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魂--华夏之刃-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料中关于伯阳父的记载不多,但他却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1、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阴阳”范畴,并用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人;
2、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解释地震现象的人物;
3、他是天才的预言家,他的预言全部变成了事实。
下面是伯阳父的简史,也是仅存的史料记载。
伯阳父,又称史伯,太史伯,在周宣王和周幽王两朝任太史,这个职务是朝廷要职,负责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和官员、编写史书,主抓祭祀和占卜。
宣王三十九年,周军于千亩之战惨败给姜戎,丧南国之师。宣王为复仇而要摸清家底,不顾仲山甫等重臣的劝阻,亲自前往太原料民,结果招致民怨。
宣王料民回来后,听到“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yǎn hú jī fú),几亡周国”的童谣,闷闷不乐,第二天一早召开紧急会议,就此事咨询众大臣。
召公虎说:“檿是山桑,可以造弓,箕是草名,可以造箭袋,据臣愚见,国家恐有弓矢之变。”
仲山甫说:“弓矢是国家用武的兵器,大王今料民太原,想报犬戎之仇,如果战事连绵不休,可能有亡国之患。”
宣王点头称是,又问:“此语传自红衣小儿,那红衣小儿是何人?”
伯阳父便答:“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往小的方面说,指示个人的吉凶;往大的方面讲,是暗示国家的兴亡。荧惑火星,色泽为红。今日出此亡国之谣,是上天在警示大王啊。”
宣王说:“本王现在赦免犬戎的罪过,在太原罢兵休战,将武库内所有的弓矢全部焚毁,再命令国内不许造卖,祸乱可不可以停息?”
伯阳父答道:“臣夜观天象,这兆头已经形成,好像是在王宫之内,而不是关外的弓矢之事,必主后世有女人乱国之祸。而且,谣言说‘月将升,日将没’,日就是指人君,月属阴类,所谓日没月升,阴进阳衰,很明显指的是女人乱政。”这是中国历史首次提出阴阳更替盛衰学说。
宣王又说:“姜后主六宫之政,很有贤德,宫内的女嫔都是她选择的,女祸从何而来?”
伯阳父又答:“谣言说‘将升’、‘将没’,说的不是目前的事情,而且‘将’字暗含未必的意思。大王您如果勤修德政(王宜修德以攘之),自然可以逢凶化吉的。弓矢不必焚毁。”
宣王依然将信将疑,很是不乐,罢朝回宫。
可见,伯阳父主张人君修德政,认为人有仁德自然逢凶化吉。然而宣王虽然暂停了战事,却依然固执己见,“去和而取同”,不听大臣的意见,最终也没有将周室的元气恢复过来。后来,果然被伯阳父不幸言中,周室出了个褒姒,昏庸的周幽王只为博她一笑,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荒唐喜剧。
宣王退朝回宫后,姜后和一个老宫人给他讲了“妖女”的故事(见宣王传),宣王大吃一惊,第二天连忙召伯阳父占卜,结果得爻辞:“哭又哭,笑又笑。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檿弧箕箙。”什么意思呢?算卦大师伯阳父解释说:“以十二支推算,羊为未,马为午,哭笑的意思指的是悲喜之事。此事应发生于午未之年。据臣推算,妖气虽然出宫,但没有消除。”
宣王不悦,命杜伯去捉妖,命左儒去焚毁弓矢,并下令不准百姓造卖。后来,就出现了冤杀村妇的事件。这时,宣王也没问伯阳父,以为童谣已经应验,心中坦然了。
几年后,宣王做一梦,梦见一美女向他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干扰斋禁,捆了七庙神主东走。宣王惊醒,急忙召唤解梦大师伯阳父解梦,伯阳父提醒宣王:“童谣之言,大王难道忘了吗?现在大王所梦到的正好与当年的爻辞相符。”
宣王说:“那时诛杀的妇人难道不能解‘檿弧箕箙’之语?”
伯阳父答:“天道玄远,候至方验,一村妇何关气数!”
宣王沉默不语,突然想到了杜伯捉妖这么久一点消息都没有,于是责问杜伯,将其杀害,杜伯之友左儒说出“是则顺友,非则违君”的名言,求死不能,回家自刎。
后来宣王大病初愈要出猎,让伯阳父卜个良辰吉日,但是伯阳父这次占卜大失水准,因为他占了个大凶之日,宣王打猎时遇到了杜伯和左儒的“鬼魂”,导致其病情恶化到无药可医的地步。这个鬼魂应该是宣王产生的幻觉,有人说是他人假扮的,不太可信。
宣王自知不行之时将太子宫湦托付给召公和尹吉甫,二人稽首受命,出宫后碰到了伯阳父。
召虎问伯阳父:“童谣之语,我曾说过有弓矢之变,现在大王亲眼看到了厉鬼拿着朱弓赤史射向自己,以致病重如此。其兆已经应验,大王必然不起。”
天文学家伯阳父说:“吾夜观乾象,妖星隐伏于紫微星之垣,国家更有其他变故,大王自己不足以当之。”
尹吉甫不信鬼神,说:“天定胜人,人也一定胜天。你们只会说天道而废除人事,把三公六卿放到了什么地方?”
