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第28章

当项羽遇到刘邦-第28章

小说: 当项羽遇到刘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冒险对项羽来说是很关键的,为他成就未来霸业打下了基础,因为他从一个军中的次将,一跃成了楚国的上将军,而且还控制着一支具有相当数量和战斗能力的生力军。如果项羽一直是宋义的副将,即便将来有多大的战功,受表彰的也是宋义而不是他项羽。就像一个单位,副职做得再好,也是集体的一部分,上级表扬的,总是代表这个集体的一把手。而且,项羽听命于人,就没有军事主宰权,也就无所谓后来的破釜沉舟,消灭秦军主力了,更不会成为后来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了。

第二,破釜沉舟。项羽杀了宋义,成为北上救赵大军的实际领袖。于是大军开拔,直赴救赵前线。当时秦将王离围困巨鹿城,章邯作为秦军主力,在外围布阵,张网以待,等着攻打来援的军队,典型的围城打援战略。而前来救赵的各路诸侯迫于秦军的强势,“皆从壁上观”,都不敢靠前,持观望态度。所以,这必将是一场以少对多、以弱对强的恶仗。换句话说,这就是一种冒险。

为此,项羽也做好了誓死一搏的冒险准备,他先命当阳君黥布和蒲将军二人,率领二万人渡河,打前锋,去救巨鹿。自己率大军随后渡河,“皆沈(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就是所谓的破釜沉舟了。只能前进,不留后路,看看项羽的做法,就知道他摆出的是鱼死网破的架势。除了势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气,到底能否成功,项羽心里其实也是没有底的。

这场仗打得异常惨烈,与秦军大的交锋就有九次。楚军没了后路,不是赢就是死,所以玩命招呼,连喊带叫,最后全都杀红了眼,“无不以一当十”。别说秦军,就是当时观望的诸侯军都看傻了,以至于“无不人人惴恐”,看得心惊肉跳。

这应该是项羽军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冒险。因为这次冒险的成功,项羽最终打败了秦军主力,为秦朝的灭亡敲响了丧钟。也因为这次冒险的成功,项羽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地位攀升到一个无可企及的高度,也最终成就了项羽的霸业。

第三,杀义帝。这是政治上的一次冒险。项羽威信渐高,成了诸侯公认的盟主,便想分封诸侯,论功行赏。这个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项羽灭掉的是秦军主力,是反秦胜利最关键的一步棋,论功绩,项羽无人能比,这点诸侯们也都服气。但是当时楚怀王兵分两路,还有进军关中的刘邦一路,也得手了。根据楚怀王事先的约定,先进关中者为关中王,这等于既成事实了,轮不到项羽来封。项羽的威风大打折扣,便不想履行这个约定。结果请示楚怀王,又遭到了拒绝,项羽心里很窝火,便将其尊奉为义帝,挂了起来,然后自己大封天下。后来终究觉得义帝碍事,又将其迁往长沙,半路上授意九江王将他杀死了。

项羽不听楚怀王的号令,剥夺楚怀王的权力,这都算不了什么,因为当时大部分诸侯都是倾向于项羽的。然而后来项羽杀掉义帝,这就是政治冒险了。如此便会授人以柄,被人冠以弑主弑君的罪名,特别是给刘邦讨伐项羽提供了口实,也给任何一个敢于跳出来反对项羽的诸侯提供了口实。这个后果是很危险的。

第四,夺彭城。前面说过,刘邦东征彭城,这是军事上的冒险。而项羽仅率三万人马便敢孤军深入,夺回彭城,也是一种冒险。因为他面对的是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力量对比太过悬殊,比破釜沉舟时的危险系数还大。但项羽既有了破釜沉舟的胜利,也就有了以少胜多的勇气和信心。项羽趁刘邦立足未稳、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在四月的一个清晨突然发起进攻,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汉军狼狈逃窜,最后刘邦只带着十几骑仓皇逃脱。

这次冒险并不比破釜沉舟时逊色多少,项羽采取突然袭击,也是侥幸胜出。当时要不是刘邦麻痹大意,结果还不知会怎样。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也能看出项羽对待冒险的几个特点。

