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 >

第15章

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第15章

小说: 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学费。但是,这个奖学金有一个先决条件,张艮在他的GCSE考试时至少要有六门课的成绩是A或A*。然而,我相信他会轻松的考更好的成绩。如果你们经济上有困难,学校可以补助,可以向我的秘书要困难补助申请表。张艮将住在〃学者〃学院,与其他的〃学者〃们在一起。〃学者〃学院有一个激励人上进的学术环境,在那儿有助于他的成长。你们作决定前,可以与〃学者〃学院的院长罗伯兹先生联系并参观温切斯特公学。希望尽快得到你们的答复是否接受这个奖学金〃。
  原来,在温切斯特公学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被称为〃学者〃,这些〃学者〃住的地方被称为〃学者〃学院。接到这封信后,我们看了三遍,确信张艮已经考取了温切斯特公学的〃学者〃奖学金。他想去私立学校的愿望,也是我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随后,我们收到了〃学者〃学院院长罗伯兹先生的信,他在信中说:他得知张艮九月分要到〃学者〃学院很高兴。他的妻子是我们附近一所中学的老师,她得知我们这个地区有人考得这么好非常兴奋(大概他的妻子认为只有那些富有家庭的子弟,在私立学校读书才会考得这么好)。他欢迎我们五月九号(周六)到〃学者〃学院与他们共进午餐。信中附有学校的地图,告诉我们可以在校外停车,门卫会带我们到〃学者〃学院。最后他在信中特别提到,〃学者〃学院的午餐不是一般学校的午餐。
  张艮考试前,我们没有告诉安娜,张艮打算申请奖学金。安娜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如果她知道张艮要考私立学校的奖学金,她一定有很多建议,会影响张艮的考试。现在,我们觉得是告诉安娜的时候了。我太太打电话告诉她,张艮考取了温切斯特公学的〃学者〃奖学金。她听完电话,简直不敢相信,问我们是怎么知道的温切斯特公学的,是谁介绍我们去的。她说温切斯特公学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是英国最好的三所私立学校之一,不是一般的人能进去的。她特地告诉我太太,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在温切斯特读的高中,但不在温切斯特公学,而是在温切斯特的西蒙兹学校。
  那时,我已离开南安普顿大学,在伦敦的帝国学院工作,但仍参加南安普顿大学的一些项目,有时还去那儿。一天,我见到查理后,谈到张艮要去温切斯特公学,他很兴奋。他告诉我,他祖父的祖父,大约一百三十年前,也考取了温切斯特公学的〃学者〃奖学金,但是他的祖父的祖父没有好好读书,结果在温切斯特公学没有完成学业。尽管如此,从查理谈此事的眼神与口气中,我可以体会到他为他的先人能考取温切斯特公学的〃学者〃奖学金而自豪。查理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英国绅士,即使对什么事情很在乎,也很难得有任何表露,特别是很难得对任何事情有羡慕的表示。他那么明显地表示出对温切斯特公学的钦羡,可见温切斯特公学在他心中的分量,特别是它的〃学者〃奖学金。
  我的其他同事对张艮考取了温切斯特公学的〃学者〃奖学金也很意外,包括史玎森教授和瑞珀教授。他们是我在伦敦帝国学院和南安普顿大学的同事和领导,我们共事多年,彼此都很了解。他们的孩子都没有进私立学校,而是在公立学校受的教育,为此我很谨慎地和他们谈张艮进温切斯特公学的事。特别是瑞珀教授,我知道他对英国的私立学校有看法。
  瑞珀的家庭观念很重,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他有四个小孩,每天上班前,他要把最小的孩子送到托儿所,回家后要接小孩。我们共事多年,我下班后给他家打电话的时候寥寥可数,但是每次打电话时总是可以听见他周围孩子们的喧闹声,有的哭,有的叫。他在家里的时间几乎都被小孩占用了,对他的小孩他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虽然我们平时工作在一起,但是很少有机会谈及家庭和小孩。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考奖学金(7)
