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937 >

第409章

大明1937-第409章

小说: 大明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守住村口,村民们被告诫暂时不能出村。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里的村民反而比城市里的市民消息更“灵通”一些。他们从身边绵延不尽的帐篷、成堆的物资、特别是成堆的救生衣、舟桥设备之类物资上,隐约猜到了一些端倪。

不仅如此,无论是帐篷还是物资,都插满了树木、灌木的枝叶,那些汽车、大炮、坦克、装甲车上,都蒙着一种奇怪的网子,网子上全是树枝树叶。

如果村民们懂的话,就会知道,这种网子叫做“伪装网”,是用来防止空中侦察的。

他们悄悄地问那些守住村口的宪兵,是不是要过江、打北岸清虏一下子?

宪兵们自然守口如瓶。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可守的。到目前为止,他们知道的和村民一样多。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从军事角度,做出一些比村民们更专业的猜测。

很多军官、包括士兵们都在想,依照目前我们驻军的这个方式,那么密集,又离长江那么近,完全在对岸清虏的火炮射程之内的……

这不是防守阵势啊!

清虏要进攻我们的话,这么多部队让人家一顿大炮就报销差不多了。难不成真像是那些村民猜的,我们要过江打清虏一下子?

可是也不对啊!我们打清虏一下子容易,清虏要是接口直接南侵了怎么办?我们打得过清虏吗?大概还是防守?

直到吃完中午饭、各个营地都开来了一队大拖车为止,关于“进攻还是防守”的猜测,才算有个结果。

官兵们亲眼看着大拖车开进营地,然后几个宪兵过去掀掉上面的帆布,里面露出堆得像山一样高的冲锋舟。

军营里“轰”的一下,所有人都不再怀疑了。所有的争论都停止了。很清楚了,我们要到北岸教训清虏一下。

……可是,规模有多大?什么目的?难道就为了“教训一下”?我们惹得起,可打得起码?

冲锋舟越卸越多,卸下来之后,宪兵们第一件事,就是在上面堆满树枝,进行伪装。然后几个人抬一艘,分发下去。

官兵们心里嘀咕着,打着鼓,什么想法都有。

……

与此同时,北京的粘杆处总署,也忙作一团。各个部门的电话机此起彼伏地响着。皇宫里,广武满心狐疑地看着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表明,在过去的四个半小时里,南明的长江防线以南50公里的长条形区域,居然“消失”了!任何无线电讯号也没有了,在南京的情报人员居然一个也没有发回电报!在其他几个城市里的情报员,倒是零星地发回了几句,但是都中断了。就连发回的这几句,也没什么实质内容,也都是大清这边也知道的东西:上面命令无线电静默了、早上起来收不到南明国内的广播了……等等等等。

但是为什么?原因!原因!

没人能告诉广武皇帝。

但是,他也没办法做出什么决定。无线电静默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在战争期间,对方的无线电静默,说明可能在准备发动一次攻势。但是现在,要说南明这次无线电静默的含义是“准备发动攻势”,广武第一个不信。这太匪夷所思了。

很明显,南明在试图掩盖什么。

但是派过去的侦察机,大部分刚飞过去就被击落了。现在人家南明空中力量厉害了,就算派战斗机过去侦察也没用,人家战斗机编着队在天上密集巡逻,几架打你一架。无论数量还是水平,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何况,侥幸完好返回的侦察机,也没带回什么有用的来。

机场报告,洗出来的照片上看不出什么异常来。长江防线以南10…20公里的范围,有南明防守部队的大量集结。但是在防线以南10公里之内,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部队。

广武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以南明军队的位置来看,也不像是要进攻。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其实话说回来,按照常识判断,长时间也不可能。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紧张过头了。但是心里总觉得是个事,想放又放不下。他只能传旨,命令下面加紧侦查,赶紧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

人民卫队司令部里,电话铃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忙得焦头烂额,但是大家的心都兴奋得快跳出来了。人民卫队司令部里,基本上所有的军官都知道明日凌晨的进攻了。每个人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就连走路都像飞的一般。和外单位打电话的时候,如果对方并不在知情名单上,那都要用很大的努力抑制心中的兴奋,竭力保持语调正常。

“好了,”向小强看看表,对秀秀说道,“下午两点整了,按计划,该向机动队下发通知了!秀秀,帮我接通陛下。”

接通紫禁城了。

“挺之!”