首先,项羽会基于一时之愤而冒险。杀宋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项羽与宋义政见不同,作为次将,有义务向主将建议,结果宋义根本没把项羽放在眼里。宋义不但不接受项羽的建议,还轻蔑地说:“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在战场上光着膀子杀敌,我不如你项羽,要论计谋,你和我宋义比就差远了。这话能把人给气死,项羽那爆脾气哪受得了这个!不但如此,宋义看项羽有活思想,还专门下了个命令:“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像虎一样猛,像羊一样犟,像狼一样贪,不服从命令听指挥的,一律杀无赦。

打发了项羽,发布了军令,宋义开始着手做自己的事,他要把儿子宋襄送去齐国当宰相,于是歌舞升平,大摆筵席,搞起了欢送会。此时军中粮草短缺,又逢“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肺都给炸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宋义。

其次,项羽冒险不计代价。这点在破釜沉舟一战中就可以看出。把吃饭的家伙全砸了,交通工具也报废了,这是以性命做赌注,打不赢根本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第三,项羽对军事上的冒险很自信。破釜沉舟,既表明了项羽的决心,也证明了项羽的自信。如果说这里面还有一点濒临绝境的无奈的话,那么项羽带着三万人马奔袭彭城,与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对抗,则完全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了。他在内心根本就没把刘邦放在眼里。这种自信是对自己军事能力的自信。

第四,项羽对政治上的冒险考虑不周。杀义帝,其实是项羽政治上的一个败笔。因为项羽已是大家公认的霸主,义帝的名号也是他给的,其先前的约定也被他废了,还乖乖听从项羽的安排,去了长沙,再杀掉实在是没必要了。义帝虽然是傀儡,可在形式上他也是项羽的上司,这诛君的罪名在当时是很犯忌讳的。项羽因一时之愤,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从而让自己陷入政治的泥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没有冒险,就不会轻易获得成功。项羽和刘邦就是在这种不断冒险之中逐步走向王者之路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也能看出刘邦和项羽冒险上的几点差别。

从冒险风格来说:项羽的冒险往往凭借一股气势,也就是后来他自己总结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而刘邦的冒险则有一定的盘算,尽管这种盘算有时也会失算,也会遭遇滑铁卢,但刘邦并未因此退缩,而是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着他的冒险之路。

从冒险实质上说:项羽偏重于军事上的冒险,刘邦则偏重于政治上的博弈。项羽更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打打杀杀,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刘邦虽也采取军事行动,但这种行动里却往往包含着政治上的目的,并非简单的战事成败。二人一个眼界宽,一个眼界窄;一个高瞻远瞩,通盘考虑;一个亦步亦趋,浅尝辄止。

项羽这人太迷信于武力。夺权本是一种政治的博弈,这个博弈中,包含心机、欺骗、胆量和冒险,军事的打击与军事的恫吓,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获取政治成功的一个手段,它绝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有效的手段。项羽差就差在这里,他总是认为武力能够决定一切。

项羽尚武的思想,应该在他跟随叔父项梁起事时就已经形成。或者更早一些,在他看到秦始皇出游、恶狠狠地说他迟早要取而代之时,就已经开始萌芽了。也许还会更早,在吴中时,当那些年轻人被他的武力所慑服时,就已经有这个苗头了。而项羽杀掉宋义重掌大权,接着又破釜沉舟打败章邯,这种尚武的思想便更加根深蒂固了。当项羽做了诸侯盟主,成了不可一世、人人畏惧的西楚霸王,他的这个武力至上、军事至上的思想就再也改变不了了,而且一直到死都没有改变。

武力不是刘邦的强项,他的强项在于人脉,在于灵活,武力只是他的一个辅助手段。当刘邦军事实力不强时,他会选择低调,选择隐忍,选择按兵不动。鸿门宴时态度谦卑,去巴蜀就任时,主动烧掉栈道,这些都是因为缺少军事上的信心。而当刘邦觉得自己军事力量足够强大,有了足够的把握时,他也会出手。而且一旦出手,便表现得十分果断,比如还定三秦和出兵彭城。

