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走过竹签地 >

第7章

走过竹签地-第7章

小说: 走过竹签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正在营房休息时,营部通信员送来营长指示:要我们连队派人员到卫生队和一炮连帮助装车。

  我和连长合计一下,由我带一、二排帮助一炮连,连长带三、四排帮助卫生队装车。

  我带着一、二排来到一炮连时,他们连队正在装马匹。找到一炮连连长受领任务时,连长对我说:“你们来得正好,帮助我们装马匹”。

  军马是最难装上车的,你一赶它,它就跑,驭手拉住僵绳跟着它跑。骡子更不听话。我们花了好大一阵工夫才装上一匹马。

  我们在一炮连驭手的配合下,装上五匹,也就是一车时,意外情况发生了,一匹马受惊争脱僵绳向野外跑了,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野外一片漆黑。炮连长召集所有驭手开会,想办法找马。

  饲养那匹马的驭手带着我们一班和炮连的三名驭手去野外找马。一班长拿来一个三节手电,在野外照射,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大家心急如焚。有一名驭手提议到平常留马的地方去看一看,大家向着留马的地方走去,到那地方时一班长的手电照射发现了一匹综色大马在那忧由自在地在那吃草,马也是一个玲珑东西,它没有向其它地方跑,跑到常去的地方。把它逮住就牵着回装载点。这时已是十一点多钟了。

  三十多匹马整整装了五个小时,完成任务后已是深夜十二点十分了,炮连连长向我们道谢。

  我们拖着疲劳的身子回到营房,裹着衣服就睡觉了。

  (二)

  “时间到了,时间到了。”哨兵几声轻轻的叫声把我从梦中唤醒。

  我一轱轳爬起来,看了看表,时针指向四点四十分,随即去唤醒司机和一排的同志,洗一把脸,就穿戴好装配,准备登车。

  猛张飞排长把一排带到了登车点,我在登车前作了几条行军规定,再捡查了一遍人员和武器装配,组织大家登车。

  一班副班长坐在车尾,手拿一面红旗作联络信号旗。

  我坐第一台车的驾驶室,一排长坐第二台车的驾驶室,我们向着预定地点出发了,也是从驻地走向战场迈进的第一步。

  按照规定我们都是闭灯驾驶,司机小心冀冀地驾驶着车子,在颠簸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我在一旁叮嘱司机要慢点。兄弟部队的司机必竟是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着一套过硬的驾驶技术。我们按预定的时间提前三分钟到达指定地点。

  我们到时彭副团长早早在那里等待部队的到来。

  “报告首长,一连按规定人数到齐,请指示”, 我赶快下车向彭副团长报告部队情况。

  “就地待命”彭副团长指示道。

  “是”一声坚强有力的回答从我口中发出。

  通信连的部队也相续到齐,刘参谋在清点人员和车辆。

  彭副团长问了刘参谋的情况后,看了看手表,这时时针指向五点十五分,他示意各指挥员登车,五点二十分我们准时从驻地出发。

  我们一路上是闭灯驾驶,无线电静默,行军速度每小时三十公里,每车间距保待在20米左右,我们前指的车队就拉了两公里长。

  初冬的南方早晨,一层似纱帐一样的蒙蒙细雾胧罩着大地,凉爽爽的风从车窗飘进驾驶室,吹到身上感觉一阵阵凉意。车队在沙石公路上慢慢地爬行着,车后扬起的尘土和晨雾和在一起,使司机难看清路面,司机双眼紧紧地盯着前车的尾灯,谨慎的操纵着方向盘,走了一段路程后,前面的车停了下来,我们跟着靠边停了下来。刘参谋跑步过来捡查是否有车掉队,后面的车跟上来了,我们又向前行进。

  天渐渐地亮起来了,公路上偶尔有起得早的农民扛着锄头下地干活。

  天大亮了,晨雾慢慢地散去,视野也开阔很多,前面的车加速了,我们跟着加速前进。到了一个叉路口,通信连的路标组下车设置路标了,在叉路口中央用木箱在地上重重地罩了一个醒目的石灰箭头,后面的车跟着指示的向方前进。

