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那些角儿 >

第9章

那些角儿-第9章

小说: 那些角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如果能让〃五朵金花〃《相约花戏楼》,至少满足了戏迷期待!当然也是我的期待!
  这个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包括叶龙(五朵金花艺校的同班同学)在内的所有创作组成员的质疑。我知道他们的难处。
  记得当时从南京赶往合肥的路上,我亲自打电话邀请马兰,她最终同意了。我很感谢她,因为第二天就要录像。否则这个策划将不完整。
  太多年了,五朵金花各奔东西,天各一方,但都心系黄梅。种种原因,没能再聚首。

马 兰:情归何处(3)
…………
  ?《燕升访谈……戏苑百家》即将专访马兰的消息2007年11月3日贴上博客后,跟贴评论迅速达到数百条,点击数万人。除了对马兰的想念赞美外,很多网友期盼五朵金花再聚首且能同台演唱,还有不少人企盼马兰和黄新德能联袂对唱……我心中暗喜并下定决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许它就可为了。……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
  实话说,在此之前,我一直寻求机会,多方游说,想组织策划一台包括五朵金花在内的黄梅戏大型演唱会〃回家〃。从黄梅戏的源头讲到今天,以此串联起各个时期的人和戏,对黄梅戏做一次梳理和巡礼。
  就在这时,吴琼告诉了我一个不谋而合的好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努力,〃个唱〃的准备
  音乐剧《长河》马兰饰 孟河
  ?工作基本就绪。并且也和其他四个姐妹打好招呼,马兰和我共同主持。于是,〃回家〃……2008吴琼新年演唱会也自然纳入了《戏苑百家》的特别节目运作中。
  独家见证拥抱
  2008年1月1日晚,提前到达合肥的我和马兰聊到深夜……为如何串联吴琼个唱。她和我讲起其它四姐妹的往事,认真得像老师在备课,清晰得似情景再现。我不禁感叹:是艺术家,一定有真性情!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安徽大剧院走台。分开七年,彼此没有音信往来的合作了20年的老搭档黄新德、马兰,四目相对,欲说还休。之后,迅速躲开彼此的目光。
  我在现场,看得心痛。戏迷都知道,马兰和黄新德这两位黄梅界的领军人物绽开了黄梅戏〃二度梅〃的辉煌。当初最好的舞台〃对手〃不知从何时何故变得渐行渐远。
  主持一段过后,我和马兰继续坐在台侧候场,我无法释怀刚才的一幕,现场声响太大,我凑到马兰的耳边不听地唠叨,希望他们能马上好起来……
  黄老师和吴琼唱完《梦会》,正要离开,我大声呼喊:〃黄老师。〃
  黄老师直视着我走过来,其实余光里百感交集。我和马兰坐得很近。我一看机会来了,不知是轻是重地拍了一下马兰肩膀。马兰站起来,正好黄老师赶到。
  马兰说:〃少爷,你对我怎么那么冷淡?〃
  黄老师说:〃没有哇。〃
  …………
  七年来没见过面的昔日黄金搭档紧紧拥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黄老师说:〃都怪我!都怪我!太可惜了!……〃
  马兰说:〃你也上年纪了,保重自己!〃
  此时,只我一人听到了他们七年来的首次对话。心里湿润了,温暖着,热流涌动……
  之前的《燕升访谈……戏苑百家》已播出了黄新德专访,元旦前也已录制完马兰专访,两位艺术家惺惺相惜溢于言表。
  和我同去的李晶(《戏苑百家》撰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我赶紧示意她,拍下了这唯一的瞬间。
  正在走台的吴琼见状,像一只小鸟飞奔过来,不停的喊着:太好了!太好了!似乎比看到自己的〃个唱〃成功还高兴!
  于是,我也站起来,和他们仨人紧紧抱在一起……
  五朵金花泪洒相思地
  2008年1月2日、3日,吴琼合肥的个唱,在安徽大剧院如期举行,两场演出一票难求!
  ?晚会的最大高潮来自五姐妹的同时出场,我激动了,控制着自己,但我看到台下不少人抹着眼泪,我说〃五姐妹再站近一点儿好吗?〃五姐妹中的老大袁玫笑得最灿烂,〃搂在一起都行啊!〃于是五朵金花16年后的再度同台深情相拥沸腾了大剧院!点燃了现场所有人的热情!。 最好的txt下载网

