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佑榕一怔,她根本没想到向小强还会写诗。她眸子中闪出光芒,惊喜地笑道:
“哦?是吗?嗯……我还从没听过挺之的诗呢。想必一定是情真意切的,我一定要听一听,快念快念。”
向小强放下橘子,笑呵呵地,深吸一口气,感情充沛地朗诵道:
“啊——!!!”
朱佑榕似乎被他投入的感情打动了,托着腮,凝视着向小强的眼睛,全神贯注地听着,准备好了体味他朗诵的每一个字。
“大海啊……”向小强一手按着胸膛,一手轻轻向外拂出,深情地凝视着窗外,“……全是水。”
朱佑榕一怔,突然很想笑,但是她知道挺之难得写一次诗,自己这样会打击他的,所以还是很努力地控制住了面部肌肉,仍然是全神贯注地样子在欣赏。
“骏马啊……”向小强的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转向朱佑榕,深情地凝视着她,深沉地说道,“……四条腿。”
朱佑榕“噗哧”喷了一下,但她立刻就收住了,很是歉疚地看了一眼向小强,拿起手绢擦擦嘴角,小声道:
“嗯……不小心呛着了……吃橘子……呛着了……”
但是向小强明显毫不介意,反而越发深情地朗诵道:
“榕榕啊,你是那样的美……鼻子下面还长着嘴。”
“噗……哈哈哈!”
朱佑榕这时候再也忍不住了,彻底爆笑了出来。但她就“哈哈”笑了两声,接下来用手掩口,脑袋和身体靠在座位靠背上,双肩不住颤动。虽然控制着没有放声大笑,但想必已经是开心至极。
向小强深情地凝视着她,轻轻握住她另一只手,逐句念道:
“还记得相逢那刻,你的身影一下迷住了我。
咋样形容你在我心中地印象啊……大概像是个去了毛的白天鹅。
我这心啊……开始哐当哐当地跳个不停,整个人如同抓瞎了一样难过。
难道就像书上说的那样啊……我已经上了爱情的大贼车。
啊!榕榕,你爱不爱我?我这人真的很不错。
老子很会打仗又很会赚钱啊……而且怎么也算是个帅哥。
咱们搞对象是多么的浪漫啊……我这只癞蛤蟆终于娶到了白天鹅。”
……
念完最后一句的时候,朱佑榕已经收住了笑,眼角还挂这一点泪花,是刚才笑出来的。但是现在,她也是凝视着向小强,真的被这句句粗鄙、诙谐,但句句真诚的“诗句”感动了。
她和向小强两手紧握,凝视着他,笑道:
“挺之……你不是癞蛤蟆,我也不是白天鹅。癞蛤蟆和白天鹅在一起,怎么可能会像我们这么幸福?如果你是癞蛤蟆,那我就不是白天鹅,而是丑小鸭……如果我是白天鹅,那你就不是癞蛤蟆,而是……”
说到这,她故意顿了顿,垂下目光,露出了狡黠的笑:
“青蛙王子。”
“噗……哈哈哈……”
这回事向小强仰面大笑了。他一边笑,一边把朱佑榕拉进怀里,百般摆弄,把她弄逗得咯咯直笑。向小强一边摆弄她,一边笑道:
“我王子就王子了,为啥还‘青蛙’王子……”
……
两人就这么一直笑着、闹着,整个温暖、美好的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中午女皇和亲王夫妇没有叫送餐,而是来到餐车里,和大家一起吃午饭。因为这趟的目的地是甘肃,事关女皇和亲王的安全,所以用餐间自然谈到了目前的明苏战事。
在向小强的影响下,朱佑榕现在对军事、战争方面的学问越来越内行,而且也越来越有兴趣。现在她就提出了一个颇有水平的担忧:现在女皇和亲王夫妇虽说是“蜜月旅行”,可是目的地却选在了明苏战争的前沿地甘肃,明眼人谁都能看出这是怎么回事。斯大林肯定也看得出,这是明军准备对中亚大局用兵的前奏。而明军在西伯利亚的佯攻,能否起到作用?能否瞒过老谋深算的斯大林?
