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唐诗鉴赏大辞典 >

第173章

唐诗鉴赏大辞典-第173章

小说: 唐诗鉴赏大辞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可以推知婆婆的食性。但这样一类推理过程,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和诗相结合。象有人在笺注此诗时所讲的:“我们初入社会,一切情形不大熟悉,也非得先就教于老练的人不可。”(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新嫁娘词》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固然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些,但是要直接就写这些入诗,则不免带有庸俗气。而在这首诗中,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将入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
 
  象这样的诗,在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把握有诗意的题材方面,似乎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余恕诚)
 




 



雨过山村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又鸟)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
 
  “雨里(又鸟)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又鸟)鸣”有关,“(又鸟)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又鸟)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又鸟)打鸣会引来群(又鸟)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又鸟)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原不必张扬,而从美的角度看,这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
 
  “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闲”,正是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禁止)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特色,融入劳动生活情事,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新鲜生动的意象,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可谓“心思之巧,辞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卷八评张王乐府语)了。
 
                (周啸天)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王建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这是王建赠给李愬的两首七绝之一。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淮西(今河南汝南一带),与朝廷相对抗,严重地影响了唐王朝的巩固和统一。元和十二年十月的一个风雪之夜,著名将领李愬发兵九千,以降将李祜、李忠义率三千精兵为前驱,急行军六十里,首先袭击了军事要地张柴村,然后取道一条从没有走过的险路,冒着大雪行军七十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在一夜间,就攻下了顽敌老巢蔡州城,生擒了吴元济。《新唐书》称其“功名之奇,近世所未有”。
 
  王建这首诗,紧紧围绕这次战役,抓住天气的极端恶劣与部队纪律的高度严明这两个特点,着意刻画,写得生动形象,不落俗套。“和雪翻营一夜行”,“和雪”,与雪搅和在一起,说明是在大雪中行动:“翻营”,倾营出动,足见规模之大:“一夜行”点明是夜晚奇袭。这句诗七个字,分为三层,一层一转,不但读来铿锵有力,而且以诗句强劲的节奏再现了部队顶风冒雪夜间急行军的情景。“神旗冻定马无声”,紧承上句,军旗都已经被冰雪冻得僵硬,不能飘扬。在如此奇寒之中,人会怎么样呢?但接下去却没有写人,而出人意外地写了马,他是以“马无声”来引导读者去想象人的无声。试想九千人的部队在一夜之间要行军一百三十里已是不容易了,竟能做到人马无声,不但表现了军纪的严明,也反映了将士的斗志。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这两句没有具体写战斗的如何英勇激烈,只摄取了一个“遥看”的镜头:先头部队已举火攻下了蔡州城,预先约好的火号到处燃起,照亮了州城的夜空。这一笔给读者充分的联想,展开了一幅壮阔的画面。诗人不写攻城的先头部队怎样战斗,而写后面部队遥望城内的变化,不写胜利后的喜庆,而写标志着胜利的烛天火号,这是经过精心构思,精心选材的。如果写城上的战斗厮杀,则不免失于露,且寥寥数字不易概括传神;如果写胜利后的喜庆,则不免使人有曲终意尽之感,不能给读者留下足够的回味余地。现在这样写,可谓恰到好处,说明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最富于表现力的细节,而且妙于结构安排,使全诗生动真实而又韵味深长。写后面部队是从“遥望”中看到连营大火获得全胜消息的,说明他们还没有投身战斗,这就愈加使人感到战斗进行的顺利和迅速,从而反衬出准备的充实和筹划的精到。这一切,对策画、指挥这场战斗的李愬来说,无疑是最好、最具体的赞颂了。
 
  这首诗在结构上弛张有度。前两句写得紧张,节奏急促,情节变化快;后两句写得轻松,虚中见实,把事件发展的(禁止)隐含在余韵中,别具艺术匠心。
 
                (绛云)
 




 



江陵使至汝州 
               江陵使至汝州
 
                 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这首纪行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时写的。
 
  第一句是回望来路。巴路,指的是通向江陵、巴东一带的道路。江陵到汝州,行程相当遥远,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一直向前蜿蜓伸展,最后渐渐隐入云间天际。这一句表明离出使的目的地江陵已经很远,回程已快接近尾声了。翘首南望,对远在云山之外的江陵固然也会产生一些怀念和遥想,但这时充溢在诗人心中的,已经主要是回程行将结束的喜悦了。所以第二句紧接着瞻望前路,计算归期。王建家居颍川(今河南许昌),离汝州很近,到了汝州,也就差不多到家了。“寒食离家麦熟还”,这句平平道出,仿佛只是客观地交待离家和归家的时间季节,而此行往返程途的遥远,路上的辛苦劳顿,盼归心情的急切以及路途上不同季节景物的变化,都隐然见于言外。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
 
  三、四两句转写前路所见景色。“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了几座青得象染过一样的峰峦,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附近的山了。两句淡淡写出,徐徐收住,只说行途所见所闻,对自己的心情、感受不着一字,却自有一番韵外之致,一种悠然不尽的远神。
 
  单从写景角度说,用洗炼明快之笔画出在薄暮朦胧背景上凸现的几座轮廓分明、青如染出的山峰,确实也能给人以美感和新鲜感。人们甚至还可以从“数峰青似染”想象出天气的清朗、天宇的澄清和这几座山峰引人注目的美丽身姿。但它的好处似乎主要不在写景,而在于微妙地传出旅人在当时特定情况下一种难以言传的心境。
 
  这个特定情况,就是上面所说的归程即将结束,已经行近离家最近的一个大站头汝州了。这样一个站头,对盼归心切的旅人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对它的出现自然特别关注。正在遥望前路之际,忽见数峰似染,引人瞩目,不免问及同行的商人,商人则不经意地道出那就是汝州的山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刻在诗人心中涌起的自是一阵欣慰的喜悦,一种兴奋的情绪和亲切的感情。而作者没有费力地去刻画当时的心境,只淡淡着笔,将所见所闻轻轻托出,而自然构成富于含蕴的意境和令人神远的风调。
 
  纪行诗自然会写到山川风物,但它之所以吸引人,往往不单纯由于写出了优美的景色,而且由于在写景中传出诗人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片心境。这种由景物与心境的契合神会所构成的风调美,常常是纪行诗(特别是小诗)具有艺术魁力的一个奥秘。
 
                (刘学锴)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
 
  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