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不但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日常生活遵循的法则。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氏解释说:对孩子应该以教育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的需要”自由地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氏对老师们说:“这并不难,你只要冷静地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我想在家中的大人们对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上,也应把握上述的观念。
(2)让幼儿自己做蒙特梭利女士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by myslf”(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得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开始学习走路,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我听到,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记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第18章 父母在蒙氏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的现代意义和它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断绝的时代”,一个“不定型或不定性组织”的时代,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世界将走向“人类自趋毁灭”的时代。不管未来的世界走向何处,我相信大多数的人,仍然认为在未来的廿一世纪中,“家”依旧是孩子和正常成人生活的基地。虽然目前“单亲家庭”和过着“分偶”生活的人数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但那不过是对旧律法或旧习俗的“反动”,而非“正常的社会调适”,他们终将体验到“家”,才是人类生命发展的根本。
正因为如此,愈发显得“家”对这些“时代缺陷”有着弥补和防止扩大的作用。如果有人试图去否定或破坏家的意义,那么他必然会尝到失根的滋味,及无所依归,无法可循的苦果,更会让你我奋斗的理想也随之幻灭,造成人类生命的悲剧。
父母在家里增进幼儿智力的重要性
孩子的前三年,是一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岁月。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每一分钟,对孩子们而言,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不能只依靠学校(幼稚园)三岁以后的教育,而让一生最具决定性的宝贵时间让保姆所虚掷。智力发展,是从感官对外接受到讯息开始,通过神经中枢(大脑)转化为记忆等的反应,而后才有运动等活动。所以发展感官的潜力是提升智力的开端。蒙特梭利曾言:“感官的发展必在认知发展之前。”
而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更是孩子生活最久的场所,对孩子影响也最大。所以父母一定要用有效地引导才能把握这奠基的时刻,让孩子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启发。所以就人类智慧能力的培育来说,一定要借由与孩子接触最早、早密切的母亲来加以教导。
父 母 的 修 养
在蒙氏的嘉言中有两句真理,她说:“人自身必须成为教育的中心,而且永远不可忘记:人不是在大学时代发展其心智,而是在诞生之时就开始了心智的成长。”这句话带给我们两个启示:(1) “父母亲”本身不仅是应该具有“先觉觉后觉”的各种条件,而且她本身也是被教育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在虚心、谨慎、周全的心态下,来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2) 从诞生到大学的成长期间中,据蒙氏个人的观察,她认为“人类心智成长的开始,是在诞生的同时”(后来的学者已证实还更早)。
因此,在家庭启蒙工作的方法上,最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而且这项神圣的天赋任务所须的准备工作,必须在产前就“周全地完成”了。因为婴儿在诞生之始,其眼、耳等感官,就已经不断地接收来自周围环境所给予的刺激,使其脑神经开始发展了。
另外,蒙氏也说:“关于我们对婴儿时期所做的研究结果,是无庸置疑的;首两年永远最重要──因为此期是一个人从‘无’到‘有’。”这句话意味着:你给婴儿些什么,婴儿将拥有些什么。因为为人母且为人师的妈妈们,您对这件神圣伟大,决定孩子一生的重大任务,应该周祥认真地准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
所以如果能用合乎科学的教法,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品格,必然能够奠定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基础,才会让他们更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蒙氏对父母提供的原则是:
(1)尊重的态度
“唯有当我们了解幼儿也是位独立的“人”时,我们才会鼓励其自主性和独立性。”反之,当他们不被尊重时,其反感较成人为深远。同时,我们也不可用“幼稚”的眼兴来看待他们。
(2)科学的观察方法
在家中父母也要以客观的态度来纪录孩子生活的点滴,对他们成长的经过加以分析和讨论,找出正确的结论来教育孩子。不可以个人的“经验”来妄加评断。
也就是说,父母应该先去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同时还要看孩子当时的情绪和意愿,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如此才是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儿童发展的首要步骤。
唯有深入观察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小孩生理、心理发展的程度如何,好决定如何去帮助他,以及协调环境如何配合他的发展。
(3)智力启发方法
近代科学进步,人类的思想观念也有了重大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由传统式变为了启发式,父母的职责也就更重了。因为启发式教育不似以往,父母只要命令就好。“启发”是一种极不易拿捏得准的教育技巧;而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孩子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智力而形成知识,有了适当的启发,智力才能更为开发。强调启发的重要,需让孩子自动自发,父母只要稍加指点,他自己会深度尝试。
当蒙特梭利在世时常亲自参加各地的蒙氏教学法国际会议,她总提示地主国先用自己的文字大书特书的一句话就是:“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也用参加会员各国的文字标出这句话,倘若有英美国人参加,当然也标有:“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比如说,在家中父母对幼儿的生活示范与指导,要随时以优美且正确的举止来引导,以引起其学习动机,并以三段式教学来启导孩子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养成其基本智力和独立性格。但切忌勉强去灌输知识。
(4)尽可能提供给他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这里所指并非仅指物质环境──一般家庭在生活上往往忽略了小孩的存在。家中的用具和陈列只着眼于大人的生活和宾客的使用方便,那些家俱都是给“大人”用的,孩子使用往往不被“欢迎”。
(5) 配合学校培养幼儿合理思维的能力和良好的性格 把孩子送到幼稚园或托儿所以后,父母是否就没事了呢?绝对不是,虽然由专业人员代替父母教导孩子,但父母也要全力配合才能奏效,否则也只徒然,反而造成孩子的疑惑。
父母该如何配合呢?首先必须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因此要时常参与学校的活动,多与学校的教育人员接触、沟通。其次是通过书本及传播媒体了解幼儿心理,平时应该多阅读幼教书籍,并不需要太深奥的,只要多读多看,自然就能有所帮助。
另外家庭的生活情形也要特别留意,无论看电视听音乐,与孩子玩耍都要注意到其意义,以期能寓教于乐。
所以,并不是把孩子往学校送了后自己就可以轻松,事实上更要注意到教育的效果,全面配合。
此外,诸如在培养对事物的正确认知,辨别差异及分辨、归纳乃至推理等能力,父母都应设计各种“活动”,以增加活动量,扩大孩子的种种能力,并培养他们合作、忍耐和进取的品格。
结束语
婴幼儿在未进入学校以前的教养,必须依靠父母的全力照顾,方能使其最重要的“三岁以前”不致于荒废。
蒙氏认为母亲是最重要的“预备环境”,可见父母亲对幼儿的家教,是其智力和品格的第一位导师。母亲应在幼儿未出世前,就要努力学习并认真研究,如此方能胜任愉快呀!
