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胡笳 >

第12章

胡笳-第12章

小说: 胡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小题大做?当初好心收留,现在却遭如此羞辱,妾怎么咽得下这口气?要不是老爷悉心栽培,仲道岂能被推为孝廉,卫家如此不知道感恩,恩将……”

“娘!”蔡琰觉得蔡夫人真的口材好,这也能联系在一起。蔡邕收卫仲道可是蔡夫人为了卫家的束修,跟好心一点关系也没有,更不要谈什么恩了。就像当年自己学校的老师说什么自己是红烛,也不以为然,她交了学费,老师也拿了薪水,谁也不欠谁,都是在尽义务罢了,何苦把自己说得那伟大?

蔡夫人看蔡琰开口了,也就住了嘴,以为她会说什么,结果她又低头吃饭去了,她又急了。

“琰儿,你不气吗?”

“为什么气?”

“这种身份也敢向你提亲,你不气?”蔡夫人觉得自己说了这么半天,她竟然当没听见,又快抓狂了。

“什么身份?”

“商贾之家,一门白衣……”

“我们也是白衣。”

“咱们哪里相同?我们六……”

“那是祖先,父亲的成就也是他的,与我无关。”蔡琰淡然打断。

“你是才女!”

“他是才子,父亲说了,他天赋不错。”蔡琰终于抬起了眼帘。

“可是……”

“琰儿,你喜欢仲道?”蔡圭含着筷子轻轻的问道。

蔡琰摇摇头,都没说过两句话,不过,她好像跟谁也没多说过几句话,告诉她只是不喜欢母亲说话的方式?句子太长,她会累,于是只摇头。

“琰儿,这是你自己的事,你不说爹娘怎么办?”蔡邕偷看了夫人一眼,鼓起勇气说道。

“老爷!”蔡夫人果然跳了起来。

“我才十一!”蔡琰轻叹一声,这些人着什么急啊!

蔡邕夫妇对视一眼,想想也是,十一岁着什么急?再想想又不对,十三、四成亲的又不在少数,现在卫家开了头,来求亲的一定会蜂拥而来,现在当然得让蔡琰开口,让他们做父母的怎么办,蔡琰的家,估计他们也当不了。

“十一不小了,你不说我们可再不问了,挑我们喜欢的人就定下来的。”蔡夫人语带胁迫。

“什么是好人家?”蔡琰想了想,看着这一世的父母。

“当然是门当户对!”蔡夫人抢先说道。

“要至诚君子。”蔡邕想想说道。

“要像羊大哥那么漂亮。”蔡圭撑着下巴说道。

“羊大哥哪漂亮?”蔡琰白了蔡圭一眼,完全理解不了她的欣赏水平,撑头想一下。

‘门当户对’她同意,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这个了,相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两个人可以减少夫妇之间的磨合过程,不会因为一些非感情的问题而产生的摩擦而影响感情;‘至诚君子’她有所保留,‘君子’这个在现代是骂人的话,所以还是算了,真的让她‘举案齐眉’她会死的。不过老爹说的,那就当是对人品的看重,也行吧;漂亮倒也是,起码从遗传学的观点来看,为了孩子的将来,父母的长相还是应该尽量的好一点。

“说话啊!光点头我们知道你想什么?”蔡夫人急死了,怎么生了这么个懒得说话的女儿,真是有什么事也被她急死了。

“你们说得对,照着选吧!”蔡琰慢慢吞吞的说道。

蔡邕夫妇和蔡圭仨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想到蔡琰竟然会同意他们仨人的观点?还没有任何的意见?他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也同意娘拒绝卫家?”蔡夫人觉得自己应该还是确定一下好了。

“哦,卫家是想要卤菜的方子,姐,你抄一份给他们就是了,告诉他们不用为了这点事就娶儿媳妇。”蔡琰才想起来,顺便说了下。蔡邕和蔡夫人脸都气白了,一时间同仇敌忾起来。蔡琰才懒得再说什么了,回房去洗澡看书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白天对纺车的一些心得体会她也得把它们记录下来,省得忘记了。

第17章 难缠的卫家

根据记载,我国传统的婚聘礼仪,最典型的是“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或称纳成、纳币)、请期、亲迎。

六礼是西周时就已确定了的,其内容仪注都比较复杂。但当时有所谓“礼不下庶人”的框框,并未达于民间。至汉代,六礼才开始普遍施用,但违礼之举亦不罕见。元始四年(公元4年),立王莽女王氏为皇后,仅有纳采、问名、卜吉及遣使奉迎等程序。东汉以后,社会动荡,婚姻仪式大为简化。

