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激情电子书 > 离异的人 >

第26章

离异的人-第26章

小说: 离异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自我介绍,只对那女人平淡地说:我来找莫根。  那女人抬起头定神望望我,忽然变得格外吃惊。她说她的丈夫还留在中国的P城,要完成他那首未完成的诗。  我从那女人吃惊的眼睛里感觉到了她所怀的不可思议:一个中国女人跑到外国去寻找一个同样在中国的男人?  我此时眼里放射的光芒肯定能将她手里的未干的衣服点燃。  我不等她惊讶的表情从她那张美丽的脸颊上消失,就慌张又兴奋地逃开了。  莫根,莫根,你在中国。  我买了当晚的加急航班票,经过十几小时的如梦时光又返回了P城。两三天前,这个同样凋零又拥闹的机场大厅,此刻那种生离死别的伤感气息已荡然无存,完全变成了一派大团圆的秋天景观。  从机场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像莫根此时肯定躺在我们有过很多欢乐时光的吱吱乱叫的床上追忆着我的温馨和痕迹。许许多多的燃亮我那沉默记忆的东西,像车窗外边晃动的风景,一一飞掠过去……  可是,当我推开自己的房门时,我发现房间里却空无一人,与离开时一模一样。我注意到我走前扎皮箱的那条带子仍然在地毯上的老地方像一条僵死的长虫;梳妆台上那瓶忘记封盖的银白色指甲油仍然挥发着一股古怪的草香。我的床上和烟灰缸里同样没有一丝一毫的莫根的痕迹。  我怀着希望打开了电话录音,于是我听到了我所熟悉的莫根的声音:  “你吃惊吗?现在已经过了九月十三日QANTAS航班起飞的时间。可是,我在P城自己的寓所里,守在你的照片旁边……”  录音带空白了一段,接下来还是莫根的声音:  “你去哪儿了呢?我已经找你几天了……”  我没能等待那电话录音全部放完就飞奔出去,直奔莫根的住所。  莫根的母亲——一个跛腿而肥硕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迎出来。她的右手用一把年代久远的长把雨伞当拐杖,支撑着她那使人感到随时可能轰然坍塌的身体。在幽黯的长廊外边的空地上,她的苍老的声音告诉我说:莫根不在家,他已经离开几天了。   &
秃头女走不出来的九月(3)
我惊愕不已,急忙问:莫根他去哪儿了呢?  老妇人赤裸裸地用她那怀疑的目光打量了我足足一分钟,仿佛在考虑一个重大的机密是不是可以披露给我这样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子。她的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夹着一根雪白颀长的香烟,缓缓吸着,那一冥一亮的红烟头和着她漆亮的黑眼珠一同谛视着我。最后,老妇人终于按捺不住想找个无关的人分享秘密的快乐,她压低嗓音用气声悄悄地说:  “莫根他去爪哇国了。办理一桩情杀疑案。他说他知道那桩疑案的谋杀人,他必须赶到那里完成它。他说,死者是个打字员,还有一个年轻女人,名字叫……”  我听到我自己的名字从老妇人嘴里滑出来响亮地掉落在这畸形而恐惧的九月天里的白雪地上。  三  有钥匙转动门锁的窸窸窣窣声,然后是吱扭一响有如揭开一扇梦,莫根像一条阴影闪进我的卧房。  我望着他迷人的眼睛感到惊惧。他的眼里全是如水缠绵的情诗,诗的题目全都叫做《谋杀》。  “你呆呆地在想什么?”莫根一边脱下外衣一边说。  我迟疑了半天,从脑子里转出神来,“在想九月。”我说。  “还早呢。五个月后的事情不必去想。这是你想成为聪明人的第一条:只想现在。”  莫根走过来温情地俯下他树脂一般芬芳的身体拥抱我,把他的脸颊埋到我头发里。  莫根说:“你的头发长了,该剪一剪了。”他低柔的嗓音从我们那张吱吱叫的老牛车一般的床榻上令我绝望地升起。  窗外,苍白而黯然的光晕粼粼闪烁,仿佛是一片片跳跃的鱼群来自遥远异邦——墨尔本南端的那个巴斯海峡的涟涟微波、绵绵轻漪。静静地独自观望它,便会看出喧闹的人流里某种无可奈何又无以言传的凄凉与忧伤。  