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中国崛起的中西碰撞:对话--中国模式 >

第8章

中国崛起的中西碰撞:对话--中国模式-第8章

小说: 中国崛起的中西碰撞:对话--中国模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中国人来讲,要讲述自身的故事,就面临一些困局。比如说从语言上来讲,如果你还是用一些旧的词汇来讲述现在的故事,可能你的效果就不一定好,所以你应该跳出旧的词汇,用崭新的语言来讲述中国的故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终于有人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的真相”
赵:我昨天送给你们的一本书(指《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就是讲中国人在和外国人交往的时候,有时候彼此不能跨越文化鸿沟、文化差异。
  这不仅是翻译上的困难,而且是文化上的困难。这需要下很大的工夫。
  多:昨天我们看到了德国的媒体对我们新出版的书《中国大趋势》的一些反馈。目前来看,媒体对这本书的看法还是相对客观公正的,而不是带有偏见的、非常负面的评论。就我们收到的这些评论来看,差不多有超过80%的反馈都是比较积极的。说老实话,一开始,我们以为别人会朝我们扔石头。有人发表评论说:“终于有人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的真相。”
  前不久我们去芬兰的时候会见了芬兰政府的官员,还有芬兰传媒界和商界的人士以及来自美国和芬兰的一些大学的人士,他们对这本书的总体评价都是很好的。从他们那里我们能够感觉到,现在在美国和西方,对于有关中国的真相和信息是非常渴望了解的,所以我们了解中国的列车已经启动了,我们要继续让它走下去。
  赵:祝贺你们!也许由外国人写的真实、深刻地说明和评论今日中国的德文书,这是第一本。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该互相补充
赵:奈斯比特先生听到我下面的话可能会不太高兴。中国人对德国人还是很看重的,也许是因为德国的哲学家出得太多了,而中国人又喜欢哲学。因此我感觉德国有较高文化的人都像哲学家。您不会不高兴吧?
  奈:我同意,德国确实有悠久的哲学传统。
  赵:我这里说的德国人是指说德语的人,包括说德语的奥地利人。语言本身是文化,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多:哦,非常感谢!
  奈:我也想说,美国历史上产生的世界级的哲学家少之又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的确就是这样。
  赵:美国人经常会说,我们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我觉得不能这样说,其实它继承了欧洲的文化。可是,它没有继承全部的欧洲传统,主要是继承了马丁·路德(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新教路德宗创始人。)的新教的精神。马克斯·韦伯说,因此它的资本主义就发展得很快。一般说来,过于强调实用主义的文化,往往忽略哲学,这不仅在美国是这样,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诞生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而且中国还继承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即使在当代也有不少很出色的哲学家。
  赵: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以希腊哲学为起源的西方哲学——二者相比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它们可以说是互相补充。西方哲学比较倾向于思辨,所以对思考自然科学非常有意义。中国哲学比较面向伦理,因此注重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两种哲学应该互相补充。
  美国不是没有哲学,而是缺少哲学家把它们提炼出来。比如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它可以率先登月,它可以第二次再登月,它还可以探测火星。这只有美国做得到,而产生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哲学思想作基础的。可惜的是没有人把它们提炼出来。奈斯比特先生,以后您如果搞美国哲学的话,会有很大的成就。那将是第二次成功。
  奈:(笑)您这是给我布置任务吗?
  赵:我觉得既然您指出了有这样的空白点,您应该当仁不让地去补充。因为您不仅知道美国的事情,知道欧洲的事情,还知道中国的事情。只有这样比较之后,才能成为哲学家。没有比较,出现不了哲学家。
   。。