再说从周时就有了官媒制度,也就是说,如果有女儿的人家到了十七岁还没成亲或者定婚,就要到官家登记,由他们来指定人家,反正是不让人剩家里的。所以一般的人家,会在此之前自主的完成婚姻大事,省得为难政府,当然也是不敢太相信政府的眼光就是了。自己定下了,拿着双方的定婚文书到官媒那里登记注册就算是完成了一切古代的合法程序。所以并不是跟电视里说的,两人随便找个庙拜个堂就算是成亲了的。

这些事才十一岁身躯,纯现代灵魂的小蔡童鞋自然不知道的,在她看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她从小听惯的封建残余思想,是要批判的,当然如果不让她操心着急的情况下给她找个饭则她倒不太介意。

而卫蔡两家的折腾了半个月,竟然连纳彩都还没有搞定,纳采,也就是男家请人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相当于后世的提亲、说媒。我国传统上盛行包办婚姻,男女没有自主权。到了当婚当嫁的时候,男方家长便请媒人向早已物色好的女方家长提亲,表达想和对方联姻的愿望。

求亲之事愈演愈烈,每隔几天,卫家派的媒婆又提着大雁隆而重之的来提亲。尽管纳彩是婚聘的第一个步骤,也要携带礼品。先秦时就已经开始有了送大雁的习俗,所以这个仪注也叫“奠雁”。之所以用雁,是因为雁是候鸟,冬天飞往南方,夏季生活在北方,来去有时。纳采用雁,实际上是告诉女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应该像雁那样适时选择其所在。还有其它的纳采礼物,而且具有象征意义,如送羊表示“吉祥”、送鹿表示“福禄”、送胶、漆表示“和谐”,卫家的东西摆出来足有一里地去,这么走街过巷的来往几次,蔡家就被弄得快疯了。

正常提亲的步骤是先遣媒说合,两家都同意了,再才会双方父母见面,定盟婚约。不同意因为没有明确的表明,成与不成都有余地;当然如果父母早有结亲之意,也会于找一媒,来完成婚姻的手续。这些都全是建立在双方都有意的情况下,毕竟如果被拒婚双方的家庭都没面子。由此也知,卫家没经媒而自己冲到蔡家直接求婚已经落了下乘,被婉拒之后,他们其实应该就此罢了,大家保留一份体面就完了,可是他们却不肯,竟然正儿八经的找了一个大嘴巴的媒婆再来撞门。于是卫求蔡女成了吴地一景。

“卫家想干什么?不是已经把方子给了吗?老爷,我都没脸出门了,一出门就被人问,这么下去,琰儿还有谁家敢求?”蔡夫人都快气疯了。

蔡邕也烦好好的怎么就成这样了,蔡家一下子就成了全城的焦点,就算是在课堂上,孩子们都无心听讲,都用好奇的目光来看着自己,想知道这事会变成什么样,怎么办?

“去把二小姐请来。”想了半天,指指身边的那个丫头,丫头忙跑了出去,现在整个蔡府最镇定自若莫过于还在书房里的还在研究的纺车的蔡琰了。

蔡琰并没在意外面发生的问题,只知道卫家已经派人来说过几次亲了,但具体的她没问,她不关心这些,就像当初说的,她只注重结果。这些过程没有意义。她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改良纺车,她找了木匠看了,弄个皮带子带动转柄,连着踏板。这个速度快多了,但还是没把羊毛弄成她想要的像丝一样的细。蔡琰还围着纺车转,正在的考虑着要不要跟卫仲道谈谈,分锭看看能不能达到目的。也许,就这样纺成粗毛线也行,可以考虑织毛衣,可是她好像不会织毛衣。就看见别人织围巾送男友了,可是她从没那个心,当时想着买的多好看,自己织的怎么看也没机器织的细致,颜色配得好看,现在后悔了,早知道也俗一次就好了。

“小姐,老爷和夫人请您去内室。”小丫头强忍着笑意。

蔡琰没听清,想了一下,把锭子移了一下位置,她好像听人说过,改变间距是可以调整什么的,唉,真是没被人说错,自己就是‘不学无数’!

“小姐!”丫头加大的声音。

“哦!什么事?”

