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那些角儿 >

第10章

那些角儿-第10章

小说: 那些角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要赢得更多观众,必须适应这个时代,尊重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过去川剧的〃一桌两椅〃有它的优势,但不能所有的戏都这么运用,现在的舞台越来越走向综合,已变成了一门集合灯光、舞美、服装等各门类的综合艺术。这次的《尘埃落定》大大地丰富和强化了舞台的色彩、层次和意境;剧中人物性格也以不同色彩的服装来表现,让观众耳目一新。他要让川剧《尘埃落定》成为既养眼又养心的经典之作。
  白燕升:陈院长,从去年的512到今年的512,对于每一个四川人中国人都是特别凝重的一年。这场灾难或许唤起了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潜藏已久的那份爱,人与人更加理解了,人与人更加懂得付出了,彼此相互取暖的一种情感又找回来了。
  陈智林: 对。人与人的心靠得更近了。在大自然不和谐的环境里,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个人自己跟自己心态的和谐。

陈智林: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品(2)
白燕升:这场地震给您带去了什么样的影响?
  陈智林:在灾后的第三天,我就率先带我们剧院来到灾区,为受灾群众义演。通过义演这种特有的方式,对灾区关怀、关爱,而且我们剧院也涌现出了很多非常感人的事迹,一个青年职工,他自己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不到一千块钱,因为家里面做了一点小生意,他捐了十五吨大米,在没有告诉我们所有人的情况下,自己直接送到灾区。
  白燕升:你这个剧院一个普普通通的演员,捐了十五吨大米?
  陈智林:对。在平时可能觉得非常平淡,感悟不出来人的真实情感。
  人在灾后对心智的重新梳理、调配,让我觉得非常震惊、非常叹服,而且人的精神面貌所反映和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确实让我觉得中国人是震不垮的。
  白燕升:四川省川剧院反应非常快,还创作了一台以戏剧为主的赈灾晚会?
  陈智林:对,《大爱国魂》。因为在大灾里面体现了大爱,而大爱传递出了我们国家、我们民众的一种魂魄,渗透出了一种坚强凝聚力。演出完了以后,首先是让我们自己先感动了,然后通过我们这么一个文化平台,传递给了值得我们去感动的服务对象。
  白燕升:凭我直觉
  ?判断,您率领的四川川剧院非常有凝聚力,非常团结,这一点非常难得。您还有一句口号,〃剧团〃,就是要〃以剧团人、以戏团人。〃什么叫以剧团人?
  陈智林:在我们剧院,我一直在思考一个环节,2001年就提了一个概念:用心智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纳税人。纳税人用钱供养着我们的一个文化事业单位,我们的感恩来源于什么。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空间里面,我们能够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服务于民众,社会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首先我们要感恩这种平台;然后把这种感恩转换成一种包容,用我们自己的感恩心智,用我们自己的包容心态,来形成我们服务的一个状态。用我们自己最好的艺术作品、用我们自己最好的艺术呈现展示出来。我的理解是,我们今天的努力,我们今天对传统的传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形成了今天的艺术作品,它就是明天的传统,我们今天形成的艺术品就是明天研究我们的对象。
  白燕升:您的一番话我都认同。感恩、包容,您以这样的教化来团结您手下的演职人员,演戏先做人,不单单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感恩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自己要跟自己的心和谐,这样他排戏、演戏,他才会和谐。
