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穗-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老太太这时候急着提起文华的亲事,是想早一步把文华的亲事定下来吧,毕竟文太太从伯京回来后,文华的身份会跟着水涨船高的。
金穗坐在床边,任由月婵托着她的脚放入水中。她斜靠在床柱上,心绪浮动。姚老太太不喜孙子姚长雍远游经商,对文华这种“心野”的女孩不会喜欢到想将她说给自家族人,这其中,又有什么缘故?
她轻轻敲自己的额头,什么都是雾里看花啊!
月婵抬手阻止,嗔道:“姑娘,想不出便别想了,做什么糟蹋自个?”
金穗放下手,故作伤心道:“月婵姐姐,你说我是不是太笨了?”
“姑娘十岁上开办酒楼,姑娘说这话是讽刺我们这些庸俗不会动脑子的人么?”月婵娇瞪一眼,手下的动作却没停,轻重交错地为金穗揉脚,按摩脚底。
金穗讪然一笑。
月婵见金穗这几天心情不好,提议去农庄散散心。
金穗便去薰衣草农庄上住了几日,和珍眉、花婆子在田间捡稻穗,回味农家生活的趣味。可晓烟这些丫鬟怕她弄糙了手,这也不许她做,那也不许她做,她索性将人赶回去,和珍眉自在玩乐。
金穗道:“我这手看着白皙,其实早在学骑马的时候弄粗了,小丫鬟们太大惊小怪。”
珍眉好笑,也不安慰,自顾自地捡稻穗。金穗口中的那些小丫鬟们其实比金穗大着几岁。
金穗沿着田埂走,不知不觉追上花婆子,只听平常话少木讷的花婆子嘀嘀咕咕念叨:“粮食是天赐的,这么着糟蹋可不成,多少人吃上不饭……”
金穗抿唇笑,轻轻摇了摇头,听闻如此质朴的话,她的心情莫名好了许多。
文华不来看她,金穗索性自己去找文华,正好瞧瞧文太太在做什么。文家的农庄和金穗先前买的那块养鱼的山泉湖泊相近,金穗来时,文家农庄上正在风风火火地挖地窖,储存种子。
文华兴奋地领着金穗在农庄里转一圈,骄傲地道:“黄妹妹,你看,我们带了不少种子吧?除了这些种子,我们家的商队在路上还倒卖了许多货物,否则我们可就没有路费,要留在外邦了。”
说完,她调皮地嘻嘻一笑,颇有些眉飞色舞。
金穗嘟嘴道:“你就欺负我没见过世面吧!这话我可是不信的。”眸光轻扫,文华的大丫鬟绿绮和文太太的大丫鬟焦尾这会儿都不在身边。
她抓住时机,飞快地低声问道:“文姐姐,你和文伯娘啥时候添了这么两个能干的丫头?瞧着是从江南来的,名字也雅致。”
“呃……”文华神色霎时变得不自在,脸上的笑容蓦然消失,慌张地看向周围,不见绿绮和焦尾,轻轻松口气,原来金穗已看出不妥之处,她亦是低低地道,“绿绮和焦尾是慕容大公子送给我和娘亲的。那时候还在扬州,因此,她俩是江南人。”
金穗的眉头便是一皱,绿绮和焦尾居然是来监视文氏母女的。
文太太母女俩跟随了慕容霆一路,但与慕容霆同行的可不止她们俩,看来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让慕容霆对文氏母女防备若斯。她也不敢问,只暗暗忧心。原来姚老太太这时候提起文华的亲事果真不是偶然。
文华表情和缓,恬然道:“无碍的,黄妹妹不须忧心,绿绮和焦尾没对我们不利,做的是端茶倒水的活计,过些日子,发现我们家不如王府好,说不得就此回王府去享福呢。”
说完,却是苦笑。
“我便是忧心也忧心不来,文姐姐心里有数就行。”金穗无奈道,只盼着慕容王府没有坏心,留两个丫鬟在文太太母女身边,犹如两颗定时炸弹。
金穗觑个空,让月婵背着文华,给文太太透露两句姚老太太提亲之事,是当着焦尾的面提的。
月婵留意着金穗的脸色,小声道:“姑娘,文太太只是愣了一下,没有太惊讶,也没有表现出高兴。”
金穗便叹口气,她的力量太小,想帮忙也是帮不上的,只能看文太太的手腕了。由此可看出,慕容霆在旅途中的秘密,文太太知道,姚府知道,而姚老太太提亲是一片好意,为的是保护文太太母女,而非她先前以为的拉拢。
文家的事情金穗插不上手,方闷闷地回到府中,张家老太爷派人来说:“老太爷请黄姑娘过府,说,黄姑娘的新花瓶师父们已经做出来了。”
金穗大喜,总算有一件称心的事,调转马车去张府上,张老太太的大丫鬟径直将金穗引到内院到张老太太的起居室,大丫鬟让金穗稍等,她去通报。
金穗等了约摸有半刻钟,听到屋内有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听不清说的什么,然后一个小丫鬟打帘子请金穗进去。
金穗焦灼,进门后先在桌案上扫视一圈,没看到花瓶,低眉顺眼地上前行礼,方才发现张老太爷小心翼翼地抱着花瓶,跟抱亲孙子似的。她暗暗好笑,语含笑意:“张老太爷手中的可是新出的花瓶?”
