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以痴为念 >

第9章

以痴为念-第9章

小说: 以痴为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贞大师沉吟片刻后,一开口。就让黄清月犹如兜头一盆凉水。因为慈贞大师只说了八个字:“这件事,我解决不了。”就在黄清月连自杀的心都有了的时候,慈贞大师又说:“但是,我有一个思路。”黄清月对这种大喘气般的说话方式。既恨又爱。

    黄清月努力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下大起大落的心情。先没有急着去为这个思路是什么,而是问到:“大师,恕小子愚钝。生怕理解不了你等会儿要说什么。所以,咱们能从头说吗?”

    慈贞大师宽厚的一笑,说:“有何不可,只要施主不嫌老衲啰嗦。”

    黄清月连忙表态:“不嫌,不嫌。大师慢慢说。”

    慈贞大师略微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道:“阿弥陀佛,这要从本门的起初开始说起了。事关本门一些隐秘,老衲在有些地方会言语不详,还望施主海涵。”见到黄清月表示没有关系,慈贞大师才继续说到:“本门始祖本是一佛门沙弥,从小被一扫地老僧收养,一直在寺庙里生活到了二十多岁。其间少有娱乐,只有满院的经文陪伴着他。好在始祖天性聪慧,年纪不大就将那些经文记得七七八八。由于扫地僧在始祖不到十岁就圆寂,寺院中再无一人关心他,和他说话,虽然还不至于被排挤至饿死,但是也养成了始祖内向木讷的性格。”

    “由于寺中主持不善经营,寺院本身也不处于名山大川,所以渐渐香火断绝,寺中僧人只能纷纷离去。没有办法,二十几岁的始祖只能独自下山,算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繁华世界。但是始祖看见的不是尘世间浮生若梦的奇致景象,而是民众背后的心酸挣扎。始祖开始思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民众脱离苦海,但是那时的始祖除了一肚子经文,其他一概不知。在尘世间飘离了十年,随着对世间的日渐了解,再来对照以前所学的经文,始祖发现已经不可能解救民众于苦海,于是逐渐死心,只能麻木地在尘世间随波逐流,内心深处的理想只能偶尔在梦中出现,而且频率也越来越低。”

    慈贞大师说到这里语气唏嘘起来:“然后中间出了一些变数,使本门始祖放弃了麻木的生活,从沉沦的泥潭中挣脱了出来。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一条路。过后的几年中,始祖足迹遍及天下,始终在寻找着自己的路。也算天可怜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始祖救了一个险些被野兽吃掉的和尚,于是跟随那和尚回到他所在的另一座寺庙里。”说到这里,慈贞大师有些感慨地对黄清月说:“你完全无法想象,本门的前身,就是在不到三间茅草房,连大雄宝殿里的佛陀泥像都垮了半边的地方,以及一个中年和尚,还有一个瘸了一条腿的老年和尚两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一切的起源,也处于一场意外。”

    原来是那位始祖是个做事认真的人,既然决定了要在此处落脚,就不会放任着自己处于如此破败的地方。好在这座破落到不行的庙宇处于大山之中,庙中工具也还算齐全,于是那位始祖绝顶自己动手,对庙宇进行修缮。这一念改变了那位始祖的命运,也改变了周边百姓的命运,推而广之,更是即将改变黄清月的命运。

    因为在修缮的过程中,那位始祖发现了一摞兽皮,以及一些钱财。兽皮上写满了文字,经过始祖的辨认,是道家的一些修炼法门;那些钱财也不多,但是足够那位始祖和那个瘸腿老僧节俭生活数年。那位始祖实在是应该感谢自己漂泊十几年的生活,才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至少除了佛门经文上的字迹以外,又认识了很大一部分其他的字,毕竟熟读经文不代表你就是识字,因为那些经文是始祖硬生生背下来的,没有人指着其中一个个字迹教授始祖每个字该怎么读,代表什么意思,他也只是以前通过其他僧人的嘴中,了解了那些经文的大概意思。还要感激那位瘸腿的僧人不是一个勤快的人,不然如果被他发现了那些道家法门,因为他的不识字,说不定就将那些兽皮拿去换钱了,因为那些兽皮上的字迹,竟然是用烫金的方法烫在兽皮上的~~~~~~~~也就是说,那些字很值钱。(未完待续。。)
第二卷 黄粱一梦 第五十七章
    慈贞大师的眼神,用平凡的言辞已经无法形容,但是可以勉强说出来让大家想象一下。那双异常明亮的眼睛中,投射出来的是极致的悲天悯人,是对大众所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是一种燃烧生命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的人道关怀,更是一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坚定。总之,在那双眼睛中,你能看见人世间

