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王寒星80后杂文选 >

第1章

王寒星80后杂文选-第1章

小说: 王寒星80后杂文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0后竞技场之一:韩寒VS郭敬明
80后竞技场之一:韩寒VS郭敬明

  作为当代中国网络社会“80后”大家庭的一员,尤其是自己也属于不甘寂寞的一分子,同样也自恃在写作方面有两把刷子,于是就在林萧挑战郭敬明这样的大的“历史前提”下,坐在电脑前开始对近年来几个80后知名人物也包括我自己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一对一的比较。前期不是有个北京作家曾写《比较一下王寒星和郑小琼》这样的文章吗?既然现在也敢把自己和80后大佬们尤其是韩寒、郭敬明两位人气天王排在一起,就还是说明有一点关于自己能力和人气的自信心的。苏德、周嘉宁、孙睿、范祖德等后来不再多在网上露面,故此这次评论就暂时略去,只列举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张一一、春树、林萧、步非烟、安意如、郑小琼和我十个人。这次我就把在网上对这几位80后弄潮儿的认识和看法写在这里,以抛砖引玉之滑稽,博大家一笑。

  韩寒,中国青年中一个十足的另类,80后概念的实际引领者,“一块上海大金子”。十年前中学成绩七盏红灯高高挂,可当时的社会声望就比之于香港二流明星都不逊色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等数和届数成正比(第一届比赛一等奖、第二届比赛相应地成为二等奖)的应考者,谢霆锋式的发型和冷艳,以一本《三重门》而给人留下印象的青年作家。这就是我对这个韩寒的初步印象。“陆续发表了小说《三重门》,散文集《零下一度》,小说《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长安乱》,文集《韩寒五年》,赛车随笔《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长篇小说《光荣日》,博客精选《杂的文》等作品。”这一段文字选自他的百度词条。其实这么一大堆东西中,除了《三重门》、《零下一度》之外,没一本足取的。印数和销量的曲线下降最能说明问题。尤其是《长安乱》,我看过一段,我不敢用王朔式的调侃来揶揄韩寒,比如说“我憋着气在厕所蹲着好不容易才说服自己看了几篇”这样的话,但是我以一个80后的人格来讲(如果80后还有人格的话),我真的对他的这部小说完全不敢苟同。因为我不知道在这部小说里,怎样才能看出一个80后弄潮儿的创作才气,这些在里边反正我是没找见。好像那是2004年的事情了,那时候我在白象方便面厂上班,车间质检、班长没一个说这本书好的,那时候我是车间质检。我像检查产品质量一样反复研究了好几章,还是不能看出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和尚道士的乱七八糟,好像还有武当派吧。语言的、结构的、思想的、意义的,混乱是最大的特征。我只能说这在篇幅上是一个长篇,其他的什么也不能说了。我就怀疑,出版社也真可怜,就只是冲着韩寒的名气来抢书稿,这本身就是一个致命错误。因为作家不是印钞机,他的东西是要经过大脑的过滤才能出来的。再说,什么事情都需要时间,韩寒又不是当年的琼瑶,几十年的未能出版使琼瑶积压了很多优秀的书稿;更不是契诃夫,老契出版第一本小说时,原创书稿堆在地上比他的个子还高。人在落魄时期至少是默默无闻的时期写的东西其实才是最能反映作家创作实力的东西,所以我就说,王寒星啊,你现在没钱出版,那你也不能间断写作,等出名了至少不会拿着胡诌乱扯的东西出去顶杠,呵呵。成名较早这是韩寒生活的大幸,却也是他文学的不幸,这一点他以后会明白的,而不是像他现在一样拿着张爱玲的一句话“出名要趁早”来到处招摇,夸饰炫耀。出版社跟在屁股后边要稿的日子里,韩寒已经不再是初写《三重门》那时候的挥洒自如的他了,穷于应付的人活得累,穷于应付的稿子更加不上台面。我甚至觉得这应该是韩寒的败笔。韩寒这几年的写作已经明显不如郭敬明,无论是数量、速度、质量、影响等,当然我讲的是写作的速度,要是开赛车的速度,那小郭还是远远比不上的。我一直在想,韩寒江郎才尽的日子是不是已经到了?就像王安石所写的小寓言一样,方仲永“未尝识书具”的时候就已经写得很好了,但是其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最后的结果是“泯然众人矣”,所以这篇文章就叫《伤仲永》,很无奈的。