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朝-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象王安石那样的奇葩毕竟不多,李世杰估摸着那厮很可能是来自火星,地球人是做不到他那份上的,毕竟得罪人虽然不是什么技术活,但得罪全天下的人绝对是高难度的技术活,地球人的技术还没到那境界。
古人为什么追求积善之家,什么道(德)之类的都是虚的,不积善的话出去收个租都会被人砍死,家里失火了还会被人添把柴火,不积善成么。
工业分流可以带动巨量的就业,这实际上就是李世杰给别的人一口饭吃,给他们一条活路,这样一来,得到工作的人能不对他感恩戴德么。
崇祯八年九月,李世杰派人通知苏家村,废止以粮换铁的交易,改为用粮食换取武器的各个部件,比如步兵甲的叶片、枪管、枪托、扳机、震天雷的外壳、床弩的零部件等等,技术差点的村民则可以打造农具、铁锅、菜刀等民用铁器来换粮食。
为此,李世杰将手下的工匠分成两个工匠营,苏大柱等从苏家村招募来的技术高的工匠组成火器营,专门负责生产一些关键零部件,并且将收来的零部件组装成成品火器;而苏定方送来的那些半吊子工匠则分成两组,一组专门负责从外面,主要是苏家村,收购各种零部件,实际上就是一个质检部门,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肯定不要,而另一组则负责打造弓弩、箭矢、步兵甲等冷兵器,这两组被统称为匠作营。
而在将兵器工业分流到苏家村之前,李世杰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统一度量衡。
说是统一度量衡其实不正确,李世杰所做的其实是制定一套新的度量衡,大明朝的度量衡也太粗糙了,而且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拿长度来说,“步”是这个时代常用的长度单位,而“步”是怎么计算的呢,用人去量,一个人前后脚各往前迈一次就是“步”——这是双步,古代还有单步的算法——而每个人的步伐间距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个人每次迈出的距离都不会完全一样,这就造成了混乱,同样的距离,用高个的人去量是五十步,而用矮个的人去量就成了六十步,如果让高个的人再去量一次说不定又成了五十三步、五十四步。
非常混乱。
还有,撇开这些用人去测量的度量衡,即使是那些公制测量器具也不怎么靠谱。同样是一尺,关中造的尺就要比山西造的尺长一些,同样是一斗;江南的斗就是比河北的斗要小。
这个时代的度量衡混乱到什么地步呢,在李世杰重新确立度量衡之前,同样是火器营的工匠,甲划定的一尺总比乙划定的一尺要多出那么一两厘米,而丙称出来的一斤总比丁称出来的一斤要多那么十几克,结果就是甲制造出来的零件到了乙那里就要重新打磨,丙称出来的火药到了丁那里就要减去一些,这中间浪费的时间和材料多的去了,而且这种浪费并不是因为工匠们的技术差,而仅仅是因为度量衡不一致。
好吧,始皇帝偷工减料了,他在统一度量衡的时候肯定是旷工了。
统一度量衡的工作很简单,虽然李世杰并没有带卷尺和吊钩秤之类的工具——谁会随身带那个——但他又不需要这个时代的度量衡跟后世完全一样,度量衡么,只要统一就行,标准怎样则无所谓。
李世杰先用一根木头比划出自己的身高,他的身高是1。76米,然后按比例在木头上截出一米的长度,再按照这个长度截出一米长的牛骨,然后分米、厘米和毫米也就一一被确定,当然,毫米这个层次肯定不怎么准确就是了,这个可以等以后慢慢确定再修改,以后这根牛骨就是母器了,所有的长度标尺都要严格按照母器的标准来制造,务必跟母器完全一致。
体积好办,长度都确定了体积还能有多难,用数学公式一算就是了,李世杰以一立方米为10石,比大明朝的“石”要大一些。
重量就更好办了,李世杰的体重就是标准,然后按照他的体重确定公斤这个度量衡,之后斤、两、克被一一确定,当然,克这个单位就跟毫米一样,肯定不精确就是,最后,李世杰确立以两百斤为一担,他所制定的一担同样要比这个时代的“担”重一些。
