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

第30章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第30章

小说: 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土葬、火葬、水葬、*、悬棺葬等多种丧葬形式,其中土葬是中原地区汉族最为通行的葬式,“入土为安”是古时人们的普遍观念。

    汉族传统的丧葬礼仪,大致有停尸、报丧、守灵、招魂、吊丧、殡仪(也称“入殓”、“大殓”)、出殡(也叫“送殡”、“出丧”、“送葬”)、安葬等程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隆重气派。

    服丧期间人们穿戴的服饰也有不少规矩和讲究。现在中国农村办丧事,还常常可以看到披麻带孝的做法。一般老人去世了,其长子、长媳要带“重孝”。重孝的穿法是身着用麻布缝制的麻衣。这种麻衣剪裁时剪断的地方不滚边,让布毛头外露。穿上麻衣后,腰系稻草绳或白布条,头戴麻布帽,脚穿孝鞋,这是长子的穿法;长媳还要专梳一种头,头发梳成内外两圈,用一支玉簪把两圈头发穿起来,系上白头绳,一大一小拖在身后。

    披麻带孝,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周代的《仪礼》中记载了一整套服丧礼制,后代的丧服制度,基本上都是根据《仪礼》拟订,只不过随着社会风尚的更替,稍有变化而已。古代丧服有“五服”之分。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色,以表示不同的亲疏远近关系和哀痛程度。一般来说,越是亲近的亲人,丧服形式就越粗陋寒碜。五服作为一种传统丧服制度,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俗越来越少见了。

    现在城市里一般以佩戴黑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女司也可头插白花、披白纱。服装上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一般以深色、素色来表达庄重、肃穆和哀悼之情。

    出殡是丧葬仪式的*。所谓“出殡”,就是把死者送往坟地安葬,丧家通常要请一位有相当组织能力而又通晓丧葬俗仪的人充任司仪,出殡礼仪都由他来指挥。开始出殡时,孝子在司仪指引下,行“起柩礼”,孝男孝女一律重孝,大哭跪拜、烧纸,离开灵堂,让棺木出门。出殡队伍的安排也很有讲究:灵柩前是孝帽、挽联、纸扎(金山银山、箱柜床铺、大型车马等),灵柩后是孝子、司仪、乐工和众多送葬的亲友,路上孝男孝女放声大哭,乐工的唢呐锣鼓响声喧天。灵柩上有的还带有棺罩,罩前系几条长长的白布,让孝男用手牵住,这叫“扯牵”,表示挽棺,孝女也在灵前行进。

    陕北地方出殡时同村人还在自家门前点火,俗称“打柴火”。出殡时,长男要头顶纸灰盆走在灵柩前,由其舅父搀扶。走到村外的十字路口,要把灰盆摔破,摔瓦盆者一定是长男,如长男已殁,则由次男继之,这象征着家产继承人的地位。到坟地后,孝男孝女跪在墓穴两侧恸哭,等乡亲们将棺材放入墓穴后,由主要的孝男孝女*墓穴,用纸擦拭棺木,这叫“封墓”。封墓后才能封墓口,并给墓上加土。随后,司仪引孝男孝女行“安葬礼”,再把带到墓地的纸扎全部焚化,并做最后一次祭奠。出殡仪式到此才算结束。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风俗习惯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中国城市率先改革旧的丧葬习俗。一种新型丧葬礼仪逐渐形成,整个丧葬仪式就变得更为简洁,旧时的报丧被新式讣告所代替;旧时复杂的丧服礼制被身着素服、臂戴黑纱、胸佩白花的新式做法所取代;追悼会和向遗体告别仪式替代了以往冗长繁缛的人殓仪式;花篮和花圈替代了纸钱、锡箔,低回沉痛的哀乐代替了摧肝裂肺的哭丧。

    人生的最后一幕,在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的光辉映照下,呈现出越来越简洁明快的趋向,这是人类更为理智、更为成熟,也更富有人情味的表现。



