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 全 >

第333章

非主流清穿 全-第333章

小说: 非主流清穿 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死雅尔江阿也猜不到是死了两个儿子,哪个爹没事想儿子死呢?

    当胤礽让他坐下,又跑到到跟前,示意太监包围他的时候,雅尔江阿想,皇太子这是抽风了吧?

    胤礽道:“你要挺住……”

    “?”

    “德隆和阿尔塔都是好孩子。”

    “??”

    “他们……走得快,没受罪。”

    “???”雅尔江阿糊涂了,“我的太子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您给我个痛快成么?在行营里,汗阿玛什么都没说,就叫我快些来找您。到了您这儿,您又跟我猜迷。”

    “德隆和阿尔塔,八月二十三……一齐去了。”

    “去了?”雅尔江阿还是没反应过来,过了一阵儿,从胤礽同情的目光中醒过味儿来,“他们……两个?”

    尾音直翘。

    死一个吧,也不用这样急着叫他回来了,一块儿死了俩,这就属于比较严重的事故了。

    雅尔江阿身后的太监张起了手,怕他连人带椅子地咕咚后仰。胤礽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你还好罢?”

    雅尔江阿强笑道:“汗阿玛也是,这样小心,我又不是个瓷人儿,经不得事儿。”

    胤礽道:“我已备下了车,你不许骑马,回家看看罢。”

    雅尔江阿道:“还想见见皇太后她老人家的,现出了这样的事儿,也不宜见了。请太子代我向她老人家请安。”

    “这还用你说?赶紧的,回家看看罢,你们家里……”

    “臣弟告退了。”

    送走雅尔江阿,胤礽唏嘘一番。他也死过儿子,伤心也是难免,不过一次死俩还真是坑爹!尤其还死了个嫡长子,那是能够随便死的人么?死不起啊。疾步走到书桌前,抬笔就写信,汗阿玛,我家弘旦您可得看好了。出过痘的健康孩子都挂了,可见世事无常。

    写完信,礼部与内务府的人又到,九公主的婚期还有几天了。大家要最后敲定细节。九公主生母身份不高,所嫁又是汉人,听起来场面不会很大,然而又有象征意义,不得马虎。

    胤礽认真核对了步骤,见再无差错了,方道:“就是这个意思了,照着办罢。汗阿玛不在京中,大家多辛苦些,圣驾回来,也好知道咱们在京中办了差使了。”

    众人齐声应是。

    胤礽勾起了唇角,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处理九公主的婚事就比处理六公主的顺手多了。不是之前大家不配合,只是现在更顺手了而已。

    有个熟人好办事。皇太子越发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对了,虽然心里愧对汗阿玛。

    上头有人好办事,这是诸臣的心声。跟着皇太子办事,比自己跑去与人磨牙扯皮轻松多了。大腿要抱好。

    彼此心照不宣地会心一笑,礼部与内务府退下去忙了。胤礽还要接见下一批人。下半年还有一桩事要办呢,平郡王的婚期也要到了。

    ——————————————————————————————————————————

    平王的婚事在十月末,此时康熙已经回京,并且把在畅春园里的一家老小统统搬回了宫里居住。

    圣驾回来后,皇太子的日子却有些不好过。石文晟阴沟里翻船,参奏土司田舜年,结果没拿捏好证据,还把案子搞大,弄得康熙屡次下旨,九卿、科道、詹事、大学士都惊动了。胤礽的心情难免受到一些影响。

    再有,熊赐履请求回籍。熊老先生在京里当了许多年顾问,此时身体越发地差了,不想死在京里,情辞哀切地“乞骸骨”,康熙不得已,答应了。

    又有,康熙还计划着明年再南巡一回。

    样样都不如意,胤礽火气渐长的时候,平王的婚期也到了。

    胤礽因平王婚事想起了庆德:你这家伙,叫你去查的事情你到现在还没回复我啊!第二天就把庆德给拎了来。

    庆德很冤枉,即使是副职,只要在了都察院,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情也就都知道了。比如,全国上下官员挣点儿外块那是常有的,什么样的该管什么样的少挑刺,御史心里都有一本账。而且,御史一般盯着你的政治问题来参,家庭生活啊、人品下限啊、稍有啊都算不得太重要。

    这本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曹家现在是属于尚不可参范畴之内的。

    曹、李两家圣眷正浓,曹寅要做平王岳父,生了三个阿哥的王嫔还是李煦给介绍的呢,谁没事儿整他们的黑材料啊?要整,也要等到,咳咳,风向有变的时候再动手不是?现在打草惊,惹了这两个,跟皇帝告你一状……是吧?

