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 >

第2章

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第2章

小说: 不偏不倚的处世哲理:中庸智慧心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我们说,《中庸》的“中”,强调的就是为人处事上的恰到好处,而且妙就妙在这恰到好处。
  就像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说的那样,“天下万事不可过”。
  比如雨水可以滋润大地,可是多了就会变成水灾;阳光可以促进万物生长,可是太多阳光,就变成了干旱。
  如果没有恰到好处的智慧,又怎么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人事之中,做到通达和圆融呢?
  难怪朱熹在解释《中庸》的时候,会说“中庸”其实就是无过、无不及了。
  

2。不偏不倚,顺势而为(1)
《中庸》的“中”,不仅仅是指要避免过或者不及,凡事恰到好处,而且是指不偏不倚、顺势而为。
  有人会问,什么是不偏不倚、顺势而为?
  实际上,这是《中庸》对做事、做人恰到好处的进一步具体化。
  换句话说,一个人想要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就需要做到不偏不倚、顺势而为。
  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为人办事方式呢?
  我们不妨去看一看老子跟孔子的一段对话。
  我们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大思想家。而老子,则是道家的开山鼻祖,同样是大思想家。
  不过,按照史料记载,老子要比孔子大一些,而且在思想的深刻和精湛上,还要超过孔子。这一点,从孔子曾问学于老子的故事,便能看出来。
  据说,年轻的孔子曾来到东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学问。
  在一番见面礼仪之后,老子突然张开了自己的嘴巴,让孔子看了一眼。然后,他问道:“你能看得见我的牙齿吗?”
  孔子很奇怪,老子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不过,他还是据实回答说:“您的牙齿,已经全都掉光了。”
  这个应该是事实,因为当时的老子,估计差不多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听了孔子的回答,老子接着问:“那么,我的舌头呢?它还在我嘴里吗?”
  孔子像领悟了一些什么似的,立即回答说:“它在你嘴里,而且完好无损。”
  于是,老子说出了自己这个问题的本意,也同时是在劝导孔子:“孔子啊,你明白了吧,牙齿因为太坚硬,老是与各种食物,甚至与它们自己碰来碰去,很早就掉光了。可是,舌头却不同,它虽然柔软,却不参与各种争斗,最终得以保存自身,因而能伴随我的一生。”
  在这里,老子所说的牙齿和舌头的比喻,一方面是说明“弱则生柔则存”的道理,而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庸》里面讲的不偏不倚、顺势而为的道理。
  那么,什么是不偏不倚、顺势而为?其实,就是顺应时势,不偏向于、不依赖于彼此争斗中的各种势力,完好地保存自身的道理。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往往会形成一些小团体。
  这些小团体往往会在利益、动机、意见等方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分歧。
  假如分歧变得越来越大,那么矛盾甚至争斗就会接着出现。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一个人,尤其是那些刚刚进入到这些团体里面的人,究竟应该怎样立身处世呢?
  按照《中庸》的说法,那就是要不偏不倚、顺势而为。
  对于《中庸》所说的“不偏不倚、顺势而为”,我们从宋代欧阳修一篇著名的文章《朋党论》,便可以进一步理解。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有着丰富的政治实践经验,写了不少的政论性文章。
  其中,《朋党论》就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
  在这篇文章的开始,欧阳修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谓的朋党,也就是结交朋友形成各种小团体,是从古以来就有的事情,只是希望做领导者的皇上要善于分辨清楚,哪是君子的朋党,哪是小人的朋党。
  那么,什么是君子的朋党,什么又是小人的朋党,二者有何区别呢?
  在欧阳修看来,实际上,只有君子才有朋党,而小人是没有朋党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欧阳修眼中,小人结成的所谓朋党,其实只是他们为了利益和虚荣,暂时勾结成的,彼此之间的情感是十分虚假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不偏不倚,顺势而为(2)
而君子结成的朋党是真正的朋党,因为君子不会为了利益和虚荣而对某些人有所偏好、有所依赖,而是顺应时势,为了道义、忠信和名节,才形成的。
  说得简单一点,君子的朋党才真正能够做到了《中庸》讲的不偏不倚、顺势而为。
  那么,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要想真正的为人处世不偏不倚、顺势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
  一方面要顺应时势地参与某些小团体,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中立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坚守住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站稳脚跟。
  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吕端大事不糊涂”。
  这句话,出自毛主席的一个经典点评。
