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太极-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彪茫然了……
方玉来到文殊古刹,信步进了山门。
这巍峨的佛教圣地,始建于五代,是唯一躲过历史上灭佛的寺院。蜀中虽是多事之地,但历朝历代的更迭,均未发生大的战乱,因此,它安然地在兵纛战火中度过。寺中古树参天,大殿巍然屹立,钟磐声中香烟缭绕。方玉向和尚讨了一柱香,两只蜡,来到大雄宝殿。他点燃蜡以后,将香引燃,望着端坐在莲台上释加牟尼,他此时心里想起了嫣奴。春来秋去,夏日又将来临,快一年了,嫣奴在大漠还好吗?他手捧着香,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撕心裂肺的情景瞬时浮现在眼前……方玉默默在心里对嫣奴说,我答应你一年后来大漠看你,我会来的。嫣奴,你等着我,待我来后,我就带着你回到你喜爱的中原……我现在有家了,我带你回家,再也不分开了!“
方玉将香插进炉里,看了一眼微微闭着眼的菩萨,默默对它说,请你保佑我,保佑嫣奴,祝我心想事成……若今夏方玉能接回嫣奴,定将给你重塑金身!
一小沙弥悄然来到方玉身边:“敢问施主,是嘉州方玉方公子?”
方玉在陌生的成都府,没有三亲四故,当有人直呼其名,认出他是谁后,不免有几分诧异:“是的。请问小师傅,你是如何知道我的?”
小沙弥笑而不答:“请公子随我来!”
方玉随着小沙弥进入藏经楼,又跟着他来到旁边的一处幽静的房子,门楣上镌刻着两个隶书大字——方丈。
小沙弥向方玉做了个请的手势,方玉随他进了方丈室。此时,他想起来成都府时,凌云寺的大和尚慈青,要他到了成都府,前去文殊院拜见方丈戒品,说戒品是他同门师弟。方玉若有疑难之事,他可指点迷津。想来,戒品大师一定知道他到了文殊古刹,叫小沙弥来接他,也就不足为奇了。
戒品大师的方丈室与慈青的一样,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外间是方丈会客的地方,只有几把椅子,一张条案,案上放有茶具。引人注目的是几盆淡雅的夏兰,放在用树根制作的盆架上,有的刚抽出花芽,有的已经开出花瓣,满室溢出清香。
从里间传出一声问话,声音虽然细小,却有着非凡的穿透力。
“徒儿,可是方公子来了?”
小沙弥赶紧应承,同时示意方玉进去。
方玉进入里间,偌大一间房子,地上只有一榻一蒲团。木榻靠东,原来是长条案几,锯短了四脚,长不到五尺,宽仅两尺,上面铺着薄薄的黄绸垫子。一个瘦削的老人身披袈裟盘腿坐在榻上,他闭着双眼,眉毛胡子全白了。他身后向北是一尊三尺玉石坐佛,佛前放着供果,点着长明灯,经幢吊幡从上而下,层层叠叠的围绕着佛像。木榻前有一蒲团,那是来客坐的地方。
方玉向着老人施了一礼:“嘉州方玉,前来拜见大师!请问,你可是戒品师傅?”
“施主,问这是何用意?”
