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 >

第3章

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第3章

小说: 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娜是美国人,是查理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时认识的,随查理回到英国。安娜比查理年轻得多,性格也大不相同。查理身高一米八左右,腰板很直,走路大步流星,不像六十多岁的人。他留着齐耳的银灰长发,带一副金丝眼镜,不轻易讲话,但是讲的事情绝对准确,待人彬彬有礼,是典型的英国绅士。安娜小巧玲珑,说话节奏很快,待人非常热情,是典型的美国人性格。
  我初到英国时,安娜教我学英语,下午我们常到教工俱乐部喝茶,出了交谈外,她让我读报,纠正我的发音。我太太到英国后,她更是经常驾车带我太太外出,拜访她的朋友,游览附近的景点。我们与安娜和查理的关系很接近,我们经常到他们家喝茶,逢年过节也到他们家吃饭。作为回报,我们有时也准备一些中餐请他们品尝,虽然我们的烹调水平很低,但是他们对我们的中餐总是赞不绝口。张艮来英国后,安娜非常高兴,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有经验,所以她感到有责任,也有能力给我们一些指导,她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她教育孩子的经验和经历。我们有什么问题时,也总是找她商量。
  

第二章:曼思桥小学(2)
为了帮助张艮尽快适应环境,曼思桥小学每周从中心小学请一位双语言老师,一周两次到曼思桥小学来帮助张艮学英语。这位女老师是香港人,会英语和汉语,但只会讲广东话,所以帮助不是太大。另外,老师还专门安排一位同学——克里斯托弗,负责帮助张艮,告诉张艮上什么课,下课后与他一起玩。克里斯托弗很懂事,办事挺认真,后来他经常上我们家来玩,一直是张艮在曼思桥小学最要好的同学之一。
  英国人普遍重视人文方面的素养,尤其是中产阶级。你一开口说话,就知道你是哪个阶层的人。一天,安娜在我们家时,克里斯托弗到我们家找张艮玩。克里斯托弗走后,安娜很认真地给我太太说,张艮不宜学克里斯托弗的口音,因为克里斯托弗的发音不好。她说,克里斯托弗不像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从他的口音,他应该是一个工人家庭的小孩。后来,我们知道,克里斯托弗的父亲是附近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技工。其实,克里斯托弗很懂事,很有礼貌,那次在我们家不过半小时,安娜没有直接与他说话,凭克里斯托弗和张艮的对话,她就很准确地知道克里斯托弗的家庭背景。可见,英国的中产阶级对人文素养是何等看重。在英国人们常说,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说话时的气质和风度。
  (二)张艮急需提高英语,应该加速学英语而不是中文。在英国每天都要用英语,在这种环境下学英语的进展会很快。
