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云雾锁剑录 >

第17章

云雾锁剑录-第17章

小说: 云雾锁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凤起回头一看,不知甚么时候,谷幽兰已不见了。他心里吃惊不少,她是不是落在后面了?连呼几声,无人回应。

  大雨已将来路的脚印冲没,柳凤起要柳若烟在本地等候,他与唐明睿陈梦瑜分头寻找,往回寻了数里,哪里有谷幽兰的踪影?

  柳凤起伫立雨中,仰天自语道:“谷妹,你不辞而别,到底为了甚么?这又何苦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官也盗也(上)
隐石已若死人一般,白英渡仍强睁怒目,看着泥土没头没脑地盖上来……

  “哼哼”,围墙上突然传来一阵冷笑,道:“市井之中,居然敢谋财害命。”

  几个伙计抬头一看,围墙上不知甚么时候已站着个书生模样的白衣人,天已渐暗,白衣人的面目仍依稀可辩。但见他长眉入鬓,目如朗星,身材修长,衣袂飘飘,有若玉树临风一般。

  “哪里钻出来的穷酸?爷们的事你少管,装着没见走人,别到这里来自寻晦气,否则连你也埋了。”一个店主模样的立在坑边,喝令下人照样挥锨填土。

  “嘿嘿嘿”,白衣人飘落地面,有若无事一般地向坑边走来。几个伙计见状,一齐停止了填土,举着铁锨退到围墙旁,以防白衣人逃脱。不干掉这不识好歹的小子,消息一经传出,这小店还有生意么?他们刚想悄悄围拢,想不到白衣人突然发难。他伸出左手向店主面上抓去,店主一个“凤点头”躲过白衣人的一抓。四个伙计挥舞着铁锨,先后向白衣人迎头砸去。白衣人从腰间抽出玉尺,觑个真切,移动脚步,迅风疾雷般的分别在四人的胸口一点,四个伙计的胸口戳出四个窟窿,鲜血狂射而出,连哼也没哼一声已倒在地上扭动着身躯。

  店主见一个文弱书生举足抬手间连毙四人,心胆俱丧,翻身便逃。白衣公子已站在他的面前,玉尺指着他的下巴,逼视着他道:“我若不杀你,你还要杀人,已不知有多少屈死的孤魂野鬼了,留着你便留下了一个祸害!”他把玉尺插回衣衫之内,伸手向店主的肩胛抓去。店主一矮身,翻手一拳击向白衣人的腹部。

  “看不出你还是个会家子的毛贼,我就空手会会你这双狗爪。”白衣人的左掌从右腋穿出,旋腕中掌式一变,一把抓住了店主的右手,右掌趁势一压一抖,店主的手指肘臂“哔刹”声响,整条手臂的骨头关节已粉碎寸断。店主疼痛难熬,嚎叫道:“好汉饶命……”白衣人朗目向四周一扫,怕嚎叫声引来街坊邻居,不待店主嚎出第两声,右掌五指撮紧轻轻一啄,那店主已脑浆迸裂,一命呜乎了。

  他跳入坑内从泥土下拖出两人,伸指向两人身上的绳索划了几划,绳索已断。他又从屋里拎来一桶清水,分别泼到隐石,白英渡的头上。白英渡睁眼看着他,只是说不出一句话。白衣人附在隐石的耳旁道:“大和尚,尸体就有劳你俩埋了,免得留下祸端。”他轻纵上了墙头,又一跳刚落在围墙外的马背上,蹄声“得得”地向北而去。

  不一会,白英渡已站了起来。他虽中了蒙汗药,但入口不多恢复得也快。整个过程他都看见了,好险,若没有白衣人相救,他已成泥下之鬼。隐石慢慢转醒坐了起来一见五具尸体,揉揉眼睛一脸的茫然。

  白英渡从各具尸体搜出些碎银,同时发现内衣上前后有一“卒”字,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普通的酒家客栈都关门闭户,原来是南明的兵卒冒充店家,开店是假,谋财害命是真。

  隐石待明白事实经过,双手合什连念“罪过”。

  白英渡虽手脚酸软,待将五具尸体埋好,要花费不少的力气。黑店紧靠官道,等官兵发现赶到,按你个杀人罪名,那时你满身是嘴都无法分辩清楚。他见店中院内无人,连拖带拽地把尸体搬回店里,从屋内取出九环锡杖,放了几把火,拉着隐石逾墙而走,不一会浓烟四起,烈火腾空……

  隐石禅师跺脚骂道:“你呀和强盗没有两样。”

