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宋 >

第162章

新宋-第162章

小说: 新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君实一定会反对。”程颢自我安慰道。

“司马君实自然不会轻易同意。便是苏辙,也未必会同意。子明若要开始这个计划,就一定会先说服苏辙。”桑充国的声音压得更低。

台上的学生继续慷慨激昂的演说道:“……从汴京到江陵府,到潭州,到广州,所有主要城市,用陆路与水路连结起来,在军事上,可以加强朝廷对南方的控制,使更多的蛮夷归化,成为编户齐民;在财政上,便于漕运的畅通。更重要的是可以有计划的向南方移民,将中原的耕种技术传播到南方,十年之内,可以初见成效;五十之内,可以克建小功;一百年之后,国家坐享其利……”

程颢摇头叹道:“这些学生难道真的只见其利,不见其害么?隋炀帝之事,不可不惧!不可不惧!”

石府。

苏辙吃惊地望着石越;蔡卞也觉得不可思议,道:“仅仅是修葺、拓宽从汴京到广州这一条官道,若用十万民夫修葺,以一个民夫一天十文计算,五个月就是一十五万贯,还有工具、材料、运输等等开销,五个月完工,就要四百万贯到六百万贯,如果拖到一年……这还仅仅只是一条官道,若要完成参政的构想,下官认为那笔开销,不会低于大宋七到八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唐棣几乎怀疑石越是不是因为阿沅的失踪而导致精神恍惚,在国家财政并不是十分乐观的情况下,提出如此庞大的计划——构建一个几乎遍布整个南方地区,以及部分北方地区的水陆交通传驿网——虽然说是“长期”的计划,也已是耸人听闻。他委婉地说道:“子明,我们可以等上几年……”

“子由、元度、毅夫,你们先听我说完。”石越向陈良打了个眼色,陈良立时转身,取出一幅“天下郡县图”来,铺在桌子上。石越走到桌前,苏辙、蔡卞、唐棣等人也围了上来。石越拿起一根玉如意,在地图上依次点了几个城市,道:“汴京为中心,沿汴河至楚州,再沿运河到扬州,不仅沟通长江、大河两大水系,也堪称整个大宋的生命线。汴京的生存,严重依赖汴河的漕运。为了解决漕运问题,朝廷可以在泉州、福州、杭州、扬州建立四个大的港口,利用海运,解决福建路、两浙路与京师的运输问题。但是京东东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路、福建路,以及江南西路,这八路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而所有的运输,最终全部要依赖于汴河,但汴河漕运已经快不堪重负。倘若能利用长江,使汴京与沿长江的城市——江宁、鄂州、江陵,甚至庐州、光州、襄州,用水运、官道连接起来,便可缓解汴河压力。而长江以南诸路若也能用水、陆两种渠道连接,则整个南方的流通将更为顺畅。将来朝廷开发荆湖南、北两路也可受益——这两路与京师的联系,绝对无法指望汴河。”

“开发荆湖南、北路?”众人越发的震惊起来。

“不错。”石越用玉如意在二路的位置上画了个圈,道:“构建水陆交通网,促进南北流通以及南方内部的流通,最终是为了开发南方。大宋的富强,只可能建立在南方全面繁荣的基础上。同时……”玉如意指向了蜀中,“也能顺便解决川峡的漕运。”

“计划越大,开支越惊人。不知参政想要如何开发南方?”蔡卞注视石越,实在无法想象石越这样谨慎的人,怎么会提出这样大胆的计划。

石越在黄河以北诸路画了个大大的圈,道:“北方兼并日甚一日,大量的农夫无地可种,盗贼不断。重罪法诸位都知道,这是盗贼猖獗使然。民本不乐为贼,迫于无奈,不得不为贼。而南方许多地方稀无人烟,有待开垦。白水潭的学生写了报告,认为仅两湖路、江南西路就可再吸纳一百万户人口。我想从兼并严重的北方,招募五等户以及客户、流民,往两湖甚至远至广南东、西路垦荒。除了几条主干道外,垦荒的人走到哪里,道路就修到哪里。”

“即是说除了主要官道、河道的修缮开通,其他道路的开通,包括在移民费用中?”蔡卞立即反应过来了。

“正是。”石越赞赏的一笑,道:“朝廷对五等户与客户本来就不征收役税。将这些人吸引到南方,每丁授地八十亩,桑麻田二十亩,宅地三亩;五年之内免税。凡移民之户,朝廷每丁发给安家费三十贯,足够一年之开销。凡种子、农具,皆可贷给,用劳役的形式分年归还。”