“老爷和夫人请您呢!”丫头笑意更深了,看着就是等着看笑话的主。

蔡琰的脑子还没转过来,想了半天才明白是什么意思,点点头,用布罩上纺车,默默的提裙去了后宅,丫头几乎是雀跃的跟在后头。

内堂还是保留着汉家的制式,没像外室弄得全是胡凳、胡桌子,本来蔡琰也跟大家一起睡榻,后来蔡琰知道有胡床这种东西后,马上要求换了。胡床跟后来木床差不多,至少在蔡琰看来,好歹也不是在地上睡了。但是在蔡氏夫妇看来,胡床哪有榻舒服。

蔡邕夫妇跪坐在小几边上,看脸色已经知道应该和婚事相关了。先不行礼,回头看着跟进来的小丫头,小丫头马上收回了笑容,垂头丧气的出去了,边上的下人们一看这情形,马上全退了出去,而且还知道从外面把门带上。

等人全退了,她恭谨的给父母请了安,跪坐在对面,等着他们先开口。

蔡邕夫妇已经习惯了,清清嗓子,“琰儿,卫家的事你怎么看。”

“你们问清楚没有,他们道底想要什么。”蔡琰觉得这些事有什么可问的,想也知道求亲是为了结为亲家,可是为什么?门第还是觉得自己有用?

“当然是你!这还用问?”蔡夫人奇道。

“为什么?为什么要我?”蔡琰强忍着给蔡夫人的那个白眼,克制的说道。

蔡邕愣了一下,这是什么问题?本就是一家有女百家求,这要什么理由?家族有脸面,女孩子只要不丑就成了,还用什么理由?

蔡夫人也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女儿为什么就不能问点她懂点的话。

蔡琰看看父母那表情也就知道他们不明白了,也就更别指望他们问点实际的问题了,想了一下,“简单一点说,我不介意嫁到商人家里,可是我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要我什么?是要咱们家的声望门第,还是要我本身?别告诉我是因为卫仲道喜欢我,我不相信。”

“为什么不相信?”蔡夫人不乐意了,自己女儿又不缺什么,凭什么不相信是因为卫仲道喜欢而这么做的?

“他才十三!”这次她还是没忍住,一个又大又白的眼球给了蔡夫人,蔡夫人想想也是,那个笨家伙怎么看也不像是有那心气的。

“为什么不介意到商家?”蔡邕想的是另一件事。

“嫁谁不是嫁?朝堂之上多少事儿,花哪有百日红?”蔡琰深吸了一口气,慢慢的说道。她相信蔡邕应该深有体会的,少年就得志,结果还不是被迫在这小地方躲十多年了。

蔡邕想了想,不再做声了,蔡琰的想法倒是让他有些警醒了,是啊,开始时,他并不看好卫家的亲事,蔡家还没落迫到要和商人联姻的地步。只是不想搞得太僵,毕竟卫仲道路是他最得意的门生之一。这么为难也是因为这个,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而闹僵,在尺度上不好把握,可是卫家却没这份自觉性,于是现在头疼的是被求的,而不是求亲的。现在蔡琰倒是给他了尺度,既然不介意了,那么就可以谈了。

“你要什么理由才肯同意?”蔡邕不动声色的喝了一口茶,此时既然蔡琰已经谈到理由了,那么就应该有答案。

“无所谓,说实话就成。”蔡琰更不以为然了,她希望直白一点,从古至今本来婚姻就是交易的一部分,她只是希望能把交易进行得公正公开一点,不想玩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

“这是什么话,难不成说因为想你回去帮着做生意你也答应?”蔡夫人急了,怎么也想不通,他们父女怎么会正儿八经的谈起婚事了。不是在想怎么拒绝的方法吗?

“真是这样,我就答应。”蔡琰笑了,真的想找个能当家理财的当家媳妇回去倒是真的中了蔡琰的下怀,那多好,进什么货,去哪赚钱,自己说了就能算,可比当蔡家二小姐好玩。

蔡夫人要疯了,女儿怎么会有这种低贱的想法,看向了蔡邕,希望蔡邕此时能起到父亲的作用,训斥蔡琰一下。

蔡邕则低头想着自己的心思。此时蔡琰心里怎么想,他倒是能摸倒一、二了,这丫头说白了就是怕了,估计是前些年的事儿蔡夫人跟他们说过,就让她记在心里了,于是不肯再找豪门世家了,生怕有个一的二的不好躲藏,虽然有些孩子气,但也是实在话,虽不在朝堂之上,政事他还是知道一些的,十常侍与朝臣之前的矛盾一触即发,谁知道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不管谁赢,一场腥风血雨的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