二零零零年春天,瑞珀教授和我在国内进行了为期九天的访问和讲学,我们有很多机会单独在一起,也谈及许多家庭和小孩事情。
  我们一路上除了在接待单位的座谈、讲座和参观外,瑞珀最重要的任务是给他四个小孩买礼物,一再希望我多多指导。他有一个女儿和三个儿子,礼物要价廉物美,并且要公平合理。我们参观武汉黄鹤楼时,我看见中国的生肖纪念铜币,建议他给每个小孩买一个,这样每个孩子的礼物是公平的,但是纪念币上的动物不一样,在纪念币上刻印的名字也不一样,每个孩子都会满意。他认为这是一个好礼物,但是分量不够,他自己又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离开济南的那天,离上车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他突然告诉我,他觉得四个小孩的礼物不公平,第三个男孩的礼物轻了一些,他希望给第三个男孩再买点礼物。我觉得没有机会再去商店,问是否很必要,他显然把此事看得很重。我只好要求接待单位立即派车,去车站的途中我们再去一次商店。
  九天的时间在两所大学和两所研究院访问和讲学,时间非常紧张,一路上风尘仆仆,特别是从在济南的山东大学到北京的中国煤炭科学院那一段。我建议在北京住一晚上,这样时间安排上充裕一些。他坚决反对,说他有小孩以来,这次是离家最久的一次,无论如何要按时回去。结果我们下火车后没有机会洗澡换衣服,就要直接去煤科院。为了显得衣冠整洁,火车进北京站前,我们脱掉上衣,用毛巾沾一点热水喷一点香水,全身擦一下,再换上干净的衬衣,打上领带。好在我们在软卧,事情进行得还算顺利。
  一路上我们谈的最多的是小孩的教育。谈到英国的私立教育时,他有些伤感,也很不平,说他没有能力送小孩进私立学校受教育。我不知道是否他本人进过私立学校,显然他对私立教育(学校)看得很重。我能理解他对私立学校的看法。他有教授的年薪加上给工业界咨询的收入,经济状况应该不错,但是他有四个小孩,他的夫人要照顾小孩只能上半天班,这样他的小孩要上私立学校在经济上几乎不可能。
  我是一九八八年在北京获得的工学博士学位,没有料到十四年后在伦敦帝国学院我又获得一个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我与史玎森教授合著的英文专著由牛津的Pergamon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应用性很强的专著。有了帝国学院的博士学位和这本专著,我离开了学术界,到一个咨询公司工作,专门从事石油地质力学的咨询。
  离开伦敦帝国学院时,史玎森教授和我与另外两个同事到帝国学院附近的一个酒吧喝啤酒,算是给我饯行。酒吧离帝国学院不远,我们步行而去。在途中,我们谈到了家庭和小孩。同去的有一个教授以前是学物理的,数理基础很好。他的儿子在读高中,很喜欢数学。他很自豪的告诉我,他儿子准备到剑桥学数学。我也告诉他,我儿子也喜欢数学,秋天就要读高中,已经提前考过了高中的A-Level数学,成绩是A。他连连夸奖我儿子聪明。这时史玎森教授插话,说我儿子考取了温切斯特公学的〃学者〃奖学金,要进温切斯特公学了。这位教授听后大为惊讶,他实在不敢相信一个外国人的小孩居然要进温切斯特公学,并且还考取了奖学金。他再也没有说什么,整个喝酒的过程中,我们再也没有谈到家庭和小孩。
  我离开南安普顿大学时,瑞珀教授和查理邀请土木工程系的另一位教授给我饯行。这次我们在南安普顿大学后校门外的一个酒吧喝啤酒。英国人在酒吧通常不谈工作,也只好谈家庭、小孩和个人的事。瑞珀教授和查理知道张艮要去温切斯特公学,为避免再谈此事,所以我一直闭口不谈我家里的事情。
  啤酒喝过一扎后,大概查理认为这次喝酒是为我饯行,应该谈点与我有关的,也许查理想谈一点有趣的事情,就对那位教授说我儿子张艮要去温切斯特公学读书。那位教授仿佛没有听懂查理的话,看了看查理又看了看我,没有说话。查理又重复了他的话,并加了一句,说张艮还考取了〃学者〃奖学金。那位教授过了一会才自言自语地说,如果他花十万英镑送他的儿子去温切斯特公学读书,那么他就没有他现在的房子;如果他没有房子,他不敢想像他的夫人会怎样。
   。。

第八章:考奖学金(8)
我们去过那位教授的家,也见过他的夫人和儿子。有一次美国康乃尔大学一位教授访问南安普顿大学,瑞珀、查理和我陪同那位教授去了他的家。他家在大伦敦外南面,是一座带四个卧室的独立住宅,现在至少价值三十万英镑,而二十多年前那位教授买时仅十万英镑。温切斯特公学一般要读五年,现在五年的费用不少于十二万英镑。我可以理解,送一个小孩去公学读书对一般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即使是一个教授,这个费用也是难以承受的。