殷切、关心、兴奋。

朱佑榕熟悉的声音出现在听筒中。听的出来,连她的声音也变了。

“陛下,”向小强小声笑道,“终于,我们快要开始了。”

“是啊……要开始了,呵呵……”

“呵呵……说点什么?”

朱佑榕半晌沉默不语。

但是过了片刻,电话那头就传来了她的轻声吟诵:

“大将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归来日……”

朱佑榕吟到这里,声音变低了,吞吐了片刻,终于吟出了最后一句: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朕……朕与先生解战袍。”

第七卷 统一战争

第1章 闪击战!拂晓攻击!

公元1936年10月4日,凌晨2:00,D日,H…3时。

等待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从安庆到镇江的400公里、从武汉到襄樊的350公里、共800公里宽的进攻正面上,2300000大军、50000门火炮、3000辆坦克、2800架飞机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经过了无数遍检查,严阵以待。

明月下,一块块漆黑的云朵中速的移动。原先绵延无尽的帐篷,此刻已经收起来了。雪亮月光下,只看得见无数顶钢盔晃动着,反射着金属寒光。

江风烈烈,各个部队的国旗、军旗、番号旗在风中招展,尽情地舒展、漫卷着。装甲师的营盘上,各营、各连的指挥坦克上,三角形小旗在风中快速抖动,发出“啪啪”的啪嗒声,极为清脆。

今天是阴历十九,但是月亮依然又圆又亮,把尽可能多的光芒撒向大地。

尽管是黑夜,但却有很好的能见度。4…5级北风。有点顶风,但问题不大。多云,但不至于影响飞机作战。好像就连老天爷也站在进攻者这一边。

参加第一线进攻的官兵们,已经吃完了战饭。在各个师的驻地上,通讯兵们也已经架设好了全部的电话线,并在每隔一段距离的指挥车上接通了扩音器。

官兵们昨天下午五点就吃了晚饭,然后六点钟就被命令上床睡觉,养精蓄锐。然后夜里一点钟、也就是一个小时前,这800公里的漫长驻地上就此起彼伏地响起了起床号。

现在谁都明白要发生什么了。官兵们虽然不知道这场战争的规模,也不知道即将发生的究竟是战役还是战争,更不知道这场战役(战争)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每个人身上充斥的兴奋、紧张、激动。根本不用长官要求,他们就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自己的武器、装备,检查自己的弹药。

枪支、一个基数的子弹、手榴弹、口粮、水壶、救生衣、防毒面具、急救包……这么一大堆装备都堆在每个士兵的脚边,像一座小山一样。但是,只要一声口令,士兵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将这座“小山”穿在身上,并且能带着它行军、冲锋、作战。

十月的夜里,江边的薄雾无声无息的弥漫着。灌木和草丛上都沾满了露水,士兵们的一堆装备上也都潮乎乎的。几百公里的驻地虽然挤满了两百多万人,但依然是静悄悄的,除了无数窃窃私语“嗡嗡声”、检查装备的“喀拉喀拉”声之外,仍然有着原本属于黑夜的寂静。仿佛天亮之后什么也不会发生、又会是正常的一天一样。

……

南京,紫金山要塞中央指挥厅里,电话铃此起彼伏,参谋们夹着文件来回传送,几乎都用小跑的,每个人都像上足了发条一样。上至元帅、将军,下至士官、小兵,所有人都有一种共同的奇异感觉,一想起来就热血沸腾——

两小时后发生的事,将被永远载入史册。而我正在参与其中。

正墙巨型地图的上方,一座用交流电驱动的大钟,秒针匀速地转动着。每走完15分钟就会发出“叮——”地一声轻响,大厅上空的中央广播里,一个轻柔的女声就会说道:

