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巅峰足球 >

第12章

巅峰足球-第12章

小说: 巅峰足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浩东倒是不急,慢悠悠地跟在队伍后边,也不急着往前。他知道,人多路窄,刚开始抢道比较激烈,也很是耗费体力,长跑注重的是节奏,先让他们去抢好了。



  队伍前面抢的厉害,末尾几人却是逍遥自在,显然好多人也是抱着张浩东一样的想法。



  而王儒懿跟俩名助理教练,则是开车跟在队伍后面,负责监督众人。见张浩东不紧不慢跟在队伍最后,步伐轻盈稳健,王儒懿赞叹连连,暗道这小子心智成熟,头脑灵活,足球智商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果然,刚到半山腰,前面的大部分人早已掉到了队尾,气喘吁吁,显然前面浪费了太多的体力。而后面几人则是趁机超越到前面,做队伍的领跑。这样可以自己掌握节奏,也可以适时打乱后面跟跑者的节奏,实属上策。



  众人都是各省青年中的佼佼者,体力也都是不差,队伍一字排开呈一个节奏前进。不时地还有几名往前超越的少年,年轻气盛,体力充沛,不为人后的个性展露无遗。



  张浩东处在队伍第五名,一直保持到了山顶。没有刻意超越,也没有多少保留,以这个成绩结束长跑,也实属不易。要知道,这个队伍可全部都是各省的精英,张浩东年纪本来吃亏,再加上几个月没有系统训练,能跟众人一较长短也是达到了此时身体的极限。



  这样的成绩,又有谁知道每个人到底拿出多少实力。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最后到的俩名绝对是拿出了自己的全部体力,因为没有人会轻易丢掉每年一次的集训机会。



  结果很快揭晓,昨天撞张浩东满怀的那个胖子和一名年纪稍小的瘦小少年最后到达山顶,无奈,只能收拾东西离开。



  一切,都那么寂静。



  这俩位相处甚至都不到一个早晨的兄弟,因为教练的一句话,而不得不离开。众人都是很心酸,也很无奈。这样的结果不是众人希望看到的,也无权选择,能做的只是安慰,道别。



  说离开就离开,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而暗暗担忧,坐到



  最后俩名队员也是因为自己的表现,痛哭流涕,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集训,却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天涯隔海角,依然是兄弟。



  此时的山顶场面顿时凝固下来,大家都是清楚,以后这样的离别,恐怕会成为以后每天训练的主旋律。



  一刹那间,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它旁边的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红色越积越浓,并不断发亮,耀眼的光幕此时煞是壮观。



  日出的美景依然是那么美丽,那么绚烂,提醒大家新的一天又拉开序幕。



  但是无人留恋这时候的美景,众人跟这俩位即将离去的兄弟一一拥抱道别。而教练们则是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众人,脸上没有丝毫表情。看不出是难过,是喜悦,亦或是无动于衷,难道他们真的已经麻木?



  张浩东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昨天的事情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也看出这个胖子是受人指示。张浩东心里感觉胖子只是憨厚,其实人并不坏。走过去给了胖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知道你还会回来的,兄弟。”张浩东拍拍胖子肩膀,眼睛微微有点湿润。



  一次小摩擦,这就是俩人此次集训仅有的缘分。



  这就是集训的第一课,离别。



  众人稍作休整,在教练的带领下又返回了营地。



  营地提供给的早餐倒是很可口,自助模式,20几样不同的菜式,照顾到了南方北方,甚至少数名族的选择。荤素搭配,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学员们顿时感觉没有了后顾之忧。



  没有人注意吃相,也没人注意营养的搭配,盘子里的饭菜被快速的消灭。因为营里的老人知道时间的宝贵,也知道除了吃饭还得收拾自己身上的臭汗。



  25分钟后,集合哨声又吹响了,众人顿时预感,真正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第二十二章 积分制
  哨声后5分钟,学员们整齐地集合于操场。没有人敢在出勤方面挑战自己的积分,即使你再优秀,也可能因为教练的一句话彻底与这次集训拜拜。



