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满清故事 >

第7章

满清故事-第7章

小说: 满清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瞪了他一眼,站起来说:“再见!”

  走在路上,我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感受,心里惶惶的,既紧张,又似乎还有一丝的甜蜜。我这是怎么啦?我是爱威博的,我怎么能对不起他呢。

  我心情复杂的回到了宿舍。

  过了一会儿,佳佳和晓莉也回来了。刚进门,晓莉就向我竖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佳佳拍拍我的肩膀,忧虑的说:“婷婷,小心别把自己赔进去!”

  我点了点头,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我忍受不了内心的折磨,晚上回了家。

第十一章 明将李成梁(下)
戚继光用了10余年时间平息了倭寇,而李成梁,镇守辽东30年,打了无数次的胜仗,却最终没能消除北境的诱惑,反而造就了明帝国的克星努尔哈赤。究其原因,应该有两方面:一是李成梁本身的能力原因,他只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不是一个精明的战略家,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却不定改变一片土地的命运。

  二是李成梁故意为之。自古以来,文官主和,武官主战,为何?有战争才有武官的立足之地,以战争发家的李成梁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很快平息北境的战争,李成梁就不会有“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了吧?想那戚继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后也没能封侯进爵,很快就被朝廷遗忘了。只有一直使自己处于重要的位置,才能长久的得到朝廷的重用,这可能才是他的真实想法吧。

  要想知道他真正的想法很困难,事情发生的几百年后,我们无从知道是他的能力问题还是他有意为之。

  1573年,建州女真不断侵犯边境,明朝为了加强对建州女真的控制和防御,除继续修筑辽东长城外,还采纳了李成梁的建议,开始修筑宽甸六堡。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六堡成后,李成梁又以此开市,和少数民族做生意。这样做,首先是缓和了当时明朝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另一方面,开市带来的可观收入也给辽东士兵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修建宽甸六堡其实就是重新在边境上修建了一个镇。这就像是一道大墙,完全阻隔住了明帝国与墙另一面的努尔哈赤。任努尔哈赤在墙那边疯狂地发展,这面始终得不到太重要的信息。

  1606年,这个地方已经有住户六万,二次出任辽东指挥官的李成梁又废除了六堡。原因是努尔哈赤崛起了,六堡是孤地,很难防守。

  于是,宽甸六堡被撤,六万多户人家从那里撤进辽东。有的人因为不愿意离开就被李成梁像杀猪一样地杀掉。宽甸六堡废除时正是努尔哈赤快要有实力向明帝国开战的时候。

  我们现在无法猜透,李成梁怎么会和努尔哈赤这么有默契,他就像是努尔哈赤肚子里的蛔虫,努尔哈赤想要崛起,他就修一道墙不让明帝国看到,努尔哈赤想要与明帝国开战,他就立即把墙拆除。

  1601年三月,李成梁再次出任辽东总兵一职,在辽东又镇守了8年。为了彻底破坏掉明帝国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联合可能,他实行暴力征伐。先是对泰宁部速把亥,然后是叶赫女真的清嘉奴、扬嘉奴。而这一时期,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一步步蚕食海西女真,力量不断壮大起来。

  很奇怪,李成梁的政策不是以夷制夷吗?怎么会愿意看到努尔哈赤一家独大呢?然而,奇怪的事情还在不断发生。

  李成梁先是建议朝廷封努尔哈赤官职,让努尔哈赤在众少数民族中有了帝国冠名的威望。然后是自己冒功敛财。年近80的李成梁疯狂地在辽东敛财。钱财从哪里来?当然是辽东人民那里来,他用尽最后的生命把辽东人民逼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逼得百姓把大明帝国骂了一百辈祖宗。百姓们无法生存下去只有逃跑,胆子大一点的就闹事。在萨尔浒之战前,努尔哈赤的情报大部分都来自汉人,原因已不用明说。经过他几年的折腾,辽东的士兵,甚至连马匹都软了。士兵们哪里还有心情打仗,天天在祈祷自己能有吃的,能不被盘剥。

