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回忆:美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 >

第6章

帝国的回忆:美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第6章

小说: 帝国的回忆:美国人眼中的晚清社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恶的毒素。清国人不知道,疯病的原因是人的大脑机能出了问题。
  在那炎热的一天,会审公堂里发生了许多特别的事,但那个疯女人歇斯底里的嚎叫,一刻不停地在我耳边回响。她的悲伤,不止一次地冲洗掉我在东方许多愉快的记忆。
  快刀斩乱麻的审判
  下一个被唤进来的人名叫旷生民,他被控下午两点从浙江路428号一家鸦片店里勒索了10美元的东西。传唤了一名证人出庭,但他未能提供任何有效证词。对清国人而言,他们哪里知道证词在西方宗教和法律体系中的神圣与庄严。一名无效证人的证词已经足够,旷生明被判处10个月监禁。听到宣判时,我的意识有些空白,搞不清这样的判决是否符合我们的法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3)
第三位被传唤出庭的人名叫朱旺家,他被控于下午1点57分在北京路将一只活鸭残酷放入滚开的沸水里烫死。此人说话结结巴巴,提出的解释含混不清。他被处以25美元罚款。由于缴不起罚金,只好将他驱逐。
  第四名被传唤出庭的被告名叫罗望安,但庭下无人应答,他的保释金被没收了。法官通过翻译向我解释道,这位罗先生被控于晚上9点45分在福建路将一名歌女扛在肩上调戏逗弄。他为此交付了保释金。那位名叫李申花的歌女被控有伤风化,她的保释金也被没收。法官认为,如果两人对质公堂,真相大白,恐怕罗先生还要再赔一些银两。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一出尚未上演的百老汇歌剧,禁不住要笑出声来。
  第五位出庭的人犯名叫姜跃弟,从他上堂的神情即可判断,这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庭上展出了一把带柄的剑,他被控于下午6点30分佩剑进入租界。依照法律规定,这是被禁止的。与可能遭受牢狱之灾相比,这名人犯似乎更害怕失去这把做工精致的剑。
  这只宝剑的剑鞘做工十分精致,可谓清国木雕艺术的一件杰作。它由当地一种稀有的木料制成,上面雕有花纹、飞鸟和龙,雕刻刀法细腻传神。木鞘镂空而制,恰好可以装进一柄锋利细长的剑。我敢说,这名人犯不止一次地试图收回他的这件艺术品。
  第六位面对法官的是一位姓宋的小女孩,她指控蔡氏伙同罗氏、姚兰和张氏三位50多岁的妇人将她拐卖为奴。“她们知道她是从无锡老家被绑架而来”。孙法官以他自己的方式问案,仅用3分钟就为被告定罪。小女孩被一名英国巡捕带进监护室,将她送还其母。而四名妇人被判入狱。但是,你知道她们的刑期多长吗?仅仅一个月!哦,上帝,上海没有一个保护儿童的社团组织。在清国,女孩子和女婴不如男孩那样受到家庭的重视。如果姓宋的这个女孩是个男童,也许绑架者就不敢如此胆大妄为了。
  冰的故事
  这是一个骗子巫师的故事,在纽约法律界绝对闻所未闻。被告名叫秦凌冰。法官花了比通常更长的时间,以图查明案情。法庭翻译要把案情说明白,也颇费口舌。出庭的冰小姐,左眼紧闭,脸部和手臂青一块紫一块,衣服褴褛,但表情刚毅诚恳。从外表观察,即可猜出其中必有隐情。
  冰小姐患有严重的梦呓症,她被兄长关进一间小屋独居,而且不提供膳食。但饥饿并未治好她的病。于是,这位好心的兄长请来一位民间巫师,在她身上施展了许多魔法。做过多次道场后,巫师断言冰小姐的体内藏有一只狐狸,并保证他能施法驱除妖魔,进而向那位善良的兄长索要了许多好处。
  巫师的疗法,就是用棍棒猛击患者的头部和身体,但冰小姐的病因仍未能消除。如此折磨多日,终于在一个深夜,邻居听到了冰的惨叫。众人涌入房中,看见她醒了,但左眼脓肿,脸上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匪夷所思的是,这名巫师并未受到起诉,而冰小姐反而受到指控。清国的骗子花言巧语,很能迷惑人。我原希望能改变冰小姐在法庭上的困境,但孙法官没有征询我的意见,就宣布休庭了。也许那位巫师会诡辩,称他所作所为虽然可能危及人的生命或给人造成伤害,但总地说来,他的治疗还算有效。
  鸦片鬼和骚乱
  案件审理速度极快,我的大脑几乎跟不上运转。我所旁听的案件中,吸食鸦片者和精神病患者是最悲惨的。通常情况是,还未等翻译把案情译完,那些可怜虫就被传唤出庭的巡捕证明在鸦片店法定时辰以外吸食鸦片。此时,出庭证人会当面指控鸦片店主违法经营。清国政府反对鸦片贸易,但是,我希望清国官府的代表能去现场看一看这些鸦片吸食者,他会发现非法的鸦片交易遍布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这里的男人一个个瘦骨嶙峋,两眼深陷,如同木乃伊一般。
  下一个被传唤出庭的是来自浦东的安胜利,化名雷肃安,案卷记录是“独身,偷盗,居无定所”,有大量对他盗窃的指控,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在12月18日骚乱中从老闸巡捕房地牢越狱逃跑”。①他为此被判处二个月监禁。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4)
不管在世界的什么地方,“骚乱”二字都令人生畏。在清国更是如此,清国的骚乱,最令人胆寒的是北京城内爆发的拳乱,它与一系列恶名昭著的虐待、恐怖、纵火与死亡相联系。上海去年12月18日的骚乱,使人联想起街头逃命的狂跑,还有那些被烧毁的房屋。骚乱起源于清国人在会审公廨内残存的那么一点儿主权遭到了侵犯。
  法官做出了判决。他看了看旁边的巴戴先生。巴戴也紧盯着法官。这是那一天做出的最重的判决。宣判后,法庭内的洋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指控是叛逆、偷窃、卖妻为奴、绑架,甚至还有盗窃军火罪,以及如“私通会党”、“持照人力车晚九时在芝罘路揽客”等稀奇古怪的罪名,让西方人听来一头雾水。
  一天的庭审终于结束。冗长的庭审记录对我们的刑法实践形成了冲击。孙法官仍保持着他和善的性情。他后来向我赠送了这次庭审现场的照片,还有他亲笔签名的中文卷宗,其中包括一份得到法律认可的庭审记录,它也许会成为世界司法史一份珍贵的记录。