  助理教练召集大家做入营以来的首次公开通知:大家好,你们都是从省队挑选上来的优秀学员,但是,现在还仅仅是学员而已。我们需要经过为期2个月的集训,来挑选出最后的国青队成员。能够进入到大名单的人,无疑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从今天起,集训开始实行淘汰制,途中有任何迟到,不合格的情况,我们会严格按照制度册扣分。当然,每天训练前五名,各有1分的奖励,相应倒数五名,各自最低扣除2分。每个人初始积分为100分,低于60分的,自动走人。好了,我说的就些,下面有请这次集训的主教练王指导讲话。”



  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队员们也很想知道这位以后集训期间的主教练,到底有多少水平。



  “同学们,青训队是人才的摇篮,是冠军的发源地。你们现在正是处在训练的黄金期,要格外珍惜这次集训的机会。其中一些人注定是要走入国家队,甚至登陆到欧洲五大联赛。你们的球星之路,正是要从这里开始。”王儒懿清清嗓子。



  “此刻,你们就要展现出你们最好的一面给我看,发挥你们最大的潜力,让我把你们留下来。当然,现实是残酷的。你们当中会有23人留下来,其余的注定是这次集训的配角。但是你们也不要放弃,尽可能的多留下来一天,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明年、后年,都还有机会能够重新回到这里。而最后留下的,你们无疑是最幸运的。你们能够跟全国组优秀的少年一起踢球,一起代表国家征战世界赛场。但是留下来的,你们面对的是实力更加出色的亚青赛对手,甚至是世青赛。只有你们期间表现得足够优秀,以后才有机会进入到国家队,才能让国内甚至欧洲的俱乐部相中。”



  “机会只掌握你们手中。不是懦夫,那就证明给我看!”



  场下坐着的精英少年,哪个踢球不是为了能有今天,国家队,欧洲,世界杯,想都不敢想的梦想正要从这里开始,哪能不激动人心。



  既然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那就战吧,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哪怕最后失败,最起码曾经努力拼搏过,只要尽力,何必在意失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抓住青春,努力奋斗。



  诚然,任何一项精英运动所能提供的机会都非常少,它的背后是一股人才淘汰的无形暗流,也正是如此才能保持运动的精英地位。有的人非常非常优秀,非常非常努力,他们应该得到回报,但却没有,因为他们还不够优秀。



  现在青训营制度正饱受攻击。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开始训练,而俱乐部对孩子们的原来的学校或小球会回报甚少,最终,孩子和家庭为踢球所承担的压力和努力变得一钱不值,因为对这么多球员来说,踢球的地方实在有限,即使能踢上职业足球,大多数人也就只能做个平庸的球员,终其一生。



  显然,王儒懿的一番话,激起了少年们的热血和斗志,这也是今后训练中最重要的。



  “集训期间,早晨体能训练,上午你们在市小学正常上课,下午回到营地参加基本功练习和技战术演练。晚上集中讲解足球的理论知识。大家都明白了吗?”助理教练此时朗声补充道。



  “好了,今天上午大家可以回去休息整顿,准备下午的传切球训练。”



  “老王,这次我感觉好苗子不少啊,这次亚青赛应该能拿到前四吧?”教练办公室里,其中一名助理教练疑声问道。



  “唉,小邓啊,咱们进步,对手进步的更快啊。本来日韩朝鲜,已经够咱们对付的了,可是据说,现在西亚球队崛起的也是很厉害啊,规划了不少球员,而且都是具有欧洲踢球的能力,都不可小觑啊。咱们球员最缺少的是对抗和体力,如果这次技战术再跟不上,真是很危险啊。”



