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

第12章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第12章

小说: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为他娘迁坟墓时,傻子回来了,不是他一个人,傻子还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这时,村民惊得眼睛大大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光棍的傻弟弟回来了。”

  “不可能,傻子早死十多年了,你肯定看走了眼。”

  “傻子不但回来,他老婆孩子也回来了,我骗你,是王八蛋。”

  “不可思议。”

  “傻子回来,手上还戴着一块手表。”

  “乘乘,地主就是地主,有钱的很,咱乡长也不一定戴得起手表。”

  “都啥时候了,你还叫人家地主,现在你想当地主也没那个本事。”

  “你别看立国跑几趟生意,说不定还没傻子有钱。”

  “别傻子傻子的叫人家,他比你精明百倍,人家如果真傻会有今天?”

  “有理……”

  “哥,快二十年不见,您老多了”傻子说。

  “哈哈,哥是奔五十岁的人了,能说不老?”光棍拍下弟弟的肩膀,“看见你一家人,哥感觉比小伙子还年青。”

  “咱娘的心愿了却了,她老人家没有白屈死”光棍鼻子发酸,又拍下弟的肩膀,扭头擦下鼻涕。 

  “哥,没有娘和您,我早死了”傻子擦下眼泪。

  “好了,咱不说这些,你有娘亲的消息吗?”光棍子猛吸下鼻子。

  “十多年,我一直在找娘亲,没有她的半点消息。”

  “别急,娘亲一定还活着,咱会得到她的消息。”

  “哥,啥时候把爹娘合葬?”

  “你和孩子休息二天,我去安排,让姐也为娘请一乐班,咱要让爹娘高高兴兴的团圆。”

  “中,我听哥的安排。”

  ……

  光棍把娘和爹合葬那天,庙和村热闹起来。光棍姐弟三人为娘请三班嗽叭和全套的花架子,并按农村风俗行大礼。三班嗽叭从早晨吹吹打打直到晚上,客人吃罢饭才结束。这一天,光棍哭哑了嗓子,晚上他又喝个大醉。光棍酒醉时,太阳已升得好高。

  “哥,你醒了”傻子递给光棍一杯茶。

  “弟啊,娘的心愿全实现了,你哥心里干净的很,你哥真想醉死找爹娘去。”

  “哥,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爹娘合葬是高兴的事。”

  “哥高兴的很,我要起床了”光棍伸个懒腰。

  ……

  “弟啊,咱娘的事办好了,你有啥打算?”光棍喝口杯中的酒。

  “我还想回陕西,贷款开的食品加工厂,现在生意正旺。”

  “回陕西,我不反对,人家一个闺女嫁给你,你不能不管人家父母,生意方面你自己要小心为好。”

  “哥,生意上的事,你放心,我看共产党的政策是不会变了,国家需要发展,人民要过好日子,否则,共产党岂不要失信于天下?”

  “弟啊,你还是多加小心的好。”

  “哥,我记住你的话。”

  “好,来喝酒。”

  “哥,你不打算找个嫂子?”

  “都快五十的人了,不想找,再说,我一个人也过习惯了。”

  “有合适的,还是找一个,俩人过日子总比一人过好。”

  “这事,以后谈吧”光棍为弟倒上酒。

  “哥,你和我们一起陕西,在那里住上数月半年的,中不中?”

  “哥现在不想去,以后有机会,哥会找你的。”

  “中,哥啥时候要去提前给我说一声。”

  半个月后,光棍的弟弟带着一家人回陕西。傻子在光棍生前带着老婆和孩子又回来过几次,可光棍到死也没去过陕西。在傻子回陕西后,曾有人帮光棍搭线说亲,自然没有一个黄花闺女,都是死了男人的寡妇。有的寡妇还没被光棍娶到家便要求光棍让傻子把她儿女弄到陕西找个吃商品粮的工作,这对光棍来说不算啥难事,只要自己给弟弟写封信就成,但光棍没有,婚事也只好吹灯了。有的寡妇要求光棍到自己婆家落户,光棍说,我到死去男人的家里过日子,自己当的是哪一庙的光头和尚。婚事又打了水漂。这样,光棍到死还是独身一人。光棍的日子并不寂寞,自己种着二亩地,不交公粮不纳税,享受五包户的待遇,农忙时下地干活,闲时呆在家中看古典小说,来了雅兴还拿出二胡拉上几曲或在路边大树下摆出象棋和人杀几局。由于光棍识书通礼,为人和善,村子里谁家有了红白事常请光棍主持大局,甚至邻村人也来请他。光棍从不要人家的钱,只要求主家多给些好吃的饭菜,多给一瓶酒,主家也乐意多给他。

