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迷失在康熙末年 >

第324章

迷失在康熙末年-第324章

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开口,这又不是难事,凌啸自然是应承下来。看他那难受地滑稽模样,很像是摔伤了尾椎的某人,忍不住笑道,“这点子小事,派个人给我说一声就成了。你的屁股都还没好,就到处野?得得得。如此吧,你赶紧养好了伤,姐夫带你出去,天南地北野去,保管你野得找不着北!”

胤祥大喜过望,他当然知道凌啸革职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一听可以出去野,自然是想要问个究竟,不料却听见外面猛然喧哗四起,哄闹如雷。惊得四人全都一愣,就着窗口望去,只见街对面楼栏杆上警戒的沈柯向南面猛打异动手势,却没有发出警讯。

亲卫们立刻动手,打开了南街那面的窗口。只见十几个顺天府衙役纵马在人群中缓缓而行,手中马鞭挥舞,口中却是连番高呼道,“快禀报范大人,快禀报范大人。熊赐履大人找到了,所有大人全找到了,活着呢。没死!快让开!”

凌啸大吃一惊,康熙竟是没有为难熊赐履?

留守附近地闲汉和苦主们,弹簧般地蹦了起来,而四方茶肆之中的闲人们听到这消息,立刻像绿头苍蝇一样,嗡嗡地向顺天府这边聚集过来,却将道路挤得更加难行,一个个拥着衙役们追问详情。凌啸眼睛看着,面色却已是如灰一样地难看。心中又惊又怒,难道康熙派曹寅去刘伶楼是阻止自己下杀手的?!难道康熙是真的把“凌祸”搁到了心中不成?!

“闪开!别挡道啊,再挡着官差,小心咱抽你!”街上衙役们却是不敢真抽,人实在太多了,其中还有好多都是熟人,最后被逼得没有办法,“……啊?哪里找到的?好了,我说,说完了不让开老子就抽了。在前门勾栏胡同里找到的!”

……

顷刻间,四周百姓全都一愣,但片刻的寂静之后,忽然爆发出一声轰天的笑骂声。只要是在京城住上了一阵的人都知道勾栏胡同是个什么所在,那里的妓馆林立,妓女勾着栏杆拉客,艺人们则扶着栏杆卖艺,最是热闹不堪,这才使得勾栏二字成为了烟花之地地代称。驸马杀清流的凶案,却一下子成了道学的风流韵事,由不得这群闲人们不引以为笑。

“差爷,差爷快说说,熊大人他们是文狎还是武嫖啊?”

“呵呵,关键不在于这里,熊大人一大把年纪了,想武也武不起来啊!”

“难说得很啊,街坊们,不如我们去看看!”

诸如此类的嬉笑怒骂中,二十名监生顿时就傻了眼,面面相觑间,已是扔了三副布幔,而那些披麻戴孝的苦主们,被上万哈哈大笑打趣地人围着,脸上臊红一片,全都不知道是该找个地洞钻进去先,还是把孝衣脱了先。

可惜,还没有等他们抉择好,就只见又跑来了一大群五城都察院的兵丁,拥着十几来张硕大的床铺,一如韦小宝扬州搬床,游街般地招摇过市,向这边缓缓行来。有有身份的好事者,倒也不畏惧那些兵丁,拿着折扇轻轻挑开纱幔,一看之下,怪叫连连,“~哇哇哇,香艳啊,真***香艳,呵呵,还连着?!佩服啊,卜大人,你这种情况还能挺着?!”

于是乎,连野狗交媾都要围观地市民,纷纷上前效仿。一时间床被挤得落地,兵丁东倒西歪……

一连串的变起迭生,凌啸也被惊呆了,直到他看到在监生们不远处阴阴笑着的太子洗马申信望,忽地全都明白过来……我说苦主告状,怎能一夜之间弄出偌大地场面,居然五城都察院都不出来管一管可能践踏惨祸的游行呢,原来是申信望这厮两面啜撺,刻意营造的万众瞩目!看这些家伙们据说到现在都挺着,难道是先在刘伶楼迷药灌醉,再用上了太子曾经享用过的大内秘药“雪沉涨死虎”?

看来,康熙玩人起来,真是不择手段的狠,也是阴险狡诈的高!他被熊赐履给逼急了,不顾官员名声和朝廷颜面,发着狠毁掉熊赐履等人的名节,不仅比杀掉他们毁尸灭迹还要生不如死,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打击“凌祸”一说。维护超越大计。毕竟,渣子说地话,哪怕是天经地义的对,也没有人会听,而文人相轻地古代,谁再拿“凌祸”来说事。拾人牙慧倒在其次,关键是会让人产生联想……某勾栏人也这么说过,难道……想必没有士大夫会这么蠢吧!

