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差不多。等他们成人后正好碰上经济改革,没有文化他们将面临着下岗失业,到最后只能依靠这一亩三分地,生活没有任何希望。芽儿不希望看到这群跟她一起长大的孩子,将来的生活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她年纪太小,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不合适。村子里也没有什么文化人,像小叔叔能念到初中已经算的上村子里的最高学历了。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都坐在爷爷奶奶屋子里的大炕上聊天。杜爹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在那里写写画画的计算着今年家里的收入。芽儿看着杜爹在那里写写画画,突然灵机一动,一脸天真的问到,“爹爹,你在干什么啊,这上面都是写的什么啊?”。
“爹爹在算今年咱们家能分多少粮食,多少钱。你还小,不认识。”,杜爹头也没有抬,继续在那里算着。
“哦,那哥哥他们都比我大,他们肯定认识是什么了。大哥,小哥,赶紧给我说说爹爹写的是什么,我都不认识。你们肯定认识对不对?”,芽儿继续问。
在杜皓宇,杜皓轩的想法里,自家的宝贝妹妹难得求一次自己,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表现。小哥俩伸着头看了半天,就见本子上跟鬼画符似的,什么也不认识。小哥俩难得的羞红了脸,“对不起,芽儿,我们也不认识是什么?你问小叔,小叔肯定知道,小叔在镇子上念过书的。”。
“哦,那为什么哥哥们不念书,念书的话肯定也能像爹爹和小叔一样,能够说给芽儿听。芽儿长大了一定要念书,将来说给爷爷奶奶听。”。
芽儿天真的一句话,让杜爷爷和杜爹陷入沉思。最后爷爷说了一句“建国,明天你跟我去村长家里一趟”,然后就满怀心事的要睡觉。气氛冷了下来,杜爹也没有心思在算下去,一家人都草草收拾一下睡了。
第二天草草吃过早饭,杜爹就跟着杜爷爷去了村长家里,一直到吃午饭的时候才回家。芽儿不知道爷爷他们和村长说了什么,只知道当天傍晚的时候村长广播明天召开全体村民大会,都必须准时参加。召开村民大会的那天,芽儿也跟着去了,她想看看村民的反应,看看这些孩子们到底能不能念上书。
当村长把想让村里的孩子们上学的想法跟村民们一说,出乎芽儿的意料连愿意让孩子上学的连一成都不到,大多数都纷纷嚷嚷的反对。
“念啥书呢。现在公社的学校都不叫上课了,要是咱们村让孩子念书的话,还不得批斗咱们。现在这样也不错,孩子在家可以帮忙打打猪草,放放羊什么的。要是念书的话,这些活计谁来干”,这是那些不乐意让孩子念书的村民的想法。
“凭啥不让俺们念书,□说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是俺们念了书,俺们也能看懂小人书上写的是什么,而不是光看画了。俺们也能学习□语录,做革命小战士。”,没想到先跳出来要念书的是这些小娃子们,虽然他们的目的是看小人书。小人书在农村里可属于奢侈品,清河湾全村划拉到一起,也就有十多本,是这些孩子们唯一的读物,一个个都稀罕得跟宝贝似的,轻易不肯拿出来给别人看。
听了这话,其他的孩子们的情绪也都被煽动起来,一个个举着小拳头“俺们要念书,念了书就能看懂小人书了,念了书,俺们也也能算账,省的到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人家笑话俺们是泥腿子,连帐都不会算。”。
听了这些孩子们的话,那些反对的村民们也没有话说了。是啊,不让孩子们念书,将来孩子们只能像自己一样做个睁眼瞎,念了书的话最起码能认识自己的名字,会算账啊。要是念的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吃上国家粮呢。那时候,户口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农业户口,另一种是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多是农民,在生产队干活,到秋后分口粮;非农业户就厉害了,拿着粮本或者副食本,按月到粮库或者粮店、商店去买粮,每个月多少还有点白面豆油啥的,所以老百姓都管这个叫吃”国家粮“,也就是供应粮。