  张艮在曼思桥小学的前两个星期,我们都去接送他。后来,他坚决要求自己去上学,也不要我们去接他。两个星期下来,一切很顺利,我们也很放心。曼思桥小学没有家庭作业,下午三——四点钟放学后就没事了。上学后不久,天气渐渐暖和了,他放学后,走小路回家,从冰箱里拿一根冰棍,坐在我们住家的大门口吃,然后在院子里骑自行车或踢球,晚上或周末我们到大学的球场打网球,张艮的身体自然比在国内时好多了。
  数学课对英语的要求要比其他课少,所以对张艮的数学课我们并不担心。对他的英语课,我们希望他进步快一点,但想到在学校有老师教,我们也就没有管它。对他的中文,我们倒是有点着急。他来英国时,在国内上了近两年的小学,可以看很多中文书,也可以写简单的作文。到英国后,他的中文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以前会认的字,慢慢地不认识了,以前会写的字,也不会写了。如果长期不练习,他的中文会完全忘掉。为了让他有一个起码的中文基础,我们要求他每天继续读国内带来的课本,写一点中文字,结果效果很差。由于没有应用的机会,他学中文的效果越来越差,兴趣越来越小。我们也知道,在这种环境下学中文,肯定是事倍功半,所以很犹豫,不知是应该继续学,还是应该放弃。不久出了几件事,我们才下决心让张艮放弃学中文,而加速学英语。
  一天放学后,张艮带回老师的一张条子,老师要求见我们。到学校见到老师后,老师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们,张艮会功夫,要求张艮不要在学校练功夫,更不能用功夫打同学。我和我太太都莫名其妙,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张艮会功夫,只好给老师赔礼道歉,并保证此事绝不会再发生。回到家,仔细询问后才知道,那天在学校,张艮看见其他同学在打闹,他也就随便做了一个动作,与同学闹着玩。那时国内电视台正在放映武打片,看多了,随便做一个姿势就手腿并用,有一点功夫的架子。同学看见了,认为张艮会功夫,大概是一个武林高手,认为事情很严重,就报告了老师。其实,张艮是一个很安静的孩子,很难得与其他孩子打架。他只是英文不过关,不理解同学的意思,跟同学打闹时,随便做一个动作罢了。事后他也无法解释清楚,引起了同学和老师的误会。
  事隔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一天上午,我在大学地质系学术厅听一个学术报告。报告后,在走廊里遇到当时的系主任理斯伯特教授。他对我说:〃你儿子来找你,我打开了你的办公室,他在那儿等你。〃我怀疑我听错了,因为两三个小时前张艮就上学去了。曼思桥小学离我上班的南安普顿大学相当远。我开车带他来过我的办公室,但他一个人没有来过大学。我问理斯伯特:〃是我儿子吗?他一个人?〃〃是你儿子,就他一个人。〃理斯伯特说得很肯定。我有点沉不住气了,害怕出什么问题,所以赶紧朝我的办公室走去。推开门,见张艮坐在我的椅子上,地板上放着他的书包,似乎一切正常。但是,张艮含着眼泪,很委屈地告诉我,早晨到了学校后,学校的铁栏杆门是锁着的,一个同学都没有。他等了一会儿,见没人来,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怎样问别人,就只好到大学来找我。可以看到出张艮也是出于无奈,才冒着风险来找我的。
   。 想看书来