  大和尚只会念经,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烧屋,官兵一旦发现不见了店中的伙计,一寻找容易发现埋尸之处。现在一烧,尸体化为灰烬,屋一倒,就不会留下一丝痕迹,以为一不小心失火都葬身火海之中,再也不会怀疑到你我身上。

  隐石禅师道:“事虽如此,我还是于心不忍,左邻右舍的灾难因我而生,唉,我若死他们就不会有此劫难,我还是欠下了一笔孽债……”

  “大和尚悲天悯人,可敬可叹,白衣公子若不出现,你老早就功德圆满了,也不想一想人家的救命之恩。”

  两人刚至数十丈外,一队官兵冲了过去,背上写着“卫”字,两人赶忙闪到路旁的树林中,又见一将铁甲银盔骑马急驰而来,吆喝着卫兵救火。他吩咐卫兵截断左右火路,莫要蔓延到左右的民房。

  “看衣着来者可能是方国安手下的一员裨将。”白英渡思忖:“这人倒还不错,能为左右的百姓着想,但他是不是背后的主使人呢?”

  那悍将查看了一会已烧毁的房屋,又掉转了马头,驰过两人躲闪的地方时他勒住了战马,喝道:“甚么人在林中窥探?”

  俩人从林中走出。隐石禅师问道:“敢问将军是不是方国安将军的手下?”

  那悍将道:“方大将军的军队离此还有五六十里路,你问这个干啥?”他上下打量了两人一会,问道:“你俩可知刚才小店是怎么起火的?”

  白英渡的手早已按在剑柄上,道:“我俩经过时,房屋已烈焰腾空了,里面传来几声惨叫,要想冲进去救人又被烟火逼回。”

  隐石面有愧色,念了声“阿弥陀佛”避开了话题道:“老衲是方将军的故交,法号隐石,数年前在富春江边相识,相谈颇为投机,路过此地,意欲登门拜访。”

  那悍将脸上一变堆满了笑容,跳下马来抱拳一躬道:“大和尚原来是大将军的故友,失敬了。不瞒两位”,那悍将面有难色。“近日与清兵接连开战,方将军恐无暇接见。小将叫方连料,是方将军的堂弟,请师父不妨先在此寻一客栈住下,方某有时机即禀报大将军。军务在身,先告辞了。”

  看着方连科远去,白英渡才松了口气。如果方连科怀疑到两人身上,那他惟有用刀剑说话了。他不知方国安是何许人物,开店谋财是否与他相关……

  两人好不容易在前面小镇的小巷深处寻到一家小客栈,住了下来。

  刚过三更,隐石禅师对白英渡轻言道:“等那方连科禀报,黄花菜都凉了,贫僧可等不及,今夜咱们便去拜访。”

  白英渡一听夜探军营,正中下怀。这大和尚虽久皈沙门,却改不了火急火燎的脾气,一知故人下落,便急不可耐。他还不知世上许多人,一当上官眼睛就抬高了,光朝上看,把以往的故旧丢之一边。

  萧山县地处钱塘江南岸,自古是控扼钱塘江的一方重镇。明军入驻当地后,百姓早已逃之夭夭,江边密匝匝的军营连绵,一望无际。军营的帐棚上红灯高挑,映红了半江江水,一队队明军来往巡视,口令声此起彼落,防止对岸的清兵渡江夜袭。隔江的清军高擎着一个个火把迅速来回,看来是骑马巡逻。

  两人避开巡逻的兵丁,利用夜色高窜低伏,寻找了一个更次,还是不知方国安的中军设在何处。白英渡悄言道:“我也恁地糊涂,中军怎会设在江边,应到市镇上去寻找。”

  隐石大为惊讶:“你怎么有此荒唐之想?为将的都是先身士卒,不住在阵前怎么发号施令?”

  白英渡道:“信不信由你。”两人又返回萧山县城,登上一座矮山,俯瞰城中。见城正中一座房屋有若鹤立鸡群,里面灯火通明,隐约传来丝管之声。两人循声到了楼前,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富家庄院,大门紧闭,门口两盏红灯笼上都有一“沈”字。两人纵身而上,伏在前楼的屋脊上向里望,大院共四进,两侧都是厢房。前进与后进之间场地开阔,遍植花木,中间一条石板铺就的石径将前后进连在一起,丝管之乐从第二进的底层传出。

  隐石猛地想起,萧山城中有位富豪沈宗衡,家财万贯,人称沈四爷。听人传闻他仗义疏财,是武林中的一位大善人,只是从未谋面。他倒会纳福,别人都逃避战乱,他却照享清福,笙歌彻夜。既然误入沈府,不妨下去一会。他刚想一跃而下,白英渡却拉住他,道:“不忙,先听听他和谁在相会。”