说实话,朱佑榕的这个担忧,其实也是很多人的担忧。在统帅部的会议上,也有不少将领都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是,还是另一种意见占了上风。
在餐车里,向小强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他就为朱佑榕简单解释了一下。
“榕榕,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不错,不少将领也这样提出过。”
向小强一边说,一边觉察到,当自己当众叫她“榕榕”的时候,朱佑榕不自然地看了一眼其他人,显得有些尴尬。
向小强也没太在意,继续说道:
“但是斯大林是个非常多疑的人。对于这种多疑的人,你就算不用阴谋,弄个‘阳谋’摆在他面前,他都会翻来覆去的怀疑,这是不是‘阴谋’。比如这次,我们的动作似乎很明显,傻子都看得出,东线的是佯攻,西线才会是主攻方向。但是斯大林不一定这么看。他肯定会反过来想:明军这么明显的做法,会不会是阴谋?会不会是计中计,东线的‘佯攻’真的是主攻?而明国的女皇和亲王来甘肃‘度蜜月’,反而是一种佯攻?……斯大林就是这种人。榕榕你放心好了,就算斯大林不会把东线当作主攻方向,他也绝不敢把军队从西伯利亚调往中亚。他宁可后发制人,静观其变。因此,我们东线的佯攻绝对能起到牵制作用。”
第200章 七月风暴
女皇专列由徐州转向西行驶,一路游览名胜古都、名山大川。4月30号停在开封游览两天,5月2号停在洛阳游览两天。5月4号火车停在豫西灵宝县车站,这却是应向小强的要求而停的。向小强带着朱佑榕和一行人下火车,乘汽车前往附近的函谷关参游览,参观函谷关工事群。向小强不像朱佑榕那种“文化人”,他对什么文化古都旅游的概念就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但是他却对函谷关这类军事区有着浓厚兴趣。当时明军进攻洛阳和函谷关,他也是参加指挥了的,但那是在后方,一直没机会到现场去看看,清军修筑的那些永备工事到底有多牛逼。
向小强带着朱佑榕和一群卫队军官参观完了函谷关工事群,又驱车返回列车,继续向西行驶。没行驶多远,又在潼关站停了下来,向小强又带着一帮人参观潼关工事群……当然,潼关就没有函谷关那么有看头了。一行人草草看了小半日,又回火车上继续向西,进入了关中。
接下来又是朱佑榕喜爱的节目了——游览西安。朱佑榕在这十三朝古都足足游览了三天,才恋恋不舍地让火车继续西行。列车驶过了关中盆地,从西北边的萧关驶出了“关中”,向西进入甘肃,于5月9日开进兰州。
兰州,是明军西线战场的总指挥部所在地,也是这趟女皇和亲王“蜜月旅行”的既定目的地。在明军总攻前,朱佑榕和向小强就坐镇兰州。之后视明军推进的顺利与否,决定是否继续西行。
人民卫队的西线司令官,原来是赵存念。现在赵存念已经被作为日本间谍逮捕了,迎接向小强和女皇的是新任司令官。
……
向小强和朱佑榕到兰州的时候,兰州已经是一派后勤大本营的样子了。到处都是军队征用或租用的仓库,几千吨几千吨的战争物资堆放着,军车不时地从大街上开过,宪兵在大街小巷中巡逻。女皇和向小强的到来,真的让整个西线的官兵士气都为之一振。大批的记者也蜂拥而至,追逐着女皇陛下和亲王殿下。
记者们问得最多的,当然就是女皇和亲王把蜜月旅程选在了甘肃,是否意味着明军即将在西线展开大的进攻?不管朱佑榕还是向小强,要么笑而不答,要么就轻描淡写,说自己仅仅是来度蜜月的,和军事行动无关。
相关的报道立刻就被苏联情报机关获取了。在莫斯科,面对明国女皇和人民卫队司令这种似是而非、轻描淡写地回答,斯大林更是反复怀疑。他整夜都抽着烟斗,翻来覆去地踱步子。最后思来想去,总觉得他们既是设骗局,也绝不会设得那么简单。他们越这样说,越说明是在制造迷雾,主攻方向越可能是在东线。
但是,斯大林既不敢把中亚的军队调往西伯利亚,也不敢把西伯利亚的军队调往中亚。他越狐疑,越拿不定主意。
于此同时,明军开始用一个代号来称呼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叫做“七月风暴”。无论是南京还是兰州,明军都在用这个代号。“七月风暴”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明军内部的文件、电报、信件上。很快,这个代号又被苏军情报部门获得了。
