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发行狂潮 >

第19章

发行狂潮-第19章

小说: 发行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月××日

沿江晚报发行部

关动荡在文件里看了好半天,才在第三作战小组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们这一作战小组的组长是高显,负责东赤市的开发,关动荡这时才对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有个大体上的了解。从方案上看,林正南和自己同一个组,方明亮则分在第一作战小组,竟然是一个副组长,这让关动荡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看完后,关动荡感觉这方案里好像少了什么,他再仔细看了一遍名单,发现上面居然没看到杨怀庆的名字。

不知什么时候,吴瑞年已经坐在了主席台上,并开始了他的讲话。关动荡合上手里的文件,专心听着吴瑞年传达此次会议的精神。吴瑞年先将这次春季作战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然后将文件放在一边,大声地说道:

“各位站长,我在这里郑重强调一下,我们要不惜一切打好这一仗,因为这一仗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沿江晚报的生死存亡。希望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一切以春季收订工作为核心,不允许任何环节上出现失误。还是那个老原则,谁出问题谁负责。大家要以长远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现在沿江市确实只有我们一家自办发行的报纸,但是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第二家,甚至是第三家,我们要在这种情况还没发生之前,就将自己做大做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大家不要以为我这样说是耸人听闻,据报社传出的最新消息,我们省委机关报的周末版正在酝酿改办一张小报,而且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事实,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大家既要有危机感,又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好,做扎实。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各位,现在在坐的许多站长,你们的业务能力离我们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希望你们能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要整天沉迷于打牌赌博,喝酒享乐当中,到最后把自己的位置都玩丢了。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我们这次新招进来的一批站长当中,就有很多高学历、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有了这些人才作后盾,我们将在发行部实行末位淘汰制,从这一次春季大会战就开始实施,希望你们各位好自为之。到时候,我这里可没有后悔药卖给大家。”

说到这里,吴瑞年停了下来,端起他手边那个硕大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接着说:

“会议完了后,你们各人按照文件上的分组情况到各个小组里面去,具体的工作由你们的小组组长负责安排。各个小组要针对这次春季收订大会战的部署拿出你们的具体方案,并进行研讨。方案一定要具体、详细、务实。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休息一会,然后分组讨论。”

趁着休息的间隙,关动荡和林正南一起找到了杨怀庆,问了一下他的情况。原来他的工作发行部早就作好了安排,早上吴瑞年第一个就找杨怀庆谈了话,将他安排到发行部零售公司抓零售工作,所以这次春季会战中没有他的名字。

第2节

在外埠开发人员出发前,吴瑞年将参与三个地方开发的人员全部召到了发行部,亲自主持召开了一个总动员会,并在动员会结束以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赠书仪式。他将三个开发小组的组长顾守城、向东英和高显分别请到了主席台跟前,一人赠送了两本书,要求大家在今后的开发工作中,以书中的精神为指导,并在实战中共勉。当得知六本书的名字后,关动荡觉得啼笑皆非。吴瑞年赠送给顾守城的两本书,表面上看还过得去,一本是《市场营销实务》,一本是《官场孙子兵法》。但是他送给向东英的两本书《道德经》和《资治通鉴》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送给高显的两本书则更是让人揣摩不透。关动荡清楚地记得其中一本书是《论现实主义》,另一本则是《论持久战》。这两本书可以说和报纸的发行完全不搭界,吴瑞年在这个时候送高显这样两本书,难道说其中还有什么别的深层含义吗?关动荡不得而知。

在关动荡对此事大惑不解的时候,高显也在琢磨吴瑞年此举的真正用义。当然作为这两本书的受赠人,高显并不像关动荡一样对此事完全懵懂不知。对于吴瑞年这种怪异的举动,他多少还是能猜出他的真实意图的,据高显的初步判断,吴瑞年这样做,无非出于两个目的:

其一,目的在于提醒高显要面对现实。因为对于这次春季大会战的安排,高显多少还是有些情绪的。撇开向东英不谈,单看自己和顾过城两个人要去开发的地方,就可以看出自己和顾守城在吴瑞年心目中的地位优劣了。虽然同为即将要开发的区域,东赤和高勃两地是不可比拟的。东赤是什么地方,全省最穷的地级市;而高勃呢,素有省内汽车城之称,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都要百倍地强于东赤。自己去东赤的开发,迟早将人累死了还不说,最后还落不上个好。甚至还有可能将一世英名葬送在开发的路上,这是高显最为担心地。当然高显并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只是有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万一东赤完全没有市场,自己的结局可想而知。为此高显在吴瑞年找自己谈话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对此,吴瑞年很不高兴,但还是强压着自己的怒火给高显做工作。吴瑞年之所以这样火冒三丈,是因为一来高显一直高居发行部主任助理的位置,现在刚拿到了转正指标,就敢违背自己的意愿,这让吴瑞年不能接受。二来现在吴瑞年由于发行部快速发展,他在报社的地位日益稳固,权力欲也在无限地膨胀,也容不得下面的人说不。

当然,对吴瑞年的第二个目的,高显还是有些吃不透。吴瑞年是在提醒自己注意维持他和自己的关系呢?还是在提醒自己在东赤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和吴瑞年共事之后,高显逢年过节也都到吴瑞年那里走一走,联络一下感情。旧年里因为家里有一点小的变故,手头略紧了一点,过年去吴瑞年那里玩时给他送的礼就比以往轻了些。当时高显就感到吴瑞年有些不高兴,然而那种情况下又无法向吴瑞年解释,大过年的我高显总不能到上司面前叫穷吧。而且旧年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那时正是确定转正人选的时候,为此好多站长为了转正指标将自己的年终奖全部拱手送给了吴瑞年,那每一份年终奖都是大几千块。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将吴瑞年的胃口搞大了,因为年前高显也拿到了一个转正的名额,吴瑞年不会是认为我也应该将年终奖送给他吧,那可就太过分了。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这个指标都是自己应该得到的。首先当初吴瑞年请我进沿江晚报发行部时,我们事先就有约定,能够转正是我进来的前提。其次我们可以在发行部试问一下,在站长一级的人当中,有谁能说对晚报的发展贡献比我大,我是在报社领导那里都挂了号的功臣,因此与公与私我都可以得到一个转正名额,凭什么我还要拿钱去买呢?

