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重生鹿鼎做王爷 >

第66章

重生鹿鼎做王爷-第66章

小说: 重生鹿鼎做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听完也笑着说道:“这三个老家伙,以后规矩就罢了,若不老实,朕就把他们撸的干干净净。”语气间自信之极。
  “皇上圣明。”张天宝忙笑道。
  “呵呵,你这小子,这次把朕尊为你们的总舵主,朕就勉强坐着吧,恩,你就当个副的,帮朕打理。”康熙乐呵呵的道,心中对这个红花会总舵主之位感觉新颖有趣。
  “臣,哦,不,属下参见总舵主。”张天宝连忙随杆拍马道。
  “哈哈~~~~~,恩,恩,免礼,免礼。”康熙眉开眼笑的道。
  施琅听的则是一脸黑线,心中叹道:还是天宝大人深知圣意啊,难怪皇上这般喜欢信任。心内对张天宝更是佩服不已。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章 怎么都不明白呢?
更新时间2009…9…14 22:46:41  字数:2580

 从康熙那回来后,张天宝直接打散神龙教一干人,把他们分入各个堂口,五龙使直接留在总舵当红花护法,陆高轩这个文武全才的派去自己的伯爵府当总管,让他把一众家小全部接入府中居住,陆高轩当即大喜忙去办理了。
  苏荃也带了几十人心腹年轻女子进入伯爵府中,统管后院女家眷一干事务,这是她自己要求的,张天宝还没答应她就带人走了,搞的张天宝有点怀疑到底谁才是主人。
  安排好众人后,张天宝就匆匆回府,不一会康熙圣旨到了,封赐张天宝为一等忠勇伯,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兼‘忠勇军’都统(正二品),御赐黄马褂。
  张天宝谢恩完毕,一群王公大臣就直接窜了进来,纷纷送上贺礼道贺,张天宝只好大摆筵席,众人一顿好喝,待得月上正中时,这群王爷、大臣、将军们一个二个被随从、亲兵抬走,张天宝此时也无暇去管苏荃、曾柔、阿珂、双儿四女见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直接洗了睡觉。
  次日清晨,康熙召集众王公大臣,在太和殿上商议军国大事。
  康熙居中坐于龙椅,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大学士、尚书等大臣分班站立,张天宝现在官职是正一品的领侍卫大臣自然站在武将班列靠前。
  康熙将尚可喜、吴三桂、耿精忠三道奏章,交给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巴泰,说道:“三藩上奏,恳求撤藩,该当如何,大家分别奏
  来。”
  诸王公大臣传阅奏章后,康亲王杰书说道:“回皇上:依奴才愚见,三藩恳求撤藩,均非出于本心,似乎是在试探朝廷。”
  康熙道:“何以见得?你且说来。”
  康亲王道:“三道奏章之中,都说当地军务繁重,不敢擅离。既说军务繁忙,却又求撤藩,显见是自相矛盾。”康熙点了点头。
  保和殿大学士白发白须,年纪甚老的卫周祚出班说道:“以臣愚见,朝廷该当温旨慰勉,说三藩功勋卓著,皇上甚为倚重,须当用心办事,为王室屏藩。撤藩之事,应毋庸议。”
  康熙鼻孔冷哼一声道:“照你看,三藩不撤的为是?”
  卫周祚道:“圣上明鉴:老子言道:‘佳兵不祥’,就算是好兵,也是不祥的。又有人考据,那‘佳’字乃‘惟’字之误,‘惟兵不祥’,那更加说得明白了。老子又有言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张天宝暗自冷哼:“这老家伙真是愚钝,惹的皇上不高兴了小心以后给你小鞋穿。”
  康熙语气冷淡的说道:“兵凶战危,古有明训。一有征伐之事,不免生灵涂炭。你们说朕如下温旨慰勉,不许撤藩,这事就可了结么?”
  文华殿大学士喀纳跳出道:“皇上明鉴:吴三桂自镇守云南以来,地方安宁,蛮夷不扰,本朝南方迄无边患,倘若将他迁往辽东,云贵一带或有他患。朝廷如不许撤藩,吴三桂感激图报,耿尚二藩以及广西孔军,也必感受皇恩,从此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康熙瞥了眼喀纳道:“你深恐撤藩之后,西南少了重镇,说不定会有边患?”