  当努尔哈赤向明帝国宣战、杨镐来到辽东挑选士兵时,才发现,这是一群根本就不能打仗的士兵。而让他们成为这样的士兵的就是李成梁。

  如果说李成梁闲赋的10年错过了遏制努尔哈赤壮大的时机,但李成梁第二次上任时,努尔哈赤还处在于与叶赫等部的斗争中,距离统一女真族还相差甚远,李成梁后来8年的种做法完全是帮助努尔哈赤成长,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努尔哈赤就成立了后金,坐上了皇帝宝座。

  有人说,李成梁和努尔哈赤有着微妙的关系,我也十分认可这种看法。武将与对立敌人有这种藕断丝连的关系,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李成梁前22年的做法非常容易让人接受,只是后来的几年就比较难以解释了,可能是人老了总有糊涂的时候吧。

  只是不知道李成梁是否想到,他的老家铁岭被努尔哈赤的烧杀劫掠,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魂的话,他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感到懊悔呢?

  一个人的主观努力多么让人惊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观上引起了什么后果。李成梁并不是真的想帮满洲人进中原,可他所做的一切所引起的后果注定了满洲人一定会进入中原。

  值得一提的是,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也是位名将,指挥过1592年平定宁夏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出任辽东总兵,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死后,朝廷追赠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

  我非常有兴趣详细介绍一下这位英雄,只是我讲的是满清故事,和这位英雄不怎么搭边,只好找机会再细说了。

第十二章 七大恨
1618年2月,努尔哈赤终于羽翼丰满,准备对抗明廷。可出兵总是要理由的,无论理由多么蹩脚,总要有一个的。要不然,就是自己逆天而行了。

  努尔哈赤发动手下的精兵强将,酝酿多时,终于列出了明政府的七条罪状,还美其名曰为“七大恨”。看完这七大恨,努尔哈奇自己都觉得委屈的不行,直捣北京的念头都有了,无奈明帝国在北疆还有很多堡垒,努尔哈赤不得一步一步来。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是:

  一、 我的祖父、父亲没有掠夺明朝的一寸土地、一棵小草,明朝无缘无故发起边陲战争,将他们杀害;

  这条理由可真是烂的,想当初,觉昌安投靠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时,每天跟随王杲进入明朝边境烧杀掠夺。虽说当时觉昌安私下里会提前通知明朝官员王杲抢劫的下一个目标。可当时的条件,并不可能把所有的乡民都安全转移的。觉昌安父子也没少掠杀汉人吧?私通了官员,杀了老百姓就不算犯罪吗?再说努尔哈赤的祖父王杲杀的汉人更是血流成河吧?依照明朝的法律,犯了这么重的罪是要诛九族的,努尔哈赤要不是沾着少数民族的光,应该早就死在断头台上了吧?

  明政府不但没有追究努尔哈赤,反而将其父祖的尸体送还给他,还封了他官职。对于明政府对他的这种厚待,恩将仇报,实在是令人扼腕!再说了,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三十多年了,努尔哈赤现在拿来说,真是将忍字和记仇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

  不管怎么说,在七大恨中,这一条是最给力的,毕竟二老死的很惨嘛!

  二、 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这一条也很牵强,人家叶赫部贝勒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将最漂亮的孙女许配给了他,按现在的理论说,送两块地做聘礼也不为过,就算人家急眼了找来不少人群殴,努尔哈赤也不该杀了老婆的哥哥,杀了人后,还盯上了人家更漂亮地小姑娘东哥,东哥不嫁他,他还把人家的族人给灭了,连追求的东哥的他族人也不放过。放在现在,谁家找了这么强横的女婿可真是倒霉啊!哈达部更不用说了,被努尔哈赤欺负的连老巢都没能保住。

  女真人生活的地区是属于大明帝国的,发生了这么大的内乱,明帝国干预一下,不对吗?再说,努尔哈赤嫌明朝关心自己不够,对叶赫和哈达太好,颇有争宠之嫌,有失大将风度。

  三、 明政府规定,女真人不得入长城,汉人不得到长城外谋生。有几十个汉人饿的发了慌,偷偷地跑到长白山里挖了几棵人参。努尔哈赤得知后,将挖参人处死。明政府得到消息后,要求努尔哈赤交出杀人犯。

