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重生鹿鼎做王爷 >

第119章

重生鹿鼎做王爷-第119章

小说: 重生鹿鼎做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王爷请说,明珠洗耳恭听。”明珠面带高兴之色谦声道,他自是看到张天宝眼中那一丝嘉许之色。
  张天宝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踱了二步,沉声缓缓的道:“不知大人如何理解‘为国为民’这四字。”
  明珠听完一愣,不光是他愣住,其余在座的几位朝廷重臣都为之一愣,不知张天宝说这话何意。
  “呵呵,我想诸位大人都明白这话的意思,其实简单点讲就是忠于大清,一切以大清利益为主,任何出卖国家利益的人都会遗臭万年,遭后人唾骂,而百姓是整个国家的根基,如果不把百姓维护好,那么根基就不牢靠,没有百姓的支撑哪里会有国家,反过来没有一个强大国家的庇护,百姓怎么能过的安稳,我们这些做官的吃的是百姓的,用的也是百姓的,如果处处以自己利益为先,那么以后的世人会怎么看待我们。我们的名字是在丰碑上,还是被写进书中被人唾骂,就要看我们自己怎么去做,怎么真切的做到为国为民!”张天宝一口气说完,随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长叹一声。
  在座的几位朝廷重臣们都呆在那里,心里也在回荡着张天宝那句“我们的名字是在丰碑上,还是被写进书中被人唾骂,就要看我们自己怎么去做,怎么真切的做到为国为民!”
  明珠被张天宝这些话说的心中百味聚集,“想我明珠初为官时,也是想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可是现在我是么?”明珠有些迷茫了,他回想起以前种种事情,脸色顿时有些苍白。
  其余几位也是脸色难看,他们也是当官当的久了,渐渐的把年轻时那种为国为民思想深埋在心底深处了,这次被张天宝说出,顿显的不自然。
  “天宝老弟,哥哥受教了。”索额图这时站起来对张天宝深深一礼,难怪天宝兄弟深受太皇太后、皇上的宠爱,就连天下百姓也对其建祠供奉,原来天宝兄弟比我们看的要远,要透彻啊,现在我什么没有,我还需要什么呢,哎,白活了大半辈子啊!
  “恩师,学生明白了。”高士奇眼神中透出一股明悟、坚定对着张天宝行大礼。
  “王爷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啊,我等受益非浅。”其余几位也面带敬佩之色对张天宝行礼。
  “诸位这是做什么,快快免礼。”张天宝看诸位大臣对自己行礼,忙说道。
  “来,咱们一起敬大帅一杯酒,大帅一席话说到我老隆心眼去了。”隆科多这时大声的叫道。
  “对,咱们一起敬。”
  张天宝豪爽的哈哈一笑,“换大碗来,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206章 太皇太后仙去
更新时间2010…2…28 23:54:24  字数:2101