第二章:曼思桥小学(3)
从曼思桥小学到南安普顿大学,要经过几条繁忙的大街,车辆很多,万一出了车祸怎么得了。再说,大学里有几十栋楼,他能听懂一点英文,但根本不能讲英文,如果走丢了,问题就大了。事后我们越想越害怕,觉得要采取一点措施,赶紧在他的书包和外套里,放上我们家的地址和我办公室的电话。第二天,我们到曼思桥小学,问老师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学校不上课。原来头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第二天是教师训练日,不上课。同时还带给我们了一张通知,张艮听不懂老师说的什么,也没有把通知给我们。
  这件事情后,张艮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认为张艮的英语还不够好,不能独立地到学校上课,要求家长每天接送。张艮还是坚持要自己上学,所以我太太只是每天到学校去接他,老师一定要见到我太太,亲自把张艮交给她。
  一天,安娜在我们家与我太太聊天,错过了接张艮的时间。放学时,张艮的班主任见没有人接张艮,就不让他离开。虽然张艮再三要求,他自己可以回家,但是老师坚决不同意。最后老师打电话到南安普顿大学找我。我刚到南安普顿大学时在土木系工作,后来又在地质系上班,所以张艮的班主任几经周折才找到我。我当时有事没法离开,最后我们预定在南安普顿大学图书馆门前见面,老师开车把张艮送到那里。
  经过这几件事后,我们认识到,张艮急需提高英语,应该加速学英语而不是中文。在英国每天都要用英语,在这种环境下学英语的进展会很快。这样,我们下决心,让张艮停止学中文课本,但是我们的日常口语仍坚持用中文,这样他听说中文的能力不会丢。
  张艮每天都与同学一起玩,听老师讲课,英文的口语和听力进步较快,但阅读能力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帮他阅读英文。提高阅读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读书(无论英文、中文都一样),所以我们打算让他多读英文书。
  英国有很健全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南安普顿市中心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在那里阅读,也可以借走,全是免费。另外,每个街区都有规模小一点的公共图书馆,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就有一个,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就经常带他去那儿。张艮刚开始读英文书时,词汇不够,只能读很简单的儿童书,字很大,还带一些图画。为了帮助他记生词,我们做了一些生词卡,让他每天记十个。就这样,一边背生词,一边看书,他阅读英文的能力提高很快。能看懂书后,他很愿意去那儿看书。
  英国有法律,小孩不能一个人独自在家,必须有大人陪同。到底多大的小孩不能一个人独自在家,我们不是很清楚,但十一岁以下的儿童肯定需要有大人陪同。自从张艮喜欢看书后,一个人就经常去那儿看书,特别是星期六,我们要上街买东西或办事,他一个人就去图书馆。有时候,我们离开的时间较长,他还带上一些食品和饮料。很快,他把那儿的儿童书看得差不多了。经过那段时间的广泛阅读,他的英文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我们在英国每年照章纳税,我们在英国不是难民,而是合法工作;张艮在英国上学,要受法律保护。
  曼思桥小学的学生多数来自工人家庭,总的说来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都不错,同学之间很友好。虽然张艮是班上唯一的一个外国学生,大部分同学都很愿意帮助他,另外有克里斯托弗专门负责照顾张艮,所以他在学校一直与同学关系很好,他放学后有时也到同学家里去玩。
  有一天下午,他放学后没有回家,与几个同学在学校附近的地方踢球。没有多久,他气冲冲地跑回家,放下他的外衣和书包,又要出去。我问他怎么回事,他不愿说。经我再三追问,他才告诉我,有一个同学打了他,他要找几个要好的同学再去打那个同学。原来那个孩子是另一个班的同学,他的成绩最差,但是最调皮捣蛋,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那个孩子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母亲也没有工作,靠政府救济。由于那个孩子经常与其他同学打架,他的母亲大概觉得她的孩子在学校会受欺负,所以只要与同学有矛盾,她总是护着她的孩子,与其他家长大吵大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曼思桥小学(4)
我一听张艮与那个同学打架,就想息事宁人,觉得与那种人争论没有必要。我们又是外国人,凡事要谦让一些。但是我太太不同意,她说这是张艮第一次与同学打架,如果家长不处理好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我也觉得有道理,我们在英国每年照章纳税,我们在英国不是难民,而是合法工作;张艮在英国上学,要受法律保护。
  主意一定,我和我太太带着张艮去找那个同学,果然不出所料,我正在问那个孩子时,他的母亲就出来对我大吵大闹。我们郑重告诉她,她的孩子打张艮是不对的,我们要告诉学校这件事。如果类似事情再发生,我们要报告警察局和教育局。也不知道是与那孩子母亲交涉有点用处,还是张艮与同学的关系相处更好一些,从此他与同学打架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其实,绝大部分同学都很有礼貌,也很友好,没有因为他是外国人而欺负他。相反,同学们对外国学生有一种好奇心理,很愿意与张艮一起玩。
  那件事情发生后,我们对张艮与同学的关系很注意,经常询问他在学校的情况。张艮告诉我们,他与男同学没有什么矛盾,只是有一个女同学对他不很友好。张艮没有到曼思桥小学前,那个女同学的成绩在班上是第一名,张艮去了后,成绩经常比她好,所以那个女同学很不高兴。不过,张艮说绝大部分同学与他关系很好,所以那个女同学也不敢对他有什么不友好的表示。
  (四)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爱好、特长和潜力,只有让孩子学自己所爱,才最有效,才能学好。
  曼思桥小学下午放学很早,也没有家庭作业,但有很多机会参加课外活动。不久张艮参加了学校的曲棍球队。我们给他买了一套玩曲棍球所需的装备,包括一个头盔,一双玩曲棍球穿的长袜,一副保护腿的护甲,一套运动服和一根曲棍球棍。我们买的是一根旧的曲棍球棍,因为新的曲棍球棍实在太贵。
  玩曲棍球的运动量很大,碰撞很多,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张艮很喜欢。虽然放学后张艮经常与同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