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以待天倾 >

第93章

以待天倾-第93章

小说: 以待天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一笑,才真正笑出明末一个惊天动地的英雄来……

转眼已是崇祯七年,这一日正是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酷暑难耐。通往临汾的官道上,缓缓行来几匹健马,马上几人并不扬鞭催进,待行到路边一座茶棚旁,便即跳下坐骑,信步入棚。有二人紧走几步,用衣袖拂了拂东首一张桌子,笑呵呵冲一人道:“师父,您老坐这儿。”那人嗯了一声,迈步来到桌前,回身道:“明义,你去道上看着,要是来了,便引他们到这儿来。”有人答应一声,快步走出凉棚。

那人缓缓坐下,向四下扫了扫,端起一碗凉茶,慢慢喝了起来。旁边几人见他默不作声,都坐在一边闷头喝茶。过了一会儿,只听一人道:“师父,咱素来与峨嵋、华山两派没什么交情,为何这一次他们偏要邀您老同行?”那人冷笑一声,却不开口。那弟子又道:“师父看这一回花子们聚会,究竟要搞什么名堂?”那人叹了口气,开口道:“我数年前在泰山上见过梁九一面,觉此人心智深沉,办事稳练,心下倒也相敬。想不到他这次却邀集各派,公然与少林作对。少林、丐帮交情非浅,如此行事,确是历来所无,其中怕另有隐情。”

先时说话之人道:“年初花子的几个长老被少林僧人杀了,会不会花子们要各派相帮,同往少林寻仇?”那人摇头道:“江湖上的事难说得很。你年轻识浅,不要胡乱猜疑,见了丐帮的朋友,更不许信口胡说。”那弟子吐了吐舌头,不敢再随便讲话。

几人坐了一会儿,又有一人开口问道:“师父,峨嵋、华山两派到底有什么事,非要您在此等候?花子们在高阳聚会,他们自己不会找去么?”那人淡淡一笑道:“冲霄和慕若禅都是精细之人。此次丐帮聚会,各派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邀我同往,不过想从我这儿探听一点消息。”问话之人不解道:“为何要向您老人家探听消息?”那人道:“此辈做事仔细,只想我心意门在北,必与丐帮多有往来,另外么……嘿嘿,他们也怀疑我心意门与少林有所勾结。”几名弟子同时起身道:“哪有此事?”

那人笑了一笑,示意几人坐下,说道:“你等天天习练拳法,却不知本门渊源。实则咱这心意六合拳,可说是少林拳的一个分支。”几名弟子均想:“本门由来,师父一直避而不谈,今日怎说到少林派头上?”那人凝思片刻,又道:“据今五十多年前,少林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僧人,此僧精通七十二艺中数种技法,壮年时便已技冠天下。其时魔教猖獗,教中群魔却纷纷败在这僧人手下。此僧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几年间便将魔教妖孽一一制服,更令他教中大魔头冷兴元发下毒誓,从此退出中原,永居化外。后魔教将什么圣庙迁到黔边见止岩上,一干教众蜗居数年,不敢正视中原,皆是这僧人无量功德。”

一弟子插言道:“魔教既退出中原,为何数十年前周应扬又暴殄武林,兴风作浪?”那人道:“其时此僧已死,群魔方敢北顾,兼之周应扬天纵之才,确有中兴之能。当年冷兴元那魔头死时,将魔柄交于周应扬,并亲赐其名为应扬,便有卷土重来之意。唉,应扬,应扬,这冷魔确是极有眼力!”几名弟子听到这里,都“哦”了一声,心想原来周应扬的名字还有这等深意。

那人续道:“当年那僧人将魔教压服,各派无不歌功颂德,私下皆有推其为中原盟主之意。这僧人毕竟是佛门中人,不好务此虚荣,故此婉言谢绝,只想着做少林方丈,保武林数年太平。谁想少林僧听说他要做方丈,竟异口同声的反对,说他专心武学,不通经法,万不能做寺中之长。”一弟子不解道:“这僧人如此功德,众僧为何不允?”那人叹息道:“群僧当时各揣心腹之事,只想若由此僧做了方丈,日后无论哪一派与魔教结仇,都要来求此僧相助。如此一来,江湖上所有是非,少林都不得不卷入其中。千年古刹,必要结下无数仇怨,种下无穷祸胎。”几名弟子虽愤愤不平,但想到少林僧确是深谋远虑,也都无话可说。

那人呷了一口茶后,又道:“那僧人心愿难遂,对少林已怀深怨。不久即愤而离寺,来到咱临汾,欲自立一派,压倒少林。”几名弟子听到这里,已猜出本门拳法必与这位神僧大有干系,都现出几分自豪、几分迷惑,心想本门拳法果是这位神僧传下,理当纵横天下,无可匹敌才是,为何近年来只徘徊于各派之间,并无冲天之势。