  陈智林:文化做到最后比拼的是什么,比拼的是你对文化的理解。一个艺术发展到最后,很多艺术是悟出来的,单一的老师教的东西,实际上在你体现的过程里面,已经完善了,而最后,在提高和升华的环境里面,完全靠人生的真善美。如果做不好一个人,肯定做不好一个演员,做不好一个艺术家。艺术家是融注了自己的道德,自己的艺术观点,自己学习的一种态度。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对文化的理解,很多只是凭一种感觉,我就希望单一凭感觉的人,多一些实际的了解以后,再来思考。就像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做一些改革,比如说我们的锣鼓,以前很多人理解的川剧锣鼓,很杂、很吵,让人觉得很揪心。锣鼓是什么呢?我的理解:锣鼓实际上是一个招商广告,以前农村在坝子里演出,为了招揽观众来看演出,让锣鼓来吸引所有的人,先声夺人,把人吸引过来,锣鼓就是引领观众来看演出的一个工具。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陈智林: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品(3)
可是到今天,我们的艺术进了剧场,取代锣鼓功能的是非常优美的序曲。这个序曲就把你引领到今天晚上为你展示的艺术故事状态里面。它是一种健康的理疗,健康的转换。
  白燕升:听得出,院长融入了太多的思考,怀着一颗感恩包容的心,去做人、去演戏,演员最后拼什么,拼文化,文化怎么理解?如果把所有的技巧把所有学到的知识,比喻成〃文〃的化,要靠我们的感恩包容上升到真善美,靠我们的悟性,靠我们善良的心,把它〃化〃掉,我觉得这才能达到文化的境界,正所谓〃以文化人〃。
  川剧是个古老的剧种,您当院长有十七年了。您理解的川剧是个什么样?
  陈智林:说到川剧,其实它是一个全国乃至全球都不陌生的剧种。什么叫川剧,就是四川人用自己的幽默,用自己的语汇,用自己的才华,通过他自己对艺术的一种升华,形成我们自己的一种讲故事的手段和方法。
  白燕升:您把川剧理解成了四川人特有的一种语汇了?
  陈智林:因为川剧本来就有唐三千、宋八百,说不完的三列国,四川早在唐代就有〃蜀戏观天下〃的说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四川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地方,像历史上李白、杜甫、〃三苏〃,包括司马相如,卓文君,近代的巴金,艾芜,郭沫若、沙丁,还有李劼人等等,实际上也是四川的土壤孕育了这些文人的思绪,也是四川这些了不得的文人,为四川文化的建设奠定和树立了生存发展的基础。作为川剧来讲,它是一个非常不保守的剧种,它从来不拒绝所有
  ?的艺术形式对它的渗透。这些年我们在全国每一个地方演出都有回头客。包括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演出,甚至演完以,北京大学的很多学生都希望办一个川剧赏析班。他们不仅仅是需要了解川剧,他们希望通过川剧,了解川景、川菜、川酒、然后川人。实际上,川剧是把所有的四川文化,集中地反映在了一个一亩三分地的小小平台上面了。
  白燕升:四川、川剧,其实已经融入到了你的血脉里。
  陈智林:要想人迷戏首先要戏迷人。我不光是对川剧,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非常认真地在思考。比如说我们中医讲的望闻问切,我们国画讲的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戏曲讲的四卒千军。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你以什么样的取舍以什么样的状态来面对你从事的艺术,怎么样形成一种艺术与艺术之间的包容,其实艺术最需要与时俱进的一个生存门类。
  白燕升:读书一定是您的爱好?
  陈智林:我觉得到今天为止,读书是我维系和保护得比较好的私人空间。就是再累,我每天的读书时间,也从来没有轻而易举放弃过,包括我们外出,甚至去国外,我也会捎上两本,就是随身看的小书籍,来陪伴自己。
  白燕升:我一直觉得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读书是最好的途径,开卷有益。我感受到读书是你生命里的最爱。读了那么多书,才能够触类旁通。谈到各门类之间的一种融汇,您也说了很多的妙语,比如你就曾说过,现在是〃小明星大艺术家时代〃,怎么理解?
  陈智林:作为我们戏曲演员,讲的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像裴艳玲先生、像尚长荣老师,这些名家大家知誉度没有进入大众视野。文化的以文化人,寓教于乐的功能,我觉得在很多环节里面,多给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一个话语平台,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话语空间。其实中国老百姓非常善良,我们用什么样的文化来引领他们对祖国热爱,我们文化本身,应该给他们传递一些中国人的骨气,中国人的魂,中国人的良心。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陈智林: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品(4)
