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

第55章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第55章

小说: 看岳飞--品南宋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之所以长期青睐这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将军,虽然在北京新兴医院成立之前就被吓出了事关大宋国运的不育症,也仍然一副痴心不改的样子,大约还缘于此公贪财好色的男儿本色。通常这类一饱三倒的选手都是政治安全系数都比较高的好同志,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一个王朝老大的位置产生太多的幻想。

  因此,对工作不负责任、才干平庸,虽然是后人对刘光世批评最多的地方,但却忽略了,这也是其能够安全退休的重要原因之一。 txt小说上传分享

装傻充愣,暗求无过
作为象刘光世这样不需要为上贵族学校的高昂学费发愁的世家子弟,即便不能被培养成笔情墨意、吟诗作赋的才子,最起码看个报纸、读读新闻,没事了跑到城门口练练嗓子、念个告示还是不成问题的。但也许是刘延庆大将军总是灌输读书无用论的歪理学说,结果是忽略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再加上老刘似乎从小就跟“字”有仇,是一个扔到清华也得砸人家牌子的主,因此长大以后成了一个不爱学习的问题少年。

  据史料记载,刘光世成年后的文化水平竟然接近于文盲状态,不要说没有象《满江红》那样著名的军旅散文流传于后世,据说就连写封情书也得找个“枪手”代劳。老刘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还继承了自己四十八世先祖,也是其祖先中的NO。1——汉高祖刘邦“ 纸醉金迷 ”的人生哲学,结果是雄才大略没遗传上多少,喝酒泡妞倒是自学成才。正所谓“剔除精华,取其糟粕”。 

  如果要是一个普通人有上述缺点倒也无妨,顶多让左邻右舍骂上两句、调解调解空气罢了。但老刘毕竟是一个领兵大将,其危害就绝不仅仅是嚼嚼舌头那么简单了。

  南宋初年各大将可以独自成立武装部,打招兵广告。刘叔平所统率的,是以安徽为大本营的淮西军区。由于老刘“律己”就不严,因此也来了个“宽以待人”。因政治审查不严格,招兵的时候不仅学历不限,甚至连有无前科,也忽略不计,所以“刘家军”成为了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分子再就业的好去处,为1137年8月8日,四万多正规军戴上政治的“绿帽子”——叛国投敌(淮西兵变),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光世自恃宿将,选沮却畏,不用上命,师律不严,率至郦琼之叛)。

  淮西兵变固然由诸多历史因素合力而成,但身为创始人的刘光世亦有其良莠不分的失察之责。

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虽然受到的非议颇多,可不同于既有英雄气,也不乏“匪” 素,还兼有见利忘义气质的张俊,老刘这个人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上述三样特征他几乎一样都不具备,可却又好像每样都有点,却又都不多。

  其实,在刘光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平常人的影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刘光世现象” 应当看作是北宋武将整体素质的一个缩影,也可以叫做“北宋后遗症”。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是以军事政变的形式开创了宋朝,因此对武将“拥兵自重”的危害堪称是“身有体会”。为防范“赵匡胤二世”的诞生,以猜忌、打压武将的“重文轻武”政策,成为了被北宋历代皇帝“捧为上宾”的法宝……

  在各种条条框框的压制下,北宋武将为了自身安全,要么采取谨小慎微的做人方式,要么放任自流,弄得自己声名狼藉,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南宋初年才稍有改观。

  虽然刘光世恰好发迹于南宋初年,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但他毕竟是北宋故吏,而且出身于将门世家,对“重文轻武”传统的理解,也必然要更加“根深蒂固”于其他“草根”出身的南宋诸大将。心知对领兵的武臣,宋廷一向是“有功必抑,有权必夺”。军队干部短暂的风光,必将随着使用价值的贬值而消失。

  果然,在1140年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将被收取兵权后,又一切来了个外甥点灯——照旧……