我想要不是这样的结果,那咱们中国的唐宋散文就不是八大家了,除了韩愈、柳宗元、三苏、曾巩、王安石、欧阳修之外还得加一个,方仲永,唐宋九大家了。尽管我不是说韩寒和方仲永一样,最后会“泯然众人矣”,但出名过早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的历练、对生活的认识毕竟很是有限。我们当然也希望韩寒这个红了将近十年的名字在皇皇中国文学史上能够写下,但这还是需要他的辛苦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的,他还有很多路要走。韩寒这几年不再专业写作的原因,我觉得除了开赛车占据一定时间和精力外,主要原因还是写不出来了。金庸封笔是因为他自己已经难以超越自己的高度,而韩寒却是精满自溢后没精可溢了。我不知道韩寒在享受极速飙车的乐趣和*中,是否隐隐感到自己的心口有些刺痛:郭敬明你这个小子,要不是你我还是真正的老大!没办法,社会就是这样,推陈出新,相对于韩寒这个陈的来讲,郭敬明已经是属于新的了。也许几年之后,又有某某成为80后领头羊,所以,一味的生气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韩寒的叛逆,几乎是李敖式的叛逆,是出了名的,这一点我最为欣赏。在第一次听说韩寒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连带知道了他的嘲弄国家教育体制的言论,不觉大快人心。前几天又看见他的其他经典言论:“周庄的大门口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公车,可见我国政府对提高官员的艺术修养是十分注重的。”“街上美女很少,因为这年头,每天上一次床的美女比每天上一次街的美女多。举凡女孩子,略有姿色,都在大酒店里站着;很有姿色,都在大酒店里睡着;极有姿色,都在大酒店经理怀里躺着。”说实话,写的真好。近年来官员*和社会腐化这是人人都能看到的东西,但是像韩寒一样能以这种调侃的口吻说出来的还是不多,很多人不是不会说,而是不敢。就像前期汶川大地震,韩寒执意要亲自去四川,他的意思很明确,捐款是肯定的,但是他不愿意自己的良心钱都被那些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的大小老鼠们给吃掉。这也间接反映出了韩寒的内心世界:对*的痛恨,对现实的诅咒,以及内心的压抑、无奈,力不从心。从这点上讲,韩寒也是一个很温情的有善心的年轻人。我又突然想到,韩寒这一点和王朔还是有些相像,王朔也是表面好像很爱骂人,实质上也很温情的一个人。只是韩寒这样言语尖锐、眼里不能容下半粒沙子的人,在官场上他会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这一点是绝对的,这一点他自己也应该明白。所以过过嘴瘾也只能是他和这个社会较量的唯一途经和办法了。想到这一点,也感到很是无奈,其实像韩寒这样的人,应该像*总理一样,放在权力的显著位置给那些贪官开几副猛药才是最好且最能体现出他的存在价值的。今年春天奥运圣火法国受阻,有人爆料家乐福超市是*的支持者时,很多人都提倡抵制家乐福,唯有韩寒说那样做是很没有水平的事。看看他的经典言论,“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就是:家乐福就像一个充气娃娃,让一帮人抱着发泄,一方面可能的确平时活得太压抑,要找个没什么代价的出口。一方面边发泄还要边问这充气娃娃和充气娃娃的制造商,我强不强啊,我强不强啊,看见旁边那些对于搞充气娃娃没兴趣的人还指责他们性无能。”回头想想当时闹哄哄的场面也真就是没起到什么效果和作用。韩寒的特立独行有时候也是无厘头的,韩寒和白烨之争、韩寒和谈歌之论,影响力都是很不小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给他自己赚了不少名气,这也是他的博客点击率能超过徐静蕾成为中国当代博客王的原因。这一点其实韩寒很清楚,中国人就爱看人吵架,合了他们的胃口,就什么都有了。或者这一点在张一一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也未可知。前几天在太原的火车上,在和忻州师院某女大学生谈到这些时,那女的还是说:我还是比较喜欢韩寒的风格,真实,不造作,有胆量。这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在很多年轻人共同的心理诉求:藐视规则、向虚伪挑战。