长度、体积、重量,三大度量衡一一被确定,至于温度、压力、功率、时间等等度量衡,这个时代需要这些东西么?就算需要也确定不了哇,只有等以后慢慢试验了。
确定度量衡之后,情况果然好了很多,各个工匠制造出来的零件也都能通用了,随后李世杰让人将制作出来的尺、斗、秤都送一些去苏家村,让苏家村的人严格按照新的度量衡制作零部件,不合格的东西他是不会收的。
苏家村的那些人起先很不适应新的度量衡,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考虑过度量衡的问题,他们以前打造铁器哪里还要考虑什么度量衡,kao的就是目测,估摸着差不多就行了,但现在李世杰要给他们确立一个精密度的概念,精密度不够的零件他根本就不要,这就bi得苏家村的那些铁匠不得不考虑精密度问题,至少他们现在制造零件的时候都必须用度量衡工具去测量了,目测、估算这种落后的手段迅速被抛弃。
第三三章 准备捞人
在李世杰搞定工匠的事的时候,冯截才派了个人传信回来,不过可不是什么好事,这厮正被人追杀,让人回来向李世杰求救。
火器营已经生产出一支燧石发火铳样品,也就是燧发枪,这一天,李世杰正忙着试验火铳,这时候却突然听手下人说有个家伙莫名其妙的跑到山谷里来,还大叫大嚷着叫李公子赶紧救人。
不一会儿,士卒们拉着一个被反绑着双手的家伙跑了过来。
被绑着的是个年轻人,具体年纪看不出来,因为这家伙留着一脸夸张的络腮胡子,比李世杰看到过的任何人都夸张,说实话,他还真没见过有人留着这么多胡子的,除了西方人。之所以说这家伙是年轻人,是因为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年青。
这厮被绑着都不老实,不停的挣扎不说,还一路大叫大嚷,说什么“你们抓错人了”、“我们是自己人”之类的,时不时的还冒出一句“让李公子赶紧派人去救人”,很是莫名其妙。
今天负责看守城墙的是王老根,这会儿他已经大致弄清楚了这个年轻人的来历,所以把人带过来向李世杰禀报。
“主公,此人自称是冯截才统领派人回来求援的。冯统领碰到了以前的一个仇家,此刻正被仇家追杀,所以派此人回来向主公求救,属下已经将此人拷问了一番,觉得此人没有说谎。”
那年轻人听了王老根的话,顿时挣扎得更激烈了,大叫道:“这位可是李世杰李公子,你们真的抓错人了,我真是冯大哥派来的,你们一定要相信我,冯大哥正被人追杀,你们赶紧去救人啊。”
李世杰摆摆手:“给他松绑。”
王老根一听,忙劝道:“主公,此人的身份并未完全证实,此刻给其松绑怕是有些不妥,主公还是小心些才是。”
李世杰没说什么,只是摆摆手表示不在意。
王老根无法,只得让人给那年轻人松绑,他自己则暗中提高戒备,虽然他的武艺不怎么样,但是一旦那年轻人暴起发难他还是能够及时阻止的,至少挡一回儿不成问题。
松绑之后,那年轻人一边搓着手臂,一边对李世杰道:“李公子,冯大哥此时正被仇家追杀,公子赶紧派人去救冯大哥吧,他这会儿真的很危险。”
李世杰摇摇头,道:“人我肯定会救,不过你先说说是怎么回事。”
听到李世杰答应救人,年轻人顿时松了口气,将事情始末娓娓道来。
先前李世杰准备组建长刀营,不过他的手下也就只有两百人可以被训练成长刀兵,这么点人太少了,所以李世杰就派冯截才去招募一些游侠儿回来,顺便,冯截才也可以接回自己的妻儿。
顺便说一句,冯截才本是山西平阳府人士,这厮本来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土财主,家财不少,而他本人又比较好客,所以朋友就有点多,如果只是这样那还是好事,毕竟朋友多了也好混一些,可这厮好的都是些什么客,交的又是些什么朋友——大多都是游侠儿,或者干脆就是亡命之徒,跟这样的人交往不但要胆儿够肥,还必须人品足够坚挺才行。