苏辙望了石越半晌,叹道:“子明,你可知道这要花多少钱?假设你能吸引五十万丁,安家费就是一千五百万贯,还有种子、农具,亦不下一千五百万贯。朝廷哪有那么多钱?何况你还有个修路的计划。”

蔡卞苦笑道:“实际上绝不止三千万贯。而且农夫能领到手里的钱,也不可能有三十贯,我看最多有十五贯。”

唐棣也道:“中间若不经剥刻,实无可能。”

“我当设严刑峻法以待之!”石越寒着脸说道。“刻剥之事,自然难免,但只要查出一个,便抄没家产,发配往归义城。更何况,便是十五贯也够用了,一个低等厢军,每年的薪俸是四贯左右,也可以拮据维生,十五贯在湖广四路,即便维持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都不是问题。”

“严刑峻法只能惹来议论,未必有什么用。但这事没这般容易,荆湖南北路又不是无人之所,哪些地是有主的,哪些地是无主的,弄清这桩事,便不容易。”苏辙泼着冷水。

“除所开垦熟田之外,一切山林河泽,皆是官产!移民之前,可命令湖广四路编户自报财产,他报多少,朝廷信多少。以后便按这个收税。等到移民之时,朝廷就按所报之数,计算其地产。若到时有人忽然又多出了许多田产,一百亩之内,朝廷就既往不咎。若超过一百亩,那便怪不得朝廷了。”

“这只怕会引得湖广四路骚动……”

“湖广四路在朝廷没有重臣贵戚,流民少了,对北方未必是坏事,许多官员也多了中饱私囊的机会,朝堂中的这一方面的阻力倒不用担心。我担心的是朝廷的财政,能不能支持这个计划?”蔡卞直言不讳地说道,他非常明白为什么石越自然而然地没有提到江南西路——那是很多朝廷官员的老家;不过,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石子明与王介甫的区别,就是石子明拼命花钱,王介甫拼命挣钱;若再加上司马君实拼命省钱,实在可以并称三绝。”

“财政地问题可以再谈。”石越笑道:“我们先达成一个共识,不考虑财政的因素,移民开发湖广四路是完全可行的。若执行得好,四五年之后就能见大利。诸位是否同意?”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苏辙与唐棣点了点头,蔡卞却迟疑了一下。石越注视蔡卞,笑道:“元度还有何意见?”

蔡卞笑道:“下官以为,庙算者,未算胜,先算败。还要看看若然失败,会有什么后果?”

石越一愣,旋即赞道:“说得好。”他转向陈良,道:“子柔,不如你来说吧。”

陈良应了一声,微一欠身,道:“最坏的状况是国库六千万贯白白花掉,财政彻底败坏,移民与官员,移民与本地百姓冲突不断,甚至引发小股叛乱,同时,各蛮夷部族因移民开发起兵叛乱。朝廷在财政瘫痪的情况下,不得不增加税收,组织军队平叛,整个大宋因此万劫不复……”他说到此处,见苏辙与唐棣脸色都为之一变,不由笑道:“不过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我们不是一次性的大规模移民,也不是无序的移民,移民开发是有组织的,比如分几年来达成这个目的,每次移民的规模,移民的目的地,都会谨慎规划。我们事先要对一些州县进行调查,分析每个州县大约最多可以接纳多少移民,并且只移民最大可接纳数的六成,尽可能缓解移民与本地居民的冲突。再善择官吏,加强监督,减少移民与官员的矛盾……”

“那么与蛮夷呢?”唐棣忍不住问道。

“让山中蛮夷下山成为编户,蕃汉杂居,本就是开发的一部分。我们尽量避免冲突,若诸夷接受教化,朝廷也一视同仁,以华夏待之。实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则自有军队进剿。同时可以在水源上游,湖泽周围,划定一些山林,禁止开垦。诸夷愿意迁徙,朝廷当优容之。只要他们不袭击移民,朝廷会一如既往的优待他们。”唐棣听到陈良这冠冕堂皇的话语,心中一凛,移视石越,却见石越竟似一尊雕塑一般。他知道一旦移民,的确也会有汉蕃取长补短,互相交好的事情发生,但是只怕更多的还是血腥的冲突。越往南这种冲突必然越明显。因为很多耕地的开垦,一定会侵犯到蛮夷的传统领地。唐棣犹豫了一下,终于说了出来,道:“子明,多杀伤仁,不可不慎。”