  呵呵,这么长的篇幅了,也该谈谈我们的有明显商人特征的当红作家郭敬明同志了。郭敬明好像比韩寒小一岁吧,但是心计尤其是市场、商业方面的心计较之韩寒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郭敬明自2001年出道以来,风头劲烈,人气一直和韩寒并驾齐驱,后来的速度又渐渐超过了韩寒。郭敬明的作品完全可以这样讲,小说是散文化的小说,散文就更是散文了,这一点我是就其整体语言风格来讲的。他的语言几乎同出一辙:“我每天都在数着你的笑,可是你连笑的时候,都好寂寞。”“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都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这就是郭敬明,这就是郭氏风格。生命、温暖、你、笑容,一句话里这种肉麻词出现的频次让人难以想象甚至难以接受。也难怪,有好事之网友不正是基于郭敬明这个女性化的、软绵绵的特点把他和韩寒的照片弄在一起,成了不伦不类的“上海绝恋”了吗?小四脸贴在韩寒胸前,一副幸福得无以复加的样子,呵呵。说实话,这样的语句和文章看多了,只是觉得这孩子很秀气,和他的长相一样,绵呼呼的。这也是他能吸引数以万计的少男少女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郭敬明和韩寒走了两个极端,一个绵柔,一个刚硬。而硬者易折,硬者易得罪人,韩寒也就不太招人喜欢了,相反,郭敬明看似柔弱的身板,近年来却一直冲刺在波涛汹涌的青春文学第一线,在喜爱他的粉丝口袋中大捞特捞,甚至把学生们的口粮钱、理发钱都搜刮干净,是不是说明小四同志具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头脑和天赋呢?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我几年前看过,很为他优雅的忧伤的优美的风格所吸引,但是不久之后新闻便爆出他抄袭北京作家庄羽的作品进而被一纸诉状告之法庭的事情。这本书在人物、情节等多处内容上和庄羽的《圈里圈外》雷同、相似,甚至完全一样。这时间,网上关于他抄袭的负面消息很多,某一次我到百度“郭敬明吧”里浏览,有人叫嚣说,小四就是抄袭,咋了?有本事你们也抄一个给我看!有人大声疾呼,我们爱小四,不为什么,就是抄袭也要爱!还有一个很搞笑的细节,我在拙作《我来谈下80后》里边讲过,一个粉丝很委屈地发帖:“三毛抄袭我们小四的作品,你们为什么不去*她?”三毛过世时郭敬明大概刚开始记事吧,三毛还抄袭郭敬明了,呵呵。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想想这网络上人们的素质能有多高。并且我发现,这样的帖子、这样的言论、这样的炒作、这样无意义的叫嚣在“郭敬明吧”里还非常普遍,几乎占了很多空间。但无可否认,“郭敬明吧”和“金庸吧”、“韩寒吧”一样,一直是百度贴吧的“中国作家”版块中人气最高的。我不知道郭敬明躲在暗处,网络的某一个角落,看着这闹哄哄的无意义的吵闹是怎样想的?刚开始我是想从上边看看大家对抄袭事件有怎样的看法,正面的、负面的都可以,但是这令我很失望,几乎都是粉丝们无理护短的帖子。有几个有几分见解的帖子也被吧主给删了,甚至谁要一直谈这个事情,吧主就把你执行ID封禁,这真是很搞笑的一个贴吧了。有段时间这个贴吧还是只能会员发帖,门户之私也就真显而易见了。当然,郭敬明和“郭敬明吧”不是完全一回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为“郭敬明吧”狭隘,就说郭敬明狭隘,但是这也至少反映出郭敬明的粉丝的整体素质了。好像郭的粉丝年龄普遍偏小,85后甚至90后的居多,也难怪,小孩子嘛,但这还是要好好引导的,不能因为他们是非主流,就永远把他们当非主流来看,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这帮人迟早是要成为社会主流的。要是社会主流也变成现在的非主流这个样子,那才真是可怕的事情。那样咱们就不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直接成社会主义脑残社会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