不过冯截才的人品显然不够坚挺,他结交的一个山贼被官府抓住,然后被早就觊觎冯家良田的当地游击抓住这一点,那游击先是给被抓的山贼安了个变民的名头,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冯截才勾结变民欲行叛逆之事,这可是死罪。接下来冯截才就被下狱,本来是准备问斩的,不过他那并不可靠的人品这回终于起了一点作用,他结交的游侠儿听说他被官府抓了之后,一起发力将他救了出来。这本来也没什么,冯家在当地也还有些脸面,舍得花银子再走走关系的话这事也是可以就这么过去的,可好死不死的,那些游侠儿在救人的时候出于为冯截才报仇的目的顺手将构陷冯截才的游击给砍了,而且是砍光全家的那种,这下事情就大条了,接着冯截才就只能跑路了,直到后来碰到李世杰。
交代完冯截才的来路,我们再续前话。
李世杰先前派冯截才去招募游侠儿,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以冯截才的人脉来说,招募一些游侠儿轻而易举,顺便冯截才还可以将自己的妻儿接到陕西来,之前冯截才被官府画影图形下了海捕文书,所以跑路的时候就没有带上妻儿,而是将她们安置在朋友家里,这次他回去就可以顺便将妻儿接过来。
可是老冯这厮实在点背,本来一切好好的,游侠儿招了不少,妻儿也顺利接出来了,可路过庆阳府的时候好死不死的被仇家给认了出来,然后就被追杀。话说,他这可真不是一般的背。
而且说起冯截才的仇家那可是大有来头,曹文诏听说过没,明末数得着的名将,号称“大明第一良将”,冯截才的仇家就是这个大明第一良将的侄子的同年的胞兄,咳咳,这关系有点绕,简单点说,冯截才拐弯抹角的和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结了仇,然后曹变蛟此时恰恰就跟着他的叔父在庆阳府一带与义军作战,然后冯截才刚好路过曹变蛟的地盘,然后他又被曹变蛟给认了出来,然后活该他就被人追杀了。
听完所有的前因后果,李世杰此刻非常佩服冯截才的运气,点背的人不少,可背道冯截才这份上的确实不多见,难得他竟然还没翘掉,还能派个人回来向他求救,这也算是不容易了。
人当然是要救的,虽然因此会得罪曹变蛟,但曹变蛟算哪根葱,如果他识相的话就赶紧放人,否则哥们就将他砍了,如果顺手的话连他那个号称大明第一良将的叔父也一起砍了。
咳咳,这当然只是李世杰的歪歪而已。
不过人肯定是要救的,怎么说人家老冯都是在给他打工的过程中出的事,从道义上来说救人是必须的,不过怎么个救法嘛,李世杰正在想。
对了,李世杰记得那个什么曹文诏这会儿应该已经翘了才对,怎么那厮还能活蹦乱跳的到处剿匪,真是奇了怪了。
李世杰赶紧查询系统,获知:“崇祯八年,曹文诏在奉命出兵解凤翔之围的途中被李自成部设伏,惨败之下自刎于乱军之中。”
这就没了?
今年可不就是崇祯八年么,按照系统资料,老曹应该已经翘了才对,怎么这会儿他还活着捏?
好吧,或许是月份不对,老曹这会儿正处于将翘未翘的状态。
李世杰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什么合适的办法。一般来说捞人也就只有两种办法可想:使银子,走关系,可这两种办法这会儿显然都行不通。使银子?他肯给也得人家肯收才行,何况李世杰现在也给不起银子;走关系?他跟那个曹变蛟之间有什么关系可走,虽然按照美(国)人那个的六度空间理论,一个人想要结交任何一个陌生人最多都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行,可李世杰如果想跟曹变蛟拉上关系的话,他该去找哪六个人?李世杰不是数学家,他推断不出来,走关系这条路也行不通。
那就只有第三种办法可想了:跟曹变蛟gan一架,然后直接拉着冯截才飞速闪人,他就不信曹变蛟敢追到海城县来,毕竟曹变蛟是有军务在身的,不能乱跑,别说追到海城县,估计那厮连追出庆阳府都不敢。更何况,他的那个叔父不是快要翘了么,到时候曹变蛟还有心思追人的话李世杰就服了他。
至于曹变蛟日后会不会秋后算账,那可就两说了,到时候谁找谁算账还不一定呢。
拿定主意,又再三跟报信的人确定消息之后,李世杰又去找苏素卿合计了一番,最后确定,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好吧,李世杰豁出去了,立即着手拉着手下去跟人gan架。
这次很可能要跟明军正面对上,而且是那种身经百战的精锐明军,李世杰不敢大意,他拿出了几乎所有的家底。