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那些角儿 >

第11章

那些角儿-第11章

小说: 那些角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4年芳华越剧团复排《玉蜻蜓》,获得第四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
  19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再获〃金牌奖〃。
  王君安的尹派艺术如日中天,正值舞台挥洒才情的颠峰时刻,1996年王君安却突然华彩转身,只身赴美国留学。
  2001年取得美国天主教大学经济与金融管理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从事金融工作直到2006年。
  十年里,她的恩师尹桂芳先生、培养她的芳华越剧团和对尹派艺术流连不舍的戏迷们痴痴地守候着、期待着她的归来。就在戏迷千呼万唤望眼欲穿的长达十年的漫长等待快要无望之际,2006年〃王者归来〃,洗尽铅华的王君安重新回到了福建芳华越剧团。
  回来这几年,王君安除了恢复尹派剧目外,还积极参与纪念老师的系列活动。2007年,在某栏目演播室,我与她
  王君安
  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县(现为嵊州)人。十一岁考取了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她的艺术天分得到了尹桂芳的慧眼垂青,成为尹派的嫡传第五代弟子。
  1986年十六岁的王君安以一出尹派名剧《红楼梦》蜚声上海滩,1990年她的《玉蜻蜓》再次在上海引起轰动。1996年王君安赴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从事金融工作五年。2006年重回福建芳华越剧团。
  她归去来的故事扑朔迷离。
  越剧,真的是她舍弃海外优越生活的一切动因吗?她的回归让多少人心里泛起了波澜?曾经的空前盛况十年后是否还能重现?她顺其自然的松散态度为什么刺激了越剧戏迷?王君安重拾越剧,是亡羊补牢,还是王者归来?
  ?和李敏只做了短暂的交流。2008年10月,我给她发短信,力邀她参加11月在她的老家浙江嵊州录制的大型晚会,并执拗地坚持让她在李敏领唱的开场歌舞后第一个出场,我庆幸我的判断:久违的王君安一上场,便迅速点燃了越剧故乡人的热情。
  2009年元月,内敛低调的王君安在我几次邀约下,终于接受了我的专访。之前听上海某报的记者同行(也是她的粉丝)告我,她话不多,不好采访,别人很难走进她的内心。当我们面对面坐下来,似乎有一种信任立刻弥漫开来,问答都随意,我也不追问,确是一次难得的交流。那期访谈的收视位列所有栏目之首,再创新高。
  白燕升:君安,你知道吗?我的个人博客上登出了包括你在内的一个嘉宾采访名单,很快几百多条留言,大家都特别地兴奋,特别地关心你,你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王君安:我也不知道,我旁边有很多非常年轻的观众,他们对我特别地关心,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觉得,我离开舞台这么多年了吧。我相信这是尹派的魅力,因为我是尹老先生亲手培养出来的,现在,老先生已经过世这么多年了,所以观众在我身上,就有那种期盼吧。

