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77章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77章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心;1182年屠杀西欧人事件更在西欧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正像那些随军修道士说的,在西欧人眼里,拜占庭人甚至比异教徒还坏。十字军进攻君士坦丁堡很偶然,可是一旦他们攻进城去,血洗是必然的。

  【拉丁帝国】

  烧杀奸淫以后,兴奋地神经末梢还来不及放松,带头大哥们就正经八里坐下来商量大事,按约定,君士坦丁堡由十字军和威尼斯两家联合统治。

  同当年占领耶路撒冷一样,依照西欧的封建模式建立国家是最让带头大哥们兴奋的,“拉丁帝国”(Latin Empire;1204—1261年)在拜占庭伟大首都的瓦砾上建立起来。

  “拉丁帝国”是历史学家们取的名字,十字军和威尼斯人不这么叫它,他们称之为“罗马尼亚帝国”(Empire of Romania)。

  这里的罗马尼亚与今天所说的罗马尼亚不是一码事。十字军认为自己占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首都,说明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因此便以“罗马”二字给国家冠名,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就是罗马帝国。

  不管怎样,罗马尼亚帝国这个名字听起来总觉得别扭,历史学家们的叫法——拉丁帝国,倒是听着顺耳,看着明白,可谓“色香味”俱全,理由很简单,十字军和威尼斯人都是来自讲拉丁语的国家嘛。

  【拉丁语及其发展演化】

  在欧洲文献里,西欧人一般自称为“拉丁人”(Latins),以与被他们称为“希腊人”的拜占庭人相区别。

  中世纪所说的拉丁人指的是讲拉丁语的人,那么什么是拉丁语,它的发展和演化又是怎样的呢?

  拉丁语是古罗马和拉丁姆(Latium;位于今意大利首都罗马东南部的一个古国)所讲的一种语言。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拉丁语风靡地中海和欧洲大部分地区。

  拉丁语主要有两大分支:古典拉丁语(Classical Latin)主要用于文学作品如诗歌和散文,通俗拉丁语(Vulgar Latin)主要用于口语。

  罗马教会对世界的一个贡献就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仍然采用拉丁语为官方语言,教会发布教令和文件时使用的都是拉丁语。这门古老的语言得以延续,成为欧洲很多地方的口语。如今,梵蒂冈(Vatican;全名为梵蒂冈城国,前身是教皇国,现在是教皇的办公地,意大利首都罗马旁边一个绿豆大的小国家)的官方语言依然是拉丁语。

  9世纪时,拉丁语演化出罗曼语(Romance languages)。罗曼语是指意大利语、法语、加泰罗尼亚语、罗马尼亚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由拉丁语演化而来的语言。据统计,现今讲罗曼语的人口约有六亿,数目相当庞大。

  文艺复兴时期,拉丁语受到人文主义运动的推崇,地位再次被确立。

  18世纪以前,拉丁语一直是中西欧的“国际性语言”。18世纪以后,各国自己的语言逐渐兴起,法语代替拉丁语成为新的欧洲交流性语言。

  拉丁字母,以及它的变体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字母,在全世界广泛使用。大量拉丁单词出现在科学、学术方面的文献里,喜欢研究欧洲古代科技的朋友学点拉丁语还是很有好处的。

  【封建建国】

  好了,说这么多,无非是想把拉丁语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下面还是让我们回到主题,继续讲讲中世纪的血雨腥风。

  拉丁帝国建立起来,把十字军引向君士坦丁堡的统帅博尼费斯却没能如愿当上皇帝。

  博尼费斯的家庭背景相当复杂,其他的暂且不提,他弟妹是拜占庭科穆宁王朝的公主,和拜占庭有这层关系,他当这个皇帝就不够格。

  当十字军提议博尼费斯当皇帝时,威尼斯人立马拿出这层关系说事,把博尼费斯拉下马。看来裙带关系太多也不是好事。

  经过一番讨论,时年三十二岁的弗兰德伯爵鲍德温登基坐殿,成为拉丁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为鲍德温一世(Baldwin I;1204—1205年在位)。

  喝着闷酒的博尼费斯跑到帖撒罗尼迦,建立拉丁帝国的附庸——帖撒罗尼迦王国(Kingdom of Thessalonica;1204—1224年)。

  威尼斯人在爱琴海建立爱琴群岛公国(Duchy of the Archipelago;1207—1509年)。

  拜占庭的遗老遗少和难民逃出虎口,建立三个国家:

  尼西亚帝国(Empire of Nicaea;1204—1261年);

  伊庇鲁斯君主专制国(Despotate of Epirus;1205—1479年);

  特拉勃森帝国(Empire of Trebizond;1204—1461年),由阿历克塞&;#8226;科穆宁建立,此人是科穆宁王朝末代皇帝安德洛尼卡一世的孙子。

  这三个国家都说自己是拜占庭的合法继承者,互相征伐不断。然而,正因为有它们存在,拜占庭总算没灭亡。

  【魔咒】

  令十字军始料不及的是,拉丁帝国极不稳定,周边的国际环境相当恶劣。除尼西亚帝国等拜占庭人建立的国家外,罗姆苏丹国、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也给它巨大压力。

  血洗事件就像一个魔咒,凡是与之相关的主要人员都没有好下场:阿历克塞五世被十字军抓获,惨死于君士坦丁堡;阿历克塞三世被博尼费斯逮捕,流放到南意大利;鲍德温一世在亚德里亚堡惨败于保加利亚人,被沙皇卡洛扬(Kaloyan)处决;博尼费斯也在与保加利亚人的冲突中丧生,脑袋成了卡洛扬的战利品。

  【愤怒的英诺森三世】

  第四次东征以拉丁帝国的建立宣告结束。十字军满载而归,拜占庭差点亡国,穆斯林看哈哈笑,英诺森三世老脸上的黑灰怎么也擦不掉。

  作为这场闹剧兼惨剧的结束语,英诺森三世愤怒地写道:

  “当东正教会看到拉丁人下地狱的做法时,会比厌恶狗还厌恶拉丁人。受到如此惨绝人寰的*和摧残,还怎么让东正教会回到基督教的怀抱?(在罗马教会眼里,东西教会大分裂是东正教会脱离基督教引起的)

  那些名义上对抗异教徒的人(指十字军),他们的宝剑上却滴着基督徒的血,他们不吝惜宗教,甚至不分年龄和性别。

  众目睽睽之下,他们犯了奸淫之罪,强暴的对象不分老幼,即使献身上帝和肮脏*的女人(分别指修女和*)也不放过。

  他们竟然还把魔掌伸向教堂,从神坛上抢走银盘,将之打得粉碎,他们亵渎了神圣的宫殿、十字架和圣徒的遗骨……”

  【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血洗君士坦丁堡导致东西方教会彻底决裂,到了2004年,牧首巴塞洛谬一世(Bartholomew I)访问梵蒂冈,教皇保罗二世无比忏悔地向他道歉说:“八百年过去了,让我们一起分担痛苦和憎恨吧!”

  同年4月,在君士坦丁堡屠城八百周年纪念活动上,巴塞洛谬一世正式接受道歉,他说:“和谐一致的精神远比憎恨更强大!”

  东西方教会冰释前嫌、“一笑泯恩仇”,而那些在君士坦丁堡烧杀奸淫的怪兽已经和火烧圆明园的恶棍、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一起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

  最后借用德国前总理的一句名人名言:“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64  限制王权!《大宪章》横空出世
第四次东征以十字军“大获全胜”而告终,西欧的君主们各忙各的,没闲工夫理会东方发生的是悲剧还是喜剧。

  可是,淘金、上天堂、摆脱现实等等各种想法充斥着西欧老百姓的脑袋,只有东征才能一解他们的相思之苦。

  于是,1212年,分别在德国和法国发生两次民间组织十字军的事情。

  【儿童十字军】

  1212年初春,德国的一个羊倌尼古拉斯(Nicholas)领着七千德国人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他们根本没有军事常识,准备很不充分,用乌合之众来形容都是抬举他们。来到热那亚的时候,饮用水喝完了,队伍一哄而散,一些人回了家,另一些去了罗马城,还有一些在前往法国马赛的途中被蛇头拐卖。

  同年6月,法国有个年仅十二岁的小朋友,按年龄他也就刚上初一,职业和尼古拉斯一样,也是个羊倌。他到处宣传说自己收到耶稣寄给他的信,把当时的情形描述得栩栩如生。

  在这个癫狂的年代,放羊的还挺有号召力,在小朋友忽悠下,一支三万人的队伍出发东进。国王腓力二世慌了,这么多人横穿法国,万一造反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在腓力二世勒令下,队伍解散,三万人各自回家。