我的内心一向孤寂,世界繁乱的嘈杂声永远无法真正进入我的身体。可是,我忽然感到,此刻莫根的声音带给我的是比以往更强大、更无边的孤寂。  “是的,我会不断地剪头发,”我说,“早晚我会成为一个秃头女。”  这声音小得连我自己都难以听到,我的耳朵似乎已脱离我而去,躲到安全的墙壁后边。其实,我的一生都在竭力倾听和期待远处的某种致命的声音。但,命中注定,我永远是个被人类之声所隔绝和遗弃的人,一个失去耳朵的秃头女。只有暮春的晚风,从四面八方的远处传递过来不绝如缕、轻若泣叹的关门声。这此起彼伏、由远而近的声音弥漫世界。  四  …… ……  自一九九三年九月,莫根离开中国P城踏上奔赴爪哇国之旅,再无消息。  一九九五年四月,莫根母亲与妻子千方百计、迂回曲折地办好了经墨尔本绕路前往爪哇国探望毫无下落的莫根的签证出境手续。据爪哇国机场官方的电脑记载:没有一个叫做莫根的中国男人或者一个貌如莫根的中国男人于一九九三年九月进入爪哇国境内。  二○○一年八月,有人在美国的一个变心俱乐部里一个化装舞会上听到过莫根的声音,但因面具的缘故,无法肯定那人就是莫根。  二○○三年九月以后,我只身前往美国的一个叫做MCHGAN的幽僻荒凉的地方隐居。这地方的雪极大,仿佛覆盖了所有的岁月和往事,到处可见拄拐木去上学的红红绿绿的学生,他们沉醉于DOWNHILL这项刺激的活动。而我已出现衰老的征兆,身心疲惫,厌倦人群,但我的思想还分外清晰,只是偶尔分不清虚构与真实的事情。我经常湮没在那个变心俱乐部大大小小的化装舞会的阴影里,我等待着那个熟悉的声音从寂寞的黑暗中升起——那个我亲爱的读者所熟悉的一段众所周知的台词: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向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沙漏街的卜语(1)
第一章  谁是我  我暂时还不能告诉你,在这篇小说里我所充当的角色,以及我是谁。  十五年前在我还是个年轻女子的时候。曾被人视为不可救药的冥想症患者。那时候,我势单力薄,不能被人接受和理解。在实际生活中,我像一只迷途的羔羊,胆怯而沉默。记得,我常常关上房门,并且插上门闩,我很怕别人忽然闯进来,看到我呆呆的胡思乱想的模样。我不能够像许多人那样,轻松自如地面对一个自己之外的什么人。任何别人都会使我产生压力和紧迫。有时候,我表面装作轻松,但我心里早已倦累不堪。所以我总是躲开人群,不与别人相处,害怕总是处不好。  我知道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  那时候,我总是喜欢侧身斜躺在软床上,一线隆冬或者盛夏的麦黄|色阳光鬼鬼祟祟地从窗幔缝隙溜进来,抹在我充满预感的脸颊上和大大张开却不动声色的眼孔里。我不喜欢被任何一种强烈的光线照耀的感觉,它使我内心慌乱,觉得自己正毕露于世,或者正被什么东西所窥视,所剥夺,仿佛那一种照耀会穿过无孔不入的皮肤侵略到身体里羸弱的天性中来。  据我所出生的白羊座和春天的第一星座说,此时出生的人,她的信念坚定得像西班牙修女圣泰雷丝·阿维拉。在我身上,这些懦弱恐惧又坚韧刚毅的互为矛盾的品质,和谐地融为一体,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正像我的思想,在庞大的精神领域里深邃成熟,而在粗浅的现实面前往往却天真幼稚,它们分裂又融洽地混合为一体。那时候,我每天总是长时间地沉溺在预感当中,沉思默想的习性占据了我很大一部分日常生活。比如,我常常想,为什么身边的人可以理解爱伦·坡、博尔赫斯、里尔克以及卡夫卡。我想,大概是因为这几个人并不生活在我们的实际生活里。假如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肯定也同样会遭到一些人们的排斥。这就是人类的局限之一。所以,“远离”实在是个好办法。冥冥之中,我预感到不远的一次什么事故中,我会忽然离开我生活已久的城市,到一个安全的不为人所知的小地方隐居寄生,不必再为自己与外部的关系问题而苦恼。后来,不出一年时间,这预感果然灵验。大概是心向往之的缘故吧。  