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

第51章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第51章

小说: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唾沫能砸出个坑。李忠伟在电话中笑笑没有说话便挂断了电话。

  女人问立国认不认识许辉这个人。立国说许辉是某局的主任。女人问立国,这个人怎么样。立国知道女人是想知道许辉是不是象李忠伟一样是个贪婪的人。立国说这个人还算可以吧。女人没说话。立国继续说,许辉也不是缺钱的主,他买房真的缺五万块钱也不会通过李忠伟向我借钱。女人迷惑的看着男人。立国没有理会女人的脸色,继续说,不要说许辉向李忠伟借五万块钱,借二十五万,李忠伟也拿得出。女人骂道,这个混蛋李忠伟向咱借钱是啥意思?立国看着女人笑了笑没说话。女人见立国笑,生气的说你还能笑出来,你快打电话问一问许辉买房子是不是真的缺少五万块钱?立国说这个电话是不能打的。女人问为啥?立国说李忠伟和许辉是同学,他们又都是官场上的人,而咱是生意人。女人说,咱生意人难道就不能打电话问问他?立国看着女人说这方面的事你不懂。女人很生气,说,我不管自己懂不懂,咱的钱借出去要借个明白。立国摇摇头,没有和女人理论。其实,立国的女人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中,对官场和商场之间玄机还是知道些,只不过,她感到自己实在咽不下李忠伟这口窝囊气。女人见立国不说话,自己生气骂一句,借出的钱只算为他爹娘烧纸了。立国也不想把钱借给忠伟,他知道李忠伟说的还钱仅仅是个借口,待他还五万块钱已是驴年马月了,自己不借钱给他又不行。立国不想把钱借给李忠伟不仅仅是怕李忠伟不还钱,还有另一个原因,心痛。立国为摆平伟伟小姨牵出的范华*事,已白白花去很多钱,现在又要让李忠伟以借钱为由敲去五万块,这些钱都是自己一分分挣的。自己血汗钱,白白的流去,能不心痛!?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立国不会白白借给李忠伟五万块钱,他会从李忠伟身上成倍的赚回来。想到此,立国不在心痛,低头笑了笑。

  竹贵见立国的女人听自己提起借钱的事坐在沙发不说话,以为立国的女人不高兴,很是难为情的说大妹子我也没没啥事……立国的女人愣过神,知道自己刚才想李忠伟那个王八蛋借钱的事让竹贵误会了。她看下竹贵笑着说,竹贵哥你是不是为孩子上学的事而借钱?竹贵不好意笑一笑说,三个孩子都上学,大孩子今年又考上了大学,眼看要开学,你哥手里缺钱……。立国的女人知道竹贵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儿子刚刚考上大学,二儿子在读高中,小女儿读初中,三个孩子读书都很用功,学习成绩很好。这三个孩子在乡邻乡亲中读书是有名气的。一家供三个学生读书,对于一个不富裕的农民家庭来说,其经济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竹贵为供三个孩子读书,一个人常年在外拾破烂。竹贵为人老实,从未干过出格的事。拾破烂时,他看见别人偷东西,自己就发料。别人骂他是傻蛋,对他说,在城市里哪儿有那么多的破烂让你捡,靠捡,一天挣的钱还不够买饭吃,你到工地或工厂趁人不注意时随便偷点破铜烂铁的卖,顶得上你在外捡半个月的破烂。竹贵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的,但自己从没有产生过偷的念头。有些拾破烂的人还与工厂内部的人勾结,偷出来的东西卖钱后一起分赃。起先,和竹贵一起拾破烂的,有人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块,而竹贵一个月只挣几百块钱,运气好时也仅挣上七、八百块。竹贵有自己的生活准则,他常对孩子说做人心里要踏实,不能有害人的心,不能做亏心事,好人总会有好报的。竹贵的话是对的,同他一起拾破烂的人,有的因不本分偷东西被人打,有的甚至因犯偷窃罪被判刑,至今还没出狱。竹贵曾救过一个拾破烂人的命。竹贵记得那是六年前的事:一天傍晚,竹贵把捡了一天的破烂分类后装上三轮车,然后骑着三轮车到废品收购站去卖。竹贵的心情很高兴,因为他今天拾了不少的废铁和少量的废铜,这些至少卖三十几块钱。竹贵骑着三轮车高兴的往前走,当他象往常一样骑车要经过一家工厂的排水沟时,看见一个人浑身是血的倒在地上,竹贵忙下车把那人扶起,是比自己年轻的人。那年轻人看见竹贵嘴里低声喊着大叔救我。其实,竹贵比那年轻人大不几岁,只是竹贵整日的操劳,让人看起来,他的外貌要比他的年龄老的多。竹贵没有说话,抱起那年轻人往附近的诊所跑。那年轻人被救才说,自己想趁工人下班保安不注意时溜进工厂偷钢铁,当他往回偷着走时却被保安人员发现。保安因为近期工厂的钢铁总是被人偷,他们被老板骂了好几次。老板说,工厂的钢铁再被偷,将会解雇他们,所以保安对偷盗者恨得咬牙切齿。保安发现那年轻人后冲上去也不问话,拿着警棒狠揍,他们憋在胸中多日的恼气全发泄在年轻人的身上。那年轻人哀求着,喊救命,甚至下跪都没有用,保安根本不理会他,只狠劲的打,打得年轻人浑身是血,躺在地上不动。保安的头头怕出人命才让手下不要打了,把年轻人抬出工厂扔到污水沟里。后来,竹贵知道那年轻人是邻县的。他家人从老家赶来时,那年轻人躺在病床上还不能动,看来,他内伤不轻。竹贵说年纪轻轻的,干啥活都能养活自己,为啥偏偏走邪路。