白燕升:我们不是在热门品种里沸腾,如果我们去沸腾的话,也许会获得眼前一时的名和利,我们选择在一个冷门的品种里,不断地加温,这是一份责任。其实说到〃小明星大艺术家时代〃,我还想到了一位大艺术家……计镇华老师。他跟我讲了一句话,我一直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从艺几十年,我做的是什么……认真地重复简单的事情。我说您把这句话再给我解读一下,他说比如说排戏、走台,我每一步每一个调度,每一个位置我都要走到。但是我看到一些年
  川剧《大佛海通》陈智林饰 海通
  ?轻演员他们不爱走,觉得这个我会,没有问题。
  他还说,我每当进入一个剧场,总要走下台去,在前排看看台上,到中间再回头看看台上,一直到最后一排再看看台上,我说您看什么?他说我找找观众看台上的感觉,今天晚上在这个舞台上,我要释放怎样的能量,把握怎样的火候和分寸。他讲这些的时候,我心里油然而生敬意。这就是大艺术家。
  陈智林:这就是责任和良心在托起民族文化发展的一种脊梁。到今天为止,我觉得从事民族文化的人,很多是有脊梁的,包括我在剧院提了一个概念,特别是艺术剧团里面,更多的来讲是艺术品,不是艺术家。它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没有一个综合环境,给你提供的一个综合平台,一个综合的作品,把你摆在一个综合的亮点上,你肯定形不成今天的所谓艺术家。
  白燕升:有今天这样的一番理念,我相信跟你之前的〃不务正业〃是有关系的。你当过老板,当过县长,这都是哪年的事儿?
  陈智林:二十多年前了。当时做了一个四川省娱乐文化产业公司,那个时候还算做得不错,有点感觉吧,后来当了两年县长。
  白燕升:怎么最后又回到了戏曲?
  陈智林:因为我觉得做每一件事情职业道德是最重要的。我在做老板的时候,我也不坑人、不害人,不给别人制造麻烦、帮忙不添乱,实际上是通过煎熬自己,形成一种服务状态。那么多年,服务两个字在我心底是非常牢固的一个概念,心里装自己少一点,这个很重要,你能够容天容地,天地容你,你能够容下只有你自己才能够容下的环境,也就只有这个环境才能包容你。
  跟陈智林院长聊天,给了我很多思考。我能感受到他和他的同行肩上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他曾说:〃川剧艺术是昨天的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我们要用今天的努力形成对明天的影响。〃
  从陈智林身上,我看到了四川人典型的性格……达观、幽默、自信、坚忍。经过了2008年那场大地震,成都依然是中国最休闲的一个地方,但愿这种动静相宜的精神,能够成为我们至高的生活追求。
  最后告诉大家,四川省川剧院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合拍的20集川剧电视剧《李白进京》正在积极筹划中,陈智林演李白。他特坦言,自己塑造的李白会更加生活化,突出四川戏剧的重要特性。川剧的精髓肯定一个都不会落下,同时还会加入许多影视剧的喜剧色彩,让剧情更加丰富。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减肥,起码要减20斤,恢复到演《巴山秀才》时的体型,才能胜任。
  ?川剧《巴山秀才》 陈智林饰 秀才孟登柯
   。 想看书来

王君安:〃宝玉〃归来〃芳华〃依旧(1)
wang junan
  有着〃越剧皇帝〃美誉的尹桂芳先生,她的表演气质清丽高雅,靴子功、眼神功令人叫绝;她的唱腔格调深沉委婉,洒脱隽永,尤其她的中低音突出,韵味醇厚。
  如今的尹派弟子遍天下,福建芳华有个王君安。她忠实地先模仿后继承,艺术天分得到了尹桂芳先生的青睐。1986年,16岁的王君安以一出尹派名剧《红楼梦》蜚声上海滩,在上海连演30天,场场爆满,〃小尹桂芳〃之名不胫而走,轰动了越剧界。1990年,她的《玉蜻蜓》再次在上海引起轰动,从而奠定了她与浙江的茅威涛、上海的赵志刚三分天下的地位。
  1990年华东区越剧青年演员〃霞飞杯〃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桂冠。
  1994年芳华越剧团复排《玉蜻蜓》,获得第四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
  1994年中国小百花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