  二

  光棍死了,这在村子里可算是大事,他的死不平常于其他的老人,一是因为光棍自身的特殊性,另一个原因是……这是个十分重要的并且村中有头脑的人一想就知道的原因。虽然光棍死了,但是他的继承人选还没确定,村人已给傻子打了电话,他一天,半天的还不能赶回来。光棍的尸体停放在青砖瓦房的堂屋里,放在尸体上的冰块不断滴水。大热天的,如果等傻子一家人回来光棍的尸体已发臭,要先把光棍的尸体送到县城火化。谁去火化光棍的尸体,谁就要为光棍捧坟盆,穿孝衣,接光棍的纸篮子,谁也就是光棍财产的继承人。村里只要与光棍沾亲带故的,争着要为光棍穿孝衣捧坟盆,他们看重的是光棍死后的家产。多年来,村子外围的土地不断划为宅基地,村子内的老宅地显得更加宝贵,而光棍的青砖瓦房小四合院正处在村子最好的位置—村子正中央。无论是从房院的位置或从经济角度考虑,那都是黄金之地,并且三间青砖瓦房也是一个大的透惑。青砖瓦房虽然经过多次抢劫式的抄家,甚至门窗也被戴红袖标的撬开拿走,但青砖房瓦依然完好无损。这快百年的青砖瓦房曾是赵剥皮的粮仓,也是赵剥皮留下的唯一没有挖掘的宝藏之地。记事的村民清楚,村委会扒赵剥皮家的房屋时,发现几百块银元,谁敢保证赵剥皮没在青砖瓦房里留下金银元宝的?青砖瓦房,金银,元宝使哭丧人眼泪后面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军娃,咱家是光棍最亲近的人,你爷爷和光棍是五代的堂兄弟,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办,其它事有你哥帮你,你姑奶那方面有你娘好好的照顾”卫军的爹坐在椅子上抽着烟说。因为房门紧闭,室内的烟雾使桔黄色的电灯泡光变得有些模糊,砖铺的地上扔的到处是烟头。

  “爹,我明天就先把光棍的尸体火化”卫军狠狠吸一口烟,烟从两鼻孔中浓浓的喷出。

  “老二,你的方子能成吗?”老大移下椅子上的身子,扭头问老二。

  “保军,这方面你就不如老二,他的想法比爹想的还周到”卫军的爹用拿烟的手点下老大。

  “爹,赵运发可是咱的硬对头,光棍的姐夫哥是运发姑夫的亲兄弟”卫军看着爹说。

  “嗯,你姑奶的婚事就是他姑说成的,事情弄不好,会败在他身上”卫军的爹低着头抽烟。

  “爹,运发想得到财产也不容易”卫军看下爹。

  “这话你咋说?”

  “他姑夫毕竟不是咱这家族的,姑奶要是让他接光棍的纸篮子她恐怕要听人家的闲话,姑奶以后想来庙和村为爹娘和光棍烧纸,怕吃饭的地方也难找”卫军看着爹笑笑说。

  “嗯,有道理,但你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爹,老赵头也是个关键的人。”烟雾里透印着不变的笑脸。

  “老二,你说的是哪一个老赵头?”一直闷头抽烟的保卫问。

  “就是退休在家的赵小二”弟弟白眼看下哥说。

  “他能起啥作用?”

  “保军,让我咋说你,你考虑问题就是不如卫军,老赵头的话比傻子说的还管用,傻子回来说不定还要听老赵头的”保军的爹翻眼看下大儿说。

  保军小声嘀咕声,谁也没听清他说的啥。

  “军娃,老赵头方面你要多想想办法。”

  “爹,你不用担心。”

  “中,看来光棍的事情不是很大了”卫军的爹露出得意和笑。

  “事情不那么简单”卫军吐出一口烟说。

  “还有谁和咱争?”卫军爹的笑一下埋在松弛的脸皮肉内。

  “赵村长”卫军狠一声说。

  “村长不是说不参与此事吗,话又说过来,他和光棍远着呢,七八代才能数上他。”卫军的爹额头上的皱纹挤在一起。

  “村长的话你也信,他是个笑面虎,吃肉不吐骨头的家伙,他是咱最可怕的对手”卫军把烟头狠狠踩在脚下,又说,“光棍的事,他不会轻易放手的,他假使真的不想和咱争也会想办法从中得到好处才肯放手。对他这样的人不能硬来,也不能得罪他,唉”卫军叹口气。