那人猜透几人心思,现出一丝苦涩,说道:“这僧人来到临汾,广招门徒,一心想着调教出得意门人,在江湖上扬眉吐气,处处盖过少林子弟。各派听得消息,有不少人竟不顾门规,赶来投在这僧人门下,一时门中好生兴旺,弟子足有上百人之多。这些人皆是天资聪慧之人,有些人更是江湖上早已成名的人物,聚在一起,原是极不容易。这僧人眼见门下人材济济,极为欢喜,便思将一身神功倾囊相授。他所习技法均是少林派高明之极的绝学,以之授徒,原可使少林武功宏传天下。无奈这僧人对少林积怨太深,只想着另创武功,压服合寺僧众。他天分之高,可说是武林中百年不遇的人物,此后便凭着天赋之智,总汇数十年武功心得,自创出一套与各家手法全不相同的拳法,取名为‘心意六合拳’。”几名弟子频频点头,心想我所料果是不错,神情愈发专注。

那人清了清喉咙,又道:“他创出的这套拳法,确是武林中登峰造极之术。少林派几个顶尖的僧人一看之下,当时便心悦诚服,誉为神技。这僧人大是得意,便思将这套拳法传于众多弟子。哪知他言传身教了几年,门下弟子却悻悻地去了大半,到后来只剩下几个临汾子弟尚伴在他身边。”

一弟子起身道:“那是为了什么?”那人叹了口气道:“原来这僧人武功虽高,却非良师。他那套拳法于拳理上另辟蹊径,但说到行拳运劲之法、内息转换的诀要,却仍是少林派的家数。偏他授徒时只讲自悟之理,将少林绝学的根要弃之一旁,毫不言及,这便好似沙上垒楼,终不免无基而倒。众弟子天分虽高,又有谁能听得明白?自是愈学愈觉得浩渺无涯,往往半途而废,卷席而去。这僧人眼见无人能承衣钵,弟子们个个学得不伦不类,在江湖上大丢脸面,竟尔恹恹生病。少林派听到消息,派人来请他回寺调养。这僧人卧于病榻,只觉来人句句暗含讥讽,一时急火攻心,竟含羞带愤地死于榻上。一代神僧,死得如此落寞!戴某愧为其门下弟子,却不能得其神技之万一。”说罢意兴萧索,不住地长吁短叹。原来此人正是心意六合拳的掌门人戴之诚。

几名弟子听得入神,正想催师父接着往下讲,忽见棚外走入一个年轻男子。这男子长衫破旧,脸上大有风尘之色,刚一进棚,便走到西首一张桌前,捧起一个大坛,也不管里面是水是酒,仰头喝了起来。

戴之诚侧目观瞧,见这人将大坛高举过顶,嘴巴距坛口尚有一尺之遥,坛中忽地窜出一股水练,直向这人口中冲去。这人大张其口,喉咙竟不稍动,只一口便将那股水练吞下,随见坛口滴滴答答淌下水珠,显已水尽坛干。

戴之诚心中一惊:“这大坛少说也能装十来斤清水,此人竟能一口喝下,这等内力岂不是骇人听闻?”随即想到:“必是这坛中并无多少清水,这人渴极,才能一口饮尽。否则除非是大肚神仙,才能这般吞山咽海,凡人内力再强,也万难做到。”凝神细看这人,只见他发髻蓬松,脸上满是汗水尘土,除此并无特异之处,便不再理会。那人喝罢,将坛子放在一边,坐在桌旁,不住地以袍襟拭汗。

几名弟子急于听师父下言,无人注意那年轻男子。一弟子道:“照师父这么说,本门拳法是有极大的缺欠了?”戴之诚点头道:“当年你师祖传我拳法时,便说咱心意门的武功虽好,却有极不足之处。那时我自觉本门拳法奥妙无穷,深合五行生克之理,式式相承,形简意深,便不信他所言。后在泰山败于孟如庭之手,才知这拳法确是残缺之学。”

一弟子道:“当年孟如庭取巧赢了师父,若论真实武功,也未必在师父之上。”戴之诚苦苦一笑道:“他当年虽然取巧,正是抓住了本门拳法的最大漏洞。其时他说我若能将内息转换于无形,此套拳法便能无敌于天下,我只当他是故意讥讽,回来后苦思数日,才知他所言不差。实则本门拳法确是无懈可击,缺憾处便是少了少林‘易筋经’的内功心法。”此言刚出,西首那年轻男子忽然转过身来,向戴之诚瞟了一眼,随即目视地面,偷偷冷笑。

戴之诚看在眼中,心下不悦,横了这男子几眼后,忽觉此人似曾相识。正思忖时,只听一弟子问道:“本门拳法为何非要补以‘易筋经’的内功才行?”