“方玉离开嘉州时,慈青大师要我前来见过师傅。说方玉若有疑惑,大师可以为我指点迷津。”
“公子请坐。徒儿上茶!”戒品待方玉在蒲团上坐下,小沙弥捧上清茶之后,才轻声说道:“道,渡人;佛,解惑。虽说佛以解惑为己任,但还是讲究一个缘字。而有缘无分,则形同路人。公子是紫云道长高徒,又与慈青是忘年之交,这就有了缘;老纳与紫云过从甚密、肝胆相照,也就是俗世说的生死之交,这就有了分了。本来,就有道佛一家之说。道中有佛,佛中有道,道佛难以截然分开。公子得紫云真传,替天行道,可谓天降大任于斯,不经九九八十一难,不会修成正果……”
方玉一听,这还了得,姑且不说苦与累,他受的罪还少了?一年多以来,锦衣卫时时在追杀于他,他也事事处在险象环生之中,乃至九死一生!师傅在时,并未说过要他替天行道,老天有眼无珠,降大任于他这个凡夫俗子,真是徒劳无益。
第五部 第四章 文殊问佛(2)
戒品轻轻咳了一声,方玉赶紧不再胡思乱想。
“公子,青龙为何授珠于你,你想过没有?冷彪将军与紫云道长为何毕一生之心血,完成《九仙太极》,又是何故?青龙传珠于你,是匡扶正义、锄奸惩恶,非你莫属;冷将军救你,道长渡你,均是要你完成他们不能做到的事情,实际上,公子就是冷将军与紫云生命的延续……”
戒品所说的话,方玉从未认真想过,经他这么一问一答,方玉有茅塞顿开之感。
“公子是极为聪慧之人,老纳所言之事,一点即通;佛以慈悲为怀,道以渡人为任,天地之间,非以一己之愿能治服,望公子三思!若公子能以平和之心待己渡人,定能完成道长无为而治之伟业,殊知,杀戮仅是图一时之快,而非济世之根本。有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戒品大师,我懂了……”戒品说的道理,不久前慈青也对方玉说过,只是方玉听不进去。此时,方玉仔细想来,他有些事情确实没有做对,比如向锦衣卫大开杀戒之事,就是过极了。
“懂了就好,但愿不再重蹈覆辙……公子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刚才在菩萨面前祝愿之事,我想,菩萨会保佑你的!”
方玉骇然了,他在见大师之前在菩萨面前许的愿,戒品怎么会知道?!既然他无所不知,何不问问他,隐藏在自己身边的锦衣卫到底是谁。
“公子,最好别问,时机未到,你还是不知为好。不过,明日公子擂台比武,老纳还是劝公子不必任性执意要去……”戒品慢慢睁开眼睛,望着方玉:“我知晓公子非去不可的原因,但这次……凶多吉少!”
方玉望着戒品凌厉的眼睛:“大师能否直言?”
“我卜了一卦,欲加害于公子者,并非王爷,而是公子身边的人。公子若执意要去打擂,需严加防范!”
方玉从蒲团上起身:“谢过大师!”
“且慢!”戒品用眼看着方玉:“你与王爷比武结束之时,就是他们动手之时,公子一听结束比武的锣声,立即带领你的人离开,越快越好!”戒品从黄垫上拿起一看似棕丝编织的背心:“比武之前,你将它穿在贴身的地方,以防万一……”
方玉收下,恭敬地向戒品行了大礼:“大师,方玉就此告辞,来年我再上成都,给菩萨重塑金身!”
戒品呐呐而言:“但愿如此……公子倘若躲过此难,必有后福!”
方玉出了方丈室,一看陆风与他约定见面的时间已到,便向寺院里的放生池走去。偌大一个水池,水里、岸边、假山之上,到处都是放生者投放的乌龟,各种鱼类。方玉注意到一个老者,坐在岸边的垂柳之下,闭眼在晒太阳。岸边没有其他的人,陆风不会失约的,方玉走近老人,才发现是陆风伪装的。
“陆将军,为何如此打扮?”
陆风警惕的察看着四周:“满城皆是大内的人,我不得不防!”
方玉不以为然:“那,你有何事,就请快讲!”
“公子,我看你还是回嘉州去,现在就走!”
刚才戒品大师也在劝方玉回去,现在陆风也在要他走,可见打擂一事对方玉极为危险。方玉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越是危险,越激起他勇往直前之心,他淡淡的问道:“呵,又出了什么事?”
“除了秦川三千铁骑外,朝廷又调集陇南两千骑兵,今夜就可赶到……”
方玉已经与邓茂七、叶宗留商量好了一切,即使增加两千骑兵,也无大碍。他胸有成竹的反问陆风:“我要是不走呢?”
陆风为难的看着方玉:“另外,我得到确切消息,首先向你发难的,是隐藏在你身边的锦衣卫,公子,一旦三声炮响,你必需立即离开擂台。否则……”
身边的人?那隐藏的锦衣卫到底是谁?刚才大师知道也不说,方玉心里极为愤懑,他愤愤地对陆风说:“否则什么?天垮了下来!陆将军,你回复王爷,告诉他,明日的擂,我打定了!”
