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诗经集注 国风篇 >

第3章

诗经集注 国风篇-第3章

小说: 诗经集注 国风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上有乔松,低地有游龙,没有见到子充,却见到了一个顽童。

  原文: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荷华”,就是荷花。

  “且”ju,语气词。

  “游龙”,就是蛇。

  对男偶称“童”,起源于某一支氏族的方言。语言接近今天汉语的词语:

  荷华,子,狂,乔,龙,童。中华民族起源于古汉语氏族,商人的祖先是古汉语氏族的血统祖先,古汉语的中心在卫河(包括郑)。

  北京人的后代从桑干河向南迁徙,距今万年,到达了太行山的东坡。在漳河出土了距今8千年的遗址。遗址称作磁山文化。距今6千年,磁山人在卫河发育出来高度的巫祠文化。古汉语在这里发育,古汉语氏族在这里成熟:古中华的轮廓十分清楚。

  六 狡童 86

  狡童,郑风。

  译文:

  那个坏小子,他不跟我说话,为了这件事,我饭都吃不下。

  那个坏小子,他不跟我一起去采食,为了这件事,就不能消气。

  原文: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予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予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这一篇诗语言多么流畅,可以和唐诗,宋词相媲美。

  七 褰裳 87

  褰裳,郑风。

  译文:

  子惠想我了,就提起衣裳涉过溱水来。你不想我?这屋子里可没有别人。狂小子,你也太狂了。

  子惠想我了,就提起衣裳涉过洧水来。你不想我,就没有别人了?狂小子,你也太狂了。

  原文: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室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这一篇明确说到了溱水和洧水,这两水在安阳地区。安阳地区出土了殷墟遗址,证实了商(殷)的中心在安阳。溱,洧地区的方言与今天的汉语几乎没有区别。这个语言现象在十五国风中是唯一的。这个地区是古汉语的中心地区。

  八 遵大路 81

  遵大路,郑风。

  译文:

  沿着大路走,拉住他的衣袖:不要嫌我吧,忘记过去吧。

  沿着大路走,拉住他的手:我们和好吧,不要嫌我丑。

  原文: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zan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

  九 大车 73

  大车,王风。

  译文:

  大车槛槛,车衣翠绿,怎么不想你,怕你不敢。

  大车哼哼,车衣赤红,怎么不想你,怕你不跟我走。

  生不同车,死则同穴,你不相信,就看看太阳。

  原文:

  大车槛槛,毳cui衣如菼tan,岂不尔思,思子不敢。

  大车哼哼,毳衣如璊men,岂不尔思,思子不奔。

  毂gu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曒日。

  “思子不敢”,这是两个氏族间发生的情爱。诗中人是一位女子。

  王风的地区在洛河的下游。但是,这一篇诗讲述的故事不在王风地区。周人的祖先源自渭河,故事发生在那个时期。

  这一篇出现了大车。大车是游牧生产的工具,可知在王风地区曾经有过游牧生产的时期,这一篇诗将大车的信息带进了诗经。有一个轩辕,轩辕两个字带有车旁,成为一道不解之谜。据山海经,轩辕是一个巫祠的名字,也在渭河地区。读这一篇诗,这道谜可以解开了:

  当轩辕写成文字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干,袁表声,车表义的结构。车,从这一篇诗知道了,是大蓬车。大蓬车是西方游牧氏族的房屋。轩辕的车旁即是说,轩辕来自西方。

  十 将仲子 76

  将仲子,郑风。

  译文:

  二小子呵,不要来偷看我,不要折我家的树枝,我怎么敢爱?怕我父,母。二小子挺讨人喜欢,可是父,母的话我也害怕。

  二小子呵,不要爬我家的墙,不要折我家的桑,我怎么敢爱?怕我哥哥。二小子挺讨人喜欢,哥哥的话,我也害怕。

  二小子呵,不要爬我家的园,不要折树坛,我怎么敢爱?怕人家说闲话,二小子挺讨人喜欢,说闲话我也害怕。

  原文:

  将仲子兮,无睮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坛,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一篇,婚俗在发生变化,对偶婚的自由受到干预,对偶婚打上了财产的印记。

  十一 危X 51

  蝀危idong,啵纭J锗{诗十篇。

  译文:

  虹在东,没有人敢指说,女子走了,远离了父,母。

  虹在西方出现,雨要下一个早晨。女子走了,远离了父,母。

  朝虹显示了出来:有女人想男人,(这女人)不信天命。

  原文:

  危X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ji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危X:虹。这一篇诗起源于崇拜虹的时代。商,周时,虹应该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一篇有几个借代词语,可知,还不是纯熟的古汉语:危X-虹,朝隮-虹出现,崇朝-终朝。昏姻的发音延续到今天。

  这一篇的故事大约是一件轰动性新闻。诗中人放弃了婚姻的财产权力,反叛了母系制的习俗。这个女人跟男人走了,道义,习俗全不要了。这一篇在母系制的晚期,不晚于公元前三千年。

  十二 子衿 91

  子衿jin,郑风。

  译文:

  一条衣带牵挂着我的思念,就是我不去,你也不捎个口信儿来?

  一件佩物牵挂着我的思念,就是我不去,你也不来?