  “这个赵村长真不是好东西”卫军的爹骂道。

  “想要他不插手此事,咱必须让他得到好处,如果这样,到时候咱又要多花钱了”卫军又点燃一支烟。

  “多花点钱不怕,只要能把青砖瓦房弄到手”卫军的爹说。

  卫军和保军都没说话。

  一阵沉静后,卫军突然说“爹,时间不早了,我先去老赵头和村长家,明天到县城火化光棍是大事。”卫军站起来,拉开抽屉,抓二包“帝豪”塞进口袋拉开房门钻进月夜中。

  ……

  天一亮,卫军跪在光棍尸体前大声哭喊着“我受罪的大爷啊,您咋忍心离开我,您去了让孙子今后来这里看谁啊,……”卫军哭声悲痛凄凉让周围的人听得鼻子酸溜溜的,忍不住掉眼泪,妇女禁不住也大声小声哭起来。

  “孩子,你这是干什么,不要哭了,你要注意身体”光棍的姐姐被卫军的举动慌得心中一跳,她忙用手帕擦下眼泪不知所措的劝卫军。

  “姑奶,我爷活着的时候,受不少的罪,吃不少的苦啊,现在,我爷甩下孙子走了,该好好让他老人家安享安享。姑奶,您难道不想让我爷死后安享,难道还想让我爷死后受罪吗?”卫军哭着说,泪水不断随着鼻沟下流,一双红肿的眼睛盯着光棍的姐。

  “孩子,姑奶咋想让你爷遭罪啊 !”光棍的姐也哭着说。

  “姑奶,人死入土为安,您难道眼看着我爷在这大热天里遭罪,我二爷知道了也不忍心啊!”卫军悲伤的哭着说。

  “姑,孩子说的对,您就别让我叔受罪了,大家看着心里都难受”卫军的爹擦着眼泪说。

  “孩子,我也想早点让你叔入土为安,可你二叔不是还没回来吗,我要让他兄弟俩见最后一面。”光棍的的姐姐抽吸下鼻子并用手帕擦下清水泪鼻涕。

  “姑奶,这么热的天等俺二爷回来,俺大爷的尸体还不得……俺二爷看见大爷受罪,他心里会是啥滋味啊!?”“我受罪的爷啊!”卫军又悲痛哭喊着。光棍的姐也伤痛的哭着。

  “姑您别哭了,人死不能复生,您要保重身体”村长不是啥时候走进灵堂,他眼噙着泪花,哭着腔说,双手扶起光棍的姐。

  “姑,您只哭没用啊,事情早晚要办,咱得商量咋办为好?”村长扶着光棍的姐走出灵堂。

  卫军站起来停止了哭声,也走出灵堂。

  “姑,俺叔的尸体今天就火化吧,不能等了,这样下去灵堂的气味让人不能进屋”村长把光棍的姐拉扶到院内说。

  “这事要等你二叔回来商量”光棍的姐说。

  “别等我二叔了,天太热,大叔的尸体不能久放。”

  光棍的姐停一会儿,说:“这事要给你赵爷商量下。”

  “中,我去喊赵爷”村长刚想转身走,看见卫军已扶着赵小二走过来。

  赵小二已是九十高龄的老人了,满头银发,背微驼,拄着一拐杖,上穿着一件白色短袖褂,下穿一条黑裤子,看起来身体很是硬朗。他退休后没有住在市里,一直生活在村子里。

  “爷您好!”村长忙上前搀扶赵小二。

  “叔”光棍的姐姐也忙上前欲搀扶赵小二。

  “我听军娃说,你们在商量事”赵小二制止欲上前搀扶的手问。

  “是的,我和俺姑正商量火化大叔的事”村长说。

  “让谁去啊”赵小二看下村长又看眼光棍的姐。

  “还没确定”村长说。

  “闺女,你的意思呢?”

  “我想听听叔说的。”

  “你先说说”赵小二对光棍的姐说。

  光棍的姐想会儿说:“我想,运发这孩子比较合适。“

  赵小二没说话,看下村长。

  “姑,让运发去不合适吧,村人会说闲话的,卫军是俺叔的孙子,他比较合适”村长说。

  “姑奶,俺爷活着的时候我没有好好照顾他,他老人家走了你就让孙子尽下孝心吧”卫军揉着红肿的眼睛说。

  一阵沉默。

  “叔,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