王君安:〃宝玉〃归来〃芳华〃依旧(2)
白燕升:君安来自福建芳华越剧团。这是尹桂芳老先生那个时候打天下、扎根的地方。我听很多人讲,说尹桂芳先生跟王君安的关系就像家人一样,像祖母和孙女一样。
  王君安:是的,因为我十二岁的时候,就进到福建省芳华越剧团,那个时候我非常小,就是一个非常不懂事的小女孩,而且我又非常地内向。从那个时候,我就在尹老先生的身边,慢慢地开始学戏,她不仅教我演戏,还在各个方面教我做人,我在她身边度过了十几年。我去美国之前一直在她身边。
  白燕升:说到王君安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她是个极有天赋的人。但是你知道有一种说法:往往极有天赋的人都不太用功。你觉得你对于越剧,投入了几分?还算用功的一个演员吗?
  王君安:我不算用功。这个我承认的,真是不算用功。就像尹老先生说的,我如果用功的话就不会是今天。有一次我爸爸妈妈到上海去看老先生,然后老先生就拉着我妈妈的手,非常感谢我妈妈,她说你生下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各方面都这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她不够用功。
  ?白燕升:那么不用功,自己也承认不用功,还那么受大家的追捧。
  王君安:我现在很用功的。
  白燕升:很多内行的观众当年称你为〃王三出〃。即《红楼梦》《玉蜻蜓》《盘妻索妻》。
  王君安:这个词我今天第一次听到,哈哈……
  白燕升:你给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说〃王三出〃呢?是你就会这三出戏,还是……
  王君安:那也不是,其实我在芳华,我也演了很多的传统戏。大概就这三出戏给观众的印象特别深。所以观众就叫这个名字吧。〃王三出〃,不过今天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个词。
  白燕升:说到〃王三出〃当中的《盘妻索妻》。我听说这个戏是尹桂芳先生当年根据《盘夫索夫》获得的灵感改编的。
  王君安:是的,所以她其实也是编剧,陈曼也是编剧。
  白燕升:说到《红楼梦》,应该说是越剧的一个经典剧目了。但是被更多的普通观众熟知的还是徐玉兰老师跟王文娟老师的电影版本。但是越剧迷们都知道,尹桂芳老先生的《红楼梦》也是非常……
  王君安:那是真正的贾宝玉,那是非常棒的,非常地委婉,非常的细腻,非常的有情。
  白燕升: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演这个戏?
  王君安:十六岁,我艺校毕业的时候,老先生就请了上影厂著名电影导演黄祖模,来给我们排《红楼梦》这个戏。我们芳华回娘家,第一次回娘家,在上海演出的就是《红楼梦》,反响非常好。那个时候舞台上非常的整齐,全部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二十几个人,我那个时候才十六七岁嘛,所以,一炮打响。报纸上是这样说的。
  (演出)的确反映是很好的,这个戏应该说是老师手把手教的。每天老先生拄着个拐杖,那个时候,福建条件是非常差的,团部没有像现在这么好,从住宅楼到排练厅,不是水泥路,而是泥泥坑坑的那种,一下雨的话根本无法走路的。老先生是每天坚持到排练厅坐场,哪里不对了,她马上就给你纠正过来,我们排了好几个月。
  白燕升:尹派跟上海的这种关系,真是说不清楚。刚才说到君安十六七岁的时候演《红楼梦》在上海一炮打响,当年尹桂芳老先生在上海,跟上海人民的情感,那也是不得了的。我听很多老先生跟我讲,从上海去福建的时候,上海的戏迷是在火车轨道上拦车痛哭,不让火车走。那个场面是非常感人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王君安:〃宝玉〃归来〃芳华〃依旧(3)
王君安:是的。所以在上海提到尹派都知道的。老先生身上有这种魅力,她去世这么多年了,观众还对她念念不忘,一直记得她,这就是她的个人魅力。
  白燕升:君安是1986年在上海演出的《红楼梦》,我听说首场演出观众的掌声长达二十三分钟。
  王君安:对,蛮长的。
  白燕升:那你出来谢幕多少次?
  王君安:好像三十几次,反正观众一直不肯走,当时老先生就在台上陪着我们一起谢幕。那段时间,我们在上海演了一个多月,老先生每天晚上到剧院来,陪着我们一起感谢上海的观众,然后每天晚上就给我炖鸡汤,来给我补一补。因为我那个时候人比较瘦,她不断地跟我说要加油啊,好好演。
  白燕升: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受到了如此的追捧,有没有飘飘然过?
  ?王君安:真是没觉得。从一进团开始,我就觉得我小小年纪,就要扛起一个做大人的那种责任,做大人的事儿,所以从小就是这样子的。
  白燕升: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这么坦然地面对荣誉,面对掌声和鲜花,这可能是天生的素质。
  王君安:我从小好像把这些都看得比较淡的,蛮淡的。
  白燕升:1986年带着《红楼梦》一炮打响上海滩,到了1996年君安又制造了一个至少是在越剧圈内,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出走。并且走得还挺远,到了美国;走的时间还挺长,1996年走的,一直到2006年,整整十年她才回来。为什么要这样?
  王君安:因为芳华是在福建嘛,那个时候我走当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从十二岁的时候就
  ?离开家,去了福州,然后我们上的文化课很有限,某一天我要是有机会的话,我要出国去留学,这是我最大的梦想。我想我二十六岁不走的话,我就走不了了,所以我就狠下心来,走了。
  白燕升:尹桂芳老师有没有挽留你?
  王君安:她也没讲,但是我知道她心里肯定是不舍得的。
  白燕升:你不会是偷偷地走的吧?
  王君安:也不是偷偷走的。要讲这个事情吗?
  白燕升:不是我来挖掘君安的隐私,你知道很多的戏迷,听说我要访谈你,他们都特别想清楚,想了解,那么好端端的一个越剧尹派的冉冉升起的新星,怎么就突然走了?大家特别地好奇。我听说尹桂芳先生还拜托在海外的朋友,托他来照顾好你。可见老师对你是非常牵挂的。有这么好的老师,有这么如日中天的事业,有那么多喜欢你的戏迷,为什么走啊?
  王君安:那个时候的个性就是这样子,想走就走了,没想这么多。真是没想这么多。因为我这个人历来就是想法比较少的,属于想做什么事了,我就想把它做成。我是这样子的一个人。
  白燕升:到了美国还好吗?
  王君安:很好。
  白燕升:生活环境不同了。
  王君安:完全不同了,因为一去美国我就去大学里了。住校一年,整个环境完全不同。
  白燕升:还唱戏吗?
  王君安:从来没唱。也没人知道我以前是唱越剧的,我就是一个学生。
  白燕升:除了上课,回到房间或者私底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想越剧吗?
  王君安:嘴巴上不承认,但是晚上睡觉做梦的时候经常会梦到:在排练突然之间忘词,还怎么样,某一天看到老师在教我,在舞台上。反正总会做梦,梦见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
  白燕升:除此之外生活当中不再练了?
  王君安:从来不练。 。 想看书来