  八点钟左右,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车队停下来了。

  我从车上跳下,站在河边向对岸望去,只见对岸边上停靠一只渡船,有几名渡客准备过江正在上船。

  这是一个渡口,我们部队怎么过江啊?我心中在揣摩着。

  “副连长彭副团长要你去”,后面传来周应飞班长的叫声。

  我跑步来到彭副团长身边,几个参谋、干事助理员都在一张地图前指指划划。

  “前面是一条江,我们怎么过河呀”,我不知深浅地问着。

  “都过来,我们研究下”彭副团长招呼着我们。

  我们立即围拢在彭副团长身边。

  “前面的河,需要轮渡才能过河去,我们现只有和地方政府、武装部取得联系,找到轮渡才能把部队顺利渡过河”。彭副团长说。

  我插嘴说“有没有别的路可绕过去”。

  刘参谋马上补充说“我查过了,没有别的路,唯一只有走这条路”。

  “不要争了,时间紧迫,刘参谋和副连长去地方政府支前办联系,魏干事去武装部联系,冯助理员留在我身边。”彭副团长下命令说。

  我们按照分工立即行动,我和刘参谋找来一名老乡打听地方政府所在地,老乡带我们来到了地方支前办。

  支前办的同志早已在办公室等待。

  我们到后,支前办的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

  支前办刘主任说“我们已接到上级的通知,有部队经过,要我们筹划渡江事宜,轮渡准备好了,不知你们来那么快啊”。

  刘主任热情地问道“你们吃早餐了吗?”。

  刘参谋回答说“还没有,我们也是刚到,现在是要尽快组织部队渡江。”

  “人是铁,饭是钢,饭还是要吃吗”刘主任关心的说。

  “时间紧,有镘头边吃边工作就行”刘参谋说。

  “好的”刘主任叫炊事员送来一盘镘头。我和刘参谋每人用手抓二个镘头跟着刘主任走出了支前办公室。

  刘主任叫来一台手扶拖拉机,我们几个登上拖拉机就向河边开去。

  在离河岸还有一里路的地方,有一个草棚,我们在草棚前停下,刘主任跳下拖拉机走进了草棚。我和刘参谋也跟随下车走进棚子里。

  草棚是临时搭建的,里面睡了几个民兵,一盏马灯还亮着。

  刘主任和一个高个子说了几句,就匆忙走出了草棚。我们跟着走出来了。

  刘主任要我们回渡口去等候。

  刘主任和几个民兵抄一条小道向河边走去。

  我和刘参谋上了那台手扶拖拉机,拖拉机把我们送到渡口。

  刘参谋和我一同去向彭副团长汇报,彭副团长听后十分满意地笑了笑。

  这时魏干事和武装部的于部长也赶到了渡口,于部长和彭副团长互相交谈着什么。

  我往渡口前面走去,看到我们一排长已把部队布置在各个警卫岗位上,每个战士都在认真的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于部长和彭副团长走到渡口前的一个小买铺前停下脚步,和老乡交谈,只见店主微笑地点了点头。

  刘参谋跑步来找通信连副连长,要王副连长把电台架到小买店铺里,小买店铺成了我们的临时渡江指挥所。

  电台台长把电台架起来后立即和基指勾通,报告了渡江准备情况。

  哒、哒、哒、一阵马达声从江中传来,我们不约而同地向江心望去,只见两艘轮渡向渡口方向开过来了。

  彭副团长跟于部长说,“想不到你们会那么快把轮渡征集到”。

  “这是战时吗,一切要服从战争需要,是多年来备战备荒思想的指导的结果吗”于部长轻轻地回答说。

  地方交通警察也来到了渡江现场,帮助我们疏导地方车辆和维护交通秩序,一个小小的渡口这时热闹非凡。

  我们的炊事班利用渡江这个空隙在路旁边埋锅做饭,饭做好后挑着向各班岗哨位送去。大家边吃边站岗。没有丝毫放松懈警惕。

  两艘轮渡在支前办刘主任的指挥下,很快靠近了码头,刘主任跳上岸就向临时渡江指挥部走来。于部长向彭副团长介绍了刘主任。

  刘主任把轮渡的简要情况向我们作了介绍,并提出了要注意事项。

  我们在彭副团长的精心指挥下,组织部队渡江,两艘轮渡来回穿梭在江面上,每艘一次只能装载六台车,往返一次需要35分钟。

  第一艘轮渡很顺利过江,第二艘轮渡装载时通信连的一台通信车上船时一个轮子卡在轮渡吊板与码头连接的空隙里,也可能是司机过份紧张把方向打偏了,车身有点倾斜,我们赶快组织人员推,但都无济于事,在我们不知所措时,兄弟部队的司机拿来一个千斤顶,用顶的方法一下子把车轮顶起来了,我们高兴得跳起来了。车子也顺利上船。