  也许,在老刘那得过且过的外表下,也隐含着些许“自我保护”的因素。

  虽然是“中兴四将”里第一个下岗的选手 ,当之无愧的“板凳王”,但不管怎么讲,刘叔平都算是历史的幸运儿。虽没建立什么奇功殊勋,可也很少有人骂娘,该火的时候火,该退休的时候退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小混混”参军(1)
论人气指数,四将中的“千年老二”非韩世忠莫属。

  韩世忠,字良臣,在“中兴四将”中仅次于岳飞的选手,几百年来稳居NO。2的宝座。对于老韩的大名,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八零后,已经很难再用如雷贯耳来形容。但,如果不是岳飞,尤其是其悲壮的死,韩世忠可能是那个时代里最具明星特色的军队干部,正如,中国泳坛中有一段颇显凄凉的佳话:同高敏生在同一时代,是一种悲哀;正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邢慧娜,虽然勇夺1500米长跑冠军,享有飞毛腿的美誉,但是因为王军霞曾经已经登上了月球,所以她的奥运金牌才远不如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那样耀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小混混参军(2)
韩世忠出生于信天游的摇篮——陕北黄土高原,一说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户口,一说是男子汉的故乡,同“米脂的婆姨”遥相呼应,以当地第一品牌土特产——绥德大汉而享誉全国的陕西绥德。那苍凉的沟壑、物质贫乏的黄土地,抚育了这个粗犷、质朴的西北汉子。如果说信天游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那么韩世忠则是这生命祭歌中的一部史诗……

  据史料记载,岳飞虽然也不是城镇户口,同当时的绝大部分华人兄弟姐妹一样都出身于贫下中农,但好歹家里面还有一些勉强解决温饱问题的不动产——薄田少许,可韩世忠家的经济状况,则称得上是兜比脸都干净的低保户,属于原汁原味的无产阶级世家子弟。韩世忠年少时,酒量极大,喜欢拿瓶吹,属于“三中全会”那伙的。而且以性情粗野、勇武过人而闻名。八百年后的今天,在其家乡,至今还有 “泼韩五” 驯服烈马的传说(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虽然小伙子长了一双电人的帅哥眼(风骨伟岸,目瞬如电),但因属于失业悍暴之徒,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接近于市井无赖,所以估计当时没有哪家姑娘有胆量敢下嫁。待业青年兼光棍韩良臣一看自己既不会种地,做买卖竞争又太激烈,而且旧社会的政府也不会给予小额贷款的扶贫补贴,不仅犯起难来。

  待业青年兼光棍韩良臣一看自己既不会种地,做买卖竞争又太激烈,而且旧社会的政府也不会给予小额贷款的扶贫补贴,便在15岁那年主动到当地武装部去报道。但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参加革命、扛枪打仗,毕竟不能等同于玩电子游戏,安全系数之低可想而知,因此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可素以胸无点墨而著称的韩世忠却发出了“大丈夫将建功业,取公侯,岂宜龊龊自守”的壮语豪言。

  几天后,韩良臣踏上了去武装部报道的征程。从此,只能梦回故乡。留给大理河畔的,是“大丈夫将建功业,取公侯,岂宜龊龊自守”的壮语豪言;是“含恨逝、励志还”的血性情怀……

  从此,老韩开始了长达三十六年的军旅生涯。也许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有些泼皮个性的陕北小帅哥,日后不仅脱胎换骨为让人伸大拇指的成功人士,而且声播古今、名留丹青……

一个人的战斗——猛将篇(1)
韩世忠的军旅生涯,大致可分为“猛将”和“名将”两个阶段。那么“猛将”和“名将”的区别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

  第一,“猛将”讲究个人勇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猛人”;而“名将”则着重强调团队精神。

  第二,“猛将”所能发挥的作用,对整个战斗或战役的影响较小(小股部队遭遇战除外),基本上是局部的。例如:韩世忠随军征方腊,充分发挥了猛将的优势,把方腊给抓住的,但绝不能说是老韩指挥军队打垮了方腊。而名将的影响则较大,其个人得失及对形势判断,往往对整个战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名将,很多人都是都是从猛将繁衍出来的,例如:战国末年的秦将白起、南宋的岳飞、隋末唐初的秦王李世民,这些人都是属于一马双跨那伙的。但也有只是名将,而非猛将的,例如:建立西汉王朝三杰之一的韩信,指挥打仗鬼神莫测,可史书似乎从未有过他亲自上阵杀敌的记录。

