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走过竹签地 >

第30章

走过竹签地-第30章

小说: 走过竹签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邻部队的战士们背包上还捆绑着大衣,从装束上看,这支部队不是我们军区的部队,可能是从外军区调来参战的部队,我们掩护他们撤退,是军区首长对我们部队的最大信任,一定要保证他们安全撤退。

  我连守在桥头的战士们密切注视着桥头周围的一切情况,战士们个个眼睁得大大的,警戒着周围的安全。在这关键时刻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每一个战士都掂量着自己肩上的重任。

  “连长,我们在桥下发现一个可疑分子”,三排长上气不接下气跑来向我报告。

  “你们密切监视,不要他接近桥墩半步”,我对三排长吩咐着。

  同时我也随三排长赶到现场观察,当我们向桥下走时,看到三名战士把那个可疑分子押送过来了。  

  那人看上去有六十几岁的样子,头发乱蓬蓬的,身上的衣服湿漉漉的,面黄肌瘦。凭我的感觉,觉得不象是越军的特工队,但没有查清楚他的真实身份之前,是不能放松警惕性的。

  “你们把他带上桥头来”,我对着他们喊道。

  一会儿,把老头带到桥头来了。我们讲话他听不懂,只是摇头。指导员叫翻译过来了,翻译走到老头身边,问老头的话。

  “你是做什么的”,翻译问他。

  “我是这里的农民”,老头回答说。

  “你到桥下干什么”,翻译问。

  “我家的一头牛跑到河边;我去找牛不小心掉落河里,从河里爬起来就被贵军抓了”。老头回答得很从容。

  翻译走过去拿起老头的手看了看,老头满手是茧。

  翻译走过来对我和指导员说:“从老头的手上看,不象是军人,可能是农民,他说的话可能是实话”。

  我和指导员商量,在我们守桥时,老头儿我们还得看守着,待我们撤退时把他放了。

  我要战士们找来衣服给老头换下湿漉漉的衣服,由两个战士看守着他。

  九点十分左右,友邻部队的一位同志来找我们。

  “连长,有人找”通信员向我报告说。

  通信员带着那位同志来到我身旁。

  “你是守桥部队的连长吗”,那位同志问我说。

  “我就是”,我回答说。

  “我是某某部队的作训参谋,姓王”那位同志上前向我自我介绍说。

  “王参谋你们辛苦了”,我上前和他热情握手。

  “连长,根据上级指示,我们部队撤退完后,要你们守桥部队随我部一起撤退”,王参谋对我说。

  “你们部队撤完了吗”,我问道。

  “我们还有一个连队在后面,他们撤完后,你们跟随后面撤”,王参谋向我交代说。

  说完话后王参谋和我站在一起,等待他们的最后一个连队撤退。

  “通信员你去通知各排作好撤退准备工作”,我给通信员交代说。

  通信员迅速到各排通知去了。

  过了十分钟左右,王参谋走过来对我说:“我们最后一个连队撤完”。

  王参谋说完话就跟随他们的部队过桥了。

  他们过桥后,我们连队迅速集合在桥南头。

  “各排检查人数和装备”,我站在队伍前面说。

  各排在认真清查人数。一,四排报告人数和装备到齐。

  “报告,我们排少一人”,三排长向我报告说。

  “赶快找,一定要找到,我们不能少一人一枪回国”,我在大声吼叫。

  三排的战士们立即到他们活动的区域去找了,我们在桥南头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急得在桥头来回地走动着,心里十分不安。

  “桥下有人”,有一名战士在喊。

  三排有几名战士冲下桥去了,他们走近一看,一名战士躺在地上,在那痛苦地呻吟着,几名战士把他背上桥头。一问情况,这名战士在发现越南老头时就下去抓老头,不小心脚踏在石头上,石头一滑动把脚葳了,走了一段路后,就痛苦不安,在地上休息一会,脚肿胀起来,没有办法走了,在桥下呼救,桥上的人听不到声音,就倒在地上。