共同推销中国这个产品
奈:我们回到中国的当代来看一下。*先生,他可能不是一个哲学家,不是一个诗人,也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是一个伟大的实干家。但是他能把这些哲学的普遍原则用非常形象的说法表达出来。他在提到中国建设的模式的时候,用了一句非常富有哲学含义的话来描述,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你来到一条你从来没有渡过的河流边,你要想成功地到达彼岸,实现美好的未来,你所能做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想,*在提出这句话时,里面是富有哲学思想的,因为他深知,他提出这句话能够得到广大中国民众的呼应。
  多:这倒给了我启发。以后我和约翰的分工就会更明确了。约翰在家里是一个哲学家,而我是一名推销员,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推销中国这个产品。约翰的工作是在理论上描述、划定中国这个产品在道德方面的价值,而我则是去发掘中国这个产品的实用价值,我们两人共同合作来推销中国这个产品。
  赵:匹配得这么好的家庭令我们羡慕,但不会嫉妒。
  刚才有一句话我没有呼应您。您说,要创造新的名词描写新的事情。
  因为中国汉字结构的特别,不如拼音文字创造新词那么容易。美国就很善于创造新词。我举个例子,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被美国一个著名的智库(智库又称智囊团,是一个对政治、商业或军事等政策进行调查、分析及研究的机构,通常独立于政府或政党,不少与军事、实验室、商业机构或大学等有联系,部分以“研究所”作为名称。)概括为congagement,就是containment + engagement; 产生了一个新词。我问过一位美国政要,他说这个新词的意思是“遏制性接触”(或译为“围堵性接触”,这是一种介于“围堵”和“接触”之间的战略。这种理论提出后,经美国一些战略研究机构的研究和论证,已经比较系统化。其大致内容是:在努力推动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的整合的同时不放弃使用政治甚至军事的方法来遏制中国,避免中国对美国构成任何形式的威胁。)。我看这个新词所表达的意思就好比是自动挡汽车的刹车,踩下去就遏制,抬起来就接触,这是由美国的利益来决定的。而 congagement应该怎么译成一个简明的中国名词呢?要费些思考。
  在对话中,随着我们兴趣的变化,话题会有所转移。就像我在给你们的电子邮件中所说,我们如同在游览一个大花园,随着我们的心情和风光的不同,走到我们高兴去的地方。
  你们去过颐和园吧?那里有长廊、有假山、有屏风、有树林,我们走到哪里去呢?我们随心所欲。
  奈:好啊,那我们来谈一谈西藏?
  赵:好主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把西藏的真相告诉世界(1)
奈: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是相当透明的,但是涉及到其他领域时,如涉及到西藏和少数*时,就不是这样了。比如说你们在西藏新建了一所学校,这本来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西方媒体不报道这样的事情,他们会报道说西藏发生了一场骚乱,你们去*藏民了。所以西方人很可能会认为,你们的经济发展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政府是不是在压迫她的人民呢?中国是不是没有*啊?西藏人民是不是受到了压迫?在这一方面需要您为我提供一些资源,一些有理有据的证据来帮助我去做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我们对西藏的历史知之甚少。但即使通过我们有限的知识,我们也知道西藏真正的历史和西方人想象的有很大的不同。您要给我们提供一些西藏地区真实的状况,以便我们去和西方人解释。否则他们一报道就是西藏的骚乱,或者是乌鲁木齐“7·5”之类的事件。
  赵:的确,西方对西藏或新疆问题的理解有很多的偏差,除了西方媒体报道的严重失真外,中国也有责任。中国以往在报道这些问题时有时不及时,透明度也不够。我在担任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期间,我们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在中国中央政府的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建立了新闻发布制度。如果我们不说出真相,人家就只能猜测,人家就只能采访那些对中国不满意的人,甚至给歪曲报道提供了时间。而由此造成的一种印象,由于是先入为主,以后很难纠正。
  假如当时西藏的“拉萨事件”发生时有众多外国记者在场,就会使世界更多地了解那里的真相,但遗憾的是,当时外国记者没有机会去那里现场采访。而这次在乌鲁木齐就做了改进,允许外国记者自由采访,因此这次的报道就比上次报道更接近真实。
  以西藏为例,德国有一家很著名的杂志《明星周刊》,它刊登了一篇长文章,说西方人对西藏的认识有以下几点:一、西藏是像香格里拉那样的地方;二、西藏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中国军队占领;三、*喇嘛是西藏人民的领袖,是一个宗教家。说西藏是像香格里拉那样的地方是对的,它确实很美丽。但西藏绝不是20世纪50年代初被中国军队占领的,它在800年前,从13世纪开始,中国当时是元朝,就已纳入中国版图。而*喇嘛也绝不是单纯的宗教领袖,他是一个分裂主义者。他有的演说好像是在讲佛学,有的演说则是攻击我们的西藏政策,他支持“*”和“*”势力,他全部活动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分裂中国。他想要建立的“大藏区”相当于中国四分之一的领土。
  我认为要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西藏,最好的方法是到那里进行调查研究,和许多人面对面地交谈。
  多:刚才您已经解释了中方的观点,我们也有去那里的打算。我也读过德国《明星周刊》发表的那篇文章,这可能是很长时间以来在西方发表的第一篇揭开*神秘面纱的文章。它告诉了很多人西藏的真相,比如说很多人在这之前都认为西藏在中国军队进驻之前是一个乐园,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篇文章的确帮助大家澄清了对西藏的许多不良认识,当然在文章结尾时作者也发表了一些平衡性的意见,一般西方作者都会这样。
  但是我在想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观点也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人提出的。他对我评论说,中国在公共关系这方面,如何与*相抗衡?他是一个永远满脸堆笑的人,在世界各地游说。在这场公共关系的抗争当中,你很难战胜他,而且他不用去证明什么。就像一个国家的反对党,可以凭空允诺很多,说他可以做这个做那个,可以给选民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他没有上台,根本没有机会去证明他的那套方法其实是行不通的。*也是这样,他只要空口许诺就行了,不用去证明什么,但是这样反倒能打动他的那些观众。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把西藏的真相告诉世界(2)
目前的事实是,*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博得了同情。很多时候*的做法就像西班牙斗牛士,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挥动一面红色的布,之后牛就冲过来了,去攻击他。就是说*每到一个地方活动,中国都要挥舞着剑过来批判他,反击他的挑衅。这样,其他国家就会说:你看,这不是证明了吗?你们一直都不放过他。这样的做法是被动反应式的,就像是两个人的游戏,一个人总是先出招,另一个人总是被动地去应对,就等于中了他的圈套。与其这样,还不如索性你们来主动出击,把西藏的历史文化,包括*本身的真相主动地告诉世界各地的人民。
  还有一点,就是通过对话去打倒他。比如说前面提到所谓“大藏区”的问题。曾经有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问到很尖锐的问题:*你说要把西藏还给西藏人民,你不是又要搞所谓的“大藏区”吗?“大藏区”很多地方都是中国其他省的领土,你是不是要把那么大一块地方都还给所谓的西藏人民?这是什么含义?这等于对*的“大藏区”理论提出了质疑。*碰到这个问题之后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他无法直接面对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除了前面提到的办法外,有时候还可以直接和他对话,把事情放在台面上,这样更能揭露他。
  赵:*在公共关系上做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了某些势力的支持。他到处游说,鼓吹“*”是他的公关活动的唯一目的。他的演说的题目往往是“以慈悲为怀”,或者是“什么是幸福”之类。他并没有以政治开头,而是把政治放在了后面。当人们喜欢*的时候,就喜欢了他的主张,就中了他的圈套。他的做法是很巧妙的。
  我特别惊喜的是,你和我在不同的地方,读了同一篇《明星周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