  竹贵多年来一直在一个地方拾破烂,时间久了,周围的居民都知道竹贵的为人,所以居民常把一些的东西送给他或便易的卖给他。竹贵家里的电器和高档的家具都是城市居民送的或便易卖给竹贵的。竹贵勤勤苦苦,挣的钱也只够家庭开支和孩子的学费,尽管如此,竹贵从没说过苦或不让孩子上学的话。

  在庙和村,竹贵的同龄人看起来都比竹贵年轻。竹贵一个不到五十岁的人,已是浑身的病。村里人劝竹贵说,你大儿子快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和人家孩子比该成家生子了,高中生在咱村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你不如让孩子早点下学挣钱养家减轻家里的负担。儿子看着父亲为家为子女累得浑身是病的身体,曾哀求父母让自己早早下学挣钱。竹贵知道乡亲和儿子是为自己着想,他也知道儿子早下学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竹贵决不同意孩子因为自己和家庭而下学。竹贵对儿子说,一个人活着图个啥,当老子的不就是想让孩子将来有出息吗,孩子因为家穷而上不起学误前程是老子对不起孩子,活着也感到愧疚。竹贵继续说,你们只管上好自己的学不要管家里的事,没钱供你们上学是老子的错,你们上不好学是自己的错,首先我是不会先做错的,你们上不好学或真的不想上学是自己的事,你们要对得起自己。竹贵的孩子流着泪不在说要下学的话。村里有人对竹贵说,孩子考上大学又怎样,你看看现在的大学生不是一样没工作,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乡邻说的不错,现在的大学生是与前不一样,毕业后要自己找工作,找到工作有饭吃,否则又要靠爹娘养。以前的大学生可是时代骄子,上大学不交钱也有饭吃,毕业后,国家分配工作,农民的孩子一下摘掉土帽子,端起铁饭碗,成为吃国粮的人,令人羡慕。竹贵不管这些,他只认定不管在什么时候书读的多总比读的少要好。村人说竹贵是死脑子不开窍。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立志。竹贵的三个孩子学习是一个比一个用功,他们不忍心用差成绩伤害爸妈。

  大儿子考上大学,竹贵一家人高兴得如同过年买肉买酒,欢欢喜喜、痛痛快快吃上一顿饭。饭桌上,竹贵对儿子说你算给家人争了第一口气。晚上全家人睡后,竹贵一人坐在院里抽烟,他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大儿子上大学报名费一次要交八千多块,二儿子开学后读高二需要一千多块,小女儿读初中也要五百多块,这样,自己一次要为孩子准备一万多块钱。一万多块钱,对竹贵而言,卖尽身上的肉也不够。难道大儿子就不能上大学吗?竹贵想。不行,决不能让儿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是上不起大学。竹贵又想,学校让欠债该多好啊,自己一年年的去还,十年还不清,二十年还,……总会有一天还清的。学校不是小卖铺,是不能欠债的,没有钱就不能进大学的门。唉,钱,钱!竹贵心里算来算去,家里只能凑二千多块,还有八千块的天文数字。借钱,对,只有借钱了,竹贵只能向人借钱。竹贵知道借钱不是容易的事,农村人有钱的不多。向谁借?竹贵想一想,卫军家是第一户,因为自己和卫军家有点亲戚关系,亲帮亲,邻帮邻。卫军即使没有七、八千块,借给自己三、五千也行,剩下的钱也好借。