  “人找到了,快撤”,我下达撤退的命令。

  三排的战士们背着受伤的战友撤退,我连跑步通过了高平大桥,二排在桥北头接应我们,全连在桥北头会合后沿着高平公路回撤。

  越南老头站在桥南头向我们招手致意。。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八章 凯旋回国 (3)
(三)

  我连跟随友邻部队后面向平猛方向撤,全连担负着后卫任务,边走要边注意后面是否有追兵。

  走了二三公里时,连队战士背着那名受伤的同志实在是太累了,但还是艰难行进,一时又找不到担架,只有轮换背着走。

  “你们放下我,我不能拖累大家”,战士小李在背上大喊大叫。

  “没有关系的,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把你背回国内”,背小李的战士边走边劝导他。

  开始时一个战士可以背着走二,三百米。后来只能背着走四,五十米就累了,不得不换人背。走了四,五公里时,我连不得不在一个平坦的地方休息一下,部队停下后,号兵就在喊;“瓜棚,瓜棚”。

  我们朝前望去,公路边有一个瓜棚,机灵的号兵跑到瓜棚下,抽下两根木棍。号兵把木棍抱回往地上一放,嘴里在下命令似的说:“把你们的急救包拿来”。

  几个战士迅速从衣袋里拿出几个急救包放在地上,号兵拿起急救包,撕开取出三角巾和绷带,在木棍上捆绑着,经过号兵一翻工夫,一副简易担架做成了。

  把担架送到战士小李跟前时,小李激动得热泪盈眶。

  用担架来抬小李,比背着走要轻松多了,战士们抬着战友向平猛方向撤退。

  我们向前走了大约七,八多公里时,在两边山头上掩护撤退的部队陆续下到公路上来了,注入了撤退的人流中。在公路上只见人挤人,分不清是哪个部队的,建制全打乱了。

  公路旁边放着一排排崭新的凤凰牌二十六寸自行车,这些车是我们援越时无私援助越南的,战中打开越南的仓库,民工们搬到公路旁,等待车辆运输回国内。还来不及运输,就撤退了,撤退时走前面部队的坦克一压,全部压碎在公路边,给我们行走带来不便。有一个民工想捡一部车回国,从中挑一部好的,推着走,走了一段路后,实在无法走动,只好把车子丢在路旁。

  我连在后面跟着大部队走,整个队伍也走得十分快,也许是回国的心切吧,不知不觉就走了十多公里路。

  我们走到一坐小桥旁,在桥旁有工兵正在施工,一位干部走到我跟前对我说:“为了保证大部队安全撤退,阻断敌人摩托化的追击,首长指示炸毁小桥,我们在安放炸药,”。

  他又问我:“你们是最后一批撤退的吗”?

  “是的,我们走最后”,我回答说。

  “你们后面还有没有部队”。

  “这我不太清楚,你按上级的指示办就是”,我回答说。

  “你们快过桥,我们要炸毁小桥了”,工兵干部要求我们快速通过小桥。

  “跑步前进”,我向全连下达口令。

  我们全连通过小桥向前跑出几十米时,只听一声巨响。小桥被炸断了。

  工兵们随我连队向后撤退。

  我们向前走,又看到工兵在公路旁边的电线杆上放炸药,越南的电线杆和我们国内的电杆不一样,他们是成“A”字型,刚好在“A”字形横梁上放一块梯恩梯炸药,炸药一爆电杆倒下。

  我们身后倒了一片电线杆子,这些军事行动都是为了保证让我们全安撤退,不得不做的一项工作。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从早上九点半撤出高平,到现在是下午二点多钟,还过几个小时我们就要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了。大家这时也不觉得累和饿,加快步伐一股劲地向前走。

  “连长,营长找你”,步话员拿起耳机送到我的身边。

  我接过耳机放在耳边,就听到营长在喊:“你们连停止前进,就地防守”。

  我还想问是什么原因停止前进,营长就把话筒放下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和指导员商量一下,就下令停止前进。

  部队听到停止前进,都感到大惑不解,大部队都在加快速度向国内撤退,我们却停止前进,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战斗任务,大家在一片猜测中。