………【第二节 趣味习俗】………

    长角苗跳花坡习俗

    在贵州崇山峻岭中,生活着苗族最神奇的一支“长角苗”,有人把这儿的苗族称为“生态博物馆”。和其他苗族一样,他们能歌善舞,喜欢芦笙和三眼箫,男女用对歌表达爱情。

    箐苗十二寨,每个寨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山头。朵村(长角苗未婚女子)只能在自己寨子的山头,跑到别个寨子的山头就要挨打。只有朵有(长角苗未婚男子)想到哪个山头玩就到哪个山头玩。

    每年腊月二十六七,几个几个的朵有就邀邀约约在一家(一个寨子分成若干帮),集中在一起边烧火边打草鞋,打好草鞋等跳花坡时好穿。只有富有的人家用麻布做鞋帮,牛皮做鞋底,鞋底用若干颗小毛钉钉了又用大铁钉钉,一只鞋一般要钉九根到十一根铁钉。这种钉子鞋既防滑又扎实,就是在石板上走路容易“倒栽葱”。所以还是穿草鞋把稳,多打几双带在身上,既可以自己穿,还可送给鞋穿烂了的朵村。

    朵村们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也是七八个或十几个用煤烧烯火,围成一火笼。从正月初四开始到正月十四的十天是跳花坡。

    朵有和朵村们每天穿上盛装,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吃完早饭就上山了。大家背起芦笙和伞,拿起口琴和三眼箫。十二个寨子的十二个山头,一个一个的都象一朵朵花一样。老远听去木叶是木叶叫,芦笙是芦笙欢,红火得很。

    岩上扯花岩下栽,岩下滴水养花苔。

    只要你心和我意,扯支鲜花别处栽。

    天上毛雨满天飞,毛雨飞到竹林脚步。

    爹妈舍不得金子银子过,心上的朋友归别个。

    十天的跳花坡,又唱歌来又跳舞,朵有朵村们心头的火焰涨到了最*。十天的跳花坡,十天的歌舞,十天的激情,十天的狂欢,是朵村们热情大胆、朵有们豪情奔放的世界。

    朵村们想找哪个找哪个,找到了心上人,心里笑笑的回到家中,朵有们赶到她们家门口,朵村们故意围着大门不准进,要对歌,对不赢就叫他们舔舂辣椒的盐桥棒,背马鞍子。唱啊笑啊闹啊,朵村们输了就退回里层里去,朵有们就趁机闯进了家门。

    朵有们进家后,朵村们就去做饭来大家一起吃。吃完饭,一火笼人边烤火边讲笑话,直到夜深人静,朵村们退回闺房睡觉,朵有们就在堂屋头滚草窝。第二天早上,朵村们热好水,抬水请朵有们洗脸。洗完脸,又围着火笼打扮起来。打扮好以后,朵有请朵村热甜酒来唱,朵村叫朵有唱酒歌,唱了酒歌才唱甜酒。直到吃完早饭,一小排一小排的“花”又上山了。每天都要跳到下午五六点钟才下山回家。如果遇上赶场天,有的朵有和朵村们会上街打一趟。只见一个朵有,几个朵村就会带他们到鞋摊上逛,趁朵有不注意,朵村们一个人提起一双草鞋就跑,让那个朵有瘪乌瘪乌(无可奈何)只好掏腰包,远去的朵村们,回头看看,花花朵朵地笑。

    正月初十跳花节,是整个跳花坡活动的高峰。朵村们在节日前后都随时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放肆地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一旦找到了就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抓着对方的手臂,任凭周围的人怎么笑也不肯松手。哪个朵有若有迟缓,这个朵村会使个眼色,让同伴一拥而上,将对方从人堆里“抢”出来拉起走。双方若是有意了,便教起应口(教好点子),等到天有点黑的时候,朵有便吹起三眼箫或口弦琴邀朵村出来晒月亮。

    陕北民俗——“放社”

    陕北的习俗是陕北人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社会风俗与社会生活习惯,是陕北文化系统结构中最重基本的要素之一,是陕北文化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解读陕北文化区域普遍存在的习俗的特点,是认识陕北区域文化特征的一把钥匙。