康师傅啊康师傅,你果真来自台湾,连“章鱼泼污法”都用得这么娴熟?!

凌啸不得不承认,康熙才是真正的敌敌畏!虽然凌啸狠起来也能想到这一点上去,可他下野之身,没有强大的行政资源,最起码他无法组织起这么轰动的场面来。而且当时地自己,真没有去想到太多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效果。只顾着泄愤去了,补救反攻的措施,还是见到了戴名世才想出来的,虽然这措施比康熙要来得深思远虑,但和康熙顷刻间的权衡果断一比。已是落了有失敏捷酣畅的下乘。

想曹操曹操就到。胤祥还在嗟叹蒙师竟是沽名钓誉之人的时候,豪成却满头大汗地跑了上来,“啸弟,快点,李德全找你都找疯了。皇上宣你圆明园见驾呢!”

皇帝召见,凌啸自然是不能耽搁了,连忙辞了大家。向圆明园急速赶了过来,才到北园希兰苑,就听见康熙在里面惊呼。

“涨死虎都缺货了?!你们用了多少?……罢了,反正朕现在想用也……曹寅,朕赏你内务府总管大臣一职,雪沉既是用光了,你就命内务府重新采集吧。哦,等会驸马到了,朕会令他将你家眷尽数释放的。至于老爷子在天牢去世之事,朕已经查明,是老爷子以为擅自泄漏朕行踪,自杀的,朕会亲自向阿母解释。驸马爷很是照顾你家,可不许多心!”

已经去了福建的曹敏等人,在凌啸脑海里面一闪而过,见康熙事无巨细,居然还惦记着帮自己化解误会,心中很是温暖,一等曹寅走了,立刻报名进来见礼。

康熙显然是得到了曹寅地汇报,大获全胜的他满脸红光十分高兴,一抬手笑道,“虽说你现在在野,可也不能野到半天都找不着人吧。来,朕今日想要听你的下野计划。你思虑了几天,朕这边也在考量着,千头万绪,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很是为难,现如今,咱们就要理出先后。来人,赐座!”

凌啸思量片刻,知道和康熙这样的人共事变法,绝对不能像王安石张居正那样,搞一揽子计划大包大揽,一方面,得要让康熙这样的强悍自尊之人有参与感和领导感,另一方面也不能浪费了康师傅地才干,笑道,“皇阿玛,儿臣是略有所得,不过,有件事奴才想先问问您。不知道您为何放出方苞来?”

他这一问,是有见地的,方苞当时的行为显然是明目张胆助老八,康熙居然就赦免了,其中莫不成就是和熊赐履之事有关?康熙眼睛一亮,正色说道,“你只要记着一条,有时候,你的敌人,只要是人才,其实也可以化为己用的。方苞其人,朕观了很久,此人文才不凡,思必深索必破,必将成一代文宗,熊赐履一席话,朕虽处置了,可日久必定沉渣泛起,士大夫间将论战不断。所以,既是论战,难道你不干事了去打口水战?难道朕抡胳膊亲自上?呵呵……懂了?”

真是培养御用文人?!凌啸心中暗叫果真如此,口中马屁不自觉就溜出了很多,“……循着皇阿玛地思路,方苞是皇阿玛的一记妙招,将来以高度去折服士林,儿臣想,能不能再其同时,提拔和栽培一批既能做实务的,又能舞文弄墨地人,在数量上和腐儒们相对抗,让他们的迂腐之见,一出台,便陷入了群起讨伐当中……”

康熙猛然一顷身子,眼中精光四闪,兴奋地问道,“什么人?”

“书吏!”

康熙一下在站起身来,骇然了。

是的,放眼天下,大多童生出身的书吏,的确是数量众多,就如同童生远比秀才多几倍一样,这些人科举失败,在功名上很是不服于有功名的读书人,吃不到葡萄酸的心理,最是看不起士大夫的人群,加上能文能政,调教好了何其的有杀伤力!至于调教起来地难度,书吏们贪污腐败是出了名的,深入名利场的他们,比自命清高的家伙更容易折腰呢!

康熙被震惊了,不再问怎样栽培的细节,却是直笃笃地问道,“啸儿,你的幕府中还有高人?”