    庆德摆事实讲道理,胤礽一句话把他给打回:“这么些日子,你就一点儿边儿都没摸着?”

    当然不是,庆德也是有答案的:“三织造在当地声望尚佳,尤其是曹寅,正奉命在刻《全唐诗》呢,这是件大好的事儿。呃,他们与当地士绅官吏处得不坏,御史、科道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重点来了,“亏空确是有的,只是究竟有多少,外人就不知道了。”

    又劝胤礽:“曹寅、李煦有亏空,谁不知道?驾是那么好接的么?脸面是那么好充的么?这些皇上都知道,所以皇上令这两人轮流掌管两淮盐政,以补亏空,老爷子心里明白着呢。”

    胤礽脸上各种颜色一轮转:“只盼汗阿玛心里明白,曹、李二人心里也明白才好!”曹寅一向对太子恭敬有加,胤礽也不想他落个没下场。

    曹寅、李煦明不明白,别人是不知道的,不过康熙是真的明白。笑到最后的人,必须是底牌比别人要多的人。康熙是个善于主动掌握大局的人,人家走一步看三步,他走一步得看十步。在江南放三织造为耳目不假,对三个耳目,康熙也不是完全听之任之的。

    这不,老爷子收到了关于三织造的密报。密报明确指出,除孙文成情况尚可外,曹、李两处皆有亏空,最诡异的是,曹寅还受康熙指派干点儿散财收买人心的事情,李煦做这样的事要少些,但是李煦亏得比曹寅还多!

    康熙皱紧了眉头,曹寅入京参加女儿的婚礼,自然是要递牌子求见的。康熙不免又嘱咐了一通:“朕明年还要往南边走走,你这样,如何令人放心?又有,李煦的亏空比你更甚,你与孙文成当好生说说他。”

    曹寅不免汗流浃背,叩地谢恩,又说:“主子南巡,奴才等无不欢欣雀跃。奴才填补的亏空,已见成效。只因盐政上积弊已久,求主子再宽延几年。”

    康熙缓了表情:“朕要不想宽囿你,就不会提醒你了。要仔细。”

    得了康熙变相的承诺,曹寅放下心头大石,只听康熙又道:“不说这些了,你是来送嫁的,要有好心情才是。”

    说到这个,曹寅再次感谢皇恩浩荡。平郡王福晋的含金量比皇子福晋还高,这样的好事落到曹家头上,怎能不感激呢?“主子之恩泽,奴才感铭五内,自当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作者有话要说:

    越写越觉得不管最后谁上台,都要先解决银子的问题啊

只管稳坐钓鱼台

“新娘子可真标致啊!”说这话的是佟佳氏,呃,安王继福晋。她丈夫比较招康熙烦,近来又病了,于情于理她都要在家里照顾丈夫,很少出门,也就没见过曹佳氏,今天这是头一回见。

    周围的福晋们一齐应声称是,淑嘉也笑道点头:“皇太后祖母也是这样说的,当初一看到这孩子,皇太后祖母就喜欢上了呢。”

    她们这是在平王的婚礼当天,跑过来看新娘子来了。

    平王婚礼很热闹。

    按着规定,郡王的婚礼规格也是有法定标准的,下聘用什么样的礼、仪仗用多少人、喜宴开多少桌……这些都是明文规定好了的。别说铁帽子了,你就是金帽子,想逾制也要悠着点儿。是以,平王的婚宴还是按照规定来的,但是法律能够限制婚礼的规模却限制不了来宾的等级。

    平王之婚,冠盖云集。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平王都是个需要结交、值得交好,也比较容易亲近的人——这孩子年纪小啊。

    京中皇子、铁帽子王、亲王、郡王、世子、额驸能到的都到了,康熙家的儿子们特别凶残,光他们兄弟就坐满了两桌,还不包括年纪太小在宫里不能出来的。最囧的是太孙殿下与其兄长、堂弟们号称与讷尔苏是同学,也要来凑凑热闹。到了贝勒、贝子这一级的,就要看你与平王府的关系远近还有你本人是否给力了。到辅国公以下,想混张门票都困难。这是自家宗族。