王君安:〃宝玉〃归来〃芳华〃依旧(4)
白燕升:想逃避什么吗?
  王君安:也不是逃避什么,因为我觉得走了就走了,最好把这个赶紧忘掉。
  白燕升:我觉得一定有原因。自己酷爱了那么多年,受到了那么多的追捧,掌声鲜花,突然到了美国,就想把这个身份剥离掉,就想把这些东西……
  王君安:因为那个时候在美国,我是从一句英文不懂的人,我每天……
  白燕升:那不懂英文学英文,也不妨碍唱越剧呀。
  王君安:NO,那不行的。你没这么多时间啊,因为不允许。比如说你是正规的大学本科的,你是有很好的基础的。像我这样子,等于你从小学跳到大学了,所以人家花两个小时,我就得花六个小时。我是从一个视力很好的人,到了美国几年变近视眼。我是每天读书,头一两年,我几乎没有出去玩,就在学校里,就在房间里,上完课就在房间里看书。
  白燕升:你现在给我的感觉,也像一个大学生。好像戏曲演员特有的在生活当中不经意流露的那些神态形态,你不大有。在困难的时候,或者说在不如意的时候,或者说在
  ?越剧《牡丹亭。还魂记》 王君安饰 柳梦梅
  ?寂寞的时候,想不想老师?
  王君安:想的。逢年过节我都打电话给她。听听她的声音。那个时候其实她已经讲不出话来了。但是我知道她的外孙女在旁边,她会传达,就是老师在点头什么的。
  白燕升:你知道君安,作为一个老艺术家,我没有跟尹桂芳老师交流过,我觉得她那么地喜欢你,她肯定是希望尹派的艺术通过你这么传承下去。
  王君安:是的。老师一定是这么想的。
  白燕升:你心里有没有觉得愧疚,或者对不起老师的那样的一种想法?
  王君安:有的,总觉得愧对老师。所以为什么十年之后我会回来,主要是有一份感恩之心吧。我觉得要为老师做点事情。
  白燕升:1996年到2006年之间都在美国,按说十年间,足以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平静下来 安顿下来了,十年了,你又让大家没想到,大家在觉得盼得你望眼欲穿,觉得快无望的时候,你又突然回来了。所以很多戏迷也想让我问你,是什么念头让你回来了?
  王君安:其实我是不想回来的。因为我想我离开了就离开了。
  白燕升:你不想,大家想啊。
  王君安:(君安眼圈红了,流下了眼泪)
  白燕升:君安为什么流泪?
  王君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