项羽军事冒险的成功,让他对军事能力更加迷信,也就忽略了政治上的发展态势,从而缺乏对战争全局的掌控能力。而战争的全局,则早已上升为一种政治的博弈,不仅仅是战事中的勇猛和拼杀。刘邦在这方面要优于项羽,当刘邦在军事上不占优势时,他不会一味地死缠烂打,而是积极谋求其他方式,以改变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楚汉对峙时,刘邦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派彭越袭击项羽的后防粮道,以此缓解荥阳的被动。后来他又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派韩信征伐燕、赵等地,以形成对项羽的战略合围。应该说,这个决定对整个楚汉战争局面的改变至关重要。当时项羽并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他当时给予燕、赵那些诸侯以支持,或是建立联系,形成军事同盟,韩信即便再厉害,进军也不会那么轻松省力。可惜项羽对自己的军事能力太过自负,他没有看到这个军事异动的严重后果,最后终于走向了被动。

总体上说,项羽的思路还是狭窄,思维还是具有局限性。这种情况的形成,是和项羽自身的能力分不开的。因为他性格的果敢,军事的强悍,让他太过自信,从而不会去过多考虑其他因素。这就像工作中的巧干与实干。实干出成绩,对自己的能力就有信心,这种信心让他认为有成绩就应该有地位。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还有一些人在巧干,他们做出不多的成绩,甚至没有做出成绩,但他们会无限放大自己的成绩,或是将其他人做出的成绩,以参与者的名义包揽在自己身上,勤请示勤汇报,混淆领导的视听,让领导的天平偏向自己,最终获得升迁。

正因为刘邦不善于打仗,所以他会在政治上更加用心。他会千方百计规避自己的弱点,会选择依靠别人,群策群力,会去动一些脑筋,灵活处事。这些都会让他眼界变得更加开阔。

一次军事上的冒险,对于项羽来说,就是冒险的全部,下一次的军事行动,则是一个新的冒险的开始;而对于刘邦,一次军事上的冒险,不过是政治冒险的一部分,一时的军事失利,也并不意味着整个政治冒险的失败。

【2。面相与异象】

人生是很难把握的,有时我们会主动出击,比如冒险,就是我们主动把握人生的一种方式。冒险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会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激情。但有时我们也会感到人生不可把握。也以冒险为例,它既会有对未来的期待,享受过程的刺激和达到目的后的喜悦,当然也就有在遇到坎坷时的茫然,以及失败后的颓丧。不管何种情况,人们往往会把这种结果解释为一种命运。

一个人不断奋斗,不断成功,就会有成就感,就会相信命运的眷顾。而一个人经受挫折和失败后,也会更加相信命运的无常,特别是在遭受连续的失败后,这种感觉就会越强烈。

命运这东西其实不能完全视为迷信。命理学自有它的一套理论支撑,且不去讨论。但有两样东西却是和人们息息相关的:一个是面相,一个是异象,尤其是在古代。

相面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所谓言为心声,心由面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是不为人知的,但可以通过面相表露出来的。最起码能通过一个人的长相,对这个人的性格、人性做一个初步的判断,这并非就是宣扬迷信和宿命论。这人长得面善,心地一定很好;这人长相邪恶,肯定一肚子坏水,这是简单的判定。再复杂点就是学问了。《非诚勿扰》上那个乐嘉老师,不就是吃这碗饭的吗?

我总是肤浅地认为:人的面相是可以因为内心而改变的。比如,人在出生时,面相尽管各异,却无不天真烂漫,但长大成人后,就都换了另一副脸孔。一个总是行善的人,面相总是自然流露着一份慈祥、安静、真诚,让人看了舒服;而一个总是做坏事的人,他的面相就会刻有邪恶、虚伪、狡诈。为什么那些得道的高僧看起来都很面善?因为他心里面善,长期与世无争,脸上自然很安详。你老是恨这个恨那个,脸部能没痕迹?长久就会形成烙印,面相也就变得凶狠了。

在自己眼里,或是在别人眼里,每个人总会发现面相中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眉毛粗重,比如脸上某处长了一个瘊子,比如手掌宽大。当你做出巨大的成绩之后,这些东西便成为你超越常人的标志,被解释为成功的症结所在。因为通过常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