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天眼尘缘 >

第43章

天眼尘缘-第43章

小说: 天眼尘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游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 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为1700多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龙丹与礲髯老人师徒来到华山主峰的主持大殿,找到了主持萧云子。礲髯老人来过数次,自然与萧云子很是熟悉,多年来也保持着通讯往来。龙丹在老人的介绍下,自是认识了萧云子掌门 。而萧云子也是消息灵通人士,龙丹在武当和少林的种种事迹,也早就有所耳闻。当下就客气的接到了龙丹二人,并把二人安排贴当,二人就住了下来。
  华山派也是道教,基本上是与武当派同气连枝,只是所演习的功夫不同而已。武当讲究的是拳意,而华山讲究的是剑意而已。
  华山派以剑招威震天下,所以金庸小说里多次提到华山论剑的事情。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里还详细介绍了几次华山论剑的过程。就是现在的很多商业界人士也都取其涵义,在华山之下举行各种活动,名其曰华山峰会,大有新版的华山论剑之意。
  龙丹这次跟师傅来到华山,并没有急着演习华山的各种功法,而是静下心来,细细的游历观赏这华山景色。
  东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 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东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才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明代画家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像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芧洞、清虚洞、太极东元门等。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 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形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人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
  西峰海拔2082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 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永》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
  北峰海拔1614。9米,为华山主峰 之一,因之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中峰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小峰,古时曾把它算作东峰的一部分,今人将它列为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游人穿行其中,香浥禁袖。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儿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
  龙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五座主峰全部游览完毕,心中沟壑大开,心中浊气尽泄出来,打坐练功之时也觉得神清气爽。龙丹这才明真正领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含义,使龙丹对灵气的领悟又进了一步。
  
  第71章 华山剑意(下)
  