 准葛尔国师特木尔在第二日就悄悄的带了几个亲随出了北京城,往西部准葛尔部奔去,他要把在北京城的消息迅速的汇报给葛尔丹,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决断。
  而康熙、张天宝以及上书房几位大臣则是商议如何对付准葛尔,并下令古北口的飞扬古和周培公做好出击的姿势。古北口的飞扬古和周培公自是会意,频繁的调动军队,作出一副全军准备进攻的姿势来,葛尔丹则是大骇,忙退避三十里外驻扎,并连续派人上书康熙表示知罪。
  京城的格隆见无法实现和亲的目的,加上城外使节大营时不时的被人骚扰,无奈之下只得上书康熙,灰溜溜的带着使节队回准葛尔去了。
  康熙见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一件事给砸蒙了,太皇太后病情加重!
  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下,这位享尽了人间富贵,也经历了残酷政治风云的太皇太后,这位给大清江山创下了功绩的老佛爷,终于怀着对二个孙子和一众重孙、重孙女的无限眷恋,与世长辞了!
  上书房大臣们和满朝勋贵们接到太皇太后驾崩的消息,连忙赶往皇宫。
  往常太皇太后的寝宫,如今已改为梓宫。从上到下,一色的白纸裱糊,灵幔高悬,香烟缭绕。太后、皇后、王爷、贝勒、贝子、福晋、公夫人、一二品的诰命夫人,以及各宫的贵妃、嫔妃,四岁以上的皇子,黑压压地跪满了整个慈宁宫,一个个哭得眼泡红肿,面色腊黄。其中二皇子都哭的昏了过去,被人扶在一边休息。
  康熙和张天宝二人则是麻衣白冠,一前一后跪伏在灵床前面默默流泪。索额图、明珠、李光地、高士奇等几位大臣一进来,就一齐向卧在灵床上的太皇太后行了大礼,失声痛哭起来。
  他们这一大哭,使的默默流泪的康熙和张天宝触动了满腹的悲怆,大声号啕起来。一时间殿内殿外一片哭声,冲霄汉、震牛斗,真可称得起是惊天动地。
  哭了一会,索额图和明珠到底是老成稳重,二人含泪对视一眼,点点头。他们知道,这样哭下去是不行的。外有国家大政,内有老佛爷的丧礼,多少军国大事需要前面的二位拿主意、定办法呀。
  索额图强忍住悲痛,止住哭泣,膝行到康熙面前道:
  “圣上,太皇太后仙逝,乃国家之大不幸。老臣深知皇上心中的悲痛,望皇上善自珍重,节哀顺变,以负天下之望。况且,老佛爷的后事,也需要皇上拿个主意,早做安排。”
  康熙早已哭得昏昏沉沉了,听了索额图这话,勉强抬起头来,泣声不止地说:“这有什么难办的?居丧守制,庐墓三年,自古皆是如此,而且非如此,不能聊尽人子之心。”
  说毕瞅见张天宝眼睛红肿、神色憔悴在那摸眼泪,心下又是一疼,呆呆的望着太皇太后的灵床又开始哭起来。
  索额图听完康熙的话,顿时傻了眼了。
  皇上要守墓三年,三年之中,国家无君,那还得了,那不是天下要大乱了么。
  可是,这样跪着,哭着,也没法商量啊。
  明珠见索额图呆住,随即对其余的众大臣使了个眼色,一齐凑到跟前,同声劝道:“请圣上暂起龙驾,容臣等详奏……”
  康熙听而不闻,继续跪在那里痛哭。
  众大臣无奈,康熙不发话,他们也不敢搀扶啊。
  高士奇见群臣无法,于是膝行到恩师张天宝身边道:“恩师,您去劝劝圣上吧,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啊。”
  张天宝这时也是心神悲伤之极,听得高士奇说话,抬头望向前面伏地哭泣的康熙,心下一疼,叹了口气对几个一等侍卫道:“你们去扶起圣上。”
  一边的侍卫们听的张天宝开口,这才忙上前掺起康熙,在灵床旁边坐下。
  几个大臣不禁松了口气,还是宝亲王和皇上亲近啊。随即几人对康熙行了君巨大礼,康熙则是低垂着头,无力地说:“有什么事,你们简单点说,朕……已经心力交瘁,支持不住了。”
  索额图这才缓缓地说:“皇上,天子居丧与寻常百姓不同,取三九之数,就是二十七天,自古如此,请圣上明察。”
  康熙一听,红肿着眼睛坚定的道:“不行,朕以孝治天下,不守三年之丧,如何为天下表率。”
  索额图默然无语,心里一阵焦虑,眼神示意其余大臣赶紧想法子。
  一边的明珠见康熙要守丧三年,当然不行,于是上前引经据典,说天子居丧,以九为数,九天刚好合适。
  此刻康熙头昏脑胀,想的全是如何为太皇太后尽孝的事,这些话那里听的进去,眼睛望着还跪伏在地上哭泣的张天宝。
  众臣见无法说服康熙,个个急的虚汗直冒,这时一边一直默不作声的新进御前行走张廷玉开口奏道:
  “皇上,臣以为,周礼和古制,说皇帝居丧不同于寻常百姓,其根本之意。在于礼丧和心丧之不同。礼丧是指守制的礼数多少。时间长短,而心丧则是心中对仙逝的祖宗的怀念。所以周礼上说‘居丧宁戚’。就是说最好的,最诚挚的悼念,是心存一片悲戚之意,而不是形式上的。外表上的礼数。据此理,臣以为皇上居丧,应以心丧为主,礼丧为辅。即在三年之内,每日瞻仰老佛爷遗像,敬献悼念之情;而礼丧,是可以日代月,即以二十七日代替二十七月,以不负天下众望。”
  康熙没听明白意思,只是习惯的摇了摇头。
  “圣上,不是二十七日,而是以日代月,二十七月。”张廷玉缓缓的又说了一遍。
  康熙这时神情一愣,几位大臣一看心中不由松了口气,也都暗暗佩服。嗯,张廷玉这小伙子,行,他居然能说出心丧、礼丧的不同,以二十七天,代替二十七月,既不误国事,又照顾了人情,这办法好!
  “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臣愿代皇上守孝三年。”张天宝这时抬头也说道,自己代替康熙守孝自然是最简单的方法,免的康熙等下执拗起来误了国家大事。
  众大臣愕然,这怎么可以,军国大事也离不开王爷您啊。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207章 御驾亲征
更新时间2010…3…11 22:45:26  字数:1945