  努尔哈赤确实不该列这条,这不是打自己嘴巴吗?东北的汉人容易吗?好不容易挣到的一点儿钱和粮食都被贪官李成梁搜刮干净了。到长白山挖参,也是凭自己的双手挣钱,努尔哈赤将这些可怜的百姓杀害,又拿出来大肆宣扬,实在是有点恬不知耻。更何况明朝找他要人,他也只是找个几个俘虏充数,本身并没有损失什么。这件事拿出来大张旗鼓的说,不知道是不是那几天发烧糊涂了。

  四、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叶赫老女”转嫁蒙古;

  这条最搞笑,自己没有征服美女的本事,反倒把罪过推在别人身上。可能是努尔哈赤常年风吹日晒的缘故,脸皮实在太厚了。幸亏东哥在明军的护送下没有落入努尔哈赤之手,否则刚强的东哥估计要悬梁自尽了。

  五、努尔哈赤违反明朝法令,乱占土地,到处开荒,遭到明廷的禁止;

  其实错在努尔哈赤,他自己不遵守纪律,反过来到说明军的不对了。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六、叶赫部和建州同属女真,明军却傍着叶赫部对付建州;

  这个理由也挺烂的,可第二条类似。

  七、明朝官员萧伯芝出使建州,责问努尔哈赤为何不向朝廷进贡蜂蜜。

  这一点最能暴漏看出努尔哈赤气人心胸狭窄畸形的病变心理。他觉得受了萧伯芝的侮辱,就把这也作为反对明朝的一条理由。如果这样算的话,叶赫哈达等部应该可以写出几十页反对努尔哈赤的理由了吧?

  虽然努尔哈赤能征善战、聪明能干,但说到底,他也是一个踩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向前冲的野心家,作为他垫脚石的尸体中,不仅有含辛茹苦的汉人,还有他的同胞女真人,甚至还包括他的父亲和祖父。

  权利的诱惑很大吧?没有得到过权利的人是无法体验的。历史上为了帝位弑兄弑父的人时有出现,努尔哈赤先是杀了弟弟,又搬出这些毫无说服力的所谓“七大恨”背叛明廷,他的计谋与手段可见一斑!

  古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还果真是如此。

  努尔哈赤的不拘小节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七大恨”的发布改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继元朝后,有一个少数民族入土中原,广大汉族同胞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劳动人民,又一次面临着灭顶之灾。

  其实历史上,明朝对女真真的不差。宋朝年间,努尔哈赤的祖先,那些女真人是如何屠杀汉人的。可汉人的一贯容忍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女真人盘踞在长白山附近的肥沃黑土,明朝在边境开“马市”,使女真人可以和汉人进行贸易往来。女真族内部的事务,明朝并不过多干预。相反,女真人凭借他们的马上本领,经常对明朝边境进行骚扰。

  按理说,一个朝代进入没落时期时,总会有一个新的英雄人物出现的。只是,一旦英雄人物出现在少数民族,情况就变得微妙起来。

  首先,是中华大地上汉族人已经统治了几千年,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对外族的入侵很敏感,抵抗也就较一般的起义来的顽抗一些,换来的是更为血淋淋的*;

  其次,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惯差别很大,一旦成为统治阶级,就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很快,又倒下了一大盘。

  最后,中国历史上,只出现了两次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元朝末期,朱元璋实现了从贫农到皇帝的华丽转身,这是历史上唯一出现的贫民皇帝,应该是元朝的统治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在汉族的贵族阶层还没有来得及出现“真龙天子”的时候,元朝气数已尽。清朝末年,更不用说了,如果不是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说不定就沦为第三个外族统治时期了。

第十三章 长子褚英(上)
美丽善良的佟佳氏在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年头,生下了努尔哈赤的第一个儿子——褚英,虽然说后来陆续有十六个男孩称他为父亲,但毋庸置疑,努尔哈赤对长子的感情是特别的。

  对每一个父亲而言,都是如此吧。

  褚英的婴儿时期应该是快乐的。那时,父亲努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