张老太爷微微颔首,对手中花瓶爱不释手,激动地说道:“是的,黄姑娘,你可真是我张家的大贵人……”
因太过激动,张老太爷说了半句话便说不下去,嗓音喑哑哽咽。
金穗一怔,怪道方才让她在外面等了半刻钟才进来,原来是张老太爷失态了。
也许是因为她不懂瓷器,她虽然也激动,但与张老太爷相比,她只是纯粹对美好的艺术和见到前世曾见过之物而激动,而张老太爷却犹如面对自己第一孩子出生的那般激动。
金穗一笑,张老太爷能如此喜爱这个创意,不枉她做一回“剽窃”的小人。
第342章 不谋而合
张老太爷半晌后才发觉自己失态,神色似喜非喜,似恼非恼,干巴巴地轻咳一声,说道:“黄姑娘莫笑话,我实在是太喜欢了。”
张老太太打圆场,嗔道:“老头子就是这个脾气,看见喜欢的东西便挪不动步。”
“这款花瓶能得张老太爷的青眼,是我的荣幸,我怎会笑话呢?只有真正懂它的人,拥有它,才是对它的尊重。”金穗淡笑道,没有一丝被怠慢的不满,“说来惭愧,我虽然出了这个主意,看见成品也很是高兴,但是我想,真正爱它的人是张老太爷。”
张老太爷尴尬地笑了笑,又觉得金穗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暗暗记在心中,对金穗大为改观,心思恍然一动,便得了个念头,笑容变得和煦,眼神慈祥得跟看自己亲孙女似的:“来,说了这么半天,还没给黄姑娘看花瓶呢。”
金穗早就心痒痒,连忙快步上前。
张老太爷恋恋不舍地放下花瓶,金穗忍不住惊叹:“真是漂亮,比我想象中的效果还要好。”
别说张老太爷了,连金穗这个不懂瓷器的人,都忍不住想要将这只嵌钟表的花瓶据为己有。
细细观赏一番,再听张老太爷絮絮叨叨地唱赞美诗,讲解花瓶制作时遇到的技术难关,又是怎么解决的,十几位师父们日夜轮班上阵,最终完成这件作品。
“我觉得凭这只花瓶可以艳压群芳了。”张老太爷长长地出了口气。
金穗点点头,继而道:“张老太爷要做好保密措施。师父们在投标之前最好先住在作坊里。另外,张老太爷,我上回见姚公子,和姚公子交谈过。这回出了花瓶新样先送给他过目,以便姚公子做些安排。”
张老太爷拧眉,思索半晌后却拒绝了:“……若是不小心碎了,师父们花费的心血可就白费了。不如我描一张图给姚公子?”
金穗无奈,劝说不动,只得同意。
姚长雍见了这张图,忍不住拍案叫绝,看向金穗的目光熠熠生辉,星眸闪动:“黄姑娘怎会想到将怀表嵌入花瓶?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凑巧罢了,前回不是有镂空图么?镂空图里可以添加的东西太多。我想着添加上怀表应该也是可以的。”金穗赧然。这些荣耀本来不属于她。她很是心虚。
姚长雍不再追问她怎么想到的,凝视了她几秒,转过头来再去看图画。这回开口时淡定了许多:“原来这就是黄姑娘的‘真招’啊!果然妙,这次定会比下柴府。若是能做大一些可能会更夺目。”
“不可。”金穗忙阻止道。
姚长雍斜睨她一眼:“为什么?”