  宋顿中学的大多数学生要到公立的西蒙兹学校读高中,包括张艮最要好的同学麦克。张艮考取温切斯特公学的奖学金后不久到麦克家玩,晚上我去接他时,遇到了麦克的父亲,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他问我张艮高中毕业后,第一志愿打算报考哪所大学。〃剑桥。〃我很爽快地说。不等我问他,他很自豪地说,麦克要步他的后尘,报考牛津,原来麦克的父亲也是牛津毕业的。我知道麦克的文科很好,从小就有报考牛津的大志,没有想到还是书香世家。我正想恭维几句,没有想到麦克的父亲突然问我,我们送张艮到温切斯特公学读书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我们毕竟是第一次见面,这种问题实在是有点儿唐突。不过,我还是很肯定地告诉他,张艮到温切斯特公学读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虽然我对麦克的父亲讲,张艮到温切斯特公学读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回到家后,我给我太太谈到此事时,我们觉得麦克父亲的问题有它的道理。麦克是一个很出色的小孩,他报考温切斯特公学也有很强的竞争性,但是他连考试都没有参加;不但他没有参加,二百三十多个宋顿中学的毕业生都没有参加报考温切斯特公学的奖学金。
  罕布什尔郡位于英国最南部,是英国最富裕的几个郡之一,宋顿中学是罕布什尔郡最好的公立初中,学生大多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初中毕业后,花四——五万英镑让小孩读两年温切斯特公学,有些家庭还是能够承受得了。如果考上奖学金,这笔费用只有一半。是什么原因使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孩不愿争取公学的奖学金呢?是他们怕考不上丢面子?这不像英国的中产阶级的行为。英国的中产阶级最强调个人奋斗,崇尚冒险,不会怕丢面子而不敢报考。
  虽然我不是很确定麦克的父亲的问题的真正含义,我想无非他有两种考虑。一是英国的等级观念让中产阶级不愿让小孩到〃公学〃读书,他们认为〃公学〃是上流社会有钱人家的孩子去的。另外一种考虑是他们认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招收私立学校的学生有限制,进了私立学校后进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可能性更小。我估计麦克的父亲是后一种考虑,我可以感受到他期望麦克考进牛津大学的那种心情,所以他不愿冒任何风险让麦克考进牛津大学的可能性变小。
  (五)我们能把最好的教育机会让给外国人吗,特别是让给那些比中国更贫穷国家来的人?
  自从张艮考取了温切斯特公学的奖学金后,从我的同事的反应中,我才逐步体会到英国的〃公学〃在中产阶级心中的分量。我十多年前只身从中国来时,随身只有一口箱子——连这都是借的,英语也讲不清楚。现在我的孩子要去温切斯特公学了,而大部分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连一般的私立学校都进不了。想到此事,我很感慨,真正体会到英国社会的宽容和慷慨。如果在中国,我们能把最好的教育机会让给外国人吗,特别是让给那些比中国更贫穷国家来的人?我感受更深的是,英国是一个提倡机会均等的社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靠什么都不管用,只有靠能力。
  通过这些经历,我看到了英国〃公学〃教育的价值,我确信张艮到温切斯特公学读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张艮应该珍惜温切斯特公学的奖学金,应该到温切斯特公学读书。于是我们给〃学者〃学院的院长罗伯兹先生回了信,告诉他,我们决定参加五月九号〃学者〃学院的午餐。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考奖学金(9)
五月九号是一个星期六,上午我们一家驱车到了温切斯特公学。〃学者〃学院是一座石结构的建筑,三面是石结构的房子,一面是温切斯特公学的教堂,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庭院,门卫看了罗伯兹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