  “大家不要有什么思想情绪,我们听从上级命令,在这待命”,指导员在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通过指导员这么一说,部队的思想情绪开始稳定了。这时我下令,占领公路旁的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占领地形后,看到大部队向平猛方向撤,离我们越来越远时,心中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为了稳定部队的情绪,我不能有半点情绪上的表露。

  “连长,一辆救护车向我们这开来”,猛张飞副连长向我报告说。

  “嚓”一声刹车,车在我们前面的公路上停下,车上走下一名军医,猛张飞副连长马上迎上去和军医讲话。

  “你们连那名脚受伤的战士在哪”?军医问。

  “在那山脚下”,猛张飞副连长回答说。

  “我们是来接伤员的,你们快把他抬上救护车”。军医对猛张飞副连长说。

  “好哟,我们马上组织人员抬伤员上车”,猛张飞副连长说。

  几个战士把伤员小李从山脚下抬上公路,装上救护车,上救护车后,救护车一加油门,发狂地向平猛方向跑去。

第十八章 凯旋回国 (4)
四)

  送走小李后, 我们连队又静静地守在山头上,密切注视着高平方向的一切动向。

  一天来,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我们汗流浃背,个个口里冒烟。水壶早见底了,这时只期盼能找到一口水喝,在这山头上到哪找水呢,我连在这已经坚守两个多小时了,只要坚持一下就是胜利,大家都在默默地忍耐着。

  下午快五点时,步话机员拿着话筒跑到我面前说:“营长和你通话。”

  我接过话筒,那边传来营长的呼叫声;“你们连在五点十分继续前进。”

  放下听筒,我把这一情况向指导员说了,并马上集合部队下山,五点五分时全连在公路上集合完毕。再检查人员和装备,齐装满员后,我连迅速向平猛方向撤退。

  开始我们是大步向前走,后来是小跑步前进,公路上没有刚离高平时拥挤了,也许是我们想回祖国心切吧,全连没有一个掉队的,大家的精神面貌也特别好。

  走了约五公里左右,向前望去,在前面公路旁停了一排汽车,战士们议论开了。

  一排的战士刘海说:“要是有汽车来接我们就好了。”

  “可能就是来接我们的。”通信员干脆说。

  大家边走边说,把一天的疲劳、饥饿、口渴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同时加快了步伐,恨不得一步跨进国门。就在我们走近汽车时。团司令部刘参谋站在那里向我们招手,我跑步到刘参谋跟前,刘参谋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快叫部队停下。”

  “怎么回事?”我迫不及待地问刘参谋。

  “上级首长考虑到你们连队走最后,离平猛还远,恐怕不能准时撤回国内,就派汽车来接你们。”刘参谋对我解释说。

  “停止前进!”我高声下达着口令。

  部队立即站住了,大家都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期待我发出下一步的行动口令。

  指导员走到我的身边说:“是不是要我们乘车回国。”

  “是,我们马上组织部队登车。”我高兴地回答说。

  “通信员,你通知各排长过来。”我对通信员说。

  通信员跑步到各排把排长叫来了。

  “上级派汽车来接我们了。”我对排长们说。

  “实在是走不动了,有汽车来接,首长还没有忘记我们。”一排长有点发牢骚说。

  “好、好,不要讲没有用的话了,我们迅速组织部队登车。”指导员在旁边说。

  “有汽车来接是首长对我们的关怀,在乘车中不要出问题,严格要求部队,听从指挥”,我对排长们提出了乘车要求。

  我们迅速组织部队登车,乘车顺序是一排,二排,连部,四排,三排。部队登车完毕后我又到各车检查一遍,最后在刘参谋的带领下,车队向着平猛关驶去。

  走了一段路程后,车速放慢了,离祖国越来越近,我们心里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只盼早进家门。自二月十七日出国作战以来,在国外整整一个月,这一个月中我们没有洗脸,更不用说洗澡了,也没有*睡觉,太阳出来一身汗,下雨一身泥,背伤员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