石越避重就轻地笑道:“朝廷自会慎重,尽量用抚不用剿。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陈良又道:“最可惧者,还是虽多有挫折,但移民总算进行,而南方也得到开发,但是移民却给朝廷背上了巨大的财政包袱,朝廷不断追加费用,财政十年之内,都处于极度困难中。万一有何天灾人祸,或者朝廷支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就导致前功尽弃。”

蔡卞点头道:“这亦是我最担心的。”

“所以移民一定要有计划。第一年移民的数量要少,移民限制在某几个州县,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若真有大问题,朝廷也可以及时抽身。一年之后,第一批移民基本可以站稳脚跟,下一年可以适当增加数量。如此进行,朝廷在前五年内虽然要花上一大笔钱,但是分开支付,却并非不能承受……”

蔡卞道:“话虽如此,但再怎样裁减,移民与修路浚河的费用,都是目前朝廷的财政无法支持的。朝廷要冒风险花一大笔钱,可单靠移民们能给朝廷增加的税收,见效太慢。”

石越笑道:“元度,账不是这么算的。若移民成功,首先大宋粮食产量便能显着增加,百姓日子也能好过些。南方适宜耕种,把中原的技术带过去,垦田开发,有朝一日,便能湖广熟,天下足。其次可以缓解北方兼并严重带来的矛盾。现在工业与商业吸纳的人口有限,下户、客户、流民太多,移民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朝廷与其等到灾害来临之时,将人召入厢军,白白浪费粮食供养,还不如来支持移民,这才是治本之策。如此,移民也是为了解决冗兵的弊政,减少不必要的厢军供给,多出了向国家纳税的主户,一进一出之间,利弊自现。”

苏辙等人显然都没有想到这个层面,须知当时厢军有四五十万之巨,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若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将节省下来的军费,去供给移民生产开发之用,这一进一出之间,的确是个巨大的诱惑,而且,将来裁军时,许多的厢军安置计划也可以放进移民计划中统一解决——将裁汰的厢军以军屯的名义,进驻羁縻州,那是一举数得的事。这样算起来,虽然整个计划的总开支高达数千万贯,但真能成功的话,却是值得的。

石越见众人神色,知道已经打动他们,当下趁热打铁,又道:“朝廷还可将部分厢军按编制开进羁縻州,实行军屯。南方不缺粮食,厢军可种植甘蔗等作物,生产蔗糖;还可以烧制陶器,酿酒,甚至制药——如此,军屯不仅不会成为朝廷的财政负担,反而会成为一个财源。蔗糖、酒、药材,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要,也能通过海外贸易带来高额的利润。”

苏辙、蔡卞、唐棣终于被彻底打动了,他们都知道蔗糖在海外贸易中的惊人利润,而酒与药材,也是可以带来巨大收益的。只要有办法保证厢军能心甘情愿的进驻湖广四路的偏远之地,削减厢军进行军屯时稍稍谨慎一点,那么石越所画出来的大饼,绝对是可能实现的!石越与陈良相顾一笑,又重新说起南方水陆交通网的构建与步骤,终于赢得了苏辙等人的首肯。

“一旦计划推行,我将向陛下推荐元度为工部屯田司郎中,毅夫为屯田司员外郎,负责移民开发事务。民屯军屯,一应总之。元度精细谨慎,毅夫沉稳至公,必能为大宋日后的盛世,奠下坚实的基础。”石越目光中充满了期望。

蔡卞与唐棣心中也甚是激动。尤其是蔡卞不过二十岁出头,一旦升了屯田司郎中,就是正五品下的朝廷大臣,服绯佩银,其任命也将由政事堂发布,而不再归吏部管辖——许多人在官场上沉浮一生,也未必能跨过五品这道坎,当真称得上青云直上了。唐棣对于蔡卞居于其上,倒也并不介意。他与蔡卞同年进士,蔡卞名次便在他上,后来一同协助军器监改革,蔡卞的能力他也是亲眼目睹,的确远在他之上。因此石越不推荐关系更亲密的自己,而是推荐蔡卞为屯田司郎中,寄以重望,唐棣反倒觉得石越有识人之明。当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