马 兰:情归何处(4)
我平静着自己,否则无法开口。〃这一刻,让我们等得太久了!'五朵金花'的称谓,重要也不重要。说它重要,是因为它已经成了黄梅戏的组成部分,成了一个时期黄梅戏的代名词;说不重要,它只是1981年香港汇报演出后,当地媒体借用了当年很红火的一部电影《五朵金花》的名字来赞美五姐妹的一种约定俗成。1992年在北京的一次合作,五姐妹同台演唱黄梅戏。16年后的今天,五姐妹再一次走到一起,这份情太重了!……〃
  在《红楼梦》饰 贾宝玉
  音乐剧《长河》马兰饰 孟河
  ?五姐妹都表达了对家乡父老的谢意,就像杨俊说的,〃参加吴琼个唱'回家',其实更是我们五姐妹情感的回家。俗话说,好女不断娘家路,我愿经常听到家乡的呼唤!〃
  马兰动情了,她紧紧抱住满脸泪水的吴琼,说〃吴琼,好样的!我为你骄傲!我们每一朵花都不一样,尽管我们花开各地,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黄梅戏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此情此景,五姐妹全都泪光莹莹,心潮澎湃。台上台下互动共鸣融为一体。
  此刻,我忽又想起演出前的当天中午,我极力撺掇并强烈要求和五姐妹共进午餐。因为那顿饭对于当晚的演出太重要了。彼此多年未见,如何消解说不清的芥蒂进而轻装登台?吴亚玲最先开口,话到嘴边却早已泪如雨下:〃我和马兰合作的时间最长,我只要翻开影集,随处可见马兰,我们这么好的姐妹,为什么……〃
  马兰哭了,在座的谁都没忍住眼泪……
  〃让她们唱一段!唱一段!〃
  现场观众的阵阵狂呼拉回我的思绪,我赶紧回应着:〃没问题!不过,我想再为大家请出黄梅戏不同时期男演员的几位代表,有请黄梅名家黄新德,蒋建国,张辉,刘华上场!〃观众再次沸腾。还没等我组合,人家几位〃大绿叶〃已各自在〃金花〃身旁站定:蒋建国和吴亚玲,黄新德和杨俊,张辉和吴琼,刘华和袁玫。按照彩排时的程序,我和马兰请他们四组八人共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然后我俩下场。
  但接下来的一切绝对现场!只有我和大姐袁玫知道。
  正当我和马兰转身下场之际,就听袁玫高呼:〃马兰回来!白燕升也回来!〃我做无辜状,〃我俩是主持人。〃袁玫继续忽悠观众,〃大伙说,她俩和我们一起唱好不好?〃我站住了,看着马兰,马兰显然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毫无防备,她继续往台下走。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呼喊声让人无法拒绝,马兰不大情愿地走上舞台,一脸迷惑的看着我,似乎在问:今天怎么了?不是说好了我只说不唱吗?我更是装作一脸的无奈。此时再看袁玫,她拉着黄新德老师跟我说:〃燕升,今晚主持,你和马兰是搭档,但现在,还是让马兰和她的老搭档一起唱,当然也不亏待你,让你和我们姐妹里最漂亮的杨俊搭档怎么样?〃我做配合状乖乖站好了位。实话说,黄老师和马兰站在一起确实都有了些许的不自
  ?在。我一看,时机已到,趁势推波助澜,〃袁玫,这样很好。但我觉得还不够。〃我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黄老师和马兰,〃黄老师,向右转!〃黄老师转过身去,有些腼腆地直视着马兰,我继续,〃马兰,向左转!〃马兰转过身,正好面对面,她先伸出了双臂,两位艺术家在曾经合作了20年的舞台上紧紧相拥……
  那天晚上的观众是幸运的,他们满足了所有的渴望;
  那天晚上的观众是热情的,他们是怀着祝福带着期盼来的;
  那天晚上的观众更是幸福的,他们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幕并由此看到了黄梅戏的希望!
  演唱会异常火爆轰动,由此引发的影响和震荡早已超出了演唱会本身。它就像一次〃融冰之旅〃,化解了太多人心底的疙瘩和积怨,为黄梅戏注入了健康血液使其得以重现生机。
  马兰在此次演唱会上,清唱了一段《菩提树》。都说,戏如人生。《菩提树》唱出了一个旅行者的内心追问,菩提树似乎就是马兰的精神象征:
  跋涉万里,风尘仆仆,只为寻找那菩提树!
  拥挤的路,吵闹的路,不平的路,危难的路!
  我问苍天大地,二千五百年,可曾记住?
  山川默默无言,处处都是迷途。
  苦行的喇嘛向我一指,菩提树还在远处,还在远处!
  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还在远处,远处……
  忽见天晴气朗,大树绿荫婆娑,坐起一个行者,站起觉者无数。大道无私,大雄无我。
  从此走遍天下,溶化一路愁苦,
  从此授业无量,创建人间乐土。
  我想说:没有一条路可以通向幸福,幸福就在路上。
  祝福马兰!祝福五朵金花!祝福黄梅戏!祝福所有热爱艺术怀揣梦想的人一路上和幸福相伴。