陆风无奈的摇摇头,蓦然,他一计袭上心来,再三叮嘱方玉小心后,匆匆而去。
方玉回到凤来栖旅店,看见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他的房间里。原来,柳絮早已叫绸缎铺的掌柜将做好的衣服全部送来,人人穿在身上显得容光焕发。蕊娘一见方玉,就叫赶快将方玉的长衫拿来,她与梅玉动手给方玉换上。一袭银白色的长衫穿在身上,再配上鹅黄的马甲,方玉看见大伙儿的眼中都露出惊羡的神色。他自己也觉得这身衣服,不管是色彩还是剪裁,他穿在身上都合适极了。梅玉拿来一把铜镜,叫方玉自己看看,方玉从镜中,看到的是一个*倜傥的少年公子,在看第一眼时,他几乎没有认出镜中人就是自己。
蕊娘小声对方玉说:“还不赶紧谢谢柳姑娘,是她给你选的衣料,配的马甲!”
柳絮站在冷彪身后,当方玉看到她时,他惊讶了,从来没有看到柳絮这么美过,他由衷地对柳絮说:“姐姐,你太美了!……叫绸缎庄的掌柜多送几匹蜀锦来,你再做上几件……”方玉见蕊娘把脸扭向一边,神情有些不自在。他感到自己说话没有掌握好分寸,顾此失彼了,便立即改口道:“难得上成都府来一次,蕊娘和梅玉,也选上如意的衣料,多做一些。”他走到蕊娘面前:“别忘了嫣奴,给她挑选衣料,就交给你了!”
蕊娘点头应允,脸色好看多了,方玉放下心来,用眼在人丛中寻找冷彪。冷彪身穿藏青色的长衫,周边用银色镶了边,腰里扎着火红的马甲,这一身衣服穿在他身上,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风光极了。再看四位英雄和几位长老,都换上了新衣,脸上无不露出满意之情。
方玉觉得自己这件事做对了,能让人人都满意的事情,是很难做到的。
[朋友们,请支持我参赛的新书“变脸”,//vip。book。sina。/book/index_90250。html谢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部 第四章 文殊问佛(3)
冷彪向方玉做着眼色,方玉明白他有事要告诉自己,便对大伙儿说他有事要与帮主商量,现在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就各自回房休息。待人散尽,方玉在冷虎身边坐下。
“帮主,有何事请讲!”
“公子,可知军中何事最为重要?”
方玉没有从过军,不谙治军之道,但从书里读过诸如“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见山开路,遇水扎营”之类。便试探着问冷彪:“帮主,是否是粮草?”
冷彪欣然笑道:“公子果然聪慧!在下从军多年,深知粮草的重要。公子想想,三千秦川铁骑入蜀,;因是长途奔袭,最多只带有一日之粮草。入蜀后靠成都府供给。而成都府的粮仓,只能提供城中官军与百姓七日之需,其余的要靠州县运来……”
方玉明白了冷彪的用意:“你是说,夺他的粮草,烧他的粮仓,断他的给养?”
冷彪没有料到方玉这么快就猜出他心里所想,高兴地对方玉说:“公子说得对,倘若军中一日无粮,必会自乱,那三千秦川铁骑也就失去作用了!”
方玉大喜,岂只是三千秦川铁骑,就连刚才赶来的陇南两千骑兵,也不足为虑:“那赶紧通知邓、叶二人,请他俩端了成都府的粮仓!”
“公子,不可!若邓、叶的义军杀进城里,两军开战,不仅殃及百姓,还会给朝廷进剿成都的口实,到头来受害的还是百姓!”
“那依帮主之见?”
冷彪诡谲一笑:“在下已然布置好了,只等公子回来定夺。”
方玉迫不及待的催冷彪:“帮主快讲!”
“我已令成都府的丐帮,分别扎住四门的水陆码头,三天之内不准各地粮草进城;再令四位长老率本地丐帮今夜子时拿下城东的官仓,秦川铁骑一旦断粮,必然派兵来抢,这就牵制住他部分人马。在下吩咐四位长老严防死守,只要拖住官军一日,就可大功告成!”
方玉思索一会儿,担忧的问冷彪:“那城中百姓呢?”
“公子放心,无隔夜之炊的人家,城中为数极少。据在下所知,成都府的百姓,家中盛米的坛子,米粮再少都可供两三日之需。”
“那本城的官军,不会见死不救吧?”
“公子有所不知,属朝廷管辖的官军,心高气傲、趾高气扬,与各地藩王或都指挥使节制的官军历来不合,这次朝廷不用本地官军,而调秦川铁骑入蜀,本身就意味着不信任蜀军,在下猜想,一旦有事,蜀军决然不会拼死相救!”
方玉信服的点头,冷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