  毛主席曾经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来形容和称赞叶剑英元帅为人处世的不偏不倚、顺势而为。
  或许,在毛主席眼中,叶剑英元帅就是在大事上站得稳脚跟,一点都不糊涂的人。
  实际上,毛主席的点评来自于历史上一个典故,那就是宋代吕端的故事。
  在宋太宗统治时期,吕端是他的宰相。
  吕端这个人,平常看起来糊里糊涂的,似乎没有多少能力。
  比如,平时有些皇亲国戚或者重臣,找他办点私事,他总是稀里糊涂的,不当一回事。
  由于这个原因,他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是一个当宰相的料。
  可是,宋太宗赵光义却独具慧眼,十分信任他。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了宋太宗用人的英明。
  原来,宋太宗去世前,将第三子赵恒立为了太子。
  当时,统领太监的王继恩跟赵恒有过节,十分担心一旦赵恒继位,自己会有危险。
  于是,他就和皇后一起密谋,要将宋太宗的长子楚王赵元佐立为太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皇后让王继恩带着圣旨,去请吕端进宫议事。
  吕端知道了太宗驾崩的消息,看见皇后前来召见,已经预感到了会有大事发生。
  于是,他在进宫之前,先派兵将王继恩困在了自己家里。然后,才赶到皇宫见皇后。
  两人见面后,皇后试探吕端道:“如今,皇上已经驾崩,根据祖宗遗训,应该立长子为太子才对,可是皇上却立了第三子,你看怎么办?”
  吕端明白了皇后的意思,他一点都不退步地答道:
  “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日。今天,先帝刚刚过世,怎么能再讨论重立太子的事呢?”
  听见吕端义正言辞的回答,皇后无话可说了。
  到了太子赵恒举行登基典礼那一天,按照规矩,在新皇帝和群臣之间,需要隔上一道帘子,表示尊敬。
  为了谨慎起见,本来应该行跪拜大礼的吕端,却来到龙椅旁边,卷起帘子,确认里面坐着的是赵恒之后,才走下来率领群臣高呼万岁。
  这就是吕端的大事不糊涂,也就是他不偏不倚、顺势而为的处事风格。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中庸》的“中”,才算是真正的强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千万不要弄巧成拙(1)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庸》的“中”,指的便是避免做事过头或者不够火候。
  相比较起来,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更容易犯的错误,则是为人处事的过头。
  而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很多时候的弄巧成拙。
  实际上,弄巧成拙的人,同样也是没有把握好待人接物上的一种度。
  或者说,他们没有做到《中庸》所要求的“中”,才导致了各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失败。
  就像我们前面讲的那个小伙子的例子一样,这个小伙子对待新同事和领导,实在是太过于热情了。或许在他看来,只要这样做,肯定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得到好人缘。可是,他这样做,却最终弄巧成拙,让同事们反感,也让领导起了疑心,真是得不偿失。
  在这个例子里面,小伙子没有认识到,对人热情是好的,可一旦热情过了头,热情得对待外人也像对待家人一样不分彼此,那就迟早会招来麻烦。
  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弄巧成拙的例子,就是“童仁益添画”的典故。
  童仁益是北宋画家孙知微的弟子,他为人不像自己的师傅那样沉稳、冷静,却总爱耍点小聪明。
  有一次,擅长人物画的孙知微,受成都寿宁寺的请求,画了一幅佛教的《九耀星君图》。
  创作这幅画,孙知微可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
  他不愧是宋代人物画高手。这幅画快要完工时,画里的人物栩栩如生,轻烟渺渺,衣带飘飘,就如同仙境一般。
  只是,要完成这幅画,还需要对它进行上色的最后一道工序。
  就在这个时候,孙知微的一个朋友突然来请他去聚会。
  孙知微跟这个朋友交情很深,只好放下了画笔。
  临走之前,他对众位弟子说:
  “这幅画的主体部分我已经全都画好,就还差上色这个步骤。
  现在,这个工作就交给你们。务必要仔细些,千万不要上错了色。
  这是一个考验你们学艺是否精熟的好机会,我回来时,希望你们已经完成了工作。”
  能得到为师傅的画上色的机会,所有弟子都十分高兴。
  于是,等孙知微走后,众位弟子把画团团围住,反复揣摩和体会师傅的用笔技巧和构图思路,大家都觉得受益良多,纷纷夸赞起来。
  有的弟子说:“你们看,这水暖星君画得多好啊,神态逼真,威严庄重。”
  有的弟子说:“这画的菩萨才画得好呢。尤其是那菩萨脚下的祥云,更是绝笔,飘渺的姿态,让菩萨的仙姿,更加庄严,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就在大家都夸奖师傅画艺高超的时候,平常就喜欢靠耍小聪明来哗众取宠的童仁益,在一旁流露出十分不屑的样子,一言不发。
  其他弟子看他不说话,就问他:“你怎么不来评论下呢?难道你觉得师傅的画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好?”
  这时,童仁益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你们看那水暖星君身边的童子,虽然线条优美、神态逼真,可是他手中拿着的那个水晶瓶里,似乎少了些东西吧。”
  听完他的回答,其余弟子都很好奇:“少了什么东西啊?”
  看大家都来“请教”自己,童仁益十分得意地说:
  “你们难道没发现吗,师傅每次画瓶子,都会在瓶子里画上一朵美丽的鲜花。可是,这次他却什么都没有画。
  或许,师傅急着出门,忘记画了吧。既然如此,就让我来帮师傅画好,然后再给整幅画上色。”
  说完这番话,童仁益拿起画笔,就在童子手中的水瓶里画了一朵颜色艳丽的莲花。
  等到孙知微赴宴回来后,看到画中的那朵莲花,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叫来所有弟子询问。