    还有满汉之臣,在京中的蒙古人,他们也是要看关系与背景,想挤进去讨杯喜酒都困难。

    来得人地位都不低,与主人家也就开得起玩笑,不至于不敢打趣。是以平王婚礼倒比宫里的婚宴更有气氛。

    男人们到了,自然也少不了女人们。她们关注的重点与男人们又有所不同,男人们想的是结交。女人们更多的是来凑热闹、评估与八卦。

    近期京中一大八卦就是一平王的婚事。第一个要八的就是新福晋的出身,开国至今也没有包衣出身的元配福晋,这是其一;曹佳氏之父居于江南肥缺,曹家又是皇帝亲信,这是其二。第二个要八的却是平王府居然接受了,考虑到这是康熙的意思,大家又把皇帝的心思给猜了一回。皇帝是怎么想到的呢?听说皇太后也挺喜欢这新福晋的,宫里主子们也都说她不坏。

    接下来就是品评从金陵送过来的嫁妆。

    婚前送嫁,十里红妆。

    这个家俱的样式与京里不同,那一抬首饰看起来好精致啊!南边儿来的缎子花样就是好看……

    以上种种加起来,让京中贵妇们对曹佳氏的好奇之心都快爆了。曹佳氏被指婚后,在京中也是深居简出,见过她的人并不多。能早一刻见到真人,大家自然是迫不及待。

    一见之下,先前没见过曹佳氏的算是大开眼界了,口上夸着,心里也不由叹服了:先前还道皇上怎么挑了个包衣家的女孩儿,简直是给平王难看,如今一看,姑娘也抬了旗,样子也很不坏,倒是能配得上了。

    曹佳氏红着双颊端坐在床上,被福晋们看得有些不自在。奈何这种时候,大家来是给她面子,太子妃又率众皇子福晋杀了进来,加上各铁帽子王福晋、又有福王福晋、安王福晋等,她必须承这个情。

    讷尔苏的辈份不高,皇子们是他的祖父辈,光看辈份曹佳氏也得老实坐着由她们品头论足一番。还好,她们说的都是夸赞她的话题。

    还好,纵使是宾客,也不能打扰新娘子太久,进来看了一回,说了两句话,她们就开席了。曹佳氏只觉得脸上都要笑僵了,垮了笑容,又抖动了一下双颊,方觉得脸上的肌肉又是自己的了。

    陪嫁的大丫头走了上来:“姑娘……呃,福晋,奴才给您拿点儿点心来垫垫?”

    曹佳氏穿着厚重的大礼服,转脖子的动作都有些机械:“拣没味儿的给我一小块儿。”

    丫环把点心掰成小块儿,小心地拿碟子托着点心,一点儿一点地放到曹佳氏的嘴里。又捧了茶来,曹佳氏只喝了一口:“就这样罢。”又检查身上有没有掉点心渣子,再整理妆容。

    一切收拾好了,曹佳氏又问:“明儿打赏的荷包再点一遍。”大丫头亲自点了一回,拿托盘捧出:“都在这儿了,昨儿点过的,又加了十个备用的。”曹佳氏又把今晚到明天要走的程序默念了一回,确定无误了,便垂目坐等讷尔苏在外面应酬完了回来。

    淑怡作为裕王府的女主人,此番也是出席婚礼的。只是周围人多,淑嘉也不好与妹妹多说什么。真想说话,还不如等淑怡进宫的时候,姐妹俩找个地方好好聊一聊呢。

    说是喝喜酒,住在宫里的人也只是意思意思地吃了一点儿。不是平王府的厨子们不好,而是……太子和太子妃提前离席。

    外面太子先推说到了年底,不敢在外久留,还要向康熙汇报婚礼进行情况。又打发人到后面叫太子妃:“皇太后祖母还等着你回去说说新娘子呢。”

    弘晰与弘旦颇为留恋,这两个人,一个是出宫的机会少,另一个即使出宫也多在御前转悠,少见这样的场面。

    弘晰察颜观色的本事不赖拉着讷尔苏小声道:“玛法指的婚,你高兴点儿啊。”弘旦听了之后拽着讷尔苏的袖子把他拉低了,附耳道:“不是跟你说过了么?宫里见过的人都说,模样性情都做得福晋。她又抬旗了,玛法也是有考量的。”

    堂堂铁帽子王取了包衣女,讷尔苏接到旨意的时候就懵了,懵了之后还得谢恩。哪怕曹佳氏已经抬旗了,讷尔苏也欢喜不起来:老丈人一家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