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皇帝唐骏-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形象。
面对中国对微软的民族情绪,唐骏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说服美国总部理解这种情绪,一方面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有道理的建议,微软加以改进;没有道理的言论,不攻自破。
有些企业很小,他们以挑战微软抬高自己。唐骏对此心平气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人把挑战微软作为模式,也可以。但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消费者,如果他的功能好过微软,消费者当然会选择他;如果微软依然是首选,他炒作也没有用。用户是最聪明的,他相信用户。
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解决,这些企业挑战微软的背后,有商业利益的博弈,也有情绪道义的支撑。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唐骏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微软中国能解决的,甚至不是微软能解决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或许时间能抚平伤痕。
垄断追问
一些企业呼吁,微软什么都做了,中国软件产业还做什么?他们认为微软是市场上的垄断者,限制了竞争。
垄断追问是悬在微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在中国,在美国、欧洲、日本,微软面对着连续不断的垄断追问。
唐骏认为:微软的市场优势是历史形成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中国软件是从DOS中文平台、Windows中文平台、WPS起步的,这些软件最后只能由一家公司做,不是他们打死微软,就是微软打死他们。是市场选择了微软。
同时,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如果中国有10个操作平台,受害的是消费者,因为信息需要标准,需要格式统一。
唐骏安抚国内的企业:微软只做了一个平台和一个应用软件,微软只占中国软件与服务市场的3%。软件的巨大市场在应用软件,微软几乎没有涉足这个领域。同时,微软通过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消除国内企业的抱怨:与国内企业建立互信、平等、互助的兄弟伙伴关系。
没进微软之前,唐骏也觉得微软霸道,他是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得出这个结论的。“用微软的开发工具,在Windows上开发应用程序很容易,使用第三方的开发工具在Windows上开发应用程序很困难。我当时觉得微软一定在里面做了些手脚。”
进了微软,唐骏才发现这个逻辑是颠倒过来的,是因为VB太好用了,才导致了Windows 3。0的成功,而不是相反。“没有VB,就没有今天的微软。程序员原来写一个界面很困难,有了VB,一分钟就可以搞定。所以,大家都喜欢用VB开发,所以,Windows上的应用程序迅速地多了起来,应用程序一多,Windows 3。0就普及了。”
2002年5月23日,唐骏去用友谈了合作。在唐骏看来,用友就是靠在微软平台上开发软件赚钱的公司。“有人说微软霸道,整天就想着软件升级赚钱,微软不升级,合作伙伴怎么办?XP一推出,INTEL因此卖掉了奔腾4;XP的摄像功能使摄像头公司出现了巨大商机;内存需要得越来越多;显卡速度要越来越快。微软将整个产业带动了起来,而微软只赚到了其中的2%到3%。”“为了行业的共同繁荣,微软花了很多时间和周边公司打交道,周边公司就希望微软尽快出好东西,越多越好。”“在中国,也有几千家公司在销售微软的产品,也就是说,有几千家公司靠微软活得更好。”
微软是产业的老大,做老大最难,周围的小弟都希望老大做事认真、公正、不犯一点错误。唐骏认为:“老大要照顾所有的小弟,如果有一个小弟没有照顾到,这个小弟就会有意见。”微软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合作伙伴和每个消费者的利益,微软的策略是照顾90%,而“这个世界上只要有1%不满意的声音,加起来的呼声就会铺天盖地,所以,大家可以经常听到反微软的声音”。
微软总部的事情,唐骏管不着,但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将美国的负面影响在中国降到最低。
预装正版
唐骏在做未来3到5年的规划。上任时,美国总部并没让他保证什么,唐骏自己给自己提的要求是,未来3到5年,中国微软增长率超过微软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公司。微软在中国业已赚钱,年收入为数亿美元。
唐骏当时很清醒:“这个数字已不算小,要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全球第一的增长率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政府采购外,微软在中国收入最大的一块是操作系统预装,大的PC厂商预装正版操作系统没问题,要让中关村的小PC厂商预装正版操作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外,在中关村海龙、太平洋这些电脑超市里,还有许多攒机商,他们要么装盗版操作系统,要么裸奔。
所谓裸奔,即是不预装任何操作系统的电脑。这些裸奔的电脑被用户买回家后,用户转而来到中关村晃荡,从小贩手里买盗版微软操作系统。
如何让PC厂商,特别是小PC厂商预装正版,这是唐骏的前任者们头疼的问题,但唐骏却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问题。
“小PC厂商不装正版操作系统,就会比大PC厂商价格便宜,大PC厂商就会告他们。”唐骏说道。
唐骏比喻,微软只是公共汽车上的司机,对司机而言,谁先上来都无所谓,但后面排队的一定会站出来反对前面插队的,排队的人也会要求微软这个司机拿喇叭筒子喊一下,“大家都要用正版,用正版符合商业规范”。
但“你不可能在街上看见微软的员工去要求小PC厂商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现在中国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主要靠政府,投诉也不是我们,是竞争厂家在投诉。”
小PC厂商迫于无奈,找微软预装操作系统。“微软并不直接要求小PC厂商预装多少套操作系统,但预装50套和预装500套的价格当然不同。”所以,当中关村小老板抱怨微软霸道,强迫他们预装多少套操作系统,而且每套价格太高的时候,微软一脸委屈:“没有啊!50套的价格和500套的价格当然不同。我们相信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这样的商业规范,我们是在按市场规范做事情。”
为确保微软在中国的收入,唐骏不打算更改微软上述销售逻辑。口头打击盗版的强势可以减弱,实际的正版销量却要增加,这大约就是唐骏和他前任的不同,也是唐骏高明之处。