3。千万不要弄巧成拙(2)
当他得知了事情真相后,哭笑不得地说:
  “这朵莲花,还不仅仅是画蛇添足,根本就是弄巧成拙嘛。
  这幅画,虽然是佛教画。可是,那个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来降服水怪的镇妖瓶。
  现在里面插上一支莲花,镇妖瓶变成了普通的花瓶,真是天大的笑话。”
  说完,他就生气地把那幅画撕了个粉碎。
  这一下,弄巧成拙的童仁益,只能羞红了脸,尴尬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弄巧成拙的出处,它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做事情,不按照《中庸》所讲的“中”的道理,恰到好处,把握一个度,就会惹来麻烦。
  另外一个弄巧成拙的例子,发生在南宋时期。
  我们知道,南宋有一个大奸臣,叫做秦桧,就是他用“莫须有”三个字,害死了抗金民族英雄岳飞。
  在秦桧的相府里,有一个十分保密的议事室。正是在这个密室里,秦桧和一帮子奸臣狼狈为奸,干出了很多伤天害理的勾当。
  按理说,这样的密室,肯定只有极少数秦桧最心腹的人,才对它比较熟悉。
  可是,有一次,广州的一个地方官却来到相府,给秦桧送上了一卷地毯。
  更离奇的是,当秦桧把这卷地毯拿去铺在密室的地上时,竟然发现跟密室的尺寸大小,分毫不差。
  发现这个情况后,秦桧十分愤怒。他心想:“我这个密室,这么隐秘,就连我的家人都不知道。你一个地方官,竟然对它的尺寸都掌握得如此准确,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