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与国家-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一年2月,余秋里被刘少奇叫去,当听川东情况后,刘少奇也很纳闷道:真是古怪脾气啊!要不真是可能地下的油是分散的,没有“大仓库”。
余秋里当时看着刘少奇满脸狐疑,感觉自己作为石油部长非常内疚。这是他第一次在组织和领导面前没有完成好任务。
现在是——1959年4月3日在上海召开的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会议期间,他余秋里又一次被毛泽东当众叫住,问的还是他的“最痛”。
毛泽东的问话声音不高不低,但对余秋里来说仿佛天打雷霆。他是军人出身,在自己的统帅面前,他无可回避,而且必须如实报告。
“主席,四川情况不好。”
毛泽东像是没有听清地朝余秋里“嗯”了一声。
余秋里不得不重复报告:“报告主席,四川情况不好。经过勘探,发现那里的油层簿,产量低,下降快,我们没有找到大油田。”余秋里的头低得特别低,像犯了错的孩儿见长辈,直挺挺地站地那儿等待毛泽东发落。
“噢?那好嘛!既然那个地方找不到,就换个地方找。东方不亮西方亮嘛!中国这么大的地方,我就不信找不到油!”余秋里觉得毛泽东就在他耳边说话。
“是主席。我们一定在别的地方找到大油田!”余秋里内心一阵激动,当他抬起头,想向自己的最高统帅发誓保证什么时,见毛泽东已带着他的同事走进了全会会场去了。。。。。。
余秋里如释重负地深深喘了一口气。
川东啊川东,你个狡猾的敌人,我余秋里记你一辈子!
这场“遭遇战”后来真的让余秋里记了一辈子。在1994年出版的《余秋里回忆录》上他这样说:“川东石油会战,可以说是我刚到石油部后打的一场‘遭遇战’,也是转到石油工业战线后的第一次重大实践。在这次会战中,我们碰上了钉子,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对我以后的工作大有好处。通过川东找油,我进一步认识了石油工业的复杂性。实践证明,一口井出油不等于整个构造能出油,一时出油不等于能长期出油,一时高产不等于能稳定高产。我认识到,石油是深埋地下、看不见、摸不着的流体矿物,因地而异,情况复杂,必须在不断实践中,取得大量的、能反映地下真实情况的第一性资料,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才能对地质情况、油层性质、油藏类型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有效地勘探石油、开发油田的基础。川东会战战果不理想,原来预期的主要目标没有实现。那时我们把形势看得乐观了,对问题看得简单了。主要原因是经验不足,知识不多,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总是是,我们还没有做很多工作,没有把情况搞清楚,就吹了牛,说这个油田不错,是大油田,说了大话。这是个很大的教训。。。。。。总之,川东会战经验教训是深刻的。我曾对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同志说:‘感谢你们四川,川东是教师爷,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学了。”
几个月后,余秋里真的在松辽的大庆会战中,把川东“教师爷”一直请在自己的身边,每逢重大决策之前,他都要默默地请教一番“川东教师爷”,然后再决断千军万马是进还是退。
这里有两个细节要补充:在川东会战中被余秋里“拔白旗”过的四川局总地质师李德生,后来被余秋里一纸调到部勘探司任总地质师,他在大庆油田发现中建立了重要功勋,现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体健康,依然在一线工作。
另一位被批过的秦文彩,也被余秋里重用,后任石油部副部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余秋里在川东会战失败后不久的一次大会上,当众代表部党组向秦文彩道歉,并以他个人的名义给秦文彩敬了个正正规规的军礼。
李德生和秦文彩每每谈起这一幕往事,感叹道:秋里同志既是个好领导,又是条硬汉子,他一旦知道自己错了,敢于当众承认并立即改正,这一点在我们高级干部中耐能可贵。
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需要补充:余秋里、康世恩领导的第一场石油会战——川东会战,在当年确实以失败而告终,并不是说这次实践没有意义。相反,他们的工作对一二十年后重新发现四川盆地的油气田打下了坚实基础。只是当年限于技术和装备的不够,执帅石油部的余秋里没能幸运在当时逮住狡猾的“敌人”而已。
后说少说,言归正传。。。。。。
“三国四方”会议上,何长工先将一军:“余部长,你们在毛主席面前的牛已经吹出去了,今年再不打出油来他老人家可要打你屁股了!”