  这两件事在历史上实在是微不足道,简直就是闹剧,但是古代的编年史作家们很有创意,应该说太有才了,他们妙笔生花,把这两件事糅合到一起,嫁接出一件历史上的著名事件——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Children's Crusade;1212年)。

  编年史作家们的杰作是这样滴:

  在法国或者德国,有个小朋友到处对其他小朋友说:“各位同学,我是谁不重要,从哪里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遇到了谁,要到哪里去。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遇到耶稣,他老人家让我组织十字军到圣地耶路撒冷。

  同学们,加入进来吧,一起到圣地,这是主的旨意。当然,大家不用害怕,咱们不是去PK,不必担心会被KO。耶稣说了,这次去的目的是和平解决耶路撒冷问题,去搞和平演变……”

  这个小朋友说自己接受耶稣的旨意,要用和平方式把穆斯林转变为基督徒,投靠到这个发神经小朋友麾下的竟然有三万之多。

  在孩子王带领下,儿童十字军一路向地中海出发,他们想坐船到圣地,和异教徒切磋切磋。东去的道路凶险无比,最可怕的就是饥饿和干渴,很多小朋友被这两样夺取生命,成了秃鹫的大餐。

  侥幸活下来的终于抵达地中海,两名商人看到来了这么多“雄心壮志”的孩子,慷慨地让儿童十字军免费搭他们的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俩商人哪是什么慷慨,他们的船没去圣地,而是拐弯到北非的突尼斯,船上的小朋友全被卖作奴隶。另有一些船在途中触礁沉没,船上小朋友无一生还。

  想想那一张张可爱纯真的笑脸,孩子们的遭遇总是让人心生怜悯,这个故事被当作史实一直流传下来。

  可是它看上去总有那么点儿演义的味道,对儿童十字军事件的怀疑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现代,其真实面纱才被揭露出来。

  估计编年史学家们也不是有意捏造事实,可能是把两件事混为一谈了。

  儿童十字军的故事纯属虚构,不过从中也能看出,血洗君士坦丁堡和十字军大发横财极大刺激了西欧人的大脑皮层。

  【翻脸不认人的奥托四世】

  第四次东征让英诺森三世颜面丧尽,可是老家伙决定丧尽天良,寻思着鼓吹新一轮东征。

  就在这时,德国皇帝奥托四世向他发难,开始挑战罗马教会。

  前文提及,为了上德国乱上一层楼,老谋深算的英诺森三世“保举”奥托四世当一把手,给德国国王菲利普制造出一个劲敌。

  奥托四世属于韦尔夫家族,菲利普属于霍亨斯陶芬家族。这样一来,本就不和睦的两大家族,如今关系变得更加恶化。

  其实,奥托四世是小普他奶奶的弟弟的孙子,论起来,小普还得管奥托四世叫声表哥。

  奥托四世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对英诺森三世言听计从,这也正是老家伙想要的。后来,小普惨遭谋杀,奥托四世如愿以偿地荣登国王宝座。不久,奥托四世加冕成为神圣罗马皇帝。

  得到该得到的一切,奥托四世翻脸不认账,不顾英诺森三世反对,在意大利积极扩大皇权的影响。英诺森三世直骂自己有眼无珠,一怒之下把奥托四世逐出教会。

  奥托四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他不管那套,又打起西西里王国的主意。

  西西里国王是腓特烈二世;他还是个娃娃时就被叔叔菲利普篡了位,他妈妈康斯坦斯只得带着娃娃回到娘家西西里岛,把家传的西西里王冠戴在儿子头上。

  就在奥托四世在南意大利备战的时候,一些对教会抱有好感的亲王在法国国王腓力二世挑唆下做出惊人之举,他们推举腓特烈二世为德国国王,奥托四世你给我靠边儿站。

  【无地王约翰vs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为啥要搅进这潭混水?

  原来,无地王约翰是奥托四世的亲娘舅。奥托四世曾答应无地王约翰,帮他恢复金雀花王朝在欧洲大陆的领地,显而易见,所谓的欧洲大陆指的就是法国。

  腓力二世一直是金雀花亨利、狮心王理查、无地王约翰父子兄弟三人的劲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