“念书是好事,五爷爷这辈子就吃了不识字的亏。革命解放的时候,部队给退伍军人安排工作,要是五爷爷我也识字的,我也能分配到县里吃国家粮喽。”,五爷爷一脸感叹的说到,“再说了,孩子认识几个字能算算账也是好的。”。
“让孩子们上学是好事,可是咱们没有老师啊?”,有村民立刻发现这个问题。
“是啊,这是个问题。我看这样吧,现在村子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没有念过书。建设,还有狗娃他们几个不是在公社的学校念到初中吗,就先让他们几个轮流着教。”,村长琢磨了一会,最后宣布到。
“俺们都还没有初中毕业,能行不?”,被村长点名的几人一脸底气不足的问到。
“俺说行就行。不就是教大字不识一个的娃子们么,有什么不行的。再说了,前几天在公社开会的时候,公社领听说明年有不少下放到咱们公社接受劳动改造的人。俺偷偷的打听了一下,都是大学教授,专门教大学生的呢。到时候说不定也有分到咱们村子里的,咱们就让他们教教书,你们几个也能跟着学学,这活轻松,他们肯定也乐意。再说了,就是让他们下地干活,估计他们也干不了。”,村长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不过,大家伙记住喽,这让孩子们念书的事情千万不能张扬。尤其是咱们竟然还打算请□分子教书的事情,一定不能让公社和县里知道喽,要不咱们大家伙都玩完。还有,平时咱们就让孩子们上午和晚上念书,下午不耽误帮家里干活。”。
在村民们眼里大学生就是秀才了,那叫大学的大学教授还不都得宰相啊。自家孩子将来能跟着念书,肯定错不了,再说也不耽误帮家里干活,也不用交学费,也都纷纷表示同意让孩子们念书。村子里的孩子们念书的事情就这样拍板定了下来。
19 县城游记(上)
做好决定的村民们的行动力很强,第二天就把村支部的两间空房子收拾出来。又有几个村民去山上砍了几棵树,丁丁当当不到两天,十几张简易的课桌也准备好了。村长忙着统计村子里需要上学的孩子。不统计不知道,村子里学龄的孩子竟然有30多个,这还是只是6岁到15岁之间的。小叔和另外三个念过初中的人王强,张民,赵丰分成两拨,两个人教语文,两个人教数学。那些孩子们也都缠着母亲做好新书包,收拾的利利索索,像要上战场的战士一样,随时准备着去上学,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芽儿的两个哥哥也整天的在芽儿耳边不停的念叨着上学的事情。现在是一切准备就绪,就欠东风了。
欠的啥东风,欠的当然是课本和学习用品啦。村子里一共才有几个初中生,全村也只能凑出来几套课本,这可远远不够用的,还有本子,铅笔什么的。这些一天不落实,孩子们就不能上学。
“爹爹,芽儿那里有好多本子和铅笔的。”,看着跟着发愁的睡不着觉的杜爹,芽儿说到。芽儿不敢拿出里面的书来用,但是本子和铅笔什么的还没有什么问题,她也想着让村子里的小伙伴们能早一天上学。
“连本子和铅笔什么的都有啊。那可太好了,等一会我就去跟村长说说,明天我到县城里看看书店里有没有课本什么的。本子,铅笔什么的就用芽儿的好不好?”,杜爹一脸兴奋的问到。
“好啊,不过爹爹要答应芽儿一个小要求才行”,芽儿用小手指头比划着。
“只要是芽儿要求的,爹爹都答应。”。
“那爹爹明天去县城的时候带着芽儿一起去吧。芽儿还没有见到过县城是什么样子的,好不好啊,爹爹。”,芽儿继续撒娇。
杜爹想着明天要买的东西不多,再看看闺女那副你刚才已经答应了的小模样,干脆答应下来。又想着自己媳妇也有好几年没有去过县城了,最后一次去还是生芽儿之前的事情呢。就问杜妈“媳妇,要不明天你也一起去县城吧”。
“哎呀,原来你们两个还记得我啊,我还以为你就宝贝你闺女呢”,杜妈看着芽儿和杜爹亲亲热热的说话,把她忘在一边,吃醋的嗔怪道。
商量好后,杜爹也顾不得快大半夜了,穿起衣服就往村长家里去,想着早点跟村长商量好,再借过来村里的自行车,明天准备骑着自行车去,牛车太慢了。杜爹从村长家里回来后,又忙活了半夜做了一个类似现代的自行车儿童座,就怕明天芽儿坐的不舒服。