余秋里大腿一横:“我说老将军,你的牛吹得可不比我们小啊!你当着主席和全体中央委员说:‘我们可以找到中国的巴库!”
将军风采照人。
“吃红烧肉”一波三折。“松基三号”石破天惊,从此石油革命呈现“东方旭光”。。。。。。
1959年农历大年初四,北京街头虽仍冰雪寒意,但市民们欢度春节的气氛仍然浓浓,来往拜年的人川流不息,喜庆的鞭炮接连不断。
这一天早晨,一行人叩开了老将军、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何长工的家门。邻居们注意到,几天来,一群又一群的人给老将军拜年,总是呆上几分钟,就得让给新一批的拜访者。而今天拜年的却叫人蹊跷:一阵兴高采烈的贺年声过后,就再也没有人出来,且老将军家的门也给紧紧关闭了。。。。。。
多年后,这一秘密被揭开:此次前来拜年的均是石油部、地质部和中国科学院的部长、副部长和专家们。领头是余秋里,他身后还有康世恩、旷伏兆、孟继声、顾功叙、沈晨、张文昭。。。。。
这是事先招呼好的“拜年会”。
这是老将军何长工非常得意由他“当家作主”的由“三国四方”参加的“国家会议”,而且属于想开就开的不定期会议。
需要作些解释。自中央决定重点实现石油自给的战略决策后,找油任务分别搁在了石油部、地质部和中国科学院身上。地质部成立早于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又集中了一批顶级科学家,中央要求合三支队伍之力,尽快找出油来,于是“三国”就这么形成,它们分别是以地质为长的地质部、以勘探打出油为见长的石油部和科学技术研究见长的中国科学院。所谓“四方”是指石油开发的四个主要环节:普查、物探、勘探、科研。
“三国四方”的“国家会议”再次在何长工家召开,这意味着中国石油工业战线正在揭开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战役。
指挥这个战役的两个“司令”便是石油部的余秋里和地质部的何长工。与何长工相比,余秋里属于开国元勋中的“小字辈”。何长工资格太老了,余秋里那儿在江西吉安老家当赤卫队员时,他何长工已经是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军政大校政委和红军军长了。那时林彪也还在何长工手下当小营长呢!关键是,何长工老将军有过特殊的历史功勋: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时,他是牵线人。如果少了这个“朱毛”的井冈山牵线人,中国革命后来还不知往哪儿走呢!何长工功比天大,他因此有资格几十年中能当众叫毛泽东“老毛”,这是所有中共高级干部中独一无二的。
余秋里敬重这样的前辈。而何长工自当了地质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后,在石油工业建设问题上,对余秋里也是十分赞赏。年轻人嘛,干劲大,有勇气冲。何长工不止一次当面夸奖余秋里,并说:找油问题上,你秋里怎么让我这个老头子协助,我就怎么跟你转!
从踏进今天老将军的家门那一刻,余秋里的脸上就挂满了喜色和满腔酬志。
“老将军,我和康世恩他们几个向您老拜年。祝你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余秋里只有一只胳膊,不能作揖,只能敬礼。
何长工笑哈哈地拉过余秋里等人往客厅里走:“你们都是我的‘国家会议’成员,别客套了。坐坐,往里坐。”与余秋里等人在一起,是老将军最得意的事,因为他又可以主持这海阔天空的“国家会议”——国家的事在家里开,这就是何长工的“发明”。
“老伴,快上茶,我们的‘国家会议’又要开始了!”老将军往里屋喊了一声,笑嗬嗬地请余秋里他们坐下。
余秋里从老将军夫人尹清平大姐手中接过茶杯之时,何长工已经向他发起攻势:“秋里啊,你上任第一年,就给石油部摘了‘黑牌’,祝贺你啊!”
余秋里脸一红:“老将军,你是夸我还是骂我呀?”
何长工认真地:“‘一五’期间,就你们石油部没完成任务,去年你们不第一次完成了国家原油任务吗?”