  老韩“猛将”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北宋年间,而到了南宋,厚积薄发,终于修炼成了“一代名将”。

  
  在《宋史》中有几个北宋年间发生的战例(其中的一部分),凸显了老韩的猛将风采。

  1。攻银州(处女作):

  韩世忠锋芒初露,是1125年随军与西北少数民族党项军开战。在攻打银州(今天的宁夏银川)的战斗中,西夏军弓弩手万箭齐发,冲在前面的宋军纷纷倒地,士气顿时受阻。

  以“铁汉”而著称的韩良臣主动请缨,自领敢死队冒矢而上。韩良臣不仅做出了率先冲上城墙的恐怖动作,而且把一个没有及时意识到严重后果的守将脑袋象扔垃圾袋一样给随手抛出了城外,紧接着又将赶来救火的西夏驸马兀移一刀斩于马下,让皇帝的女儿在一瞬间变成了“单身贵族”。

  虽然韩世忠在此次军事行动中立有战功,但却因统帅童贯:“疑敢勇皆世家子,有所增饰”,而“止许补一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个人的战斗——猛将篇(2)
2。 擒方腊(成名作):

  家喻户晓的 《水浒传》 中,有残奥冠军武松用一条胳膊就生擒了四肢健全的“健美先生“方腊的精彩一幕,虽然写得很酷,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盗版作品。这不世之功其实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的早年杰作。

  1120年,韩世忠随大部队从西北地区赶赴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油漆工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要知道韩世忠所属单位——西北军,是北宋的王牌一号,而方腊的军队只是一群职业贫农。所以,这场所谓的大战,其实就是一次“宰牛刀杀鸡”军事行动。果然,农民军很快被打得大败。

  1121年4月26日,中尉韩良臣率领他的一个尖刀排,在今天的浙江省淳安县境内的青溪峒将企图做齐天大圣的方腊等农运领袖给活捉了(世忠穷追至睦州青溪峒,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擒腊以出)。

  *企图做齐天大圣的方腊等农运领袖、生擒其整个造反派领导班子,本为大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世忠穷追至睦州青溪峒,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擒腊以出),但却被“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忠州防御使辛兴宗拿去做为自己涨工资的原始凭证。据史料记载:“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以后多亏将领杨惟忠从中斡旋、直言申诉,才使方腊被擒的真象得以还原,韩世忠也升任“承节郎”一职。

  老韩擒方腊的事迹以后又被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来了个太子换狸猫,未经授权就被私自安到了据说在山东省阳谷县景阳岗上将老虎一顿扁踹的刑警队队长武二郎(武都头)脑袋上,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水浒传》中脍炙人口的一个重要情节。

  擒方腊对韩世忠的影响可谓是太大了,应当看做是老韩的成名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要出名,就必须做一件让大家都信服的事情,如果实在找不到好事做,哪怕做一件无伤大雅的坏事也行。举一个例子,《水浒传》中的武松,就是因为没经动物保护协会允许,三下五除二,把老虎给干灭火了,因此才奠定了“天下第一”打手的社会地位。如果不是这次和老虎的奇遇,谁知道武松是哪个单位的工友?

  在当时方腊的社会影响力那是绝对要超过景阳冈的老虎不知多少倍,毕竟这是一个差点把大宋朝半边天给掀翻了的主。可能你有的军人抓住了几千甚至上万个俘虏,但也不如老韩抓住的这一位造反派领导人受人待见。也恰恰是从那时候起,大宋朝的上流社会开始注意到了韩良臣的名字。

  《宋史 韩世中》对擒方腊这一处描写,有些细节值得注意“问野妇得径”“渡险数里,捣其穴”。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信息,

  第一:韩世忠不熟悉路;

  第二,韩世忠走的路非常险。可老韩竟“潜行溪谷”“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说明韩世忠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胆子极大,富于冒险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