第二天一大早,趁着哥哥们还没有起床,揣上几个饼子,杜爹杜妈芽儿三人就静悄悄的出发了。要是让哥哥他们两个小魔星知道去县城不带他们两个,能闹翻天。深秋的早晨有点冷,秋风吹来,芽儿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一辆自行车上有三人,芽儿坐在自行车前面,屁股底下是杜爹连夜加工的儿童座,杜妈坐在车后座。从清河湾到县城有八十多将近一百里地,其中有十几里的山路。十几里的山路,坑坑洼洼,即使是坐在儿童座上,也颠的芽儿屁股疼,谁让她现在太敏感了呢。还好过了十几的山路就一溜的柏油路,到了柏油路杜爹甩开两条大长腿,二八的大车子快的差点飞起来,可见杜爹这几年的身体素质确实不错,三人加起来将近300斤呢。
大约骑了两个多小时,才远远看见青山县的县城。
青山县的县城虽然不能跟二十一世纪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相比,但街道也比较整齐,方方正正,形如棋盘。街道大街两边也多是平房,青砖红瓦石头墙,有一些还是那种大青砖,透出一种古朴的气息。
墙上的标语、宣传画以及各种横幅,庄严地向人们宣布着这个时代的特色。行走在街上的人,身上多是灰蓝黑三色的衣服,打着补丁的不在少数。脚上多是解放鞋或者自家做的布鞋,型也比较统一,女同志多是齐耳短”三八式“,男的多是平头。但走街道上的人,个个都昂阔步,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劲,精神状态不是一般的好。
杜爹今年一年帮村里卖山货没少往县城跑,熟门熟路的带着芽儿和杜妈来到那个挂着“青山县百货商店”招牌的二层小楼楼下,这也县城是唯一的小楼。四圈都是柜台货架,划分成一个一个部,食品、针织、鞋帽等等。
杜爹打听清楚后,拉着杜妈和芽儿直接奔向专门卖课本的柜台。售货员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看见三人过来,还是那副淡淡的表情,既不介绍,也不询问。
“大姐,这里有小学的课本不?俺们想买上几套。”,山不就我,我去就山,杜爹上前问到。
“没有,现在只有革命书籍。”,售货员一脸不耐的回到道。
芽儿好奇的看向柜台,发现一溜的全都是*语录,*指示,*选集,全都具有浓厚的革命色彩。杜爹明显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好失望的离开柜台。
下楼的时候,一位老大爷靠近杜爹轻声对杜爹说到,“同志,要是课本的话,你不如去废品收购站看看,有不少学校里的课本都被弄到那里去了。”,说完就步履匆匆的离开了。刚才在柜台询问的时候,那位老大爷好像一直在他们旁边呢。
杜爹听了老大爷的话,心里也觉得有门,顾不得逛百货店,又拉着杜妈和芽儿匆匆的往废品收购站而去。废品收购站离百货商店不是很远,中间隔着邮局和收购站。到了废品收购站发现这里的人要比百货商店的人多。不少小娃子们手里拿着废书纸、麻袋片子、麻绳头子、大骨头,废铜烂铁啥的在排队,怎么都能换个一毛八分的,能买两块糖吃。
等门口没有人的时候杜家一家三口才凑上去。在收购站门口负责收购的是一位30多岁微胖的妇女,看着空着手的杜家三口问到“同志,我们这里是废品收购站,你有啥事?”。
杜妈上前用身子挡住偷偷的递给她一块钱,悄声道,“同志,俺们就来给孩子找几本小人书,你不知道,这孩子看见人家有小人书,在家里闹腾的没法子。书店的小人书又太贵,俺们买不起,这不就到这里看看,顺便还想弄点废纸回去引火。”,看不出来杜妈竟然反应这么快,借口找的是完美无缺,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
胖妇女周围四处一扫,发现没人看见,赶紧接过那一块钱,“就是,孩子闹腾起来真是让人头疼,赶紧进去吧,现在里面没人,整理废品的人要等到下半晌才过来。废报纸什么的都在后面的仓库里,你们快点,别让别人发现喽。”。果然在任何年代,都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有钱好办事。
冲胖妇女笑笑,一家三口一溜烟顺着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