 (开始更新!)
  康熙听见张天宝这么说,心下不由一阵感动,不愧是朕的好兄弟啊。
  “天宝,你无须再争,这件事就按廷玉说的来办吧。”
  康熙这一开口说话,张天宝不好在说什么了,毕竟还有国家大事等着他们去商议,边疆战事也是一触及发,在这个关键时刻,康熙怎么也不会让张天宝去守三年孝的。
  这件大事,总算这么定下了,下面重臣们不由轻舒一口气,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接着又议了如何给太皇太后上谥号,以及在康熙预定的陵墓旁边盖一座“暂奉安殿”,停放老佛爷灵枢。安排停当,几位大臣告辞出去。
  二十七日后,由于康熙在古北口的增军,葛尔丹心慌之下不得不又忍痛送了上万的牛羊纳贡,表示臣服,永不背叛大清,康熙拿着葛尔丹的表书,脸上冷笑连连,如果不是朕还没准备好,早就发兵平了你这逆贼,等着吧,等朕军备完善了就要你的项上人头。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
  乾清宫早朝。
  这四年来大清经过海上的对外贸易和各项改革措施,大大的刺激了大清整个经济的发展,也让康熙知道了除了自己大清外,海外还有诸多的火器强国,如那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吉利舰队,荷兰舰队等,虽然这些舰队单个康熙都不放在眼中,但是如果联合起来也足与大清海军一拼,几次海上的摩擦,虽然都以自己海军完胜告终,但是经过情报显示,这些个火器强国似乎达成了某种协议竟然联合起来,给大清远洋贸易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为此海军统帅施琅还亲自远征了一次,二年下来结果战了平手,最后几国看这样下去自己也没法航海贸易,就派特使和大清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凡是双方贸易船队到达双方的领土海域,必须派出舰队保护等等。
  康熙也听从张天宝的建议,暂时以和为贵,先把身边的边患清除掉了,在来收拾这群海外蛮夷。
  今天的早朝就是商议出兵平定越来越猖狂的葛尔丹,这几年葛尔丹从开始的恭敬、惧怕到现在胆敢在古北口城前耀武扬威,已经露出了赤裸裸的野心。
  康熙坐在龙椅上目光灼灼的盯着殿下群臣,不由心下激动,四年啊,朕等了四年,如今朕手中兵精量足,战将如云,该是时候了。
  “今日早朝,朕决定,出兵平定准葛尔一干叛逆。”
  康熙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缓缓的道出今日早朝的大政决策。
  殿下群臣一听,个个面露喜色,终于要打了么。
  “吾皇圣明。”
  康熙满意的看着下面的臣子们,爆出惊天动地的一句话,“朕要亲自统帅大军,御驾亲征,去消灭葛尔丹!”
  “啊。。”
  下面的群臣不由齐齐惊呼。
  “不可啊,皇上您乃九五之尊,怎么可以亲自出征。”
  “皇上,那葛尔丹不过是一小跳蚤,有诸位将军出马即可啊。”
  “皇上,您金贵之体,不宜远征沙漠,受那颠沛之苦啊。”
  “皇上。。。。。。”
  “嗯!朕决定的事不容更改。”康熙打断殿下群臣的上奏,冷喝一声。
  下面群臣见康熙如此坚决,不由面面相窥,随后齐齐望向张天宝,希望这位当朝第一人能劝说皇上改变主意。
  张天宝还未开口,康熙盯着张天宝又道:“朕意已决,不容在议!”张天宝看出康熙眼中的含义,暗叹一声,默默的退下。
  康熙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昂首道:“从今年起,在全国各地,永不加赋,与民生息,并命礼部、兵部、吏部会同上书房大臣,立即草拟讨贼诏书和随驾、留守人员名单,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