金穗抿抿唇角,沉默片刻,才淡淡地开口道:“暮鼓晨钟是报时辰的,我们用的怀表也叫钟表,做大了,和那钟一般,送钟,不就是送‘终’么?反而做小的,还叫怀表。不会惹来祸事。这话,我跟张老太爷也提醒过。”
姚长雍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紧紧地凝视金穗,一动不动。
金穗渐渐顶不住压力,手心出了汗,正要出声提醒,却发现姚长雍目光的焦距并不在她身上,而是穿过她,不知投入到哪个虚空去了。
金穗长长舒口气,她还以为自己说了什么犯姚长雍忌讳的话呢。
姚长雍发觉自己神游太虚,却没心思和金穗告罪,只说道:“我正愁没法子扳倒柴府呢,黄姑娘这法子不错。”
说罢,他负手行至窗前,自去琢磨。
金穗呆滞,已想到姚长雍要利用“送终”二字给柴府送终了。她轻叹气,她的想法和姚长雍不谋而合,就是手段有些歹毒残忍,因此才会几番踟蹰。
柴府若不想入套,只能自求多福,所谓自作孽不可活,柴府断了那么多人的财路,若这回仍是执迷不悟,恐怕要栽在此上头了。
腊月初,内务府再次招标,从未面世过的嵌怀表花瓶一鸣惊人,三彩陶瓷馆再次掀起新的瓷器潮流,在此次招标上中了好几个标,除了带过去的花瓶全部被内务府入库外,另外下了来年的订单。
张家一跃成为皇商,虽说只是个小皇商,但也是质的飞跃了。窑坊拨出三个专门制造上用的精品瓷器陶器,美名其曰,官窑。
张老太爷将金穗奉为张家的贵人、座上宾。
因金穗与张老太爷的交易是私底下进行的,从未公开过,庆祝的那晚宴席金穗并没有参加。黄老爹却摸到了上席,被张老太爷奉为贵宾,直喝到伶仃大醉,两位老人家方散。
黄老爹醉归醉,正经事却没忘,和金穗用完早饭,登马去郊外散酒时,忽然对山岚呵呵笑道:“张老爷子昨儿的夜里还跟我提来着,说让他五孙子给我们家做赘婿。嘿,这老不羞的,居然敢塞那样一个孙子来!罢了罢了,张家的亲事做不得。”
山岚眉头打结,反正金穗已知张五少的混帐事,就当做笑话说给金穗听。
金穗气得直笑,张老太爷用自己的亲孙子换个花瓶,还真当那花瓶是他孙子。气完了,金穗又觉得好笑,张老太爷找不出人做黄家上门女婿时,黄老爹日日找张老太爷喝茶,待张老太爷要拿自己的亲孙子入赘时,黄老爹反而摆起高姿态,不理会人家。
金穗只当黄老爹是在打发无聊的时间,哪里去理会这些事,只认真准备起年货。
今年这个年会比较特殊,因为黄老爹是正月十四的生辰,过完年紧接着就要给黄老爹操办五十岁的生辰宴。
黄老爹不爱过生辰。金穗以前并不知道黄老爹的生辰,几次询问,他都支支吾吾,藏着掖着的,说不爱麻烦,不让金穗办。直到有一回,金穗问急了,说再不告诉她便去衙门查户籍,总能查到——五十寿辰,怎么能不办?
黄老爹这才说是正月十四。
金穗当时嗔怪:“又不是五月初五,破五,爷爷咋就忍心我挂念这多年。”
黄老爹只含含糊糊地一笑,没有接话。
腊月二十几的时候,朝廷突然发圣旨:皇帝要选秀。
等待大半年,另外一只脚终于落下来了。
似乎全大夏的美女在这个冬天齐齐发出娇软的舒气声,阴霾的天空瞬间变得阳光灿烂,冬日暖阳。金穗以为这一年的锦官城要下雪,却叫美人们香软的气息给吹散了阴云。
金穗对着蔚蓝的天空,阴冷的风,叹道,可惜。
叹完后,她急匆匆地赶到姚府,准备一箩筐的话安慰姚莹莹,却见姚莹莹和姚老太太俱是神态安详。
不明就里的欢大奶奶袁氏一个劲地拉着姚莹莹的手相劝,无非劝姚莹莹想开些,无论如何不能寻短见,女人一辈子就是个忍字。
怎么欢大奶奶半天没发现自己女儿丝毫没有动怒呢?金穗无语,果然是关心则乱。同时,她松口气,看来姚长雍已经想到对策了。
姚莹莹对欢大奶奶道:“母亲不必忧心,有老太太在,我不会怎样的。母亲生养女儿不易,单为着母亲,女儿也要认真地过日子。”
幼时,欢大奶奶手把手地教姚莹莹写字,她只养了一个女孩,却没有要求这个女儿要像男儿一样有作为,逼着她去学这学那,只求她能像普通的姚家女儿般,做个安稳富足的贵族太太,一辈子有姚府做后盾,平平顺顺。
如今,姚莹莹却能握着欢大奶奶的手,反过来安慰她。
这一幕很感人,金穗不由地想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以及小金穗记忆里的黄秀才夫妻。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姚老太太眉眼含笑:“今年是莹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