    所有的美好,看到人性的光辉,就是看不见一点点的阴暗面。

    黄清月震惊了,他完全无法想象作为人,能够无私到这种地步,传说中的圣人也就不过如此了。“难道眼前的这个,就是活着的圣人?”黄清月自己问自己,得不到答案。但是无论如何,黄清月都不相信,世间会存在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大奸大恶之徒也喜欢伪装成圣人般的面孔,也尤其善长于伪装成大公无私的样子。

    得不到肯定答案的黄清月决定不急于向慈贞大师请教问题,他还需要观察,需要揣摩,需要看清楚这个法号慈贞的大和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低声向杨薇沐宣等人交代了几句,黄清月带着众人,来到慈贞大师面前,静静的看着大师继续手中的工作。好不容易,等大师在这个患者身上施针结束,黄清月上前施礼到: ;“大师,听闻您慈悲为怀,并且妙手回春,小可特意带着妹妹前来求医,还望大师施以援手,以解舍妹痛苦。”

    慈贞大师回过头来。看了看有些不好意思的杨薇,又看了看一脸诚恳的黄清月,单掌竖起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我观女施主面色,此病不似急症,而老衲周边却尽是命在旦夕之人。要是施主不急于他往,且在附近逗留几日,等待老衲略有空闲之后,一定为令妹尽心查看一番。”

    慈贞大师这番话说来,语气平和,不疾不徐。就像你在路边遇到一个陌生的老人问路。既不过分疏远,也不过分热情。但是黄清月却从慈贞大师的眼中,看出了人家早已对黄清月等人的伎俩了然于胸,只是人家慈贞大师厚道。不愿意把话说明而已。其实也好理解。作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名医。一个人是不是有病,看上几眼就会心中有数,何况是杨薇这种面色红润到远超旁人的女子了。要是这都能看错了,那慈贞大师倒是坐实了浪得虚名的名声了。

    黄清月看慈贞大师说完后,又宣一声佛号,便自顾自抢救病患,不再搭理黄清月这几个人,到让黄清月等人一时之间很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众人商量了几句,便决定在这里呆上几天再说。沐宣和其他几个手下,不知道出于什么心里,或者是单纯的感佩于慈贞大师的人格魅力,将身上的装备随便在地上堆了,挽起袖子开始帮助慈贞大师将满地的病人抬到大师身边 ;再按照顺序放好,以方便大师下手,那边杨薇也积极的行动起来,帮助难民中的妇女和儿童,到不是说能起多大的作用,至少能表明一下姿态。

    黄清月看见大家都找到了事儿干,自然也不好意思闲着,于是不顾杨薇和沐宣到反对,也站起身来,在慈贞大师身边转来转去,看见需要帮助的难民就搭上一把手。期间慈贞大师一直显得很淡定,对黄清月等人的这番作为既不赞赏也不冷遇,只是在黄清月从轮椅上站起来的时候多看了两眼,表现出了一定的惊讶,仅此而已。

    暂时不去说杨薇、沐宣等人尽力帮助这些难民,有几分是作秀,又有几分是真情实意。只说黄清月本人,却从最开始的做做样子,慢慢变得全情投入起来。也不全是因为难民们实在可怜,引起了黄清月强烈的同情心,虽然黄清月内心确实充满了同情,但是也不至于让自己变成一个搬来抬去的小工。所以,对黄清月起到极大影响的,还是慈贞大师的高尚品格和极致的人道主义关怀。