  紫霞功乃华山派镇山之宝,是华山派修炼内丹的快速功法,为长生不老之仙术,亦为道家技击之无上玄功,功成“罡气”贯注全身,穿经过穴,周天行走,可闭穴,移穴。全身不畏刀枪,尖锐之物击打,皆如触败絮,隔物传功,反震可抛敌万丈,炸碎脏腑,并可开碎裂石。紫霞功启于易理,源于无极图,无极为图,一分为二成阴阳;二分为四阳中阴。阴阳互相转化,互相依存,对立而又统一,即以说明宇宙万物化极变之理,也以此阐述武理与功法,上应天象,下应地物。
  历来紫霞功珍秘,非嫡传不得其窍,非华山本门不传。不过,现在的各门各派都已发扬光大为己任,很少有人再藏起来自珍,况且,华山派子弟为数众多,想保密也是很难。紫霞功以站桩功为基础开始修炼,以站桩调身,达到神、形、息、合一而悟到全真。例如全真祖师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阳为修炼大道,偏翘一足,独立九年。东临大海,未尝昏睡,人称为铁脚先生。邱处机真人赞之曰“九夏迎阳立,三冬抱血眠。” 具体修炼功法如下:1:站桩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形正中,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舌抵上腭,目视前方,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凝神定意,如此站立约1–3分钟。2:龙悬式:两手抬至腰际,插腰,手指自然张开,食、中、无名、小指等四指置于前腰,两手中指指腹放置于大横穴,两手拇指放置于志室穴。3:气旋式:腰部先向左旋转九回,即81次,成九九归元之数。
  紫霞功还有其他的辅助功法,如:无极桩,推山功,摩云手,拍打功,还有汤药浸泡之法。具体功法如下:无极桩:两膝弯曲下蹲,两脚尖内扣,十指抓地,重心落于两脚正中,膝部外展与脚尖垂直,裆部撑圆,头正劲直,含胸腰直,沉肩收胯,两臂屈肘,环抱于胸前,中、食指伸直相对,大母指上挑。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如握鸡卵,呼吸自然,由每次10分钟增至90分钟为度。龙扰身:双手上举,手心向后,然后下拉至丹田前,握拳,成双拳锋风持状,身体随下拉之势缓缓上升,至双腿伸直。双手变掌,成掌心向上,然后,内襄外翻,手心向外,向上成托天状,缓缓上推。随之,身体缓缓下蹲成马步。龙拔身:一起一落为一回,共做八十一回为度。意念由手掌—…丹田—…腿—–足,随上托下拉要有拉开、托山之意,同时体会内力之运使。
  推山功:两足左右分开,成马步,头顶挎坐,两臂屈肘握拳抱于腰际,拳心向上,目视前方,气沉丹田,而后座腿屈膝右拧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变拳,向左右推,右拳变掌,向后推,目视右掌;随之体向左转180度,成左弓步,左手向左推,目视左掌。如此,左右为一次共81次。双脚成前三后七之技击步,立于墙前或树前两掌按于墙(树)上,放松,含胸拔背,将丹田之气引至双臂及双掌,此时全身聚然一紧,迅猛发劲,将气集中一点,重心亦猛然前移,然后,重心下沉后移,准备第二次发劲,此功为81次为度。
  摩云手:屈膝成马步,两臂屈肘握拳抱于腰际两侧,拳心向上,目视前方。由右拳向上缓缓推运,拳高于肩平,拳心向下,左拳不动;随即右拳变爪,手指张开如抓东西一般,缓缓(用内力)抓掳至腰际变拳;同时左拳亦随之缓缓用内力推出,拳心向下,随即变掌后抓回,如此反复运81次。要点:呼吸自然,不可努气,同时腰如磨盘随拳爪回左右转动。由马步桩身体左转成前三后七之大虚大步桩式。双手随左拧身爪立于胸前,左手前,右手后成格斗式。目视前方,右爪变拳向前缓缓推进,拳心向下;左爪配合带至左腭下,拳心向下,右拳变爪,回抓带,左拳向前推进,如此左势做81式,随后,右拧身180度,成右大虚步式,按上法练习,亦81次为度,要求:脊柱正直,头有上顶之意,臀部有下坐之势,呼吸自然,意微注丹田。
  拍打功:身体平开自然站立,或成前三后七之技击步,全身放松,以自己双手掌或拳拍打身体,先自头、面、前胸、腹部、两肋、大腿、自上而下,依次拍打,力量由轻到重,从身体能承受为止,同时体会受击部位的松紧和反弹的力度。将上体露出,躺于床上,仰卧,意念集中丹田(3—5分钟)双手相叠,左手下,右手上,盖于丹田。以双手从丹田开始先顺时针,由小到大推揉81圈,正好遍布整个胸腹,然后再逆时针由大到小推揉81次,使气回归丹田,然后静养到丹田热为止。
  汤药浸泡之法:使气行透,功入内,肌肉富有弹性,加速功夫过程。食盐50克、丁香10克、白芷10克、川穹5克、地骨皮50克、虎骨20克、老桂木10克。将上述药加水煎之,水沸即用。方法为:用布浸药水,擦上身及双臂,到发红,发痒为止。
  龙丹熟记了这些功法以后,并没有去修炼,因为自己有师傅教的无上真气运行法就足够了。龙丹之所以学习,只是想了解了解,以便和自己的功法融会贯通而已。师傅让自己跟着游历名山名派,自然是有深意,目的就是让自己更好的修行本门的功法,以达到一个至高境界。
  既然来了,龙丹也就必须学点什么。龙丹虽已功夫在身,可是对剑术并不是十分的在行,虽然说武功一道,一通百通,毕竟有些招式还是很管用的。龙丹就虚下心来,跟萧云子掌门请教华山剑法。萧云子看在礲髯老人的面子上,自是对龙丹不吝赐教,再加上有武当少林两位掌门大事的前因,萧云子也就倾囊相授,把一身所学尽数传授了龙丹。龙丹有自己的功法基础,经过半年的练习,已经尽得萧云子的真传,把一套华山剑法练的绘声绘色。直到后来,龙丹与萧云子大师较量,萧云子竟然不是对手。使得大师感叹: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日,礲髯老人问龙丹:“龙丹,你的天眼外射到了什么程度了?”,龙丹说道:“有十几米吧,不过,跟萧云子大师练剑半年,悟出了不少的道理,天地灵气的吸收又进了一步。虽然外射的距离没有增减,可是看得更清晰了。原来只是对物体有个模糊的认识,现在能看的清清楚楚了”。礲髯老人大感欣慰,说道:“看来我这一步是走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