第19章 父母在家中如何施行感官教育
由于智力发展,是从感官接受外界讯息开始,在家中施行感官教育也并非一定需要蒙氏教具,母亲可以自行制作原理相同的教具,使幼儿感官能力敏锐。所以此章针对这个需要,特别撰文介绍。
感官训练的目的在培养幼儿感觉的敏锐性
不论是在家庭中的婴孩或进入幼稚园的幼儿,不但应该把感官训练列为首要项目,更应该在过程中不断地求其更精确、更敏锐,使幼儿的视、听、嗅、味、触觉都能够灵敏而精确。借以让幼儿认知、辨异等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进而产生分析、综合、研判等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为基础。
家庭中感官训练的着眼
父母对幼儿在家里实施感官教育,除了达成前述的“目的”以外,还要有四个着眼:(1) 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认知习惯”,不要稻栗不分,“马马虎虎”。(2) “循干追根”,要有系统,不要杂乱无章。(3) 是简单明了,不要复杂。(4)是配合学校, 除了“衔接”外也要“延深”。如此才能不只仅使“耳聪目明”,更能养成不断增进感官敏锐,精确的观察能力,也会同时培养了条理分明的认知习性。
感官教育的三大原则
父母纵然不是幼教专家,但却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若能坚守下述三个原则,依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坚持蒙氏的原理:让孩子自由地适应, 你只为他准备环境,和诱导他去接触你所设计过的教具(一般人所谓的益智玩具)。千万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订下“教”他的进度,以免孩子被“盯”得厌恶学习,害怕你来“教”他。
(2)衔求品名(形状、颜色、名称、 用途等)的认识,再逐渐进入确实、精细的程度。(3)由听(妈妈讲说)到看(实物接触), 并充分利用五官,再进入手脚“做”的阶段。如此方有最好的教育效果。
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学习分三个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对教具有更好的认识,可以让你了解幼儿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实你的训练。
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方法,必须用于所有的每一个教具的介绍,也可以用于识字教育上。当你要开始示范任何一种教具,须指示幼儿用不同物体加以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的认知。例如:大-小、大-较大-最大、大-稍大-较大-很大-最大;小-较小-最小小-稍小-较小-很小-最小;至于长-短、轻-重、粗-细、硬-软等等,也是逐次渐进的做精确的认识。凡物体的感性层次,都要让孩子从五官的接触,到心智的刺激,逐次地、确实地得到深刻的印象。
这样“做”是让孩子聪明、精灵的基本方法。父母亲要有计划地去做,有耐性有恒心地去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更应知道,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中心智,所以也就越要讲求方法,才会收到效果。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有厌烦的感觉。以上所说,是感官教育,由物体性质的直接认知到“量”和“比较观察”的间接培养,是要从一岁到四岁都要下功夫的。
至于感官认知,学习三阶段的次序和具体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进行:第一阶段:本体的认识──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先由物体──名称)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装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亲用双手拿起整个盒子向幼儿说:“这是红圆形的糖果盒。”反复地说到你觉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体”和“名称”之间的联合为止。
第二阶段: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到实物)。母亲要确知前一阶段的效果如何,就对幼儿说:“请把那个红色糖果盒拿给我。”一面以期待的眼神盼望幼儿正确地拿给你为止(当然你必有两个以上不同颜色的盒子)。第三阶段:类似物间的辨别(事务的确认和辨异)──当幼儿已经了解红色糖果盒和记住了这个名称之后,就指各种类似物问幼儿说:“这叫什么?”他应该答出正确的名称“这叫×××”。假若答不出了,再帮助他反复说到会了为止(这样也同时训练了语言发展)。以上这些原则或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第一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却是极为新鲜但颇困难,因为小头脑中对于红色盒子、糖果,都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要有百分的耐心,十分的用心来做这件事才行。 此外,在你计划安排你“亲职教务”的时候,必须注意你孩子的年龄,和他心智发展的程度,应该依期年龄层次的感官发展的敏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