也许正是这个特点,我的奇思异想、怪梦幻象才源源不断地涌泻到笔端。我习惯于枕靠在床榻之上写字,床头枕下零散地摊着几页白纸和一枝铅笔。有时候,夜半梦中惊醒,或清晨半眠不清之时,便从枕下摸出铅笔,把脑中的胡思乱想涂抹到纸页上。无论纸页上那些断篇残简是笔记,是永无投递之日的信函,还是自言自语般的叙述与分析,无疑都是我的内部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的产物。  我的这一种自我分析和预感的强烈爱好,是与著书立说全然无关的。正像欧洲有一位秉性忧郁而沉思的名叫亚瑟·叔本华的人,他每晚都把上了子弹的手枪放在枕下,陷入他个人的庞大的悲观主义体系之中。这样一位总是叫喊“假如我是一个国王,那么我的第一个命令是——‘请别打扰我’的人,他枕下的手枪绝不是用来扰乱治安的。那是他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而我,不停地在纸页上涂涂抹抹的习惯,也是一种心理平衡的手段,它构成了我的生活方式。  回首望去,许多年前我从子虚乌有中产生的预感,在今天都得到了应验。  比如,十五年前,我根据自己的预感,写了一篇富于神秘主义色彩的貌似于侦探小说的小说。我所以说它“貌似”,是因为我那篇小说的推理方式和逻辑完全悖离了侦探小说的写作规则。十五年之后,一个深患幽闭症的叫做陈染的年轻女子才写出了第二篇这样的“侦探小说”。  那时候,我喜欢在精神领域对一切事事物物原有的规则和秩序,进行破坏性的支离分解和重新组合,我的语言也极其模糊不清,言说不可言说的一些什么。  这个貌似于侦探小说的小说,是写一个叫做郎内的人的故事。小说用第一人称写,所以“我”肯定与郎内有这样那样的联系或瓜葛。结果,这个小说写完的第二年夏天,果真有一个叫做郎内的男人走进了我的生活,我们在我那篇小说里虚构的一个公园中真实地见了面。从此,他作为一个不成功的追求者在我身边若隐若现。这始料不及的一切,的确令当时的我惊愕不已。  最令我战栗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十五年之后的今天,现实生活中的郎内,居然完全按照我那篇侦探小说虚构的遭遇,用他真实生活的实践,走向了我小说中的那个结局。十五年来,我目睹真实生活中的郎内亦步亦趋地尾随着那个小说人物郎内的线索行事。我曾想阻止生活中的郎内,不要靠近我那个小说故事中郎内的结局。但他终于还是与我十五年前那篇小说中的人物郎内重合了。我曾让小说人物郎内死在四十九岁,结果现实中的郎内没能用他活着的双腿迈过四十九岁这一年的最后一天。  也许命运的脚步挡也挡不住,他惨死在了沙漏街一个深秋的早晨。  此时此刻,我们将要叙述的,是另外一个故事,是由郎内的神秘之死所引发的另一个故事。  沙漏街墙语:慢些,你将会快些  沙漏街很不高兴在清晨五点钟就被寥寥落落几个行人的沙哑而惊慌的低沉议论声搅醒。这条街在深秋的冷风里蜷缩着安卧了一夜,不大情愿地睁开眼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沙漏街的卜语(2)
很难说它安睡了一整夜,它迷迷糊糊记得夜间好像发生了什么骚动,还有一股浓浓的血腥味,那气味伴随着啤酒泡沫似的黏稠液从什么地方咕咚咕咚涌冒出来,飘浮在它的身上。随后,那声音渐渐衰弱下去,仿佛是电池失效的钟表时针所发出的惨淡余音。它已经记忆不清了,因为它正在睡梦中……  沙漏街梦见一只殒破的钟表在街身静谧的肢体上咚咚行走着,步伐铿锵,富于弹性地跳着脚步。走着走着,那钟表忽然就变成了一只突突窜跳的心脏,这只没有主人的心脏在寻求附体的急切中,等待一位路人。  这时,一个高大的男子走过来,这男子看上去大约不到五十岁。他是从沙漏街东边的角隅猛然拐过来的,看得出他原本并不想走这条街,也许他忽然灵机一动,便鬼使神差地改变了路线,很偶然地向它走来。这男子步履匆匆,像一个斗士抢先占领某块高地,以征服那种在这个古老的国度所特有的隐蔽的战斗之中暗藏的对手,这种战斗没有任何烟火气味,它隐匿在一片友好祥和、无形无影的日常气氛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