在中国PC厂商的努力之下,中国国家版权局出台政策,不准任何机器裸奔。并配合地方省市的版权部门发出通知,打击非法预装计算机软件专项治理行动,封杀不预装正版操作软件的“裸奔”电脑。
这无疑是唐骏的前任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好事情。
但预装正版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了不增加成本,又能符合国家的规定,一些PC厂商纷纷打起了“擦边球”,就是在电脑里预装Linux或Dos操作系统,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把预装了这样的操作系统的电脑搬回家,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再去找销售商,他们可能帮你重新卸载并安装盗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
但游戏规则正在形成,唐骏的努力到了陈永正时代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06年4月17日,唐骏离开微软两年之后,联想集团与微软公司在美国西雅图签署正版软件合作协议,联想将从微软采购价值13亿美元的软件,从而进一步联手微软,以创新的联合营销、市场推广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早在2006年4月7日凌晨1点(美国洛杉矶当地时间4月6日上午9点),TCL、同方分别与微软签订正版Windows合作协议,TCL、同方生产的电脑将全面预装正版Windows,三年内,同方预计将采购1。2亿美元的正版Windows产品,TCL预计将采购6000万美元的正版Windows产品。
方正则于2006年4月12日在美国微软总部与微软签订采购协议,采购金额高达2。4亿美元。
就在微软与中国本土PC厂商签订采购协议前,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公告称,在我国境内生产的计算机出厂时,以及进口计算机在国内销售前,均应当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向版权主管部门、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商业主管部门举报预装盗版软件的行为,版权主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微软共计获得17。2亿美元的采购订单。这超过了微软中国过去14年来收入的总和。代表微软与这些厂商签约的,是微软公司董事长、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但今日之成功,其伏笔却在唐骏任内即已埋下。
最了解微软的人
唐骏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他与他的前任有哪些不同? 这是业界追问的问题。
唐骏认为,自己已经在微软工作了8年,而他们都是微软的空降兵,比如高群耀来自autdesk,吴士宏来自IBM,杜家滨来自惠普。他们对微软真的不如自己了解。有了这8年的基础,他和微软总部以及亚太区的关系都很好,会得到微软总部更多的支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唐骏在这时开始考虑离开微软的问题。从外面看,微软总裁风光无限,但唐骏自知,微软中国区总裁自有其难处。
离开微软你会干什么?唐骏对自己开公司已经不感兴趣了,因他在加盟微软之前已经开过公司了,知道了开公司的乐趣和苦处。他很少做长远计划,那时候他仅有一个朦胧的规划,那就是去一家国企试一下。和他的前任吴士宏不一样,她是做几万人集团的副总,他只做一千人左右不成功的国企的总裁,然后让这家国企成功。
唐骏当时接受作者采访时说道:我在微软做到这个位置,再到另外一家外企已经没有意义了。微软是最好的,我到外企做,不如留在微软,q…i…s…u…u…奇…*…*书…c…o…m微软将是我服务的最后一家外企,时间长短我不知道。今后,我又绝对不做自己的企业,这两条路都断了,还能做什么?要么,到大学当老师,要么,只能去国企了。大的好的国企也不会让我做,所以,我只能做一家小的不成功的国企,成功了会有成就感,不成功也会另有一番感受。
后来,他并没有去国企,而是去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盛大。唐骏当时之所以选择去国企,是因为那时候国企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空间大,平台大。2003年之后,新一届政府上台,中国发生许多重大变化,民间经济力量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唐骏当时做出判断,民营经济在未来将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去民营企业那儿,也许更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是他后来选择盛大的原因。
盖茨访华
(一)李开复先行铺路
2003年2月27日,比尔•;盖茨访问北京,唐骏上任后,这是盖茨首次访问北京。比尔•;盖茨来到北京之前,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前身)前任院长、时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已于2月24日先行来到北京,为比尔•;盖茨访华铺路热身。
比尔•;盖茨此次来华面对的并不只是一片颂歌。2月2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信息产业化工作办公室与微软宿敌IBM中国公司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中国IBM…Linux解决方案合作中心”(以下简称Linux合作中心)签约仪式。
2003年2月24日至26日,李开复分批约见了北京各媒体的作者,宣讲微软的“”计划,由此拉开了为盖茨访华热身的活动。
“”计划是微软今后战略的重点,是微软面对互联网革命做出的抉择。自“”计划问世以来,比尔•;盖茨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宣传其“”梦想。对于这一次,“”计划宣传只是热身,比尔•;盖茨将其任务也交给了李开复,因为盖茨有更为重要的任务在身。
比尔•;盖茨访华的目的还是通过各种途径开始流传,流传最广的猜测就是微软迫于Linux的压力,将向中国政府实施共享源代码的计划。另有传言表示比尔•;盖茨将与国内部分PC厂商,如联想、TCL等举行会谈,这些厂商迫于成本的压力,准备在PC机上预装Linux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上次来到中国是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那一次,比尔•;盖茨在中国掀起了一阵知识经济的旋风。但就在那时候,“挑战微软”是中国最流行的声音,微软中国忙于应付危机公关,微软中国的前景如何,没有人可以预料。那时候,微软中国区总裁还是高群耀。
这一次,微软中国区总裁已经换成了唐骏。与高群耀打盗版不同,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