  从领事审判权到终审法院的设立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比如说,一个美国人在英国、法国、德国或意大利被起诉,必须将诉状提交给相应国家。
  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①。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地、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②曾被美国政府派往日本的北卡罗来纳州人佑尼干先生,后被克利夫兰总统任命为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他曾任美国上海法院院长。他著有几本有关清国的书,其中最著名的一本是《清国的律法与商业贸易》。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佑尼干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与清国政府签署条约后,如果在华英国人受到指控,即根据英国法律接受审判,英国法庭由此而生。在上海的这个法院被称为终审法院,这个法院的首席法官是一名资深的英国律师,他主持这方面的工作。这个法院引起了清国人的重视。为赋予其相应的尊严,体现其重要性,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清国人确信,这是英国政府在清国境内行使英国司法制度,并使用了与其本土同样得力的司法官员。毫无疑问,这类法院的建立,对于清国人和所有亚洲人而言,都增强了大英帝国政府的尊严。”
  “美国更是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美国总统最成功之处,是在清国实现了领事事务与司法事务的分离。”佑尼干先生强调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908年的上海:对美贸易出口
1055万美元
  1909年6月4日
  提要:从上海输往美国的茶叶贸易价值近200万美元,生丝超过500万美元。
  华盛顿6月3日电: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田夏礼发表清国对美贸易年报。田夏礼总领事说,清国茶农对茶叶的采集分为三季。头季茶称为春茶,大约4月20日左右采集;第二季茶称为夏茶,在5月20日左右采集;第三季茶称为晚茶,在6月30日采集。大部分茶叶采制后,迅即送往最近港口,输出到美国和其他国家。每年最后6个月是茶商们最繁忙的时节。1908年,美国从清国进口茶叶总价值达1954891美元,其中88%的进口集中在7月1日至12月31日这段时间。
  邻近上海的乡农们大约在6月1日收集蚕茧,生丝会以最快的速度运到港口,出口到其他国家。下半年的工作量最大。1908年从上海出口到美国的生丝总价达到5250216美元,其中86%是下半年运出的。
  清国盛产水稻,一年三季,年年丰收。然而,大清政府禁止稻谷出口。
  去年夏季,清国棉花丰收。1908年是清国棉花首次输往美国,因此贸易量较小,总价仅为66900美元。清国90%的原棉销往日本。
  与清国贸易的另外一个重要项目是皮毛制品,这项买卖不分季节,整年都可运往其他国家的市场销售。1908年出口到美国的皮毛制品价值575000美元。此外,从清国进口的羊毛价值410000美元,这些产品有多半也是在第四季度成交。
  草编织物是清国最大的加工工业。尽管只有少量货船经营这项产品,但数据表明,去年仍有价值407000美元的这类货物运往美国。这项货物也可整年交易。
  以上是清国对美出口的主要货物,占对美出口总量的83%,其余17%分归另外75种货物。1908年,从上海港运往美国货物总价值为10545423美元。其中,第一季度成交额为1029070美元,第二季度为819203美元,第三季度为4034603美元,第四季度为4662547美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新闻专稿:清国的官式学堂
1867年8月4日
  题记:记者发自香港的报道。
  教育在清国人中普及的程度至少与英国不相上下。那些生活在清国社会最底层的苦力,即被人们蔑称为“猪仔”的人,尚且能读和写。普通的民办私塾遍及大清国的每个角落,虽然父母送子女到这些学堂就读必须向它缴纳一笔额外的费用。在大清国有些地方现在已经设有公学,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这些学堂对穷人免费。再就是,在每个城市都为富人的孩子们开办有数不清的私立学堂。
  除了以上这些,就是公立的高等学堂了。那些希望今后步入政坛或从事专业生活的人必须从这些学校毕业。但他们进入这些学堂读书必须经过考试。私立学校的毕业生对于进入这些公立学堂读书通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因为他们认为,如能成为这些学堂的学生是件光耀门庭的事。
  这些公立学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不过,这项特权只是名义上的,因为,如果一个学生真想使用这项特权的话,学堂的管理员或教师们肯定还会从他身上狠敲一笔。
  这些学堂通常开设的学科是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包括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假如有学生希望修习其他学科,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他们就必须自己支付费用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这些学堂的老师通常从北京皇家学堂(国子监)毕业,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
  清廷在每个省都设有学政,其职责很像我们的公共教育总监。他必须将那些在公立学堂注册的学生记录在案,并且,还必须亲自主持最高年级的毕业考试。
  一般情况下,女孩子不再能就读更高级的学堂。按大清国通常的情况,她们除了读和写之外,很少能获得更进一步的教育,但也常有富绅雇请私人教师来家中教育女儿的情形。
  现在,也有了一些医学堂和法学堂,但医学堂招生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