  喀纳道:“是。吴三桂兵甲精良,素具威望,蛮夷慑服。一加调动,是福是祸,难以逆料。以臣愚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张天宝暗骂道:“放你娘的屁,就吴三桂这奸贼,联合异族颠覆我华夏,不灭之何以对的起天下人。”
  这时户部尚书米思翰道:“自古圣王治国,推重黄老之术。西汉天下大治,便因萧规曹随,为政在求清净无为。皇上圣明,德迈三皇,汉唐盛世也是少有其比。皇上冲年接位,秉政以来,与民休息,协和四夷,天下俱感恩德。以臣浅见,三藩的事,只是依老规矩办理,不必另有更张,自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圣天子垂拱而治,也不必多操甚么心。”
  康熙听完笑问大学士杜立德:“你以为如何?”心中其实气愤之极。
  杜立德道:“三藩之设,本为酬功。今三藩并无大过,倘若骤然撤去,恐有无知之徒,议论朝廷未能优容先朝功臣,或有碍圣朝政声。”
  众王公大臣说来说去,都是主张不可撤藩。
  张天宝听了众人的言语,均是主张不撤藩,心里大骂这群文人起来,忙向对面的索额图使个眼色,微微摇头,要他出言反对众人的主张。
  索额图见张天宝对其摇头,心道:“天宝兄弟明白皇上真正心意,对我使眼色摇头,嗯,是让我反对呢?还是要求撤藩呢?”随即瞄向一边的康亲王。
  康亲王早已看见张天宝摇头,心中认为这是对他的暗示,让自己出去反对撤藩。又看见索额图瞄自己,递眼色询问,随即心中得意的一笑,“还是我领会的到天宝兄弟的意思,哈哈,这次可是抱皇上大腿的好时机啊。”
  随即康亲王跳出来大声说道:“吴、尚、耿三人都善于用兵,倘若朝廷撤藩,三藩竟然抗命,云南、贵州、广东、福建、广西五省同时发兵,说不定还有其他反叛出兵响应,倒也不易应付。照奴才看来,吴三桂和尚可喜年纪都老得很了,已不久人世,不妨等上几年,让二人寿终正寝。三藩身经百战的老兵宿将也死上一大批,到那时候再来撤藩,就有把握得多了。”说完很是得意的瞄了眼索额图。
  索额图见康亲王跳出说完话得意的瞄自己,心中顿时大骂,你这老鸟,把我要说的话都说了,真是无耻之极。脸上却是带着笑意。
  康熙听后微微一笑,说道:“你这是老成持重的打算。”
  康亲王还道是皇上夸奖,忙磕头谢恩,道:“奴才为国家计议大事,不敢不尽忠竭虑,以策万全。”
  张天宝听的则是一脸黑线,心道:“老哥哥哦,你这次可要倒霉了,你们咋就这么笨呢。”随即又是摇头叹息。
  康熙问大学士兼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图海道:“你文武全才,深通三韬六略,善于用兵,以为此事如何。”
  图海看见张天宝摇头叹息,就小心的道:“奴才才智平庸,全蒙皇上加恩提拔。皇上明见万里,朝廷兵马精良,三藩若有不轨之心,谅来也不成大事。只是若将三藩所部数十万人一齐开赴辽东,却也颇有可虑之处。”
  康熙问道:“甚么事可虑?”
  图海瞄了眼一边低着头不做声的张天宝,见没暗示,只得道:“辽东是我大清根本之地,列祖列宗的陵寝所在,三藩倘若真有不臣之意,数十万人在辽东作起乱来,倒也不易防范。”
  康熙点了点头,心内却是哇凉哇凉的。
  图海见康熙点头,心内大喜道:“三藩的军队撤离原地,朝廷须另调兵马,前赴云南、广东、福建驻防。数十万大军北上,又有数十万大军南下,一来一往,耗费不小,也势必滋扰地方。三藩驻军和当地百姓相处颇为融洽,不闻有何冲突。广东和福建的言语十分古怪奇特,调了新军过去,大家言语不通,习俗不同,说不定会激起民变,有伤皇上爱民如子的圣意。”说完见张天宝对自己努嘴,当即一惊,连忙闭口不说了,心里琢磨张天宝努嘴的意思去了。
  张天宝自是知道康熙决意撤藩,王公大臣却个个胆小怕事,交好的几个都会错了自己的意思,说的恰恰和康熙的意思相反,自己年纪小威望不足,在朝廷之上又不能直说,心中焦急的直骂他们几个是猪,怎么就不明白自己摇头的意思呢。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零一章 一统天下,有何难哉
更新时间2009…9…16 18:16:51  字数:2606