“现在是南京时间2时×刻整,距离H时还有×小时×刻整……”

在“整点播报”的间隙,中央广播里还会不时地传出最新情况:

“……第22军全军就绪,已进入临战状态……第22军全军就绪,已进入进入临战状态……”

“……第6轰炸航空团全团就绪,进入临战状态……第8轰炸航空团全团就绪,进入临战状态……”

“……第1战斗航空团全团就绪,进入临战状态……第1战斗航空团全团就绪,进入临战状态……”

巨型地图旁边,两架移动梯子上,四名女军官带着耳麦、不时的爬上爬下,用长杆移动着地图上的标记,按照最新消息把它们推到正确位置。

……

各个进攻部队的指挥部都搬到了紫金山要塞里,现场指挥。人民卫队机动队作为进攻的尖刀主力,首当其冲,成为了统帅部里的主角。

向小强和机动队的高级军官们、以及其他进攻部队的主要将领们聚在一起,围在大厅中央的巨型沙盘上,每人一部电话机,一张密密麻麻的时间表。将领们根据时间表上的安排,随时指挥自己的部队。

沙盘上,几条粗黑的大箭头呈弧形,直插长江以北。大箭头上,摆着一辆辆的小坦克模型。黑色箭头,代表装甲部队。黑色箭头的两侧和后面,是更多的蓝色箭头,上面放着小军车模型。这代表摩托化步兵师。

大厅上空“叮——”的一声,所有人都仰头望着电动钟。播音员的声音再次响起:

“现在是南京时间2时整,距离H时还有两小时整……”

向小强看着手里的时间表,抓起电话,说道:

“接通金陵广播公司。……我是人民卫队司令向小强。现在是H…2时,我命令向北清境内播发进攻前讯号。重复一遍,我命令向北清境内播发进攻前讯号。”

……

持续了18个小时的无线电静默被打破了。一道孤零零的电波,从南京广播大楼发射塔发了出去。

漫漫黑夜中的北清大地,此刻仍有许多部收音机开着,频道仍然调到金陵广播公司的中波节目。尽管十几个小时没有讯号了,但那些收音机的主人们,仍然保留在这个频道上,打着精神,守在收音机旁边。

突然,“嘶嘶”的杂音消失了,一个清晰的男声出现了:

“这里是金陵广播电台中波节目,我们在向沦陷区的人民进行广播。下面播送一条特殊讯息……”

所有守在收音机旁的地下组织成员们,一下子打起了精神,屏住呼吸,竖着耳朵倾听着。

播音员不带感情地念道:

“请听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重复一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重复一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

再没有什么疑问了!

所有的地下组织战士们都跳了起来,浑身的热血霎那间沸腾起来。他们再不用等第二句,纷纷冲向藏匿武器、炸药的地方,顷刻间把自己武装了起来。然后吻别了自己的妻子儿女,流着热泪推开家门,冲进了无边的黑暗中。

许多天以来期待的诗句,终于听到了!这么多天以来,这句诗在地下组织骨干们的心中反复吟诵,早已经滚瓜烂熟。就在昨天,他们又把这个暗号的含义传达给了每一个分支成员。

他们虽然不知道这句出自后世的诗叫什么名字,可都明白这句诗的意义,它就是:解放!

……

很快,长江防线以北几百公里的长形区域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

电线杆被一根接一根地炸倒了。露天的变压器、配电箱被炸毁了。电力设备“滋滋啦啦”地喷着火星,就像节日里的烟火一样。电话线的杆子也被一棵棵地炸倒了。铁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黑影蹲在地上,吃力地转动道钉扳手,很快就拖走一根钢轨……

在清军驻地附近的市镇里,那些青楼妓院里,也冷不丁传出清脆的枪声,紧接着就是女人的尖叫……

今天是周末,那些昨晚来寻欢作乐、夜眠青楼的军官们,接二连三地被杀死在温柔乡里。

那些地下组织的战士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尽管他们拿着武器冲出家门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清楚自己将活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