    因为黄清月在慈贞大师身边已经呆了一个月了,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足够黄清月基本看清一个人到底是个什么货色。一般的演员在别人极力的专注中,扮演一个角色长达一个月之久,多半会露出破绽,就算这个演员不是一般人,而是影帝级别的牛人,也请不要忘了,那位台下极力关注的观众也不是一般人,而是眼光极其犀利、感知极其敏锐、甚至于能大致感觉他人情绪的骨灰级影评人。黄清月自信没人能在自己这种强度的观察中还能掩藏自己……好吧,世事无绝对,要是真的出现了传说中那种极端概率问题,那也是命,黄清月认了。

    在黄清月看来,如果是别有用心之人,肯定要利用自己广施恩惠,人人感恩戴德的时候,进行一些和治病救人不一样的工作。如果是想为了某个势力招兵买马,那就要巧施引导,让难民对现在的生活极度愤怒,然后对某个势力莫名向往,才能为接下来造势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是乘着天灾传教,扩大本教的势力,就要在救治的过程中宣传教义……总之,不应该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黄清月在前世时,极度反感个别教派,总是在大灾大难时,派出人手,于受灾民众中间宣传所谓主的福音,什么你们天生就有罪啊,现在就是在赎回前世的罪孽啊,什么你之所以这么倒霉就是不信主啊,信主的就平安无事,不信的就鸡犬不宁啊…………等等等等。挂着救济民众的幌子,行的确是邀买人心,乘势扩大影响力的卑下勾当。如果慈贞大师是个这样的人,那么,就算他手里掌握着黄清月急需的东西,黄清月也不会看上他一眼。

    而总是平静救人的慈贞大师却从不干这些,观察病患状况以后。该扎针扎针、该正骨正骨、该推拿推拿、该上夹板上夹板,从不啰嗦,仿佛那些病患过后一句感谢的话,就能给慈贞大师带来莫大的快感。遇到精神状态过于畸形的,慈贞大师也只是以劝慰为主,在导人向善的同时,鼓励难民们积极自救,对未来乐观以对,除了口中宣的佛号,对佛家教义只字不提。黄清月心中忍不住想:“这是个多么失败的和尚啊!放着这么大好的机会而不去利用。派他出来的那座寺庙的主持。简直是瞎了眼。”但是为什么,黄清月的心中,有些肃然起敬呢?

    “难道这个人真的没有其他目的?”黄清月心中忍不住第三十七次问自己:“难道他真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难道在我有生之年。还能亲眼见证一个圣人的存在?”黄清月疑惑了。混乱了,三观都为之动摇。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能让一个人在衣衫褴褛、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平静地治病救人?要知道身处在难民之中,慈贞大师也和那许多的难民一样,是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慈贞大师是人,并不是神,长时间没吃的一样会死人,要不是“神威镖局”总是能及时将食物送到慈贞大师手上,恐怕这个圣人现在已经只能让人民缅怀了。而且身处这样一种境地,一旦难民因为什么事情开始大规模的骚乱,以慈贞大师这种小胳膊小腿的样子,只怕转眼之间就被流民潮淹没了。

    但是不管黄清月如何疑惑,在慈贞大师的影响下,黄清月干起活来,越发的投入,从被动已经开始向主动转变。所以说,跟好人就学好人,这句老话是多么正确啊。这不,沐宣他们刚从远处搬来一个左大腿乌青肿胀,并且成不正常扭曲的男子,轻轻放到慈贞大师身边,大师一时间手中还有别的工作没有完成。黄清月这时主动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搭在这人手腕上,当然这是为了装样子,黄清月并不懂号脉,只是为了便于自己施展感知力探查这人的身体情况。稍顷,黄清月收回手,对那人说:“你就是左大腿腿骨骨折,只是因为没有及时施救,所以引起的炎症开始腐烂你的肌肉,并且已经有些扩散的趋势。别的我不敢保证,只能为你接骨,再除去腐肉,接下来再让大师看看吧。”那人忙不迭点头,口中道谢不止,黄清月拍拍那人肩膀,说:“有些疼,你忍着点。”然后示意沐宣帮助自己封闭了这个人的血脉和几根大筋,让此人不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也不会因为疼痛滚动而影响自己下手的准确性。做完准备工作以后,黄清月用手中银质的小刀在那人腿上乌青处连下三刀,三股乌黑得有些发臭的血液顿时喷了出来。黄清月这三刀下得极其讲究,及不会伤到患者,又能最大程度放干净污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