 康熙见满朝王公大臣都不赞同消藩,心里很是气闷,遂望向班列后边自己甚为赏识的兵部侍郎明珠,道:“明珠,你以为该如何处理此事?”
  那才升任兵部侍郎的明珠到底是心思剔透,眼珠一转道:“圣上天纵聪明,高瞻远瞩,见事比臣子们高上百倍。奴才想来想去,撤藩有撤的好处,不撤也有不撤的好处,心中好生委决不下,皇上思虑周详,算无遗策,满朝奴才们所想到的事情,早已一一都在皇上的料中。奴才们想到的计策,再高也高不过皇上的指点。奴才只须听皇上的吩咐办事,皇上怎么说,奴才们就死心塌地、勇往直前的去办,最后定然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张天宝听后,瞪目结舌,暗骂:“这厮马屁功夫如此高明,难怪满朝文武之中,这厮的官会升的如此之快;难怪这家伙日后会飞黄腾达,位极人臣。”
  康熙也是听的微微一笑,说道:“朕是叫你想主意,可不是来听你说歌功颂德的言语。”
  明珠忙磕头道:“圣上明鉴:奴才这不是歌功颂德,的的确确是实情。自从兵部得知三藩有不稳的讯息,奴才日夜担心,思索如何应付,万一要用兵,又如何调兵遣将,方有必胜之道,总是要让主子不操半点心才是。可是想来想去,实在主子太圣明,而奴才们太脓包,我们苦思焦虑而得的方策,万万不及皇上随随便便的出个主意。圣天子是天上紫薇星下凡,自然不是奴才这种凡夫俗子能及得上的。因此奴才心想,只要皇上吩咐下来,就必定是好的。就算奴才们一时不明白,只要用心干去,到后来终于会恍然大悟的。”
  众王公大臣们个个听的一头黑线,心中都在暗暗骂明珠这厮无耻当为众臣之首,当众谄谀,无所不用其极,自己愧不如也。
  这是赞美皇上,谁敢说个不是,众王公大臣只得随声附和,大赞皇上。
  康熙无奈,把眼神瞅向缩头躲在一边的张天宝,道:“乌雅天宝,你也来说说。”
  张天宝心里咯噔一声,暗叫“坏了,被皇上瞄上了。”
  无奈下只得说道:“微臣如果说的不当,还请皇上恕臣无罪。”康熙点点头,示意张天宝说话。
  张天宝想了下缓缓的说道:“方今天下看似太平,四海归心,并无刀兵之事,其实不然,我大清北有罗刹掠地烧杀,威胁龙翔之地;西有蒙古准葛尔部,擅自称王,勾结罗刹;南有三藩离心离德,不听朝廷号令;东有台湾骚扰海疆,聚众造反。我大清天子政令不出江北,登京华之城眺远处,四面皆是烽烟燎绕,八方画角悲凉,此时正是内忧外患之时。”
  康熙点点头道:“看似天下一统,不想朕的江山如此多的隐患!天宝你接着说。”
  张天宝顿了下接着道:“臣想我大清的百姓们并不愿天有二日、民有二主。民心即是天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百姓们盼着皇上能励精图治,一统天下,消除华夷之分。百姓们厌倦了战乱,但是苦于三藩的割据,我皇统一天下现在正是大势之所趋,天下百姓必将拥护。以此看来,只要我皇用人谨慎,处事得当,外抗强乱,内除三藩,一统天下,创建盛世,也不过是数年内可以实现的事,有何难哉!”
  康熙听的眉飞色舞击掌叫道:“好,好个一统天下,有何难哉。”
  众王公大臣此时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图海1
  、康亲王等人恨不得扇自己二巴掌,自己怎么就那么笨,理解错了皇上的意思呢。明珠则暗自侥幸,还好自己聪明啊,没有说什么反对撤藩的话来。
  张天宝见康熙大喜,就跪倒大声道:“我皇虽年少,但乃万世不轻出的圣明天子,一些跳梁小丑怎及我皇万一,我皇将来必带领臣等一统天下,开疆拓土,创万世之基业,到时微臣替皇上做个开路先锋,也好留名史册。”
  满殿群臣见此,那还敢等随即纷纷跪拜,拍马大呼:“我皇圣明,一统天下,开疆拓土,创万世之基业,臣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康熙喜的哈哈大笑:“好,好,诸位爱卿免礼。”
  待众臣分别站好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