于是,莫斯科的情报军官们和斯大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因为七月份是很不适合在中亚发动进攻的。南北二疆那地方,除了冬天,夏天就算是气候最严酷的季节了。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毒辣的太阳如流火一般,能在坦克钢板上煎鸡蛋。人不喝水站在戈壁滩上几个小时,就成脱水标本了。到了晚上,又变得如冰窖一般,寒冷彻骨。在这个季节发动大规模进攻,绝对是不明智的。
而在东线西伯利亚,情况就相反了。夏天的西伯利亚,气候温暖宜人,只要穿单衣就行,夜晚也可以轻松的露营,连帐篷都不要。无论是被服还是燃料,需求都减少了很多,最适合部队轻装推进。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白天变得很长,夜晚变得很短,一天中可用于战斗推进的时间很长,很适合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唯一的坏处,就是夏天的西伯利亚比较泥泞,不太适合装甲兵团或机械兵团推进。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明军不能用装甲兵团,苏军显然也不能用。双方就只能以空军和炮兵掩护步兵为主,相互推进。然而步兵交锋的结果,已经在前阶段的西伯利亚战场上显露出来了。苏军步兵明显不是明军步兵的对手。至于空军,现在优势也已经转到了明军那一边。苏军也就剩下炮兵这一项,算是还不输给明军了。
除了军事上的考虑,还有政治上的因素。毕竟明国费那么大的力气,扶植起来了白俄政权,并不是因为好玩。主战场在西伯利亚,白俄政权显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么一番分析,斯大林更相信了明军的主攻方向是西伯利亚。
斯大林表明了看法,那么下面自然就只有顺着他的声音了。即使有和他相反意见的人,也都很明智的把嘴闭上,不敢说了。闭嘴不说话,这已经算是很有原则、有勇气的人了。更多的人本来认为主战场会在中亚,但是看斯大林已经这么说了,也立刻倒向斯大林这一边,坚决主张主战场会在西伯利亚。经过了那么多年残酷的党内斗争、大大小小的清洗,能幸存下来的人,每人都深谙明哲保身的真谛。
于是,莫斯科庞大的红军指挥系统开始运转,再次从欧洲部分的几个军区调部队,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东运,增援后贝加尔湖边防区。而中亚边防军区,虽然没有被抽调走部队,但是也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加强。很多在长期的拉锯战和围剿游击队战斗中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严重不满编的部队,也没能得到替换休整,也没有任何补充。不仅如此,莫斯科传达到中亚边防军区的,也仅仅是例行公事般的“加强戒备”命令,并没有更详细、更严厉的命令。驻守在南北二疆的苏军部队,也就像之前那样,公事公办地、很官僚地在下面部队传达了一下“文件精神”,此外就没有什么动作了。
第201章 大漠冲锋
1938年5月15日星期天的凌晨四点半,代号为“七月风暴”的军事行动开始了。
南到祁连山脉,北到北山山脉,明军的进攻正面总长200公里,共动用40个师,其中20个是装甲师,冲在最前面,20个摩托化步兵师在后方跟进。
在周末的凌晨突然进攻,这是明军一再运用过的老手段了。但就是这样的老把戏,却一再得逞。这次也没例外。除了苏军中亚边防军区方面的麻痹懈怠之外,也要归功于明军的另一个“小把戏”。明明是五月份进攻的军事计划,却取名为“七月风暴”,给人以相当大的误导。其实按道理说,代号叫什么名字,和军事行动本身的时间地点,一般是没有关系的,没有谁规定五月的进攻就一定得叫“五月风暴”,不能叫“七月风暴”。但就是这么一字之差,却把苏军情报部门的很多人都绕进去了。
从酒泉机场起飞的三个大队的双引擎轰炸机,对530公里外的哈密、以及沿途的几十个军事目标进行了轰炸。苏军在北疆的最高司令部在迪化,但是距离太远,超出了从酒泉起飞的双引擎轰炸机作战半径。哈密是苏军距离明军最近的一个军级指挥部所在地。
哈密城漆黑的天空中,突然一片隆隆轰鸣。随着轰鸣越来越响,城内的几个轰炸目标周围,也相继冒起了强烈的镁光,把区域表示了出来。几分钟后,大批炸弹呼啸落下。哈密城内几处地方顿时火光冲天,照明弹和烈火把城里照得如同白昼。
牵头机群的投弹,等于用火光为后面的机群做出了更明显的标识。短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