  两人伏身蹿到第二进第一层的檐头,一个倒挂金鐘翻到檐下向里探望,透过雕花窗格见一桌子人正饮酒谈笑,旁边一班年轻貌美的女子正在吹拉弹唱,桌子上方正中坐着一位气度雍容的人,只见他国字脸形,鼻直口方,双目有光,颌下一部虬髯,顾盼处凛然有威。

  隐石一看,正是统帅十余万大军的大将方国安。

  坐在下首陪客之位上的人,从背影看是个富富态态的矮胖子。他一次次站起来敬酒。方国安挺靠在椅背上,来者不拒,只示意性的点了一下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他扫视了在坐的各人,大大咧咧地道:“有啥难事,说嘛。”

  见方国安发问,矮胖子道:“不忙不忙,喝了酒再说。”

  另外坐着的,个个衣衫褴褛,像是一群叫化子。隐石禅师好生惊讶,方国安怎么在深夜宴请一群乞丐?纵然是爱民如子,多给他们些银两也便是了,用不着大鱼大肉的宴请。细看又不像乞丐,看他们个个面容干净,保养得很好,哪里有一丝的饥饿之色。他问白英渡这是一伙甚么人?白英渡低笑道:“你怎么看不出来?在坐的都是本地的富豪乡绅,他们在方国安的面前装穷叫苦嘞。”众豪绅见矮胖子敬过来,喝酒也像要命吞苦药一般。弦管之声美妙无比,但他们个个愁眉不展,一碰到方国安的目光,一个个如芒在背,坐也不是,走也不是。

  其中一个惶恐不安地道:“将军,除了几间空屋和几亩水田,我已连箱柜都翻了几遍了。”

  另一个乡绅哭丧着脸道:“禀告将军,我家中老母久病,已是近日之客,连出丧费用都无处着落哩。”

  “诸位父老乡亲的难处,方某自然知晓的嘛。”方国安捋着胡须略为不悦道:“别在本将面前诉苦哭穷嘛,若不是我的将士流血拼命,诸位今天恐怕也就不能安坐在这里嘛。清兵一过江,尔等就逃不脱杀头灭族之祸。像沈四爷已捐了二万两白银了嘛。为大明着想,有多少捐多少嘛。”

  众豪绅叫苦不迭:“按人头我等该摊派的摊了,该捐的也捐了。”“哪比得上沈四爷家大业大,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沈宗衡不怒反笑,对身旁一位面白无须的乡绅道:“年兄何必拿在下作比,我已是一个灯笼壳——外红里空哩。唉,一家不知一家事,和尚不知尼姑事。”

  众人七嘴八舌的各诉苦处。

  方国安面容转为祥和,回敬了众人一杯,放言道:“军饷乃军队之本,是否请各位回去后仔细商量,没银子的变卖一点家产嘛。大军可不能一日无粮嘛!” 

  他正在召集乡绅富户筹备军饷。在座的众人听完后,一齐噤口不语。过了一会,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一阵,开始自报你捐二两我捐五两……统共加起来也不满百两。方国安面露不快之色。他站了起来,走到门外与一个亲兵耳语了几句,走出门去,闭目侧耳静听。他眉头略皱,朗声朝隐石隐藏之处道:“何方高人深夜来访?请下来吧。”

  其他乡绅还不明就里,独沈宗衡已倒掠而出。别看他身材矮胖,动作却捷如灵猫,用手一挥,手中的酒杯穿过窗格向两人的隐身之处飞了过来。

  门派不同,摔出之后的奥妙也不同,隐石不知沈宗衡的师承门派,不敢伸手硬接,僧袖一卷一送,酒杯滴溜溜转动着从原路返回,又稳稳当当地落在八仙桌上,这一着明显比沈宗衡的手法高出许多。

  隐石也不禁自鸣得意,朗声大笑道:“故人来访,有扰将军雅兴了。”他跃落地面,白英渡紧随其后,心道:“这老和尚还是这般争胜好强。”

  方国安不胜惊讶,道:“我以为是哪方高人光顾,想不到老禅师佛驾光临!一别数年,老禅师依旧风采照人,富春江边一席话,在下仍牢记在心中哩。”

  他向前一挥手,除沈宗衡外,其他富豪乡绅如获大赦一般的一一告退。

  方国安又一挥手,吹拉弹奏的姑娘们都悄然无声地退了出去,偌大的厅堂内只剩下了四人。方国安不经意地看了白英渡一眼,隐石已明其意,说道:“这是贫僧的方外朋友白英渡,江湖上的一位后起之秀。” 

  待丫环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