戴之诚想不出这男子在哪里见过,听弟子问话,说道:“其实那位神僧虽创了心意拳,但内功仍是以‘易筋经’的心法为用。只是少林戒律森严,历来不许将此经传于外人,加之这位神僧不想让人看出他武功上仍与少林有瓜葛,便未将此经传于门人。因此门下弟子虽识拳理,行拳时所使内劲却千奇百怪,全然不对。我近几年频往少林,便是欲求‘易筋经’的真义。头几次无功而返,最后一次碰上空如神僧,有幸得他指点迷津,讲授了一些‘易筋经’的诀要,这才将本门拳法勉强补裰完整。只是空如神僧以‘伽蓝指’见长,于‘易筋经’所知也不甚详,虽可解我疑难,一旦遇到顶尖的人物,怕仍要露出不足之处。不过这等顶尖人物天下也没有几个,以我此时心得,孟如庭未必便能赢我。此人艺高胆豪,我能再与之一较短长,确是人生幸事。”

一弟子道:“如此说来,少林确是与本门极有渊源。师父近几年到少林去了几回,峨嵋、华山等派自是以为本门与少林有所勾结了。”戴之诚哼了一声,正要开口,忽见一弟子跑入道:“师父,峨嵋冲霄道长到了。”

戴之诚站起身来,迎出棚外,只见由西面奔来几匹快马,眨眼到了近前。马上跳下几人,除一人身着皂衫,余者俱是发髻高绾,身穿道袍。只听为首一人道:“烦戴掌门久候,贫道失礼了。”戴之诚笑道:“自泰山别后,数年不见冲霄道长。不想道长丰采依然,令之诚愧赧之余,实不敢逼视。”冲霄笑道:“戴掌门不世之姿,未减犹增。贫道见时,也是几忘岁月。”大步上前,握住戴之诚双手,显得极为亲热。

戴之诚向那身着皂衫之人瞥了一眼,见此人剑眉朗目,相貌英俊,问道:“不知这位朋友尊姓大名?”冲霄手指那人道:“这是贫道同门师弟陈先楚。先楚,这便是我常和你提起的戴掌门。戴掌门一路心意六合拳法极是了得,你二人日后可要多多亲近。”戴之诚一怔,心道:“这人看年纪只在四十左右,怎会是冲霄的师弟?此人相貌堂堂,但不知武功如何?”拱手道:“久仰陈兄威名,今见尊颜,荣幸之至。”陈先楚也不还礼,淡淡地道:“先楚微末无名,何谈久仰?戴掌门过奖了。”戴之诚见他眉宇间现出傲岸之色,微生不快,当下引几人走入凉棚。

几人坐定之后,冲霄向四下瞟了一瞟,见只有西首一张桌旁坐了个青年男子,背冲这面,正低头品茶,于是转回身来,说道:“戴掌门雄踞晋南,近年来可好?”戴之诚正要答话,见冲霄直视自己,目中隐有深意,心道:“这道士与我素无深交,前些日却忽然来书,邀我一同北上赴丐帮之约,今日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何企图?”笑道:“之诚坐井观天,近年来疏远了江湖上的朋友,故尔倒也逍遥无事。”冲霄干笑两声,又道:“贫道自泰山有幸结识戴掌门,便觉戴掌门不挟不矜,不同流俗。近年来时常怀想,只恨未能谋面,这个……”

戴之诚听到“不挟不矜”四字,分明是说自己倚势自重,话虽说得含蓄,实则将心意门与少林一并而论,面色微微一沉,说道:“道长过奖了。之诚虽瓦缶之器,不堪造就,也无须仰仗他人。道长有何垂询,便请开门见山。”

冲霄笑道:“戴掌门多心了。贫道并无不恭之意,只是有一件事,确要向戴掌门请教。”戴之诚心中起疑,说道:“之诚孤陋寡闻,但道长不耻下问,之诚自当据实以告。”冲霄向四下里望了一望,压低声音道:“戴掌门看此次丐帮邀集各派,其中有何名堂?”戴之诚见他神情郑重,知他是真心询问,摇头道:“不瞒道长,我也觉此次聚会有些蹊跷,但其中有何隐情,确是不知。不过梁帮主传书来说,他帮中几个长老相继被害,似与少林有关,会不会……”他为人老成,说到一半,便不再说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