此刻,高显坐在车上,手中拿着两本书,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起自己走进发行这一行的过程,心中不由得很是感慨。命运可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自己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企业上班,本以为这一生可以像父辈们一样,过一份安定的生活。没想到碰上改革大潮,原本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倒闭了。刚失去工作的高显很是郁闷,在家人劝说下外出旅行散心,没想到在火车上意外碰到了也在外旅游的吴瑞年。那时的吴瑞年也很不得志,正利用休年假的机会到处闲逛。因为两人都是孤身在外,又是老乡,且同病相怜,所以相遇后一拍即合,聊得很是投机。因为年轻义气,他们很多的生活看法也相同,到分别时就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言明今后有机会一定相互关照。

没想到事隔好几年后,吴瑞年还真是有了机会。他趁报社改革的东风,竞聘发行部主任一职,居然出人意料的脱颖而出。当然这种脱颖而出说是出人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当时在报社里面,人们都认为发行是个求人的苦差事,所以没多少有实力的人竞聘这个岗位,吴瑞年根本也就没遇到什么强劲的对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可以说是捡了个漏宝。竞聘成功后,他急需用人,便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了高显,那时候高显已经在一家公司做到了中层管理,对吴瑞年的事业半信半疑,吴瑞年好话说尽才将高显挖了过来。也该得吴瑞年时来运转,有了高显等几个得力干将的加盟后,原本不起眼的发行部竟然让他一下子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恰便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等后来报社的职工发现发行部主任是个肥缺的时候,吴瑞年已经成了气候。发行部这些人也都是当初跟着吴瑞年一起打天下的一帮人,其它人想接手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到这里,高显不由得想起了当初到发行部和吴瑞年一起打天下时的情景。发行部初成立的时候也是举步惟艰,当时的吴瑞年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他放下架子和发行员们一起投递,一起订报,甚至是一起睡地板。那时的他有一颗做一番事业的雄心,也有一股做事业的狠劲。吃得了苦,也落得了一身的病,他现在的胃病也就是那个时候没日没夜的工作时落下的。

可是随着发行部的壮大,吴瑞年在报社地位的巩固,他开始变了,变得有些贪婪。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在火车上和高显一起指点江山、抱负满怀的人了。他开始在发行部翻手云覆手雨地玩弄权术,将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一帮兄弟们玩弄于股掌之中。原来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被他演化成了受贿索贿的行为,就拿这次报社给的几个转正名额来说,就高显知道的,除了发行部两个副主任,一个财务主任各拿了一个名额外,其它的名额都被吴瑞年做了交易。虽然这件事情做得很隐秘,他只安排了顾守城一个人帮他操作,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部分人终究还是知道了他们之间的阴谋勾当。吴瑞年让顾守城在站长间放风,只说是转正指标快敲定了,现在正在研究中。顾守城却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给和自己关系好的人点水,让他们给吴瑞年送重礼,借以得到转正名额。

这样下来,除了高显名额是当初吴瑞年有承诺而不得不给的外,其余剩下的指标就被吴瑞年货币化了。这一次,就连向东英也没有得到转正的指标。这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意外,因为在发行部里,向东英可以说是对发行部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半片的城区站都是在他的一手安排下成立的。但是这就是事实,向东英虽然心中很不满,但也没办法,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吞。对于转正指标的分配,吴瑞年自然有他自己的一套冠冕堂皇的说法以应付报社的审查。

想到这里,高显的耳边忽然响起歌声。他暗自收回了心神,举目一看,原来是这次参与东赤开发的人员正在车上唱歌,显然旅途的乏味让这些年轻人有些耐不住寂寞了。

高显巡视了一下车厢里面的情景,发现大多数的征订员都有些兴高采烈,只有林正南和关动荡一言不发地望着窗外。林正南可能是因为年龄大了,不愿参与,可是关动荡呢?好像是心事重重的,不知在想着什么。听吴瑞年介绍,这个关动荡在征订和带队伍上面都还是有一套的,不知道真实的能力怎么样。今后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还要依靠这两个半路出家的人,其它的人好多是自己在各个城区站点的将,他多少都有些了解。他们有的是站里的征订骨干,有的是站里的班组长,这些人,征订上可能都是一把好手,但是要谈到管理能力,就略显得欠些火候了。

高显重新将这二十来号人在心里过了一遍,心中便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工作将怎么开展。两个月的开发时间,应该说还是很紧张的,自己不能马虎大意。毕竟现在自己也算是报社的正式职工了,虽然在报社其它部门的人眼中,这只是个二级指标。但是无论如何,报社的发展和将来都已经和自己休戚相关了。

第3节

蓦然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小城市,关动荡还真是有点不适应,心中总觉得有些什么东西牵牵挂挂的,放不下。虽然关动荡自认为还是比较能够适应环境的,以前也曾出过门,在外旅游什么的,可是那时候的心态和这个时候还真是不一样。一来现在自己是有家有口的人了,妻子儿子在沿江市,不知道会生活得怎么样,他多了一份牵挂;二来这次随队来东赤开发,对关动荡来说有一点孤注一掷,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会是什么,一种对前途的担忧困扰着他,让他有点惶惶不可终日。可是既然来都来了,厂里停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