  竹贵到卫军家时,卫军在整理货物纸箱。卫军看竹贵来,心里猜出几分竹贵是来干啥的。卫军已知道竹贵大儿子考上大学的事,考上大学便意味着大把的钞票往外掏,竹贵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钞票,他是来借钱的,否则 ,他竹贵来干啥?卫军知道竹贵是借钱的,但他一直没说钱的事,他把竹贵客气的让进屋,说些无关的话题。竹贵坐在卫军家好半天,脖子红红的,心里斗争来斗争去终于鼓足气才说出要借钱的话,卫军听竹贵张口借八千块,心里咯噔一下,起先自己认为竹贵最多也就借二、三千,想不到他要借八千块。卫军想,借给竹贵八千块自己超市的流动资金没了,话说过来,他竹贵啥时候能还清八千块钱?卫军看眼竹贵,苦笑一下说,竹贵哥你别说借八千块钱,你就借三千块我也难给你凑齐。竹贵没说话低着头抽烟。卫军继续说,竹贵哥你也知道我近段手里紧得很,光棍爷的死花了我不少的钱,开超市的钱我还是借的,进货又要用钱。卫军的话前半句是真的,说进货借钱是瞎话。卫军的货是朱文保给进的,卫军的货卖完后朱文保才与他结帐。竹贵听卫军说自己也有难处,不能借钱给自己,感到很是尴尬,他不想因为自己借钱而增添别人的难处。竹贵干笑着说,你哥真不知道你有难处,否则,我不会向你借钱。竹贵接着说,我不打扰你了,我到别人家看能不能借到钱。卫军见竹贵要走,忙说,竹贵哥你别急,八千块我拿不出,二千块钱我还是有的。竹贵不好意的笑笑,很实在的说,你要有难处你哥一分钱也不向你借了。这话如果是其他人说的,卫军一定很生气,借给你钱,你不谢我还说些风凉的话,那好我就是一分钱也不借你,你有能耐找别人借去。卫军知道竹贵是口如心的人,不会说那些违心和奉承人的话。正因为竹贵是口如心的人,卫军才肯借他二千块钱,倘若换成其他的乡邻卫军是不会借给他二千块的。卫军对竹贵说竹贵哥你等一会儿,我拿钱去。卫军说完站起来转身进了里屋。过了一会儿,卫军手拿钞票走出来,他把钱递给竹贵说竹贵哥这是二千块你点一点数。竹贵接过钱说你把哥当成啥人了?竹贵没有点钱数他把钱装进口袋小心的扣上扣子,又用手摸一摸口袋。

  竹贵回到家,女人问他,卫军借给多少钱。竹贵说二千块。女人说他家那么有钱才借给咱二千块。竹贵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卫军能借给咱二千块已是不容易。竹贵又问女人,你到孩子姥姥家借了多少钱?女人说他大舅、二舅帮咱一千五百块钱。竹贵叹口气说他们家也有学生!女人问剩下的五千块去哪儿借?竹贵想会儿说,我去问问立国,看他能不能借咱五千块钱,女人说咱从来没有向他家借过钱,他能借吗?竹贵说我也不知道,为了孩子我不能不去。女人说他最好借给咱。竹贵说立国和他家人都是好心人,我想他会借的。女人叹口气说没钱真难。竹贵却说谁家都有难处,啥困难都要一步一步的解决。

  立国的女人看着竹贵说,竹贵哥你家的孩子个个都争气,你也有恒心和毅力供孩子上学,这在咱庙和村只有你竹贵哥能做到。立国女人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在庙和村象竹贵这样的家庭不少,有的当爹娘的为了让孩子早挣钱成家,减轻家里的负担,孩子中学没读完,他们便让孩子下学,有的爹娘甚至在孩子还在读小学时便送孩子去当学徒或跟着大人打工、做生意。竹贵听立国的女人夸奖自己,笑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不中用只会在家干农活,孩子年轻不能把他们早早的拴在土地上。立国的女人心里佩服竹贵的远见,竹贵不象其他人只看眼前的利益。立国的女人看看竹贵说,竹贵哥刚才说孩子上学的费用不够,我不知道你还差多少钱。竹贵苦笑着说不瞞大妹子说,还差五千块钱不够孩子的学费。立国的女人说五千块钱不算多,只是我现在没有五千块钱的现钱,你如果不急用过二天我给你凑足。竹贵听立国的女人话后苦笑笑,没说话。立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