  此后,马兰重新上路,沿着漫漫长河找寻那棵属于自己的菩提树。
  2008年年底上演的音乐剧《长河》是她要找寻的那棵属于自己的菩提树吗?
  作为中国戏曲和西方音乐剧嫁接的初次尝试,《长河》吸引了诸多专家的目光,上海戏剧学院以此剧为基础开办一个〃戏曲音乐剧专业〃,并请马兰主持。
  2009年正月未完,马兰亲自出马到北京等地开始了〃戏曲音乐剧专业〃的招生面视。后来她告诉我,生源很满意。〃戏曲音乐剧专业〃开办后,马兰还将出面邀请谭盾、关锦鹏、白先勇、林怀民等艺术家担任特聘教授。而马兰的老搭档黄新德、吴琼、徐志远等也将受邀前来讲课。此外,其他剧种的主要演员,也已纳入她准备邀请的名单。
  马兰还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明年,也就是2010年,她将奉献一台全新的黄梅戏。
  黄梅戏《秋千架》饰楚云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陈智林: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品(1)
chen zhilin
  2008年5月12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一场发生在天府之国的八级地震,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经过一年艰难的灾后重建和心灵重建,坚强的四川人,会呈现怎样的风貌呢?在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我采访了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
  陈智林天赋金嗓,音色美,音量足,音域宽,舒卷自如,得到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书舫以及著名小生刘又全、蓝光临等衣钵真传,表演功底深厚,演唱声情并茂,具有扣人心扉的穿透力,往往一曲未终而彩声迭起。
  陈智林塑造了许多闪光的舞台艺术形象。巴山秀才孟登科的迂腐、李硕勋的坚强、牛玉儒的忠诚、大佛海通的悲天悯人、易胆大的机智勇敢,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9年7月7日晚上,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而特别创作的川剧《尘埃落定》在成都首演。《尘埃落定》是中国戏剧第一次改编茅盾文学奖作品,陈智林以精湛的表演,生动地展现了麦其在自我欲望中扑腾、却不可遏制的人性悲剧,体现了农奴制度必然消亡、被新时代取代的历史主题。
  陈智林坦言,这出戏提升了川剧剧本的文学高度,是创新川剧创作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他说:〃第一次阅读《尘埃落定》,就产生了把它搬上川剧舞台的强烈愿望。这部作品从小说到电视剧再到舞台剧,最终能用川剧形式来讲述四川本土故事,这也算是一种尘埃落定吧。〃
  小说作者阿来不仅免费转让了《尘埃落定》的川剧版权,还担任该剧顾问。他说:〃小说中的抒情、写意、抽象,用川剧方式来表现再适合不过。〃
  陈智林一直认为,川剧本身就是大众娱乐。眼下各种时尚娱乐都是传统戏曲的竞争对手,地方戏曲要创新、要发
  陈智林
  1964年1月1日出生。
  四川省川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川剧学学会会长。
  曾荣获中国戏剧〃二度梅〃、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优秀表演奖、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四川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
  他在《巴山秀才》《易胆大》《望娘滩》《都督夫人董竹君》《夫妻桥》《峨眉山月》《尘埃落定》等几十出戏中担任主演。 艺兼文武、唱做俱佳,展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和才华。被香港媒体誉为〃川剧瑰宝〃。
  ?展、要赢得更多观众,必须适应这个时代,尊重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过去川剧的〃一桌两椅〃有它的优势,但不能所有的戏都这么运用,现在的舞台越来越走向综合,已变成了一门集合灯光、舞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