  蹦呵跳呵,在城阙上,一天不见面就象分别了三个月。

  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si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一篇互赠信物,女赠男衿,男赠女佩,已经有了财物基础。在诗中,城有阙,点出了时代,在公元前二千年以后。子,既指男也指女。

  十三 丰 88

  丰,郑风。

  译文:

  那小子长得壮实,他在巷等我,我后悔没有去会他。

  那小子长得灵秀,他在堂等我,我后悔没有去会他。

  这女人穿了文饰的衣,穿了文饰的外罩:大叔呵,驾车走吧。

  原文:

  子之丰兮,俟si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jiong衣,裳锦褧裳,伯兮叔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这一篇写了诗中人在财产面前对婚姻的矛盾心理。一个女人遇到了对她钟情的男子,她没有理睬,大约是衣锦褧衣蒙住了她的眼睛。

  十四 卷耳 3

  卷耳,周南风。

  译文:

  采卷耳呵,心不宁呵,采不满筐,倒在了路旁。

  (叹我怀人,骑马远行。)爬上了高坡,马力不支,喝口酒吧,不要忧伤。

  跋涉高山,马累病了,喝口酒吧,不要伤心。

  爬上了土山,马病了,仆人也病了,我的怀人,不要叹气。

  原文:

  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寘zhi彼周行。

  陟zhi彼崔嵬,我马虺颓,姑酌彼金壘,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gong,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ju矣,我马瘖矣,我仆痛矣,云何吁矣。

  这一篇写了一个女人对怀人的思念。怀人很久没有来了,女人想像,怀人一定是骑马远行,正走在路上,她想像怀人旅途的安危,艰难,安慰怀人不要伤心,不要叹气。

  这是个傻女人。她不知道她的怀人不会再来了。她的怀人已经有了马,有了酒,还有仆人,不再维持这对偶式的婚姻。这一篇告诉我们,对偶婚,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因为财产关系的兴起终于结束了。

  小 结

  这一卷反映了叫做对偶婚的婚姻关系。对偶婚的特点是婚姻的双方都不脱离各自的氏族。是氏族婚姻的早期形式。诗经中,这一类的诗数量不少。

  对偶婚与采集的生活方式相一致。婚姻的后代留在母亲一边,由母亲所在的氏族供养。道德经:“万物恃之(母亲的乳汁)而生,而(母亲)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说的也是这个时代。

  对偶婚是群外婚的第一种形态,母亲具有充分的主动权。它是社会文明的催化剂。这个时代是采集的时代,谈不上生产关系。人口的生育,人口的素质,人口的婚姻关系等等,拉大了人类与动物界的距离。人类进入社会阶段。

诗经集注  国风篇  卷三 叔兮伯兮
诗经集注 国风篇

  卷三  叔兮伯兮

  这一卷19篇

  国风时代指这样的时代:周以后,从流传下来的歌舞词中整理出来的周以前的时代。周以前的时代包括始族时代,巫祠时代和商时代。从社会关系方面讲,始族时代普遍建立起来母系制关系,巫祠时代出现父系制,是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时期,在商代出现了商贵族,商贵族是父系制。但是,在社会的下层,母系制继续存在,甚至到了今天。社会的生活和习俗保留的时间要比政治的关系,生产的关系长得多,不能以历史的断代确定。

  在国风诗中,保留了大量的早到母系制时代的生活习俗。这一部分的诗篇经过了周时代的改造,它的基本的事实却是在更早时代出现或开始出现。这一卷的诗篇描绘了国风时代的生活画面。

  叔兮伯兮:国风诗词语,对社会人的称呼,相当于今天的男士们,先生们。

  一 芃兰 60

  芃peng兰,卫风。

  卫在黄河北的卫河地区。

  兰是一种香草,古时候做成布袋,戴在身上,叫做香荷包,荷包,香袋。更早的时候,在没有衣裳的时代,已经有了戴香草的习俗。那时候是将香草扎成束,在国风时代,是孩子的普遍的装饰品。

  卫,在商代是殷商的中心地区。

  芃:草束。

  悸:繫。

  原文:

  芃兰之支,童子佩之,虽则佩之,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芃兰之叶,童子佩之,虽则佩之,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译文:

  这一篇诗用二千年前的卫语,非常奇怪,与今天的北方话发音一样,只要将古字换成今天的字就可以了:

  芃兰的支(条),童子佩(戴),虽说是童子佩(戴),我能不(帮助整)治吗?(装)容好了,随(身)带,用垂带繫(牢)。

  卫河是古汉语的中心地区。这一篇诗也证实了。

  这一篇可以叫作儿童歌舞,口语的儿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二 葛履 107

  葛履,魏风。

  魏人祖居山西,周以后属晋。公元前四百年“三国分晋”,魏人独立出来。魏人南迁黄河,处在“中原的中心”。魏人思维超前,很有特色。法家思想最早在魏出现,商鞅也是魏人。国风收集魏诗七篇,其中“伐檀”和“硕鼠”两篇表达了法家思想。这一篇诗显示了魏人的思维特色。

  原文

  纠纠葛履,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棘(加衣旁)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禘,谁是偏心,是以为刺。

  这一篇讲衣裳左辟的习俗。

  从裸体到穿衣裳。最早的衣裳是兽皮,将两块兽皮连接起来,象背心一样套在身上。大约从商代,公元前二千年以后,出现葛,周春秋时,麻,桑普遍种植。葛的衣裳腋下开口(左辟),可以说是服装史的一次革命。今天看到的古人衣裳是中间开襟,左右对叠起来,不再左辟。左辟只是保留在神象的衣饰。

  好人:指神象。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诗作者不能理解衣裳为什么左辟而不是中间开襟。

  象禘:禘,拜神,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