  下午,球队讲解的是脚背内侧传球技巧、目的和对象、特点以及方法。



  练习方法有:对墙传球、两人对传练习、多人一球练习、方形传球练习、三人跑动斜传练习、两人跑动中直、横传球练习、三角传球跑位练习和长传练习。



  一下午的时间,几块足球场好不热闹,传球不会枯燥,但是过分注重自己传球的质量,积分的制约,小男孩们练习的很投入,气氛也很压抑。



  这些都是在省队就已经练透了的项目,孩子们都很得心应手,只有张浩东,很多传球方法都是第一次接触,训练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失误,王儒懿也没有客气,对于表现不好的五名队员各扣除2分,其中就包括张浩东。



  张浩东显然很在意自己的落后,晚上在平板电脑上搜取了大量的文字和视频讲解资料,进行反复研究和琢磨。



  半夜,众人都已经进入梦乡,张浩东一个人拿着皮球在操场进行对墙传球练习,根据查到的资料,张浩东刻意注意了击球点,根据传球的需要可分别击在球的后中下部(直线球),或后中下部片侧一点(弧线球);击球脚的脚形,要求踝关节保持紧张,脚背绷紧,成一个整体,脚外展,脚掌与地面基本平行。击球时大脚趾的掌骨部位擦地,以脚背击球。如要踢弧线球时,脚尖略内屈,其他保持不变,即可完成;击球腿的摆动路线:要求是大腿带小腿,小腿加速摆动击球。踢直线球时,小腿的摆动路线为直线,击完球后的随前动作正对着出球方向。踢弧线球时,小腿的摆腿路线略微带弧线,随前动作的方向偏内即可。



  想象这每个动作的注意事项,视频里巨星的完美慢动作,张浩东一直在坚持着。



  一次。。。两次。。。三次。。。;张浩东已经不知道自己试了多少次,感觉自己练的不错,也确实累了,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宿舍方向走去。
第二十三章 巧合
  黎明,全体队伍目标照常还是后山的山顶,迎接日出已经成为他们早晨的必备科目。



  这次,最后一名到达山顶的被取消集训资格,这也是教练的决定。理由是距离队伍倒数第二过于远,体力不足以适应国青队要求。



  众人无奈,在这儿教练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做的,只能是争取最好。



  吃过早饭,队员们被按照规定拉往市里朝阳区的一所小学,在紧张训练之余,也不会让孩子们学业成绩落下,这也是国青队一贯的方针。只是,具体到上课队员们的学习状态如何,领导可不会去关心。



  两辆大巴疾驰在郊区到城区三环的高速,很顺利,没有堵车情况。男孩们难得能在车上好好休息,一个小时的时间,此时显得珍贵异常,车厢里打呼噜的声音此起彼伏。



  张浩东昨晚睡得很晚,此时也是闭着眼睛养精蓄锐。



  这帮小家伙真的是累坏了。



  终于,大巴在一所小学门前停下,由于汽车强大的惯性,队员们顿时一个清醒。



  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小学!



  张浩东愣住了,揉了揉眼睛,确实没错。这不是萧梦蕊所在的小学嘛,怎么这么巧?



  “看来,人的缘分还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张浩东喃喃自语。



  学校门口和教学楼,已经挂满了“热烈欢迎国青队成员来我校”、“你们是国家足球的未来”等等欢迎条幅。



  教学楼、操场上、大门口早就都挤满了前来围观的学生。一些花痴女生三三俩俩,相互指着刚下大巴的青训队员叽叽喳喳,偶尔不时还有笑声传来。



  这是北师大朝阳附小第一次承接国青队文化课的任务,学校里边也很是重视。不仅按照队员的实际情况安排他们在相应的班级就读,而且还有专门教师重点辅导队员的功课,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全队在校门口按照训练队列集合。按照你们的年龄,我们会安排你们在相应的班级上课,请听清楚你们的分配班级。”随队助理教练把早已分配好的名单拿出来,大声宣布着。



  “高武军,六年级三班;石小猛,六年级四班;张浩东,二年级三班。”



  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