    历代帝王每当有喜庆或灾疫之事,都会大赦天下,以显示皇恩浩荡,宽厚仁慈,体恤民情,同时也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收拢天下人心的方法。“放社”这种活动只有陕北榆林地区的佳县境内有。“放社”的发起时间已无法考据。据说佳县黄河一带很早以前瘟疫肆虐,洪水泛滥,妖魔横行,百姓生活在火热水深之中。这事让八仙和道教仙宗张道陵知道了,他们便一起降妖除魔,最后制服了黑龙,并为百姓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从此瘟疫尽散,村民安泰。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根据大赦天下里消除一切罪责免去一切灾难的寓意,在每年正月初九举办“放赦”活动,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村舍人口平安,风调雨顺、消灾免难、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因“放赦”活动的历史久远,致使“放赦”这一民间宗教活动的真正含义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加上“放赦”活动属于民间社火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人们大都把原来祈求赦免天下苍生的“放赦”,称之为现在的放社火——“放社”。

    “放社”的具体方式为在村子周边的一处悬崖上,拴下一根专门定做长达两三百丈长的绳索,将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和道教传说中的八仙(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何仙姑)及一个骑着仙鹤的老寿星顺着绳索凌空放下,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为分别骑在马上的四个神仙,马和神仙都是用木头精雕而成,这些社人、社马都是按真人真马的比例缩小的,每年都要重新修固,去掉脱落的油漆,涂上当地的血腻子,重上底色,再用矿物颜料和油漆画上轮廓、五官,马上有彩漆,神仙披袍穿衣,威猛英俊、神态各异。有的如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的像驰骋疆场的斗士。

    少数民族的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盛行祭月、拜月的风俗习惯。云南傣族盛行“拜月”。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民俗节庆。

    藏族的“寻月”。*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白族的筷子歌

    人民对筷子的偏爱,不仅和其他民族一样在生活中离不开它,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筷子习俗和歌谣。

    在大理地区白族群众中不管是婚丧娶嫁,还是请客吃饭,首先都要双手敬筷给宾客,以示尊敬,并以筷子为内容歌唱。比如在喜庆宴上是这样唱的:“一张桌子四四方,八大碗菜摆中央,八双筷子摆四边,八人坐四方。举起筷子拈菜吃,主人我来谢大家,说说笑笑莫忘吃,请动筷品尝”。

    一般请客吃饭,用一般的竹筷子。而在白族婚礼上,一律都用红颜色染就的竹筷子。主人在婚庆之前要砍回些竹子请人加工削成筷,然后染红。这一是取红为吉利,二则是借用红字的谐音,取“和睦”之意,而前来参加喜庆婚宴的客人都要把自己使用的那双红筷子带回家,借主人家喜气。因而,有喜庆的人家,首先是要准备足够的“红筷子”。

    在大理地区,白族人家在嫁姑娘时,姑娘要唱“哭嫁歌”和“辞娘歌”。做娘的听了这些歌,虽舍不得女儿出嫁,但还是劝女儿出嫁,并以筷子作比喻唱起这样的歌:“一支筷子不成双,一双筷子不是单,一双筷子好吃饭,相依又相帮。做人不做单筷子,单筷一支难成家,一双筷子才成业,女儿记心上”。

    求亲相亲,劝人娶嫁也都常用“一支筷子夹不了菜”的谚语来相劝或提醒对方。特别是上门求亲时,有首以筷作比喻的歌,听来十分亲切,那歌是这样唱的:“你家门前有蓬竹,青枝绿叶好茂盛。讨根金竹做筷子,答应不答应?别处竹子我不讨,你家竹子讨一根。讨得金竹做筷子,合做一家人”。

    年轻人谈情说爱,也以筷子来表达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常常唱起这样的歌:“好久不到这边来,这边竹子长成材,不知金竹有无主,真话说出来。有主你就说句话,无主你就跟我来,讨得金竹做筷子,与金碗作伴”。

    其中,有一首《点菜蔬》歌里也唱到了筷子:“是谁发明了筷子?是盘古发明了筷子。筷子用什么做成?筷子用竹子做成。筷子用它做什么?筷子用它吃饭。筷子为什么要用一双?筷子一双是男人和女人。世上有多少双筷子,世上就有多少个男人和女人”。

    歌中唱到筷子的来历虽不可信,但它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筷子的偏爱和与众不同的以歌直抒胸臆。

    邯郸除夕扔愁帽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一种奇异的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