府司马(地市级政府秘书长,正五品)。
  后来,他又修国史,又反反复复地升官。李治即位后,还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可这老兄又违反国家法令,把女儿嫁给少数民族——蛮酋首领冯盎之子,被贬为郑州刺史。直到永徽三年,李治才拜他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继续修国史。
  纵观许敬宗的任职经历,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很搞笑的活宝,也可以说他是一只打不死的菜鸟。无论怎样,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同李义府团结在一起后,这一老一少就成了武则天的左膀右臂。
  武则天清楚许敬宗的过往和人品,她从骨子里鄙视这样的人,但眼下她急需力挺自己的人,也就不再顾虑,欣然接纳了亲自上门的许敬宗等人,并对这帮人施以恩惠,委以重任,鼓励他们为自己夺取后位摇旗呐喊、宣传造势。
  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得到了武则天的恩惠和鼓励后,就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玩命地宣传报道“废王立武”的消息。不仅如此,这些人还分头发展力量,不断壮大势力。
  在李义府和许敬宗这帮人的疯狂努力下,武则天的势力渐渐壮大了,她可以和王皇后一决高下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帮人远远不能和长孙无忌那帮人抗衡,她必须要得到一个关键人物的支持,只有这个关键人物,才能在某些方面制衡长孙无忌。否则,一切计划都将成为泡影。
  这个关键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勣。
  

争取关键人物(1)
在这本书中,大名鼎鼎的李勣早就出场了,可直到这时才介绍他,实在不够意思。但是李勣,在这里会把你介绍得隆重些,因为这时你才真正出场,你出场后只说了一句话,就改变了一个人、一些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说到底,你老厉害了!
  李勣,也叫李世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也叫徐茂公。看看人家,一生拥有5个名字,仅凭这点,他注定是一个传奇人物。
  大家都知道徐茂公这个人物,他就是小说《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等书中那个能掐会算的牛鼻子老道和诸葛亮式的半仙级军师。他和传世名将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小说完全是在瞎掰,把一个传奇英雄描写得面目全非。
  李勣的人生传奇
  历史上的李勣生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县)人,他和秦叔宝、程咬金都是山东老乡。山东自古出好汉。隋朝末年,这个地方的起义部队汹涌澎湃,李勣也是在这个时候参加了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由于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李勣很快成为李密麾下顶尖大将。李密投奔李渊后,李勣统领旧土黎阳(今河南浚县)。如果他把黎阳献给李渊,就是居功甚伟,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把黎阳人口以及军人数目进行造册,然后以李密的名义献给李渊。李渊对他肃然起敬,并发自肺腑地称赞他:“纯臣也!”这三个字,相当于今天的“纯爷们”“纯哥们”!
  敬佩之余,李渊立即诏封李勣为黎阳总管、莱国公。不久,李渊又加封他为右武侯大将军,并赐姓李(在此之前他姓徐,叫徐世勣),他从此改名叫李世勣。
  改姓对于李勣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此后,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以出色的战略战术先后荡平了反唐势力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辅公袥等部,其功勋奇高,与当世头号名将李靖合称为“二李”。
  从各个方面来说,这“二李”不相上下,旗鼓相当,都是李世民的爱将。在李世民看来,这二李就是汉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他甚至觉得韩、白、卫、霍都比不上他的“二李”(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李世民即位第二年,拜李勣为并州都督,镇守大唐北疆,抵御突厥和匈奴的侵略。李勣战功显赫,励精图治,一向战乱不平的北疆,因他而固若金汤。因此,他在李世民心目中又多了一个形象:北疆的千里长城。
  这是一个多么高大雄伟的形象啊。也就是说,在李世民心目中,北疆的千里长城就是李勣,李勣就是北疆的千里长城,只要有李勣在,千里北疆就能够安定。
  李世民如此评价李勣,就说明他太了不起了,当时肯定拥有无数粉丝,也包括武则天。武则天是熟悉李勣的,早在贞观九年(635年),李勣曾奉李世民之命,护葬过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这一年,武则天11岁。尽管年龄很小,但对于一个护葬父亲的人,她自然心怀感激和敬重。武则天自幼崇拜英雄,自然是李勣的粉丝,从此就与李勣结下了不解之缘。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治当上了太子,李勣以特进(文散官,正二品)兼同中书门三品宰相的身份兼任太子詹事,从此辅佐李治。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出将入相。
  李治即位后,拜李勣为尚书省的左仆射,官居从二品。但因避讳李世民的“世”字,他改名为李勣,李勣就这样叫开了。尚书左仆射虽是宰相之首,但在当朝六位宰相中,长孙无忌还是坐头把交椅,李勣坐二把交椅。不过,他是拥有军权的二把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争取关键人物(2)
永徽六年六月,李治欲立武则天为宸妃时,也就是武则天同王皇后斗争最激烈时,李治拜李勣为司空,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同太尉长孙无忌一道位列正一品的三公。
  为何争取李勣
  纵观李勣的事迹简介和任职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他实在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而且极富传奇色彩;第二,他和长孙无忌一样是元老重臣,一样位高权重,无论是讲资历、功勋,还是讲职位,他都可以跟长孙无忌相提并论。目前,也只有他,能和长孙无忌抗衡。