  过轮渡组织好部队装卸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组织好不误时间,稍微有点失误就会 误很多时间。我们把这个情况向基指作了汇报,使后续部队注意装卸船。

  我们前站部队过江就花了整整二个小时,部队过完江后,又继续向前开进。

  于部长和刘主任留在我们开设的临时指挥所里,等待接应后续部队。

  (三)

  我们的车队还是沿着崎岖的山路慢慢地爬行着,从驻地出发走了整整一天,身子感到特别疲劳。我头靠在驾驶窗的玻璃上睡着了,车子一晃把我惊醒了,看了看手表,时针指向下午四点。应该宿营了。

  车队在一片枫林区停下了,把山林的宁静打破了,山林里的鸟发出尖锐的叫声,在山林里飞来飞去,好象我们要与它争夺窝似的。

  彭副团长跳下车,看了看地形,要刘参谋把地图打开,用指北针判定方位。用手指了指这片枫林说;“这是我们预定的宿营点。”

  我立即组织部队下车,布置好警戒岗哨,在枫林中寻找适合的位置,准备打露营帐篷。

  刘参谋和魏干事他们去划分大部队宿营地域了。

  在这穷山僻壤的地方,周围没有老百姓也是我们部队露营的最佳选择,大家只把背包从车上拿下来,就在划分的地域开始找平坦一点的地方安家了。

  “一排长你们负责前指办公室的帐篷,地形要选好的地方,迅速打起来电台要开通”。我给猛张飞排长下达着任务。

  一排长迅速在一块比较平坦的山坡上找到安家地,就指挥全排动手打起帐蓬来,半小时左右就搭起了帐篷,并在旁边挖好临时侧所和排水沟。

  炊事班在一沟壑里埋锅做饭了,平静的山沟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炊烟袅袅升起至半山腰组成一条篮色飘带向空中慢慢地飘荡。

  后续部队也到了宿营地,汽车停靠在路边,象一条长蛇似的伸向远方。山野地虽然有千军万马,但是一派安静,就是从空中也看不出这藏着一支战斗力及强的部队。

  我们前站部队只休息了六个小时又出发了,按预定的路线部队要通过一坐中等城市,我们要提前与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部队必需在夜间通过城市。

  我们行至到城市时己是凌晨三点多钟,部队在城外就地休息。

  彭副团长把刘参谋和我叫到身边,分咐说“你们两个迅速找到当地交通警察部门,要他们帮助选择最佳的出城路线,迅速把部队送出城区。大部队也必需在四点三十以前通过市区。”

  我和刘参谋受领任务后立即去找当地交警部门,进城后我们也不知交警驻在什么地方,又是深庚半夜的,到哪去找呢。我们感到十分焦虑时,一个挑着豆腐担子的人向我们这边走来,我和刘参谋赶快上前问路,在昏暗的路灯下,他看清我们全付武装还背着枪时,有点害怕,向后退了两步。我俩和蔼地说明来意,他的恐惧感也消退了许多。但是不答应帮助我们找交警。

  时间一分一妙地过去,部队还在城外等,大部队也马上到,天亮以前不能通过城区,我们又得在野外等一天,担搁军机是大事。

  “老师傅请你帮忙带个路,找到交警驻地,我们有紧急任务呀”刘参谋上前说道。

  “我的豆腐怎么办”

  我上前去抢着老师傅的豆腐担子,往肩膀上一放,挑着豆腐担子往前走。这时老师傅着急跟着走来了。

  “我帮你们带路”老师傅边说边指着前面的路。

  老师傅同意帮助我们找交警,我俩心中乐开了花。步子也走快了。由快步到小跑步,我们在老师傅的帮助下,七拐八弯找到了当地交警。值班交警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们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今晚有部队通过,在这等候”交警中队长给我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