康世恩插话:“才勉强多了几十吨,我们是使了吃奶的力气的呀!”
何长工笑:“这也已经很不容易了。”又问余秋里:“哎,听说你们在四川那边不太顺利?”
余秋里摇摇手:“别提了,我们被狡猾的敌人耍了!”
何长工听后显出一副慈祥而又几分狡黠的眼神看着余秋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换了个音调对余秋里说:“秋里啊,你们在毛主席面前的牛可是已经吹出去了,今年再不打出油来,他老人家可要打你的屁股了呀!”
余秋里一听,“噌”地从木椅上站起,大腿一横,毫不含糊地回敬道:“我说老将军,你的牛可吹得也不比我们小啊!你当着主席和全体中央委员的面说,‘我们可以找到中国的巴库’!”
何长工一听,两眼发直,盯着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余秋里。余秋里呢,也不示弱地将目光直盯老将军。
突然间,俩人叉腰地仰天大笑。一边坐着的康世恩、旷伏兆等跟着笑得彼此捶拳。因为在场的人都知道石油部和地质部两部领导在中央“吹牛”的秘闻——
我们上面提出的在余秋里上任不久,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了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那天冶金部的王鹤寿放了“今年我们全国的钢产量坚决达到850万吨!争取七年赶上英国,第八年最多十年赶上美国!”的话后,余秋里让李人俊上台“打擂”,放出了石油部要跟冶金部“一吨钢一吨油”的擂赛口号。石油部是新成立的小部,石油部既然如此气魄,当时坐在台下的地质部的何长工浑身冒冷汗。
突然间,主席台上通过麦克风传来一个声音:“下面由地质部代表何长工发言。”
怎么回事?正在思忖的何长工茫然地抬起头,发觉四周的人都众目睽睽地看着他。他再往主席台上一看,原来是主持人周总理正在向他示意:“何长工同志,请上主席台来!”噢,轮到我了!何长工赶忙站起来,他那双本来就有点跛的腿此刻比平时更跛了。
场上发了轻轻的窃笑——那是友善的笑容。
“长工,你有什么卫星可放?”
老将军刚刚走到麦克风前还没来得及镇静一下情绪。主席台正中央那个湖南人的声音不紧不慢地响了起来。是“老毛”喔!老将军不用像李人俊那样回头看,他何长工对这个声音太熟悉了:从1918年在长辛店的第一次算起,他跟“老毛”也认识有40多年了吧!私下里和一般场合下,他何长工是叫毛泽东“老毛”的,但这种会议上他必须跟大家一样叫法,于是他说——
“报告主席:卫星我不敢放,但我代表地质部几十万职工可以在这里向主席和全体代表报告一个喜讯。。。。。。”何长工毕竟是快六十岁的老将军了,他不能像前面发言的几个年轻部长冲动,但力量仍然不小。
“好嘛,说说你的喜讯。”毛泽东今天特别高兴。
“是这样。”何长工把秘书准备的稿子搁在一边,顺着“老毛”和整个会场的气氛,这样说道:“经过我们地质工作者几年艰苦奋斗努力,我们已经对全国的‘地下敌人’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不仅抓到了‘敌人’的一批‘团长’、‘师长’、,而且还抓到了好几个‘军长’、‘司令’!”
这样的比喻,很对台上台下大多数老战士的口味,于是何长工在获得一阵热烈掌声后继续说:“。。。。。。对了,我们没有石油,国家就强大不起来。找不到石油是我们的耻辱!找不到石油我们得通通滚滚蛋!”何长工说完此话,回头朝主席台看看。他看到毛泽东的脸上毫无表情,只有炯炯的目光盯着他何长工。
“是的,过去洋人都说我们中国‘贫油’”。何长工继续说:“到底贫不贫呢?我们的科学家不相信,我们的广大职工不相信。毛主席也不相信!”老将军突然把嗓门一提高:“在我国的东南西北邻境都有石油,难道惟独我们伟大的中国就没有石油?这岂不怪哉?我们不信这一点!绝对不信!我在这里可以负责地向大家透露:我们中国不仅能够有油田,而且能找到大油田!找到中国的巴库!”
“巴库?”毛泽东听到这里,侧身向旁边的周恩来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