  这便是武则天争取李勣的理由。武则天想争取李勣,还有另外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李勣为当世三大名将之一。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李靖在世时,他和李勣合称“二李”,是当世两大名将。李靖去世后,李勣和另外两大名将薛万彻、李道宗合称为当世三大名将,但这两人都被长孙无忌害死了。由于李勣一直是军方代表人物,加上他善于带兵打仗,所以一旦闹将起来,他就可以带兵震慑任何人,包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权位再高,不过是一介文人,没有军方人物的帮助,他反不了。
  第二,李勣和武则天有故交。前面作过交代,武则天11岁父亲去世时就和李勣打过交道,虽然交往不深,但她一直敬重李勣,而李勣也是看着她一点点长大的长者,她要是求助于他,他也许会帮忙。再者,李勣和武则天同样出身于寒门,同样的出身会拉近他们的距离,会让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当然,这只是武则天的期望。
  第三,李治对李勣有恩。这是李世民教他这么做的。原来,李世民逝世前夕,担心出将入相、功高盖主的李勣将来不肯效命李治,甚至不服李治的管理,就对李治说:“李勣才智有余,但你对他无恩,将来恐怕他不服你。现在,我将他连降两级,把他贬到叠州(今甘肃迭部县)当都督,如果他立即上任,等我死后你就重用他,他就会为你效命;如果他徘徊观望,你就把他杀了。”
  这是李世民的帝王之术,他是在考验李勣。然而,李勣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他的政治智慧都高人一筹,再说他一向圆滑世故,聪明绝顶,善于明哲保身,所以当他接到被贬的命令时,连家都没回就离京上任。这一天是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也就是李世民逝世前11天。
  皇帝的恩典
  李世民玩心眼,却不是李勣的对手,但这倒成全了李治,因为他给李治留下了一个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忠臣良将。李治即位第四天,就提升李勣为特进、检校洛阳刺史、洛阳宫留守。即位第二十天,他就把李勣调回京城,拜为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位同三公,从一品),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
  短短一个月时间,李勣就官复原职,这当然是李治的恩赐。两个多月后,他又提升李勣为左仆射。李勣这几个月升职的速度堪比坐火箭,但他的头脑并没有被其冲昏。出身于寒门的他深知,无论自己是多么的优秀和强大,都不会被出身高门的长孙无忌等人放在眼里,于是他不停地告诫自己:在长孙无忌等人面前,我要保持低调,该装孙子的时候绝对不可充当大爷,否则自己就没有好果子吃。
  另外,左仆射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看起来无比辉煌,实际上却非常棘手。因为长孙无忌大权独揽,李勣担心自己掌握实权后会遭到长孙无忌的妒忌,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执政意见会与长孙无忌相左而遭到其打击,于是请求辞去了左仆射一职。李勣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规避长孙无忌等人的锋芒,韬光养晦。 。。

争取关键人物(3)
李治玩命地提拔李勣,一方面是为了有恩于他,另一方面就是有意让他制衡长孙无忌等人。别看李治一向对长孙无忌唯命是从,但他并不想这样,他希望有自己的主张和自己的势力,这股势力的关键人物就是李勣。然而,李勣是个非常聪明而高明的人,他不是不懂李治的用心,而是想远离政治斗争。
  早在23年前,李世民搞“玄武门政变”时,就曾拉拢过李勣,还有那位头号名将李靖,但这两位名将都拒绝了李世民的拉拢,他们既不参与,也不反对,其实就是明哲保身,远离政治斗争。李世民政变成功后,并没有因此记恨李勣和李靖,反而对他们的政治智慧感到由衷钦佩,于是大加重用。
  李治深知李勣的政治智慧,但他一个劲儿地想重用李勣,以制衡长孙无忌。永徽四年四月,也就是长孙无忌以莫须有之罪,诛杀李治的三哥李恪和六叔李元景等一大批亲人的那个月,也就是他哭着向长孙无忌求情遭拒的那个月,他竟无视长孙无忌的顾忌,大胆册拜李勣为正一品的司空,兼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同长孙无忌,只是略微次于他。
  这一次,李勣并没有推辞,李治也并没有就此罢休。不久,他又命人为李勣作了一幅写真画,并亲笔作序:“先朝特以委公,故知则哲之明,所寄斯重!茂德旧臣,唯公而已……”
  那意思是说,我老爸特别委托你辅佐我,他老人家的寄托重若泰山啊!在当今旧臣之中,受到先帝重托而又受到我倚重的人,仅你一人而已,我的意思你可明白?聪明绝顶的李勣当然明白李治的意思:我倚重你就是对你有恩,我对你有恩,你就得知恩图报。
  鉴于以上因素,李治和武则天决定争取李勣,争取这位关键人物的支持,而且要尽快。因为在永徽六年八月,在李义府和许敬宗疯狂宣传报道废王立武的消息时,一件不利于武则天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长安县令裴行俭得知废王立武的消息后深感忧虑,他觉得国家将会因此祸乱,便和长孙无忌、褚遂良秘密议论此事。裴行俭是一代名将,他的父亲是瓦岗名将裴仁基,长兄裴行俨是一员猛将,号称“万人敌”,也就是小说《隋唐演义》里那个隋朝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原型。不幸的是,裴行俭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密议废王立武的事情,被武则天的心腹袁公瑜听见了,他立即报告了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后果可想而知。
  裴行俭是名将之后,身上难免有一股子正气,当他得知废王立武的消息后,肯定会从国家利益出发说些义愤填膺的话,但是他错了,他不该和长孙无忌、褚遂良密议此事。因为在中国古代,臣子议论皇帝是犯罪的,至少是大不敬之罪。密议皇帝更是罪不可赦,更何况裴行俭密议的是皇后废立的大事。
  而且,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旗帜鲜明地站在武则天的对立面,他们就是武则天通往皇后之路的绊脚石,裴行俭和他们在一起,就等于表明他自己也是武则天的敌人。另外,密议一件事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密谋一件事情。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