说完,不欢而散。
周幽王二年(《国语》说是三年),岐山发生大地震,震级很大,波及范围很广,泾、渭、洛三条河流都受到了影响,即“三川皆震”。伯阳父身为史官(柱下史),记录了此事。他叹息说:“周就要灭亡了。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原句‘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它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生(原句‘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原句‘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
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国家一定灭亡。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财用匮乏,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什么!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周的气数也像商、周两代末年一样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这样看来,国家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十年。”
果然,这一年,岐山发生山崩,堵塞了河道,使三川下游河水枯竭。幽王也只是在位了十一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对地震进行解释。伯阳父认为地震是因为阴阳二气失衡,这种解释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伯阳父并没有脱离原始的宗教思想,将天事与人事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知道,地震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和什么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统治者的好坏,和什么正义与邪恶都没有丝毫的关系,所以伯阳父的联系是不科学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天人合德的思想对历代帝王也形成了一种约束力,使得他们中的某些人会在天下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时下发罪己诏,还是有着不小的作用的。
伯阳父的阴阳论对后世影响极大,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哲学并影响到其他的诸多行业,这种哲学指导着中国人一直走到今天。伯阳父,中国哲学家中的先行者。
言归正传,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年,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伯阳父等人谏阻而无效。伯阳父大呼:“三纲已绝,祸成,周亡矣,无可奈何!”当日便告老退位,之后就发生了烽火戏诸侯。
当时,宣王时的诸位重臣均已离开人世,朝廷内外,小人当道,只有郑伯友是个正人,也只有他最了解伯阳父。他见到幽王无可救药,便思长远之计,早做退路。
一日,郑伯找到伯阳父,问:“王室灾难深重,我怎么才能死里逃生呢?”
伯阳父答:“只有洛水东、黄河南可以安居。”
郑伯问:“为什么呢?”
伯阳父答:“那一带邻近虢国、郐国,虢国、郐国的国君既贪婪又喜好占小便宜,百姓不顺从他们。现在,您是司徒,百姓都热爱您,您如真的请求住在那一带,虢国、郐国国君看到您正当权,会很容易地分给您土地。您如真的住在那一带,虢国、郐国的百姓都是您的百姓了。”
郑伯又说:“我想到南边的长江流域住,怎么样?”
伯阳父回答说:“过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功劳甚大,但他的后代在周朝也没有兴盛起来,楚国就是他的后代。周王室衰弱,楚国一定兴盛。楚国如果兴盛,对郑国绝对没有好处。”
郑伯说;“我想住在西方,怎么样?”
伯阳父回答说:“那里的百姓既贪婪又好利,难以久居。”
郑伯说:“周王室衰弱,哪国将兴盛呢?”
伯阳父回答说:“齐、秦、晋、楚吧?齐国,姓姜,是伯夷的后代,伯夷曾辅助尧掌管礼仪制度。秦国,姓嬴,是伯翳的后代,伯翳曾辅助舜使很多部落顺服。至于楚国祖先,也都曾为天下人建立了功业。周武王战胜纣王后,成王把唐封给叔虞,那里山川险阻,凭这些有德的后代与衰弱的周室并存,晋国也一定能兴盛了。”
郑伯说:“好吧。”于是急速向幽王请示,把他的百姓迁移到洛水东部,虢、郐国国君果然向他贡献出十座城邑,他终于建立了郑国。
可以看出,伯阳父对天下大势分析得很透彻,他的预见全部变成了现实。
伯阳父擅长占卜、占星和解梦,他经常拿这个说事,但那只是他的职责,他本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唯心主义者,恰恰相反,他的大部分论断是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他常常和郑伯友议论朝政,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论断,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他告诫后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意思就是说:一样的声音没有听的价值,一样的物品一文不值,一样的味道食如嚼蜡,一样的事物没有谈论的必要。言外之意就是,天下万物要在变化中获得进步,暗含着和谐的味道,这是多大伟大的定论。
完全可以说:中国古典哲学,从伯阳父开始;换句话来说:伯阳父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
伯阳父卒年不详,应在西周灭亡之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十五 文武司徒勤王身死——郑桓公
郑桓公,名姬友,是周厉王少子,宣王的小弟弟。宣王十分喜爱这个小弟,便在宣王二十二年将其封到了郑,即今山西华县东,建立郑国,为伯爵,故郑桓公时称郑伯友。这是西周最后一个受封的诸侯国。郑桓公在郑国时治国有方,爱护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之后的事情隔过不提(想提也没记载),我们从宣王四十六年说起,这一年,宣王打猎遇到了“厉鬼”,恍惚间被射了一箭,不省人事。宣王回去后合眼就看到杜伯和左儒,自知活不长了,不肯吃药。
宣王病情是越来越重了,他开始考虑后事,此时老太师周定公早就告老了,太保兼太宰仲山甫已经逝世,于是他找来太傅兼太宗召穆公姬虎和现任太师尹吉甫托以后事。他勉强支撑起身体,对二公说:“本王依赖诸位帮忙,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战,使得四海安宁,不想一病不起。太子宫湦,性格有些暗昧,你们要竭力辅佐,不要败了先王祖业。”二公不敢怠慢,稽首受命。
二公出宫,在宫门口遇到了太史伯阳父。召虎对他说:“以前有童谣之语,我曾经说过恐有弓矢之变。现在大王果然亲眼看到厉鬼拿着朱弓赤矢射向自己,以致病得这么重。其兆已经应验,大王一定是好不了了。”
伯阳父说:“我夜观天象,见妖星隐伏于紫微星之垣,国家应该还有其他变故,大王自己不足以当之。”
尹吉甫生气地说:“天定胜人,人也一定胜天。二位只说天道而废弃人事,把三公六卿放到什么位置?”所谓三公六卿,在西周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和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这六卿,当时太保和太宰都空缺。
尹吉甫说完就走了,大家不欢而散。
没多久,百官集聚宫门侯问,听说宣王病重,不敢回家。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