凌啸不禁大为慌张。

三先生已经被你漂白了一个顾贞观了,难道你还要……

  第四百一十五章 热血沸腾的时代

听说是戴名世之后,康熙茫然思索了半天,却没有什么印象,显然是名声不显的,忍不住叹一声“英雄豪杰未尽在彀中”。

半晌,康熙方才道,“先不论其他,书吏贪污舞弊那是出了名的,你如何让这些人遵纪守法?”

这是另外一个制度问题了,凌啸是有自己的见解,本觉得涉及政治体制为时过早,可康熙都已经问出来了,只好笑道,“皇阿玛,奸猾胥吏之弊,千年难决,儿臣也不敢妄言。不过,窃以为,该废除官员私聘书吏制,实行公务吏制,由省级藩司直接管理,废黜政责仅追罚到官员的律条,对以往犯事只由官员背罚的书吏,也加以严刑峻法,即可管控起来,虽不能杜绝贪污舞弊,但一定可以大大遏制。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皇阿玛,其中的关系实在太大,可以先在一省试验一下,有什么新的弊病可以随时调整,不至于撼动大局。”

凌啸竟然要改变自明朝就遗留下来的官、吏分家制度?!

康熙闻言一愣,刚想驳斥,却忽地又犹豫了一下,端起一杯苦茶沉沉思索,公务吏三个字却渐渐有些打动了他。他不是看不出来,其中“垂直管理”和“政责自负”思想的闪光点,但还是有个巨大的问题横在那里,问道,“庞大薪俸自何出?难道你不知道,有些奸猾胥吏比命官还要有钱胃口之大。甚是难以填铇?”

见康熙问到这里了,凌啸却不想提出犯罪成本和合理税政分配地那套,毕竟那离现在的议题实在太远了,假装苦叹一声,“唉,皇阿玛。儿臣只是要选择一部分精英书吏加以栽培,不是全部。您说的这个,儿臣也没有想好。但反正儿臣可以保证,若是淅闽这样搞,儿臣就算砸锅卖铁耗尽家财,也要养出一批廉洁书吏,给百姓一片青天。”

康熙一方面心中赞赏凌啸的态度,一方面也意识到自己离题了,笑道,“朕居然喜欢和你谈这等政务……罢了。接着说,如何让书吏云起拥护朕的超越?”

凌啸却不直接回答,“皇阿玛,儿臣要讨一个差事。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儿臣想挑选一千名年轻童生书吏,随儿臣出使西洋五国,前去一窥究竟,看看他们。因何可以渡海四万里之遥?因何可以船坚炮利殖民无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采他山之石,师夷之所长以制夷!而书吏们去开了眼界之后。自然就能理解到皇上的苦心,一旦遇到攻击,当然是为王前驱!”

这厮不在国中先考察了?!康熙大吃一惊,瞪大眼睛看着凌啸说不出话来。

他满族能入主中原,和后来地清末不同,从来都是学来学去,连打仗都是奉《三国演义》为兵法经典,连国仪政思都是学的汉族儒学,在起初并不是闭塞的。要不然康熙也不会对西学那么感兴趣了,虽是当初因觉得太过威慑到满汉主奴地位,毅然决然而冰冻西学束之高阁,但此刻,从儒家经典上已经找不到超越办法的康熙,倒也不反对再学习一次。

不过,凌啸竟是要亲自远涉重洋,这就让康熙不能接受了。

“不行!你……朕提醒你一句,郑和几万人出使西洋,也不过是走到了大食那一带,汤若望和南怀仁说还有老远呢……朕可没说流放你,你奈何要自逐四万里?!”康熙的脑袋摇得晃鼓一样,口中虽没有说出,但他几乎要落泪的紧张,把舍不得凌啸离去的心绪溢于言表。

凌啸看着康熙,脑海中却闪现出,一百七十年之后,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岩仓使节团。正是这次前所未有的出使,开阔了日本朝野的视野,认识到工商致富、健全法制、专制集权、文化教育和新军事改革等是富国强兵地根本,掀动了万众一心维新的开启。

作为同样的东方儒学国家,无疑,开眼界是必须要主动的,等到被打得去开眼的时候,已是晚了!但和岩仓使节团全是高官不同地是,现在的中国还没有日本那种被打破国门的耻辱内因,凌啸的人缘也不好,请不动“父母在不远游”的保守高官们,只好把目标瞄上了功利心强,上进心也强地低层读书人了。效果虽是大打折扣,但这些书吏也有比高官们更好的视角,无他,书吏就是执行律法的,连睡觉梦话都是各种法令,无论他们去西方看什么学什么,首先地第一直觉会想到的就是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比起派些童子仅学科技,在对社会的意义上要强上一百倍。至于他们地位太低,有康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